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民間遊戲集錦教案

小班民間遊戲集錦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民間遊戲集錦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民間遊戲集錦教案

1、搖啊搖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身體隨節奏做動作

活動玩法:幼兒兩人一組,拉手面對而坐,邊念兒歌邊模仿搖船動作,唸到最後一句時拍手笑起來。遊戲反覆進行。

附兒歌:

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橋上摔一跤、買條魚來燒、燒的頭不熟來尾巴焦、一跳跳到龍皇廟、龍皇老爺見了哈哈笑。

2、炊事員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認識蔬菜的名稱

遊戲玩法:

1、每位幼兒配掛在一個菜的胸飾,教師配帶鍋的胸飾。

2、教師引入:"我們今天來玩燒菜的遊戲,我的蔬菜在哪裏?"幼兒答:"蔬菜蔬菜在這裏。"

3、遊戲開始,教師隨意選擇炒一菜,問:"我們先來炒蘿蔔,蘿蔔蘿蔔在哪裏?"當蘿蔔的幼兒回答:"蘿蔔蘿蔔在這裏。"教師説:"快快走到鍋裏來。"當蘿蔔的幼兒就走到教師身後,同時全班幼兒問:"炒完蘿蔔炒什麼?"

4、教師便再次選擇炒某一種菜,如:"炒完蘿蔔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裏?"如此反覆遊戲。

5、幼兒在聽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後要迅速起立回答。

6、當教師説"我的蔬菜炒好了"時,幼兒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遊戲準備:

各種菜的胸飾若干,鍋的胸飾一個。

3、誰會飛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

1、豐富幼兒的動物知識經驗,知道哪些動物會飛,哪些不會飛。

2、增強幼兒的判斷能力和反應能力。

遊戲玩法:

1、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教師説一種動物的名字,如:"蝴蝶來了。"

2、幼兒判斷這種動物會不會飛。如果是會飛的動物,就離開座位做小鳥的動作。如果是不會飛的動物,就坐着不動。

3、幼兒如判斷失誤,就算遊戲失敗,停玩一次遊戲。

4、教師説:"蝴蝶飛飛,飛得高",幼兒就踮起腳飛。教師説:"蝴蝶飛飛,飛得低",幼兒就半蹲着飛。教師邊説邊拿走部分椅子。

5、當教師説"蝴蝶飛飛,飛回家",幼兒就飛回到座位上。

6、幼兒在飛回座位時,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遊戲。

7、多次遊戲後,仍沒有被淘汰的幼兒為獲勝者。

遊戲規則:教師在遊戲中根據實際情況控制遊戲次數,儘量保證最後的獲勝者在10個左右。

4、聽聽這是什麼聲音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

辨別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

活動玩法:

玩法一

1、放錄音一,請幼兒説説聽到了什麼。

2、放錄音二,請幼兒注意聽,分辨出各種動物不同的叫聲。

3、教師問:"仔細聽,這是什麼在叫?"幼兒答:"汪汪汪,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説出並做相應的動物的動作。

玩法二在兩個空八寶粥罐中裝入一粒或數粒蠶豆,組成一對音響筒,以此類推,還可組成若干對"雨花石"、"回形針"、"塑料塊"、"木珠"、"彈子"、"玉米粒"等音響筒。

1、幼兒先後搖動一對音響筒,分辨裝有不同數量物品的筒中發出的聲音。

2、猜猜看哪個筒中裝的是一粒,哪個筒中裝的是許多粒。

第一次玩時,教師要打開筒蓋讓幼兒驗證。

玩法三

1、幼兒先後搖動音響筒,分辨不同物品在筒中發出的聲菩。

2、猜猜看,哪個筒中裝的是彈子,哪個筒中裝的是塑料塊等

錄音一:

本班小朋友問早、唱歌、教師説話、電話鈴、汽車喇叭和自行車鈴聲等多種聲音。

錄音二:

小雞、貓、狗等多種動物叫聲的錄音。裝有一顆或許多顆小物品的空八寶粥罐若干對。

遊戲規則:

1、每一對音響筒貼上相同的標記。

2、此遊戲中,幼兒不可打開筒蓋。

3、可在晨間桌面遊戲中自由玩耍。(在幼兒自己掌握玩法後)

5、對拍手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鍛鍊肌肉的靈活性。

遊戲玩法:

1、該遊戲兒歌是:"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拍手背。"

2、教師與孩子面對面,邊念兒歌邊拍手。

3、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後教師伸右手,與孩子伸出的右手對拍。

4、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

5、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後教師伸出雙手與孩子伸出的雙手手心對拍一下,手背對拍一下。

6、加快拍手速度,提高遊戲的熟練程度,直到不念兒歌也能快速做動作。

7、遊戲應儘量避免或少出失誤,該遊戲可持續三到五分鐘。

6、放鞭炮適合年齡:3--4歲遊戲目的:

培養幼兒四散逃跑的能力遊戲玩法:

在遊戲中我們用了一首兒歌"新年到,新年到,爸爸帶我放鞭炮,鞭炮鞭炮放得高,噼噼啪啪,快逃呀!"在這首兒歌中首先讓孩子知道放鞭炮時要由父母陪同。其次讓孩子知道觀看時要躲得遠。遊戲時,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圈,邊走邊念兒歌,老師手拿"大鞭炮"(鞭炮由圓桶做成,裏面裝着雪花片),當兒歌唸到:"鞭炮鞭炮放得高"時,老師邊將雪花片四散撒開邊喊"劈啪、劈啪、噼噼啪啪",幼兒四散逃,被花片碰到的幼兒就"受傷"了,就要停玩遊戲一次。

7、我和鏡子做遊戲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讓幼兒認識各器官的名稱及用處

遊戲玩法:

1、請一幼兒作發令人,用手豎起作鏡子狀,邊走邊念兒歌"照鏡子,照鏡子,照照你的小鼻子"。走到一幼兒面前,請該幼兒回答:"照鏡子,照鏡子,照照我的小鼻子。"同時要用手指指着鼻子。

2、發令人問:"嗨嗨!鼻子鼻子有啥用?"被問幼兒則答:"嗨嗨!我用鼻子聞一聞。"幼兒回答正確者,即與發令人交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3、這樣依次類推,説出耳朵、眼睛、嘴巴、手腳等。

4、遊戲前先要確定好發令人。發令人説到身體哪一部位,幼兒要立刻指到所説的部位,同時應用短句加以回答。

5、回答正確者,可交換角色;反之則不行。

8、我的小手有力量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鍛鍊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遊戲玩法:

1、幼兒共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2、唸到"握握拳"時,用力握拳;唸到"伸伸拳"時,五指彎曲伸直再彎曲伸直;唸到捏捏指時,五指指尖捏在一起;唸到"張一張"時,五指用力張開;唸到"我的小手有力量"時,雙手握拳,互相用力打三下。

附兒歌:《我的小手》

握握拳,伸伸掌,捏捏指,張一張,我的小手有力量。

9、貼五官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發展平衡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遊戲準備:將動物頭像掛起來。頭像上的眼睛、鼻、嘴是可以粘貼的。

遊戲玩法:

請幼兒站在離動物頭像l米以外的地方,手拿一個動物的五官圖片,原地轉兩三圈後,朝動物頭像方向走過去,迅速將圖片貼到頭像的相應位置上。貼完後,看看誰貼的位置準確。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遊戲建議:

可以五人一組,每人貼一個部分。年齡稍大的幼兒可以閉着眼睛玩。

10、貓捉老鼠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練習躲閃爬,發展身體的靈活性。

遊戲準備:貓和老鼠頭飾,將兩張桌子縱向並在一起。

遊戲玩法:戴老鼠頭飾的幼兒在桌下爬,戴貓頭飾的幼兒在"洞口"(桌子的兩端)捉"老鼠"。"老鼠"要注意邊爬邊躲閃。"貓"摸到"老鼠"的身體,就算捉住了。

遊戲建議:根據活動室的空間確定桌子拼接的長度。

11、貓和麻雀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敏捷、機智的練習。

遊戲準備:有7米直徑圓圈的場地(如圖),2―3人扮"貓",其餘為"麻雀",備若干球(多於麻雀的數量)。

遊戲玩法:

遊戲開始,"貓"在大圓圈內的"家"裏,"麻雀"則在圓圈外的"家"。這"麻雀"設法把圈裏的"果子"搶運出來,而"貓"要設法守住"果子",只要"麻雀"一進圈,"貓"就可去追捕。

遊戲規則:"麻雀"要把球運出圈外停在"家"裏才算勝利。

12、河裏的小魚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靈敏的躲閃練習。

遊戲準備:幼兒分為三組,兩組做"魚網",另一組作"小魚","小魚"每人一球。

遊戲玩法:

遊戲開始,作"魚網"的幼兒圍成圓圈,手拉手按逆時針方向行走,"小魚"在"網"內游來游去(運球)。"網"問:"小魚小魚哪裏遊?""小魚"答:"小魚小魚河裏遊。"問:"小魚你想出來嗎?"答:"想出去玩一會兒。"問:"你想出來不容易。"答:"我們一定要出去。"説完"小魚"即運球從"網眼"往外鑽,作"網"的幼兒則趕緊拉手設法檔住"小魚"。

遊戲規則:"小魚"不能隻身鑽出"網",必須帶着球。"網"不能鬆手,不能用手去拉"小魚"。

13、老鼠籠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敏捷、機智的躲閃練習。

遊戲準備:將幼兒分成三組,兩組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作老鼠籠,其餘站在"籠"內作"老鼠";每人一球。

遊戲玩法:

遊戲開始,作"鼠籠"的幼兒手拉手舉起並念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真可恨,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捉住你。"在念兒歌時,扮老鼠的幼兒在"籠"的周圍運球鑽進鑽出,當老師發出信號時,扮"籠"的幼兒立即蹲下,在圓內的"老鼠"算被捉住,即參加"籠"的角色。遊戲繼續進行,至"老鼠"全被捉住。

14、小雞吃東西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讓幼兒正確、響亮地發出"雞"、"吃"的音。

遊戲玩法:

1、教師扮母雞,手拿幾個小雞頭飾走到一位幼兒面前,問:"我的小雞在哪裏?"這位幼兒就發出"嘰嘰嘰"的叫聲。教師説:"你是我的小雞。"並將頭飾給幼兒戴上。以後用同樣的方法給每個幼兒戴上小雞頭飾。

2、"母雞"帶"小雞"去找食。教師説:"小雞吃米。"幼兒到場地中間,蹲下身子作吃米狀,併發出"吃吃吃,吃吃吃"的聲音。教師説:"小雞回家了。"幼兒就發出"嘰嘰嘰"的叫聲回座位坐好。

3、遊戲繼續進行時,可以調換吃食方式,如"小雞吃蟲"、"小雞吃米"。如果教師説:"小雞吃木頭。"幼兒就不能做吃的動作,也不能發出聲音。

15、五個小朋友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訓練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遊戲玩法:

1、以五個手指頭分別代表五個小朋友

2、當唸到一個小朋友時,用兩隻手的手指做相應動作。後面依次類推。

附兒歌《五個小朋友》

一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碰到大石頭,跌個大跟頭;兩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相互見了面,連忙點點頭;三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遇到老爺爺,扶他慢慢走;四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遇到解放軍,向他招招手;五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互相見了面,高興地拍拍手。

16、聽説遊戲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引導幼兒能正確運用抱、開、搖、吹等動詞,學説完整的短句。

遊戲玩法:

1、教師邊拿出口袋,邊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麼?"教師摸出皮球,問:"這是什麼?"(這是皮球。)教師再拍皮球問:"老師在做什麼?"(老師在拍皮球。)

2、接着教師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小朋友都來摸一摸。"當幼兒摸出玩具後,要求幼兒説出玩具名稱。

3、每次只摸出一樣玩具。

17、手指遊戲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訓練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遊戲玩法:

拉一拉。(拉的動作)打一打。(敲打的動作)壓一壓。(推的動作)繞一繞。(捲起的動作)捏一捏。(捏的動作)把它做成一條蟲。(扭動的動作)染顏色手是藍色的。(看着伸出的手)手是綠色的。

手指是紅色的,在手指間。(扭動手指)在我的臉上染顏色。(摸臉)在我的罩衣上染顏色。(摸罩衣)在我的鞋上染顏色。(摸鞋)在我的襪上染顏色。(摸襪子)

18、炒黃豆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遊戲玩法:兩人一組,手拉手相對站立,邊念兒歌邊左右擺動雙手,念至兒歌最後一個字時兩人同時翻身。

遊戲規則:兩手拉緊不能鬆開。

遊戲建議:

1、小班幼兒可先轉體180度,背對背站立,準備一下再轉180度,面對面站立,這樣繼續進行。

2、中大班幼兒可連續翻。

3、此兒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濃。

附兒歌:

炒炒炒,炒黃豆,噼嚦啪啦翻跟斗。

19、蒸饃饃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培養幼兒語音的節律及語言與動作的協調性。

遊戲玩法:

甲乙兩人面對面坐下,左右手相互交錯放在膝蓋或桌子上。遊戲開始,兩人邊念兒歌邊輪流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後搭在最上面。每唸完一句做動作一次,反覆進行。

遊戲規則:遊戲時,兒歌不能唸錯,伸手要快,有節奏地進行。

遊戲建議:此遊戲也可三人玩。

附兒歌:

小狗熊,離開窩,來到河邊蒸饃饃,和好面,點着火,只有鍋蓋沒有鍋。小狗熊,忙回窩,一看氣得發了火,窩裏有鍋沒有蓋,窩外有蓋沒有鍋。

20、我們都是木頭人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培養幼兒自我控制的能力。

遊戲玩法:幼兒圍在一起,請出一"領導"人站於前。遊戲開始,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唸到最後一個字時,靜止不動,誰動了就為失敗者。

遊戲規則:當唸到最後一個字時就不能再動了。

遊戲建議:

1、為提高幼兒興趣,"領導"人可在念完最後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餘幼兒迅速學祥並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輸。

2、幼兒也可自由發揮做各種動作。

附兒歌:

三、三、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説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

21、獵人槍老虎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培養幼兒的辨別能力。

遊戲準備:畫有蜜蜂、槍、獵人、小孩、老虎、公雞的卡片若干套。

遊戲玩法:

1、參加遊戲人數三至四人,一人為"公正"人。"公正"人發給每位幼兒同等數量的卡片若干張。

2、遊戲開始,每位參加者各出一張卡片,一起翻出來看,按圖示(見圖)克對方或被人克。如果能克掉一人而不被別人克掉,就贏得卡片一張;如果被一人克掉同時又能克掉別人的話,那麼仍可收回卡片;如果被人克掉卻又不能去克別人,就算輸,被收掉卡片一張;如果能同時克掉兩位就算優勝,可同時得到兩張卡片。然後各人再出第二張卡片,遊戲繼續進行,最後看每人手中卡片多少決定勝負。

遊戲規則:

1、出卡片時,應同時翻出來,拿出來的卡片不能調換。

2、贏得或收回的卡片必須排在卡片的最末尾。

22、老鷹抓小雞適合年齡:3--4歲

遊戲目的:訓練幼兒左右移動的能力

遊戲玩法:

參加者選出一人當老鷹,一人當母雞,其餘人作小雞站成一路縱隊。遊戲開始,母雞張開雙臂,小雞每人拉緊前面人的衣襬。老鷹立即捕捉隊尾的小雞。母雞要設法擋住老鷹,迅速左右移動,整個隊伍跟隨協調移動,躲避老鷹。如老鷹抓住隊尾的小雞,小雞離開隊伍站到一邊。老鷹繼續捉,直到小雞捉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74x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