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中班語言課教案

中班語言課教案

中班語言課教案:“哭”和“笑”

(一)、活動名稱:“笑和哭”

中班語言課教案

(二)、活動目標:

1、能根據笑和哭的表情圖進行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發展思維。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體驗。

3、認識漢字:笑、哭。

(三)、活動準備:“笑”、“哭”的表情圖個一幅;字卡各一,幼兒人手兩張字卡。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笑和哭的兩張不同的表情圖

1、教師:笑 “這是誰?他在幹嘛?”“他笑得怎麼樣?”“他的眼睛,嘴巴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你會笑嗎?”“笑一個給大家看看。”“笑的時候發出什麼聲音?”“猜一猜他為什麼笑?”“那你在什麼時候會笑呢?”

2、教師:哭 “他怎麼了?”“她哭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哭的時候是什麼樣?”他為什麼會哭呢?““你什麼時候會哭呢?”

3、教師:“你們喜歡什麼表情?”“為什麼?”

二)、學習漢字:笑、哭

教師:“你們想不想XXX?”“他給我們來信啦!一起來讀一讀。”“中三班的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xxx,我很想念你們,你們也想我嗎?

我現在在新幼兒園上學,老師教我認識了許多漢字。今天我寄了兩張給你們,希望你們也能學會好嗎?”

1、出示漢字“笑” 教師:“你們認識他嗎?”“猜一猜”(和我們今天看的兩幅圖有關)“對,是笑,字的上面像什麼?下面呢?”

2、出示漢字“哭” 教師:“這是什麼字?”“為什麼是哭?”“他像什麼?動腦筋想一想。”

3、比較兩個字,找不同。

遊戲:看卡片,做表情。

4、幼兒拿小字卡認讀。

先自由認讀,然後遊戲:看錶情,拿字卡。

三)、結尾教師:“這兩個字你們認識了嗎?xxx知道了一定很高興。那我們怎麼才能讓他知道呢?(寫回信)你們會寫嗎?我來考考你們。”出示字卡(大、小、人、口、手等)“真棒!你們認識了這麼多字!好,待會兒我們一起來給xxx寫封回信好嗎?”

中班語言課教案:尋寶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班裏一位小朋友帶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書,引起了幼兒對寶藏、強盜(海盜)題材的興趣,於是教師找到分享閲讀故事《尋寶》,利用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講述能力。在第一次看大書講述故事活動中,很多幼兒對圖片中出現的小男孩非常感興趣,進而設計了第二次講述活動,通過進一步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出小男孩的故事。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尋寶》畫面細節的再次觀察,激發幼兒講述故事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在觀察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推理和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2、物質準備:

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孩子的心理活動。

閲讀過故事《尋寶》,瞭解故事主要內容。

《尋寶》大書一本、黑板、粉筆。比較圖片中小男孩與海盜的不同表情,進而推測小男

難點:通過觀察,能夠大膽創編小男孩的故事。

活動過程:

1、出示大書,提出問題。

教師:昨天我帶你們看了一本有意思的書,你們還記得書的名字是什麼嗎?

幼兒:《尋寶》。

教師:最後誰拿到了財寶?

教師:為什麼只有小男孩拿到了財寶?小男孩究竟是什麼人?你們想不想研究一下?

2、觀察大書,尋找線索。

教師與幼兒一起翻看大書,逐頁分析,提示幼兒在複習故事情節的同時關注小男孩與海盜的表情有何不同。

教師:進山洞後海盜們發現什麼了?你們看看他們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學一學!(做睜大眼睛狀,鼓勵幼兒模仿。)

教師:小男孩在做什麼?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學一學1

3、教師帶領幼兒從封面開始再次閲讀大書,引導幼兒關注小男孩行為、表情等方面與海盜的不同。

教師:海盜們在幹什麼?小男孩在幹什麼?

教師:為什麼小男孩和海盜不一樣?你要是他(小男孩),你這個時候會想什麼?

4、自由討論,個別發言。

幼兒與身邊夥伴討論小男孩的故事,並請個別幼兒主動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5、請幼兒講述小男孩的故事。

教師:今天有很多客人老師,她們也想聽聽你們編的故事,老師希望你們做勇敢的孩子,主動走到客人老師面前去給客人老師講一講。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在《尋寶》的第一次活動中,我以藏寶圖為主要線索帶領幼兒對大書進行了觀察和講述,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故事中的小男孩特別感興趣,於是我與孩子們約定“下一次來講一講小男孩的故事”。

經過認真的分析和準備,我發現幼兒對小男孩感興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男孩看起來與幼兒差不多大,容易引起共鳴;二是幾乎每一張畫面中小男孩無論在表情還是行為上都與海盜們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我將《尋寶》第二次講述的重點放在對比小男孩與海盜的不同之處,由此來引導和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説出自己心目中小男孩的故事,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活動的具體實施中,我以大書中的四幅圖為重點,帶領幼兒邊回憶故事情節邊觀察和尋找四幅圖中小男孩與海盜的不同,而其他幾幅對比不是很明顯的圖則一筆帶過,這樣選擇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導幼兒觀察和思考。在提問的設計上,我循序漸進,在觀察前幾幅圖時,先引導幼兒觀察“海盜們在於什麼?小男孩在幹什麼?”再進一步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小男孩和海盜不一樣?你要是他(小男孩),你這個時候會想什麼?”在觀察最後兩幅圖時我則直接問幼兒:“小男孩和海盜有什麼不一樣?”幼兒習慣了前幾幅圖的思考方式後,面對這個問題已經能夠較全面地思考和回答了,其思維方式得到了培養。活動的最後,絕大部分幼兒都能大膽、主動地走到客人老師面前講述小男孩的故事,並且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從這方面來看第二項活動目標的完成情況較好。

2、活動中的不足: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留給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還不足,特別是在回憶和梳理故事情節的環節,很多幼兒因為比較熟悉故事情節所以非常有表達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多留出一些時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講一講《尋寶》的故事,儘量滿足幼兒表達的需要,然後再進行下面的環節。

主要內容:

>    1、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徵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容。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幼兒十分感興趣的海盜故事作為活動內容,符合巾大班幼兒創造力、想象力豐富的年齡特徵,包含神祕內容的題材能滿足孩子對英雄的崇拜心理,為幼兒們所喜歡。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保持着較高的興趣和注意力,表明活動內容是適宜的。

2、教師積極地迴應能促進幼兒的表達。教師對幼兒的積極迴應,可以引發幼兒的表達願望。迴應有幾種方式:第一是語言鼓勵和肯定,教師對幼兒的鼓勵很重要,給幼兒肯定,幼兒就會有信心表達。教師的鼓勵要適時,集體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教師都應以簡短的方式給幼兒以鼓勵。第二種方式是以動作和表情迴應幼兒,如誇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這樣的迴應更加形象,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性思維的特點。第三種迴應是教師專心地傾聽,教師的傾聽對於幼兒來説也很重要,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能認真傾聽,這種迴應很好。但是有一個幼兒説了四遍教師沒有聽見,教師的提問如果更具開放性,就會激發更多幼兒的參與,教師應該在對幼兒的迴應中加人適當要求,如“高興”都能用什麼詞彙表達。給幼兒的鼓勵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而且要具體,讓幼兒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做得好,不要泛泛鼓勵;要鼓勵幼兒的努力,不要只鼓勵幼兒的聰明。

綜合評析:

1、教師選擇了中班幼兒喜歡的話題——“海盜”的內容,準確地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參與討論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教師創設了很多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深入思考,並給幼兒提供多個表達的機會。如,鼓勵幼兒給客人老師講故事、幼兒間相互交流等方式,鼓勵幼兒當眾講話,激發幼兒表達的願望。在活動中教師以語言、動作鼓勵幼兒進行表達,能夠接受幼兒不成熟或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引導、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能針對一個話題進行激烈討論,並表達自己不同觀點,表達願望得到滿足。

幼兒語言的發展要求教師關注個體,對於有個體需求的幼兒,教師應注意提供更多的機會,特別是與客人老師交流中,要給予幼兒個別的指導和鼓勵,尤其是語言的鼓勵,才能更好地實現活動目標。

2、小組研討中對活動素材的選擇進行了分析:本次活動的內容遠離幼兒生活經驗,但幼兒卻十分感興趣,主要原因是什麼?故事的選擇不僅要關注幼兒生活經驗,還要關注孩子心理髮展的階段特點,中班幼兒渴望獨立參與各項活動,但是他們獨立活動的能力與自身需求有一定的矛盾,教師的選材可以滿足幼兒心理需求。教師以中班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為依據分析,具有較強的説服力,使參與研討的教師得到啟發。

語言活動中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對幼兒的迴應尤為重要,就這一問題開展深入研討可以使教師明白:積極的迴應是給予幼兒鼓勵、信心的有效策略,迴應除了語言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這一點對所有教師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附:內容梗概   《尋寶》

在一個小島上藏着一批財寶。一天,一艘海盜船來到了這裏,船上下來了四個人,第一個是獨腳的海盜船長,第二個是大塊頭的海盜,第三個是一個女海盜,最後跟着一個小男孩。船長拿着一個藏寶圖,他們按藏寶圖指引的方向先找到一棵椰子樹,來到一塊大石頭旁,最後他們終於發現了藏有寶藏的'山洞。海盜們手舞足蹈地跑進山洞,滿地的財寶讓他們欣喜若狂,只有小男孩遠遠地走進山洞似乎發現了什麼。突然,從山洞裏竄出一條噴火龍,趕走了海盜。最終,只有小男孩得到了財寶。

中班語言課教案:手指編故事

活動目標

1.玩玩手指,創造出各種形象.並能流利、完整地説出其意義。

2.願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能較完整地敍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3.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學習安靜傾聽、輪流講述。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一則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動過程

1.玩手指.進入活動。

(1)錢老師的手指會説話,你們看,是什麼意思?像什麼?(像小棒、像辮子……)

(2)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麼?(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

(3)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麼?(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錢老師做了這麼多手勢.你會做什麼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5)誰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着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麼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説一説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4)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説一説。

(5)誰願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説。)

(6)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

3.創編手指故事。

(1)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小組討論)。

(2)誰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麼意思?

(3)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着怎麼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麼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活動評析

有人説現在的公開課簡直就是一個個“活動秀”――“秀”老師的水平,“秀”幼兒的表現,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是很少有可能存在的。我們處在一線的教師關注和渴求的是實際教學的有效性,看了錢老師的《手指編故事》活動,我似乎找到了有效教學的鑰匙,那就是:簡單、自然、真實。

一、簡單:一雙手。一張嘴

當錢老師走進我班教室時,我幾乎不敢相信,因為,錢老師是空着手來的。往常看到的開課老師都是大包、小包好多教學具。我有點不放心,還是問了一句:“需要做什麼準備嗎?”

她回答我:“不用了,謝謝!”

錢老師什麼都沒帶,卻用一雙手、一張嘴,吸引了孩子,同時,還讓孩子們也自覺地動起了手,張開了嘴。

原來,簡單也有這麼大的魔力。

我知道.準備雖然簡單,但“竹”早已在心中紮根。簡簡單單的“一雙手,一張嘴”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隨便在什麼時候.隨便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胸有成竹”地組織好活動。

二、自然:樸實的美

在《手指編故事》活動中沒有刻意的環境渲染,一切都自然而然。當別的老師為能成功地上好課,而在想方設法控制幼兒人數時,錢老師卻説:“沒關係,讓他們都參加吧!”當我準備讓調皮的孩子分開坐.以免影響活動的進行時,錢老師説:“沒事,我喜歡活潑一點的孩子。”樸實的話語,自然的心境,顯示出了一種有別於嬌媚名花的無名小花的樸實美。

三、真實:源於生活

手指遊戲是孩子們的最愛。對於手指遊戲,孩子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經驗,他們會模仿或想象手指造型代表的意思。本次活動中教師表演一連串手指動作,啟發幼兒想象故事情節。既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和想象能力。

故事的情境源於孩子真實的生活。故事中三隻小動物對待石頭的態度是孩子生活情景的再現,因此孩子們在看手指表演故事時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猜測故事情節,有話可説。

當然《手指編故事》活動也不是完美無瑕的,我個人的小小建議是:

1.應鼓勵幼兒不同的思維和創造。活動中教師在讓幼兒討論“如何搬走這塊礙事的大石頭”時,孩子們有了不同的處理結果。我覺得“不搬”的建議也是好建議.廢物巧妙利用,漂亮的石頭可以讓人們在走累了時坐下來欣賞風景.教師應對幼兒的這種創意進行肯定。

2.根據組織流程目標可作適當的修改。原來的第三個目標可作為隱性目標,不必列出來。我寬得情感曰懷倒懸商簧林億馴,恨據活動實錄,我覺得把目標作如下修改更合適。

(1)猜猜講講變化的手指造型,喜歡玩手指遊戲。

(2)樂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開發多元智能,並能完整地説出故事情節。

(3)根據生活經驗想象正確處理石頭的方法,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標籤: 教案 語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jrp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