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科書第九冊第七單元第二課時的教案

科書第九冊第七單元第二課時的教案

[教材簡析]:

科書第九冊第七單元第二課時的教案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後進行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教材利用實物圖片,呈現了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和我國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積等一組實際數據的基礎上,直接指出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以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為基礎,告訴學生其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然後讓學生通過計算髮現平方千米、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1、通過演示和教師與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間觀念,知道平方米與公頃以及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

3、能借助計算器,估計或計算相關的土地面積。

4、培養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1平方千米,利用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提煉新知

師:課前,你們收集了很多有關土地面積的資料,我們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嗎?

①我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②:北京的面積大約2萬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積大約1萬平方千米。

③: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為56萬平方千米。

④:俄羅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約為1710萬平方千米。

⑤:頤和園佔地290公頃,大約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⑥: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園,佔地100公頃,那最大的有多大呢,我真想去看看。

⑦:亞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總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

……

師:你們在收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交流,引出課題:認識平方千米

二、 學習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説説你心目中的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我覺得比1公頃小。

生:我覺得比整個無錫大

(二)認識1平方千米:

1、師: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約從我們學校到新街那樣的長度為邊長所圍成的一個正方形土地。

生:哇,太大了!

師:不計算,你覺得1平方千米和1公頃比,誰大?

生:當然是1平方千米大,因為1平方千米邊長是1000米,而1公頃邊長是100米。

2、昨天我們大家已經到操場上了解了1公頃的大小,我們知道1公頃是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是1000000平方米,那麼100個昨天我們看到的1公頃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

3、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我們學校的面積大約是5公頃,想一想,多少個藕塘中心小學的面積才是1平方千米呢?

(四)學習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頃?你能推算出來嗎?

學生嘗試,説出推算過程。

2、交流,完成板書: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3、同桌交流自己對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認識與掌握情況

三、應用鞏固,深化拓展

1、運動場面積、居民小區佔地面積、我們無錫市的面積、江蘇省面積以及我國的領土面積用哪個土地面積單位較合適呢?

2、出示練習十三第7題

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3、出示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5個省的地圖,估計出其他四個省的面積大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4、出示你知道嗎?

讓學生讀一讀,看一看,哪個洲的面積最大,哪個洋的面積最大,哪兩個洲的'面積差不多。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又有哪些收穫呢?

2、這節課我們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與這些知識相關的生活資料也有所瞭解,希望同學們把查到的資料記在自己的數學日記上。

[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概念教學課,從教學內容方面説比較抽象,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然而“數學是源於生活而用於生活的”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只有在教學中找到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才能反映出數學的價值,從而更能營造出生動活撥且富有意義的課堂氛圍。本節課我採取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瞭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情景的搭建為學生立足於自主探究,概念的得出,完善與應用,提供了可利用空間。教學的各個層次做到了趣味化、情感化、活動化、生活化和開放化。

通過對幅員遼闊的美麗家園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並立志發奮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觀的教育。新課程還要求教師不僅成為課程的執行者,還要成為課程設計者、開發者和創造者。在應用新知識的環節中,本節課不是簡單機械的練習,而是緊密聯繫現實生活,巧妙地設問。給學生提供了思考、創新、表現及成功的機會,成為學生的一種愉快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課程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歡樂、激奮和成就感。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越來越積極,更加有信心學好數學。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時時處處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知識掌握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發展,真正體現出學習數學的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p8w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