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教案設計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教案設計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教案設計

一、單元教材分析

主要內容:統一長度單位,認識釐米、用釐米量,認識米、用米量,認識線段、量畫線段。

二、地位與作用: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釐米和米的長度觀念,並初步認識線段。這一部分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長度單位、和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

三、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和1米=100釐米,並初步認識線段。

2、能力目標:會用刻度尺量、畫物體的長度及線段的長度(限整釐米)

3、德育目標: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四、單元教學重點:

1、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

2、幫助學生形成釐米和米的正確表象,知道1米=100釐米。

3、畫和量線段的方法。

五、單元教學難點:正確的使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會用工具量和畫線段。

六、單元教法設計

1、統一長度單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計量單位去測量統一長度,來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

2、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釐米和米的正確表象。

3、關於線段採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補充線段的練習。

第一課時 統一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2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會量物體的正確方法,知道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擺放,要放平擺直

2、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

3、讓學生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及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4、鼓勵學生先估測再測量,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的測量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用實物測量,體會測量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並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感知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課件,一角硬幣,曲別針,三角形學具,小刀,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 演示“小馬過河”課件,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能不能幫幫小馬,讓她順利過河?

二、 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1、用不同的物體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可以是一角硬幣,曲別針,三角形或者小正方體,同學們一起來量一量我們數學課本的寬,好嗎?

師:同學們量得數學課本的寬是多少啊?告訴你的同桌,説説你是怎麼量的啊?

生:……

(教師把學生的回答板書寫到黑板,出現了數學課本的寬,量出來的結果“不一樣”的情況)

師:同學們請觀察這裏(教師指着板書),大家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

師:哦,對了,我們發現啊,同樣是數學課本的寬,但是,為什麼量出來的結果不一樣呢?

生:……

師: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麼,現在,我們一起用小正方體來量一量吧。

2、用不同的物體作標準,量不同長度

師:同學們做得非常好,大家想不想再量量其它物體啊?我們一起來量量數學書的長,鉛筆盒的高吧。

……(教師把結果板書到黑板)

師:大家發現了什麼問題呢?(教師指着板書)

師:對了,同學們觀察的真好。學校課本的寬是5把小刀長,鉛筆盒也是5把小刀長,它們一樣長嗎?

生:……

師: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麼,現在,我們一起用小正方體來量一量吧。

三、 拓展延伸

(該環節的被測量物體不是非常的規則,主要拓展一下估測和測量方法)

師:接下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手掌有多寬呢?同學們先估測一下,然後再認真測量,看看自己的估測對不對?

師:好棒哦!跟你的小夥伴交流一下,説説自己是怎樣測量的。

四、 聯繫實際,活動體驗

(該環節除了鼓勵學生估測之外,還要引導學生知道,有些物體,可能不是一個一個地擺,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

師:同學們都做得很棒哦。下面同學們在教室裏頭,找找自己喜歡的物體,先估測一下它大概多長,多寬或多高,然後再測量一下,好嗎?

師:你能説説你是怎樣測量的嗎?

五、 總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對你有什麼幫助啊?今天學到的知識,你覺得它有什麼用啊?

六、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認識釐米,用釐米量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

二年級上冊第3―5頁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2、讓學生了解刻度線的概念,會認釐米尺上的刻度

3、使學生掌握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並體會多種方法測量的必要性(限整釐米)

教學重點:掌握1釐米的長度單位,用釐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用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

教學準備:釐米尺,課件,長短一樣、顏色不同的線繩(學生每人2根)

教學過程:

一、 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根不同顏色的線繩,你覺得哪根長一點呢?

師:哪位同學能想出辦法,有根據的説出哪根長點,哪根短點?

(引出尺子)

師:非常好,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我們的祖先啊,就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那麼,到底怎樣用尺子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尺量的方法,然後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二、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認識釐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

■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都要從起點開始跑,那我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量。

■ 刻度線有長有短。

■ 尺子上還有很多數字,這些數字都對着一根長的刻度線,所以數字幾,我們就把它叫做刻度幾,而且這些數字都是按順序排列的。尺子長些,數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數字就少些。

2、認識、感受1釐米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食指的寬度嗎?把你們食指摁在尺子上,你發現了什麼呢?(引出1釐米)

師:請同學們找找,自己尺子上,還有哪些是1釐米的。

生:從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1釐米。

師:這説明了什麼呢?

l 尺子上每相鄰的兩條長刻度線之間的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釐米。

師:我們大家現在一起用手比劃一下,1釐米多長。互相看一下,計住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3、認識幾釐米

師:我們現在知道1釐米有多長了,那3釐米又有多長呢?

師:同學們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釐米的長度嗎?

4、用釐米量

師:剛才上課時,老師展示的2根線繩,到底哪一根長一點呢?現在,同學們先估計一下這兩根線繩各自多長,然後在測量比較一下,好嗎?

師:結果是哪根線繩長一點呢?能説説你是怎麼量的嗎?

三、 知識拓展

1、師:老師這裏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斷了一節,沒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麼這把尺子能不能用來量物體的長度啊?同學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想辦法,好嗎?

2、其他測量長度的工具(課件展示)

捲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長度單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碼、裏、海里

4、《買鞋》的故事

四、 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麼啊?這些知識有些嗎?我們能不能象那個“買鞋的”一樣啊,為什麼啊?

五、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二)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釐米”.

(三)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和學具

教具:1米的直尺、摺尺、捲尺,4釐米、6釐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捲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提問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麼工具?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麼?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釐米有多長?2釐米,3釐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麼?指名兩名學生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台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果).因此,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

(二)學習新課

1.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釐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捲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麼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台桌的什麼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捲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麼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麼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的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定

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2.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釐米,1釐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並排畫出1釐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麼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教師出示摺尺,這是一把摺尺,伸直正好是1米,與1米的直尺相比,一樣長.看一看這把尺上有多少釐米.10釐米、20釐米、30釐米、……、100釐米.再看看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釐米;請同學們看看你的捲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釐米.同時,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釐米為單位,分成10份(如圖11).

同時板書: 1米= 100釐米

3.用捲尺量較長的距離

教師出示捲尺,並説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捲尺.用捲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捲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麼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三)鞏固反饋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釐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捲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後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牆壁的長等.測量後,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內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釐米.

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長50(  )

第四課時 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英勇的消防員叔叔為了搶救國家、人民的生

命財產時都是爭分奪秒,刻不容緩的,當每次接到任務時,為什麼他們都是從高高的鐵管上滑下來而不是走樓梯呢?(比較快)為什麼從鐵管滑下來比走樓梯快呢?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觀察體驗,探究新知

1、感知線段的直

師:請拿出袋裏的東西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觀察準備好的牙膏盒、藥盒、直的曲的吸管、鉛筆、繩子、鐵

絲等。

學生彙報。

師:你覺得桌子上哪些東西是直的?

學生迅速找出自己認為是直的東西。

師:請大家互相堅持誰拿對了,誰拿錯了,並且互相糾正。

2、感知線段的兩個端點

師:請同學們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東西除了直以外,你還發現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師:假如從鉛筆的任意一端開始,摸到鉛筆的另一端,我們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把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我們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像書本的邊、直的吸管那樣都有兩個端點。

3、從實例理解線段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沒兩點連結起來。

教師在黑板出示:

學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兩個點用線連起來。

師:同學們畫的這些線都有什麼特點?

學生彙報。

師:大家説得好,請同學們看看、想想教科書第頁“做一做”的圖下面那句話和三條線。

小結:我們就把像課本第5頁中間的圖叫線段,線段都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比如書本的邊、盒子的邊、鉛筆、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線段。

學生找出身邊的“線段”,並説一説、評一評。

4、量線段和估線段

師:線段可以量度嗎?

讓學生量一量課本第頁上面線段的長度,並説説量法。

小結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對着刻度幾,就是幾釐米。

教師出示橫、豎兩條同樣長的線段,請學生估計這兩條線段哪條長、哪條短或者同樣長呢?

學生自由發表想法。

學生通過用尺子量度,發現這兩條線段是一樣長的。

小結:不太長的線段通常用釐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長度。而生活中的線段有時需要估計一下,有時又要通過實踐來得出正確的結論。另外,同樣出的兩條線段,往往人們會覺得豎放比橫放長,這是視覺的誤會,同學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這個問題。

5、畫線段

教師讓學生用手勢表示3釐米大約有多長。

學生嘗試畫3釐米長的線段,並説出畫法

讓幾個學生演示怎樣畫線段,大家評價哪種方法好。

學生操作後彙報。

請方法好的學生再演示一遍,並邊畫邊説。

教師出示斷了3釐米多的斷尺讓學生討論:怎樣用這把斷尺畫出3釐米出的線段?

小組討論,試畫。

小組派代表彙報。

師:刻度尺有不同的標記方法,只要掌握畫法就能準確畫出線段。

三、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師:你們明白消防員叔叔為什麼一接到任務後馬上從鐵管滑下來,而不走樓梯了嗎?

生活中運用這個原理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能説説看嗎?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

五、課外作業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教案) 來自數學網的精品推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8x8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