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三字經 >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800字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

我讀過《三字經》之後,有一句話讓我記憶很深,而且也讓我感到有些後悔,那就是“融四歲,能讓梨”。這是個小故事,孔融的爸爸每次買梨回來,哥哥們總是一哄而上,你爭我奪,都想挑最大的吃。只有孔融不爭也不搶,每次都排在後面挑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買了梨回來,讓小孔融先挑。可他還是拿了最小的梨。爸爸問他:“有那麼多大梨,你為什麼偏偏拿最小的呀?”“大的應當留給哥哥吃,我是弟弟,當然該吃小的啦!”那一年,孔融只有四歲。讀過這句話,瞭解了這個故事後,我感到後悔莫及,因為我知道,每次父母買回好吃的,他們總要第一個先想着我,但我如果有好吃的卻怎麼也想不起他們來,而且每次我吃的好東西最多最好,爸爸媽媽還有奶奶卻吃壞的、酸的、不好的。現在我都十歲了,怎麼還沒真正做到這一點?在家裏,每個人都讓着我。吃飯時,把最好吃的讓給我;看電視時,想看哪個頻道也是我説了算;過年買新衣服,給我買得的最多……每一次,我都會欣然接受。一家人圍着我團團轉,就連奶奶也一直關注着我,盼望我更加聰明懂事。

但那一次,我拒絕了。奶奶年紀大了。過年時,許多親戚朋友來看望她,總會給她帶許多水果、補品等。

待客人都走了後,奶奶就向我招招手:“來,來,給你吃!”邊説,她邊拿起身旁的某樣東西塞到我手裏。原來,不懂事的我每次都拿了後便“噌——”跑開了,去享受美味。可是,今年我已經十歲了,我搶過餅乾就往奶奶房裏跑,我要把它讓給奶奶。“奶奶,奶奶!”我大聲呼道。奶奶見我捧着剛才的餅乾來到房裏,很疑惑:“孩子,你怎麼了?這餅乾不好嗎?”“奶奶,這餅乾很好吃,但我要讓你吃。”“為什麼?”“你是長輩,晚輩要孝順長輩!”“孩子,奶奶不愛吃才給你的。”奶奶笑道。“胡説!”我大喝一聲,“你愛吃的,你一定要吃。”説完,我跑出了門外。關門時,我聽到奶奶小聲説了一句:“我孫子長大了!”我站在門外,做了個鬼臉,笑着説:“奶奶,我要學會讓。”謙讓是一種美德,其實謙讓也能使人感到快樂。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在家庭中,讓出的是親情;在校園裏,讓出的是深深友誼……同時,我也覺得《三字經》這本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和道理,我一定要向孔融學習那種精神,把好的先讓給別人,多一份謙讓,也就多一份關愛。讀過我的感受,你們難道沒有這種想法嗎?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2

我的書房中多了一個新成員:《三字經》,那是我特地去新華書店買來為自己”補課“之用的。閒暇之時,隨手翻閲,細細品味,其味無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寒假回家,看到讀小學的侄兒正在背誦《三字經》,便隨手翻閲起來,讀後竟愛不釋手,感歎自己幼時沒能閲讀之,真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三字經》讓我對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對作者廣博的學識、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觀把握能力肅然起敬,為古代教育者獨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吸取全面的知識營養,方能成就全面發展的人。從這個角度而言,《三字經》可謂是一塊”全營養飴糖“。説它”全營養“,是因為《三字經》僅一千多字,語言極其簡練,內容卻非常豐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勸學、常識、道德、禮儀、經書和借鑑等,擇其要而去其枝葉,勘稱”袖珍而濃縮的百科全書“。比如常識篇,天文地理歷史自然藝術生物等等,幾乎囊括了當時人們已認識的各類主要知識。説它是”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適,全文結構謹嚴,文筆自然流暢,深入淺出,講求押韻,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兒童包括成人背誦識記;二是指其具有”緩釋“功能,對兒童而言,識記後未必能全面理解,卻能指導其日後的學習,並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學識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豐富的功能,()即使對於理解了其內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三字經》雖然重在傳道,但是並非枯燥説教,而是結合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孝父,孔子拜師,趙普讀《論語》,公孫弘抄書,孫敬頭懸樑讀書,蘇秦錐刺股讀書,孫康映雪讀書等。這讓人在學習中添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理解為人、處事、求學、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為直觀的體驗。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經》還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全面均衡的知識是一個有機整體,割裂開來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識的精華,因材施教,並以獨特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相信你在閲讀之後,會比我有更多獨到的見解和體會。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3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向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並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好處以及人的內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透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建立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能夠使很多人避免“霧裏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於受到後天外來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後天環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一樣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向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於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理解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鍾,因為人性格的養成是要受到後天教育的影響,對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潛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打遊戲、逃學、説髒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才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我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4

如果説,有一本書,在誦讀時既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那有可能是《三字經》。

如果説,有一本書,在誦讀中不僅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又能講明道理,對我影響很大,那一定是《三字經》。

早在幼兒園,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背誦《三字經》的前半部分。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們把《三字經》當成了兒歌背誦,比一比誰更熟練,誰更響亮。雖然,我不認識其中的很多字,也不理解其中的具體含義,但是我學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如"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要我們學會尊敬師長,學習各種禮節,"香九齡,能温席"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和體諒父母,"融四歲,能讓梨"讓我們懂得要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

到了小學一年級,我們開始全文背誦《三字經》,早上在背,晚上再背,連放學的路上都在背。通過老師的介紹,我們瞭解了很多藴含在《三字經》裏的故事,"孟母三遷"、"管寧割席"、"孔融讓梨"、"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卧薪嚐膽"、"立木為信"、"韋編三絕"、"孔子拜師"、"趙普夜讀"、"編蒲抄書"、"孫敬懸發"、"蘇秦刺股"、"車胤囊螢"、"孫康映雪"等等,我們在這些有趣的故事中學到倫理思想和道德準則,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今年暑假,我重新誦讀了《三字經》,發現短短的三個字裏,包含了許多歷史、天文和地理知識。我最喜歡讀的是從"自羲農,至黃帝"開始這一大段,這是講述中國的歷史發展,各個朝代由盛到衰的過程。誦讀了《三字經》裏關於朝代的段落,讓我更好地瞭解我們國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讀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我在《三字經》的經典誦讀中尋得了無窮樂趣,希望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5

“人之初,性本善”,耳邊彷彿迴盪着幾百年前,私塾裏的學童正咿咿呀呀地誦讀聲,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書,有滋有味地看起來。

讀到“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時,我彷彿看到了一塊剛掘出的碧玉,經過工匠長年累月地精雕細琢,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玉器。人也是這樣,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鍊、學習、持之以恆,才能成功。可我有時候也不能堅持到底,有些計劃實行一兩個星期就以失敗告終。有一次,我計劃每次寫完作業就要檢查,提高正確率。開始時我還認認真真從頭到尾看一遍,檢查出些小問題。三四天後,就沒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兩下,就做別的事去了。湊巧“屋漏又逢連夜雨”,有幾天作業特別多,我一寫完連看也不想看了,熱情從沸點降到冰點。後來幾天又偷懶,隔兩天檢查一次,最後還是沒能持之以恆。

《三字經》最後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為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説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我們是小學生,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我們也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不要整天沉迷於遊戲。學習時也要改掉懶惰的毛病,要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的學習,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回想以前,真是慚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奧數題,每一道題就像一座座迷宮,讓人看得一點頭緒都沒有。於是,我就懊惱的丟下它們去看電視了。然而,我的腦海裏卻一直沒有丟下那一座座迷宮,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勝、趣味橫生的電視節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緒帶到九霄雲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記起奧數題還沒做,心中一陣緊張,沒辦法,只能挑燈奮戰把它們做完了。後來,我才發現其實題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卻因為偷懶沒有認真思考。看來真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啊!學習不就在於勤嗎?要是學習不勤奮,再聰明也沒用。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三字經》裏面還有許多精彩詞句,值得我們深思。每天讀一讀,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斷的鞭策自己,讓我們離成功更進一步!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6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明白,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台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明白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向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向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教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今日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因為爭着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明白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多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説:“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説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我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應當計較自我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温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相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7

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屹立於世界之巔,其中以少數兒啟蒙讀物《三字經》最為典型。我也覺得這本書很好,這本書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於受到後天外來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苟不教,性乃遷。教不嚴,師之惰……”如果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也會受到遷移,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對於學習,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三字經》中的每一句,都有着一些道理在其中,雖只有短短的三句話,但讓我受益匪淺。

記得,我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古時候,一個孩子,被稱為“南方才子”,他就是唐伯虎。他從小擅長畫畫。一次,他被別人叫去幫忙作畫,還得到了獎勵。回家後,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並自稱在這很有名氣,畫畫得不錯。媽媽聽後,沒有回答。過了幾天,媽媽要他去附近的一位老師家中學畫,唐伯虎就去了。

唐伯虎跟着老師認認真真地學,不知不覺就已經學了一年多了,老師説他進步很大,可以回家了,並準備了飯菜送他,飯前,他看見窗外的風景很美,學了一年多了,還沒發現這處美景,準備把腦袋探出窗外仔細看看時,“呯”地一聲,撞到了玻璃,窗户明明是開着的啊?怎麼……唐伯虎用手一碰,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是老師畫的畫啊!真是栩栩如生!我離這個境界還遠着呢!老師來了,他就要求還學幾年,當然老師就同意了。

轉眼間又學了4年多,畫藝比以前好了許多,這4年中,他十分刻苦,果然畫技有了很大的長進。

這個故事告訴我了許多道理,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在這個故事中體現的很好,學習是自已的事,在學習中一定要認真刻苦,比如:有兩個孩子,從小一樣,但有一個孩子十分刻苦,做事很認真,而另一個很懶惰,遇到困難就怕了,最終誰會成功,一看就知道。

小時候,不分高低,而每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努力後,就會有明顯的差距。努力,勤奮……就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如果以前沒做到,那麼,從現在開始,改掉壞習慣,做到《三字經》中的每一條。

《三字經》,簡簡單單地三個字,句中卻藴含着大道理,每一句都給我們不同的啟發,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努力做到每一條,加油。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知道,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台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知道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因此,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向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向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老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這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正因爭着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説:“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説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就應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温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堅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知道,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台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知道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直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直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老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今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因為爭着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説:“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説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應該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温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相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0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弟子規》裏的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最近,我再次細細品讀了國學經典《三字經》,再次感受到孝順的重要意義。

在《三字經》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是一個關於黃香侍父的小故事,大意是: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很悲痛,從此就加倍孝敬父親。所有勞苦家務事他都搶着去做,只為讓父親有較多的時間休息。冬天裏用自己的體温給父親暖被窩,夏天裏用扇子把席子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的孝行被廣為傳頌,成了有名的孝子。而孝敬自己的父母,是每個做兒女的都應具備的良好品德啊!

看了這個故事,我感慨萬千,內心十分愧疚。黃香小小年紀,才九歲就這麼懂事,這樣去孝敬父親。而我現在都11歲了,很多時候都沒有主動去做家務,有時候連自己的衣服襪子還要父母幫洗,一點也不懂得體諒父母,孝順父母。這一點我必須向黃香學習,在家幫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父母分擔;更努力學習,加強自我管理,不讓父母操心。我要用行動來孝敬父母!因此,本學期初,我跟父母承諾:要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爭當表正之星“孝敬獎”。

記得母親節那一天,很多同學都忙着給自己的媽媽準備禮物,我也想給母親送上一個小禮物。我想起爸爸對我説的話:“孝順,就是實實在在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就算語言再動聽,也不如行動來的更實際。”我就想給母親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幫做家務,讓她在家裏休息。説幹就幹,我親自下廚,做我的拿手好菜——番茄炒蛋。我先洗番茄,把它洗淨,之後用鍋炒。因為是母親節,我可要更認真一點。先打兩個雞蛋,倒點兒油,時不時翻一翻,要小心,別燒糊了,撒點兒鹽。好,完成!好香啊!我端出了番茄炒蛋,放到桌上,媽媽見了,驚喜得不得了:“暢,你真棒呀!這個母親節我過得好開心。”我聽了,甜甜地笑了。接着,我幫媽媽盛飯、夾菜、洗碗、掃地,話兒我全乾了。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從行動開始,從小事做起,把孝順父母長輩這個中華傳統美德,一起傳承下去吧!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1

幾天前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這本書資料十分豐富,不論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歷代興衰、文化變遷,都在其中;書中更是包含了傳統倫理道德的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三字經中看到了幾段印象深刻的段落。

例如這段話:“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它的大意是:狗能在夜裏替人看守家門,雞會在每一天早晨天亮時報曉。人如果不用心學習,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麼資格稱為人呢?蠶能吐絲以供人們做衣料,蜜蜂能夠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以自我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我的價值,那還真不如這些小動物呢。

還有這個段落也很好:“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意思是:車胤捉來螢火蟲放在紗袋裏,用它來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雖然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繼續求學。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一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的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雖然很勞累,但仍堅持讀書,意志超過了常人。這段話有一個相關的故事,講的是東晉大臣車胤從小就愛讀書,但他家裏很窮,窮得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這可怎樣辦呢?夏天的一個夜晚,車胤看見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發出一閃一閃的亮光,就靈機一動,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紗布袋裏,掛在自我的書桌上方。小車胤就藉着螢火蟲發出的光亮來讀書。車胤勤奮讀書,長大後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學者。

讀完了《三字經》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應當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的學識和本領,要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所成就;而只顧嬉戲玩耍,浪費了大好時光,是毫無益處的。所以我們要在年少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我,長大後就能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三字經》是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響極其深遠。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誦易記,值得我們去閲讀。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2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向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並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經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立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能夠使很多人避免“霧裏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可是由於受到後天外來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後天環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一樣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向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於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理解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鍾,因為人性格的養成是要受到後天教育的影響,對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本事,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打遊戲、逃學、説髒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才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教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教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我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3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可是,由於以後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苟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識某文。”告訴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告訴我們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會變壞,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昔孟母,擇鄰處。”裏面藴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人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已經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於是父親一天到晚帶着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的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這不正體現了這句話的意思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又讓我懂得,做兒女的,從小時候要親近好的老師和朋友。正所謂“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訴了我們十進位算術方法,什麼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訴了我們“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從“地所生,有草木。”到“絲與竹,乃八音。”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稻樑菽麥黍稷”等許多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藴含着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4

隨着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講解《三字經》,學習國學的熱潮也悄悄興起。於是,我對照講解,開始認真閲讀起《三字經》這本古老卻經典的著作。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我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為“經”。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我國曆史為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學習《三字經》對於我們來説同樣有着重要的意義,即學知識之前必先學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學習中,成績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經》採用敍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藴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説,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也啟發了我們,當今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都説明了為人父母為人師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的重要性。另外,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現在好多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教導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那麼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讀了《三字經》,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進行我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三字經》800字讀後感15

請問有沒有一本極其簡約的書既能包羅古往今來又能涵蓋天文地理還可以指導你做人的道理?我的回答是:有。那就是三字經。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三字經中的幾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接着老師把整個三字經英給全班,讓我們抽時間背誦。讀着讀着我就知道了:它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下面請我採擷三字經裏面的幾段精彩展示給敬愛的讀者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又比如“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還告訴我們天文地理知識:天、地、人是宇宙間最基本的三種物體;太陽、月亮、星星是宇宙間的三種光源;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東西南北是四個方向;金木水火土是天地五行;仁、義、禮、智、信是為人處世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稻子、穀子、麥子、高粱、玉米是六穀;馬、牛、羊、雞、狗、豬是六畜……

它列舉了許多古人,或頭懸樑,錐刺股;或如卞瑩,如映雪;或如負薪,如掛角等發奮學習的故事。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講的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雖然我們是小學生,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也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不要整天沉迷於遊戲。學習時也要改掉懶惰的毛病,要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的學習,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總之,三字經裏面還有許多精彩詞句,深刻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只要我們“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就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斷的鞭策自己,讓我們奔向成功的比彼岸!

多麼神奇的書啊!真叫人愛不釋手。

標籤: 三字經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sanzijing/pr0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