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三字經 >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

隨着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講解《三字經》,學習國學的熱潮也悄悄興起,於是,我對照講解,開始認真閲讀起《三字經》這本古老卻經典的著作。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為“經”。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學習《三字經》對於我們來説同樣有着重要的意義,即學知識之前必先學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學習中,成績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經》採用敍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藴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説,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也啟發了我們,當今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都説明了為人父母為人師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的重要性。另外,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現在好多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教導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那麼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2

這段時間,我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喜歡看《三字經》,還大聲地背出來。媽媽覺得很奇怪,問我怎麼突然喜歡看這本書呢?她説自己也只會背前面的部分,還想跟我一起往下背呢。

其實媽媽不知道,是因為在學校裏,我經常聽到好多同學都會背《三字經》,而我卻只會開頭那幾句,心裏不服輸。所以這個寒假我想好好學習一下,爭取趕上同學們。

我原本以為單純地背《三字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沒想到才看了前幾頁,我愛不釋手了。因為這裏面講的全是古代的小故事,並且都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琅琅上口。有的句子能從字面上理解含義,有的句子意思很深奧了,好在每一頁都有拼音和註釋,可以讓我輕鬆快樂地學習。

“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是説黃香九歲時知道在冬天先幫父母把被子暖熱了再讓他們睡覺。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向黃香學習,體諒父母的辛苦,有時間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他媽媽剪斷織好的布來教育他的故事。我明白了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我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會退縮,要勇敢面對不放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告訴我們,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認真學習,無法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即使這個人再聰明,如果不用在正當的地方,不刻苦不努力,長大後也會一事無成的。

媽媽説《三字經》這本書藴含着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從中學習了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識,讀後的確感到受益匪淺。我終於明白了古人為什麼説讀了《三字經》,可以知道天下事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打算繼續讀下去,不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好好學習,理解記憶。我要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刻牢記在心,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的道理,做一個好孩子!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3

《三字經》它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户曉的啟蒙讀物,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勸我們珍惜時間,講文明懂禮貌。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書籍,它是每三個字一句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每句簡潔明瞭,含意深刻,又能讓我們一讀就懂。要想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除了靠學校教育以外,更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和引導。女兒四歲了,我開始了和女兒親子閲讀,給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也會慢慢讓孩子體會到閲讀的樂趣。

《三字經》裏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奶奶,你磨鐵杵做什麼呀?”奶奶説:“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奶奶説:“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為了大詩人。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説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我特別喜歡讀。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想必大家和我一樣,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吧,那會我還小,只是覺得這些句子很押韻,琅琅上口,但並不知其中的意思。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常識的增多,再次誦讀,卻有一種全新的詮釋,回味無窮。

寒假的一個夜晚,我坐在被窩裏翻看着《三字經》。當看到“香九齡,能温席。

孝於親,所當執”時,我的臉頓時緋紅緋紅。這句話説的是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侍奉父親非常孝順。酷夏時,黃香為父親扇涼枕蓆;寒冬時,他又用身體為父親温暖被褥。書裏用黃香小時候的孝道事蹟,來説明孝順是每個為人子女的本份。

黃香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知道父親一個人為了他,為了這個家是多麼的操勞,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細心照顧着父親,儘自己的所能來孝敬父親。今年我也10歲了,但和黃香比起來,卻真有天壤之別。在家裏我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少爺”,只要把自己的作業管好了,家裏的事大人們基本不讓我插手。

每天早上都是爸爸開車送我去上學,晚上又開車把我接回家;奶奶想着法子給我做好吃的,保證我的營養;只要我開口,爺爺都會滿足我的要求;媽媽在單位忙了一天,下班回家卻還要管我的學習。他們為我做了這麼多,但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對他們説聲“謝謝!”,以為這些是理所應當的事。我和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正想到這裏,媽媽進來了,她來陪我入睡。我靈機一動,趕緊把睡熱的地方騰出來讓給媽媽,自己睡到了冷冷的邊上。媽媽詫異地看着我,當她看到我手上的《三字經》時,似乎明白了一切。我撒嬌地摟着媽媽的脖子説:“媽媽,從今天開始,我要學黃香,做你的‘熱水袋’”。媽媽聽了甜甜地笑了……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弟子規》開篇也説到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和兄弟友愛,其次才是學習知識,增廣見聞,明白數理的變化,研讀古今聖人賢士的文章。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今後,我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是我從小就已經會背的,至今仍然滾瓜爛熟。但不同的是,如今,我已經懂得了何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了。

每當我讀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時,我都會深有感觸。當我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排練,覺得很累,很想放棄時,我都會想到這一句話。它使我明白到:如果我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肯定不會有大的成就。所以,我每次都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讓自己堅持下去。也正因為有了它作為動力,才使我成為今天的多才多藝的我。

在我們學校,很多老師都説我很聰明。但在我心中,我覺得自己並不聰明,我所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應歸功於我至愛的媽媽。如果我沒有了媽媽十一年以來對我的幫助、教導和支持,我現在怎麼可能成為那麼出眾的孩子呢?古有孟母為其兒子“擇鄰處”,現如今,我的媽媽也是“子不學,斷機杼”。

“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每次讀到這一段時,我都很慚愧,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要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要禮讓同輩,讓大的梨子給哥哥吃,自己吃小的。而我自己呢?都長這麼大了,也不會替父母親着想,還常常做出一些讓他們生氣、傷心或擔心的事情,真是丟人。

讀了《三字經》,我感覺我的知識豐富了許多。因為我從這些經文中,懂得了更多的人生道理,使我以後能夠做得更好。我覺得,《三字經》是一本能夠啟發和引導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讓我做得更加完美的好書。它似乎就在我心中,時時刻刻地提醒着我,指引我走向正確的道路,讓我感覺到,成功的人生路,就在我面前向我揮手。我知道,書常讀常新。我要常讀《三字經》,不斷領悟它的真諦,體會其中道理。待我領悟更多,體會更多之時,我離成功的距離就不遠了。當然,我也清楚,在這個過程中,我會遇到許多挫折,不過,我依然會頑強地面對,克服重重困難。我相信,成功,將屬於我!

《三字經》,是一本讓我終生受益的好書!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6

隨着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講解《三字經》,學習國學的熱潮也悄悄興起。於是,我對照講解,開始認真閲讀起《三字經》這本古老卻經典的著作。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我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為“經”。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我國曆史為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學習《三字經》對於我們來説同樣有着重要的意義,即學知識之前必先學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學習中,成績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經》採用敍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藴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説,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也啟發了我們,當今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都説明了為人父母為人師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的重要性。另外,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現在好多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教導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那麼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讀了《三字經》,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進行我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7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知道,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台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知道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因此,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向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向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老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這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正因爭着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説:“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説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就應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温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堅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8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弟子規》裏的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最近,我再次細細品讀了國學經典《三字經》,再次感受到孝順的重要意義。

在《三字經》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是一個關於黃香侍父的小故事,大意是: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很悲痛,從此就加倍孝敬父親。所有勞苦家務事他都搶着去做,只為讓父親有較多的時間休息。冬天裏用自己的體温給父親暖被窩,夏天裏用扇子把席子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的孝行被廣為傳頌,成了有名的孝子。而孝敬自己的父母,是每個做兒女的都應具備的良好品德啊!

看了這個故事,我感慨萬千,內心十分愧疚。黃香小小年紀,才九歲就這麼懂事,這樣去孝敬父親。而我現在都11歲了,很多時候都沒有主動去做家務,有時候連自己的衣服襪子還要父母幫洗,一點也不懂得體諒父母,孝順父母。這一點我必須向黃香學習,在家幫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父母分擔;更努力學習,加強自我管理,不讓父母操心。我要用行動來孝敬父母!因此,本學期初,我跟父母承諾:要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爭當表正之星“孝敬獎”。

記得母親節那一天,很多同學都忙着給自己的媽媽準備禮物,我也想給母親送上一個小禮物。我想起爸爸對我説的話:“孝順,就是實實在在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就算語言再動聽,也不如行動來的更實際。”我就想給母親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幫做家務,讓她在家裏休息。説幹就幹,我親自下廚,做我的拿手好菜——番茄炒蛋。我先洗番茄,把它洗淨,之後用鍋炒。因為是母親節,我可要更認真一點。先打兩個雞蛋,倒點兒油,時不時翻一翻,要小心,別燒糊了,撒點兒鹽。好,完成!好香啊!我端出了番茄炒蛋,放到桌上,媽媽見了,驚喜得不得了:“暢,你真棒呀!這個母親節我過得好開心。”我聽了,甜甜地笑了。接着,我幫媽媽盛飯、夾菜、洗碗、掃地,話兒我全乾了。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從行動開始,從小事做起,把孝順父母長輩這個中華傳統美德,一起傳承下去吧!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9

小時候,爸爸媽媽為我買了一冊《三字經》。那時,我喜歡看漫畫,這樣的書我一拿起就頭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打開書,哎……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愛看《三字經》,只不過覺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着我念《三字經》,老闆着個面孔,表情很冷酷。其實,爸爸的真實目的並不是一味地讓我讀。果不出所料,當我念的三字經出口成章時,爸爸便開始誘導地給我講解每一句的含義“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剛開始時,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氣也很接近……。在這些經中原來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種生動的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當我真對《三字經》產生濃厚興趣時,爸爸又用實驗和實踐讓我知道它的含義;一步一步地深入瞭解。

好書不厭百回讀。我開始背《三字經》了,一邊背一邊想它的含義,這樣既牢記了《三字經》的詞句,又能知道《三字經》在生活中對我成長的意義。《三字經》已經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

三字經的讀後感400字【三】

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世世代代我們都誦讀着千古流傳經典的文化遺產。其中《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每個兒童必不可少讀的經典著作。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三字經》內容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也有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要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從小爸媽就教育我們,要多讀書。五歲時,爸媽就特地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和《唐詩三百首》。我一打開,天啊!全是字,我的頭都大了!上小學的時候,我才知道要用閲讀來充實自己,當我打開書櫃,拿出《三字經》時,上面有一層厚厚的灰塵。打開第一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0

朗朗乾坤,得萬古之靈氣,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曠世之奇書,《三字經》橫空出世!小子對此奇書甚有感觸,即書一文,此亦個人之意,又亦兒戲之言,不可當真也!

何謂此書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韻句成句,自成一體,易讀易記,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華文化之精髓,這部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書,竟融“歷史、地理、人物、天文氣象、詩書禮樂、教育、哲學”於一體。可謂學一書而通萬卷也!可是,我們要把《三字經》與當時的歷史條件聯繫起來思考,正確地認識,主動汲其精華,剔其糟粕。

親情、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孔融四歲就明白讓大梨給長兄;黃香九歲便主動孝順父親而無怨無悔。

重視子女教育和歷史教育亦是優秀的文化傳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玉不琢,不成器”。這體現我國對教育的重視。《三字經》還將整個中國歷史濃縮在一齊,易學易記,並且專門談到學習歷史的方法。

總之,這一切都表現了古代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

可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於當時的歷史與政治原因,造成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使《三字經》多了幾分糟粕:三綱五常。所謂“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説明當時的人們愚昧地認為有了“三綱”,就會構成君順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婦順的社會安定局面;所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是人人都必須遵守這些基本道德底線,不容打破。只是可憐當時的人啊!一心認為三綱五常能夠維護家族、國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綱五常並親身踐行,實際上這可是是富有的統治的人對被統治的人在倫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緊箍咒而已。

總而言之,《三字經》這本奇書,其精華就在於對親情、孝順的張揚,對後天教育和歷史教育的重視。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道德,兩千年來一向是束縛中國人思想和行為的繩索。

我們必須要記住,《三字經》所體現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去汲取精華,剔其糟粕,最終發揚光大至世界。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1

看完《三字經》,筆者認為它是一本啟蒙書籍,一本教育書籍,一本歷史書籍。

毫無疑問,《三字經》裏面包含的東西太多了,作為一部儒家經典之作,裏面那麼精彩。古人説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三字經》正是如此。

學習《三字經》,學會做人。

《三字經》從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到“融四歲,能讓梨,弚於長,宜先知。”為止,例舉了“人、孟母、竇燕山、父、師、子、幼、老、玉、(黃)香、(孔)融”十一個例子,直接道出下面一句“首孝悌,次見聞。”不管做什麼事,都必須首先要孝、悌,然後才能見、聞。《三字經》安排的有儒家之風,但又不失其本色,依於儒家,卻超過儒家。此後,《三字經》便介紹了一些最基本的自然人文知識。包括某數、某文、三才、三綱、三光、四時、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然後來了句總結的話:凡訓蒙,須講究。

做人不能忘本,做書也不能忘本,接下來《三字經》將儒家中的其他經典書籍介紹了一遍。不管是四書,還是六經,春秋三傳什麼的,全有。這樣還好,接下來繁雜了,然而卻是《三字經》裏最為重要的、能夠為中國人所感到自豪的、感到欣慰的東西:中國上下五千年,當然不包括清朝,晚清那會兒算上,那還叫欣慰、感到自豪?學歷史,可以先讀《三字經》,這裏全有那事,是一個骨架結構。《三字經》接着就説怎樣學歷史: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始終。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三字經》厲害,最後連祖師爺孔子都搬出來了,這是個偉大的突破,講孔子的醜事,輸給一個七歲的小孩子,嚇得不敢再出遊了。但這是引出下面一大堆的人物來教人如何學習。這一段,就舉了“孔子、趙普、路温舒、公孫弘、孫敬、蘇秦、孫康、朱買臣、車胤、李密、蘇洵、祖塋、李泌、蔡文姬、謝道韞、劉晏、樑灝。這些名士,舉出男士還好,女子有兩個那就不得了了,這完全打破了尊男卑女的傳統觀念。中國古代古代的女子是沒有地位的,李清照沒有,謝道韞沒有,蔡文姬沒有,武則天龍興之前也是沒有的,所以説《三字經》不朽,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

學習《三字經》,學會做人,做一位中國人。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知道,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台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知道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直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直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老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今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因為爭着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説:“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説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應該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説“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温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相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3

幾天前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不論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歷代興衰、文化變遷,都在其中;書中更是包含了傳統倫理道德的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三字經中看到了幾段印象深刻的段落。

例如這段話:“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它的大意是:狗能在夜裏替人看守家門,雞會在每天早晨天亮時報曉。人如果不用心學習,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麼資格稱為人呢?蠶能吐絲以供人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那還真不如這些小動物呢。

還有這個段落也很好:“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意思是:車胤捉來螢火蟲放在紗袋裏,用它來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雖然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繼續求學。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的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雖然很勞累,但仍堅持讀書,意志超過了常人。這段話有一個相關的故事,講的是東晉大臣車胤從小就愛讀書,但他家裏很窮,窮得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呢?夏天的一個夜晚,車胤看見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發出一閃一閃的亮光,就靈機一動,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紗布袋裏,掛在自己的書桌上方。小車胤就藉着螢火蟲發出的光亮來讀書。車胤勤奮讀書,長大後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學者。

讀完了《三字經》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和本領,要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所成就;而只顧嬉戲玩耍,浪費了大好時光,是毫無益處的。所以我們要在年少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後就能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三字經》是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響極其深遠。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誦易記,值得我們去閲讀。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4

利用十天的時間,已經看完了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解讀的《三字經》,看完以後我真是受益非淺。原來對古代文學不是很感興趣,對於《三字經》的瞭解也就是隻會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還是在看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學會的,所以對於《三字經》的瞭解只能説是知之甚少,前段時間看中央二套的節目,是王小丫主持的,三、四歲的小朋友就能流利的背出一千多字的《三字經》,我當時看到那幾個小朋友真是太震驚了,這麼小的孩子就能倒背如流,我做為一個大人,也不能落後,也要為下一代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所以就看了錢文忠教授講解的《三字經》,看到第一集的時候我就被《三字經》內容的博大精深,三字一句短小精悍的語句所深深的吸引了。所以一氣呵成,整部四十三集全部看完了。

《三字經》雖然只是一個兒童啟蒙讀物,但它文字精練,裏面藴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包括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孝順父母,尊師愛友,禮貌待人、勤奮好學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文章中有一句話使我的印象最深刻“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惟一經”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一般人留給子孫的是滿箱的財寶,我卻不同,只有一部三字經,用來教導子孫好好讀書,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經不一定理解為三字經,也可理解為知識)。現在我們的父母省吃儉用,為我們掙錢,攢錢,希望能給我們留點什麼,希望我們和我們的子女生活要比他們過得更好,所以頭髮花白還在為我們操心,受累。現在社會上有多少“啃老族”,一旦父母不能資助他們,他們自己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依靠父母,依賴父母,父母的錢總有一天是會花完的,所以我們還是得依靠自己才行,父母已經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勤奮,自己的努力使我們的生活變好,去孝順父母,讓他們頤養天年才對,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文章還通過二百多字的描述講解了中國的歷史,舉出大量的中國歷史人物的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來解讀文章中的深刻道理,每一字每一句都簡明扼要,含義深刻,使人一讀就懂。所以《三字經》作為兒童的啟蒙讀物是非常必要的,古人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並繼承和發揚下去。

通過錢文忠教授的講解,我們可以把《三字經》為分三個部分,這樣理解背誦起來會更快一些。

第一部分:講教育的必要性和應該學習的內容。

第二部分:講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

第三部分:以眾多勤學的例子,強調了努力學習的重要意義。

三字經讀後感作文800字15

如果説,有一本書,在誦讀時既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那有可能是《三字經》。

如果説,有一本書,在誦讀中不僅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又能講明道理,對我影響很大,那一定是《三字經》。

早在幼兒園,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背誦《三字經》的前半部分。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們把《三字經》當成了兒歌背誦,比一比誰更熟練,誰更響亮。雖然,我不認識其中的很多字,也不理解其中的具體含義,但是我學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如"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要我們學會尊敬師長,學習各種禮節,"香九齡,能温席"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和體諒父母,"融四歲,能讓梨"讓我們懂得要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

到了小學一年級,我們開始全文背誦《三字經》,早上在背,晚上再背,連放學的路上都在背。通過老師的介紹,我們瞭解了很多藴含在《三字經》裏的故事,"孟母三遷"、"管寧割席"、"孔融讓梨"、"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卧薪嚐膽"、"立木為信"、"韋編三絕"、"孔子拜師"、"趙普夜讀"、"編蒲抄書"、"孫敬懸發"、"蘇秦刺股"、"車胤囊螢"、"孫康映雪"等等,我們在這些有趣的故事中學到倫理思想和道德準則,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今年暑假,我重新誦讀了《三字經》,發現短短的三個字裏,包含了許多歷史、天文和地理知識。我最喜歡讀的是從"自羲農,至黃帝"開始這一大段,這是講述中國的歷史發展,各個朝代由盛到衰的過程。誦讀了《三字經》裏關於朝代的段落,讓我更好地瞭解我們國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讀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我在《三字經》的經典誦讀中尋得了無窮樂趣,希望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標籤: 讀後感 三字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sanzijing/qlmn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