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內經之靈樞·衞氣

內經之靈樞·衞氣

內經成書自戰國時期,邵雍更悟出瞭如何“治未病”的養生療法,並結合易學創造出通俗易懂的的預防養生學體系,邵氏後人代代相傳繼承下來。

《黃帝內經》之靈樞·衞氣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於軒轅黃帝,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集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説”、“脈象學説”“藏象學説”等。

原文:

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幹五臟,而外絡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衞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竊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户;能知虛石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歧伯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盡意悉言之。

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輸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足陽明之本,在厲兑,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也。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手少陰之本,在鋭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石者,絕而正之,虛者,引而起之。請言氣街,胸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僕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譯文:

黃帝説:五臟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納受水谷而且消化、輸送它們的。水谷化生之氣,內則入於五髒,外則布覆於四肢百節。其中流佈淺表、不循經脈而行的浮氣,叫做衞氣;行於經脈之中的精氣,叫做營氣。陰陽相互隨逐,內外相互貫通,象圓環似的無頭無尾,不停息地渾然流動,誰能窮其究竟!然而,它們區分為陰陽,俱都有標有本,有虛有實,各有其循行、經歷之處。能辨別陰陽十二經脈,便可瞭解疾病發生的原因;能候察、診知虛實所在之處,便可尋找出發病部位在上還是在下;知道六腑之氣往來運行的路徑,就知道怎樣解開結聚,使腧穴暢通;能瞭解虛實的屬堅還是屬軟,就知道哪裏該補,哪裏該瀉;能知手足六經的標部與本部,便可對天下疾病了然於胸,沒有疑惑了。

岐伯説:你以上所論,真是廣博啊!讓我來緊接你的論述,更詳盡地談一談。

足太陽經脈之本,在足跟以上五寸處,其標在左右兩絡命門的睛明穴。命門,指眼。足少陽經脈之本,在竅陰穴,其標在窗籠之前的聽宮穴。窗籠,指耳。足少陰經脈之本,在足內踝上二寸處的交信穴,其標在背部腎腧穴及舌下兩脈的廉泉穴。足厥陰經脈之本,在行間穴上五寸處的中封穴,其標在背部肝腧穴。足陽明經脈之本,在厲兑穴,其標在頰下夾喉顙處的人迎穴。足太陰經脈之本,在中封穴前方向上四寸處的三陰交穴,其標在背部脾腧穴及舌根處。

手太陽經脈之本,在手外踝之後的養老穴,其標在命門的睛明穴之上一寸處。手少陽經脈之本,在手小指次指之間向上二寸處,其標在耳後上角的角孫穴及下外眥的絲竹空穴。手陽明經脈之本,在肘骨之中的曲池穴,上至臂臑處;其標在額下,與夾耳兩旁的頭維穴會合。手太陰經脈之本,在寸口中的太淵穴,其標在腋下動脈天府穴。手少陰經脈之本,在掌後鋭骨之端的神門穴,其標在背部的心腧穴。手心主經脈之本,在掌後腕上二寸兩筋間的內關穴,其標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觀察這十二經脈標本虛實的病變,凡本部陽虛的就會發生寒厥,凡本部陽盛的就會發生熱厥,凡標部陰虛的就會發生眩暈,凡標部陰盛的就會發生熱痛。對實症,就應瀉除邪氣以制止其發展;對虛症,就應導引正氣而使之充實。

讓我再談談氣街。胸氣有它所行的街道,腹氣有它所行的街道,頭氣有它所行的街道,脛氣有它所行的街道。氣在頭部的,其氣終止於腦的百會穴;氣在胸部的,其氣終止於胸前兩膺與背部肺腧穴;氣在腹部的',其氣終止於背部的脾腧穴與衝脈,以及肚臍左右動脈的肓腧、天樞等穴;氣在脛部的,其氣終止於氣衝穴與承山穴及足踝上下處。取以上這些穴位針刺時,要用毫針,而且一定先要用手指按壓較長時間,等到氣至應手,才可施針予以補瀉。這些穴位主治的病症,有頭痛、眩僕、腹痛、中滿、暴脹以及初起的積聚等症。疼痛部位可以移動的,容易治癒;如果積聚處不痛,則難以治癒。

拓展閲讀:內經臟腑理論名言

人無胃氣曰逆[1],逆者死。《素問?平人氣象論》

註釋

[1]逆:反常。

【論述】

《素問?平人氣象論》説:“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又説:“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髒脈,不得胃氣也。”這裏所説的“常氣”指正常的脈氣。健康人的正常脈氣來源於胃氣,所以,有胃氣的脈象就稱為平脈;若人的脈氣中沒有了胃氣就是反常現象,這種沒有胃氣的脈象稱為“真髒脈”,出現這種真髒脈者預後不良。

張介賓註解説:“凡平人之常,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胃為臟腑之本。此胃氣者,實平人之常氣,有不可以一刻無者,無則為逆,逆則死矣。”他指出,人的生命所以能持續活動,主要依賴水谷精微的營養補給;水谷精微被人體吸收,給五臟六腑注入了營養,所以説,胃是五臟六腑之根本,因此,胃氣一刻也不能缺少。

一個患病的人,若沒有了胃氣,其預後非常險惡,由此強調了胃氣對於人的重要性。由於“脾為胃行其津液”,水谷精微的產生和營運,離不開胃與脾的共同作用,故脾胃統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可知人體生機的盛衰,其根本的標準乃是胃氣的有無,即所謂“有胃為平”,“胃少為病”,“無胃為死”,“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我們在養生和防病治病等方面都必須重視保護胃氣。特別是在用藥上,更要注意峻猛之藥對脾胃的損害。

有胃氣的脈象,表現為從容和緩,流利勻調,如《素問?玉機真髒論》所説:“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和《靈樞?終始篇》所説:“邪氣來也緊而急,谷氣來也徐而和。”反映脾胃功能旺盛,氣血充盈,全身狀況良好;脈無胃氣,則觸之全無從容和緩之象,乃病情嚴重的表現。故觀察脈象有無胃氣,對判斷機體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輕重有重要的意義。

標籤: 靈樞 衞氣 內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9r39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