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同堂異構研論會總結範文

同堂異構研論會總結範文

同堂異構研論會總結範文

同堂異構研論會總結範文

一、導學案對比

導學案如同航海的航標,引領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按照航標的標識,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自己與小組的合作到達成功的彼岸。“導”從預習階段開始,首先明確學習目標,對知識點進行羅列,並按要求的層次進行掌握,同時提供給學生學習方法,從而進行相應的引導。

在交流過程中,龍泉中學實行導學案已經有五年,他們的數學導學案已經處於成熟期,並且編印成冊。但我們初一年級數學導學案處於幼年期,還在編寫與實踐中,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困難,這需要人力,物力,更需要學校行政的支持。最好能引進優秀的導學案與借鑑,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因此,我們要以教研組為單位,分派指定任務,先第一次編寫,然後彙總,再進行修改,並做好第二次備課,再修改,才能上課,上完課後,再次進行彙總修改。

編寫導學案的關鍵在於活動問題指向明確,時間把握準確。在鄒雲老師講解的《實數》這堂課中。一共有七個活動,每個活動做什麼,用多少分鐘,都有明確的指令,一到時間必須停。讓學生有一種緊迫感,同時提高課堂效率。而我的導學案與他的大體方向一致,但不足之處於沒有明確的指令。

一般來説,將數學“導學案”分成以下三大部分:

(一)是課前預習: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學習方法,學習準備

(二)是課堂激情探究階段:課堂探究、當堂檢測、回顧反饋、歸納小結。

(三)是能力訓練階段:課後達標、能力拓展。

二、教室佈置對比

龍泉中學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注意男女搭配,成績搭配,注意偏科的……總之,每個小組總體水平要差不多。每個小組分1號,2號,3號,4號,成績按降次排列。位置圍成一週,相對而坐。指定1號都為小組長。每週抽一小時對小組長進行培訓。每個小組都有一個小黑板。訂在教室側面與後面。這樣佈置的優點:有利於學生討論,有利於學生展示,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

我們年級學生也進了分組,但都是面向黑板而坐。存在局部性。

三、正確使用導學案

課前預習,導學案給學生提供了清晰的課程結構思路,本章節的數學知識點、重點、難點、所要達成的目標,都可以藉助導學案來實現。所以使用導學案是在課前,或放學前,就把導學案發放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在課前提前感知學習目標,以導學案為指引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預習;讓學生明白這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一般需要十分鐘左右)

課堂授課,老師要注意三點:(1)教的內容是: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傾向性的疑難問題。(2)教的方式應該是: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教師只評定對不對,完整與不完整;對“不對的”要幫助更正,對“不完整的”要幫助補充。(3)教的要求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動起來。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1)讓每個學生了解評價機制,以前是評價個人,現在重點進行小組評價。每一節課都要評出最優秀的小組,每一週考要評出最大進步小組,每一次月考要評出最佳小組。年級也對優秀小組進行紅榜展示。學校也給於表彰。

(2)小組加分方法:1號加1分,2號加2分,3號加3分,4號加4分。讓小組的'成員有一種良好歸屬感,雖然4號最差,但是要讓4號明白他能為小組獲得更多分。這樣就更有積極性。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團隊,要培養小組的團隊精神。

五、課外作業的設計

在導學案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收集問題,然後自編課時練習。做到“三清”,即“週週清”、“月月清”、“單元清”,不能讓學生帶着夾生飯向前進行。在數學學習的方法指導的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分享到自己進步的喜悦。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是舞台,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角,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誘”學生思維,“導”學生探究,“變”課堂為學生探索、發現、創造的場所,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探索和一種渴望,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我們初一年級的數學導學案正處於幼年期,我們需要吸收外來營養穿越架空,才能使我們茁壯成長。但必須肯定的是,我們不能一味照搬,我們要形成自已的理念與方式,這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創造奇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p8vl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