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

【學習目的】

基礎知識瞭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戊戌六君子等歷史基礎知識[來源:學#科#網]

掌握1895~1898年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重大事件名稱和順序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蒐集整理資料從課文和插圖中搜集歷史證據,探索“公車上書”的時代背景及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

比較分析理性説明社會各界對於戊戌變法的不同反映,瞭解新舊勢力關係緊張的具體表現,理解變法失敗的原因

討論探索變法法令內容在政治方面的侷限性和經濟、文化、思想方面的進步作用(由此理解變法性質屬於資產階級改革)

情感態度價值觀愛國情感譚嗣同等人不惜犧牲生命,希望通過變法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符合當時的歷史發展潮流,值得後人景仰和懷念

思想意識充分理解維新變法人士的進步立場,陶冶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強新時代青年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學習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

【學習難點】戊戌變法的性質及其歷史意義

【學習過程】

1.佈置學生預習

根據《學案》讓學生分組完成,小組可以討論進行。

2.教師進一步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輔導學生重點問題、難點問題。

3.學生展示《學案》,教師適當進行補充,表揚學生,對各組展示的情況進行評價。

【預習提綱】

一.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

1.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的序幕

(1)背景:1895年春,《_____》的簽訂。

(2)經過:_____、梁啟超聯合在北京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反對議和,請求變法。

(3)影響:是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標誌。

2.創辦報刊:創辦《_____》(後改名為《中外紀聞》),宣傳維新變法。

3.組織團體:聯合朝廷中具有維新思想的官員,建立強學會。

二.“百日維新”

1.背景:1897年,德國派軍艦強佔膠州灣,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2.時間:1898年6月1日~9月21日。

3.標誌:光緒帝頒佈《_____》。

4.內容:(1)政治:廣開言路,裁撤宂官,精簡機構。

(2)經濟:提倡____,獎勵發明創造,改革財政。

(3)文化:改革____,開辦新式學堂,設立譯書局。

(4)軍事:訓練和裝備新式陸軍、海軍等。

5.結果: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慈溪太后政變,囚禁光緒帝,殺害____等六人,史稱“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

6.影響:(1)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改良運動(性質),加快了中國____的進程;(2)這次變法廣泛傳播________和自然科學知識,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7.啟示:戊戌變法的失敗説明資本主義的改良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走不通。康有為等人勇於向先進的國家學習,敢於開拓進取、創新變革和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值得我們學習。

【課堂小檢測】

一、填空題

1.______年6月11日到9月21日,_________頒佈了一系列變法詔書。變法從開始到失敗僅103天,因此又稱“___________”。

2.6月11日,光緒帝頒佈《______________》,實行變法。因為這一年是舊曆年,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______________”。

3.光緒帝任命康有力為總理衙門章京行走,還讓維新派人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參與變法。

二、單項選擇題

1.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創辦的呼籲救國、宣傳變法的組織是( )

A.強學會 B.粵學會 C.保國會 D.南學會

2.戊戌變法中曾因支持變法被免職的户部尚書為( )

A.榮祿 B.翁同龢 C.袁世凱 D.陳寶箴

3.19世紀末,康有為、梁啟超掀起戊戌變法運動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B.發動人民羣眾C.建立共和國D.挽救民族危亡

4.在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探索過程中,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凱的出賣B.脱離羣眾和資產階級本身的軟弱

C.頑固派的強大D.所依靠的光緒帝沒有實權

5.“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此話出自

A.康有為B.梁啟超C.譚嗣同D.宋教仁

6.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車上書 B.《萬國公報》的創辦

C.強學會的成立 D.光緒帝發佈了一系列變法法令

7.維新變法運動的主要階級力量是( )

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C.地主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三、材料解析題

1.閲讀下列材料

康有為主張:“我朝變法,但採鑑日本,一切足矣。”

請回答:(1)康有為主張中國的變法當學習哪國的經驗?為什麼?

(2)康有為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下提出變法主張的?

(3)在朝廷中,變法運動得到誰的支持?又受到誰的反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nprm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