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關於《我爸爸》教學反思

關於《我爸爸》教學反思

關於《我爸爸》教學反思

關於《我爸爸》教學反思

《我爸爸》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閲讀教學導讀課的公開課。在上閲讀教學前,針對一年級學生知識面及興趣的特點,我將“繪本”作為上課的材料。上星期在網上找了很多兒童繪本,反覆閲讀比較後還是決定把《我爸爸》這本繪本作為上課的材料。《我爸爸》這本繪本內容簡單,富有趣味性,而且還有很多的深意。對於今天的課堂呈現總體來説還是比較完整,但是也存在着及方面的問題:

1、閲讀教學重在一個“導”上,在教學過程中,我雖然能引導學生來進行繪本閲讀,但是在個別幾個環節中教師對於換面解讀的引導還不夠,致使學生思維上還不能完全對個別繪本圖畫加深理解。(本環節的缺失,是在教學過程中對文本解讀還不夠深入,還沒有做到從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的原因)

2、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教態自然大方,但是語速太快,這樣會影響學生聽問題的效果(這是今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加以改正的)

3、作為一年級的課外閲讀教學,但是對於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及基本語文知識積累能力還是需要更多的重視。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文本內容進行説話練習(就像課堂中已呈現的:爸爸像_______);在繪本導讀過程中應多引導學生觀察繪本、進行發散思維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力(次環節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比較欠缺);對於課堂中呈現的學生未學過的詞語可以設計某一個教學環節來集中認識詞語,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

4、學生課堂習慣還需要加以重視,回答問題的習慣,説話喜歡,做到“動中有靜”

此時,我不禁想起了王崧舟説過的一句話,大致是這樣的,“作為一個老師想要上好一堂課,不僅要備課文,而且還要備學生、備作者”。確實,王崧舟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都是反覆查閲各種資料,加以整合,進行創新的。

今天上完課後,給我的感覺是,自己在課堂上行走的路確實太淺了,現在只能是處於最初的學習階段,在課堂中也做不到“放手”來讓學生充分展示,並且能做到遊刃有餘,心中不免發出這樣的感歎:課堂,一門多麼深奧的學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gqjv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