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課文《鞋匠的兒子》的教學反思

課文《鞋匠的兒子》的教學反思

課文《鞋匠的兒子》的教學反思

課文《鞋匠的兒子》的教學反思

《鞋匠的兒子》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通過一詳一略的兩件具體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對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讓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們的面前。這篇課文語言樸實,充滿情感,觀點明確,事蹟感人,敍述清楚、明快、生動。學生閲讀理解不會有多大困難。對這節課的感受我想談以下幾點:

1、引進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情境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聯想。教師正是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用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在十九世紀,有這麼一位偉大的總統,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牆壁上刻這着這樣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是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紮我們國家的傷口。” 這位總統有一個偉大的名字——林肯,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震撼人心的字眼,把學生置身於想象的空間:一個鞋匠的兒子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他靠的是什麼?他是一位怎樣的總統?這種富有感染力敍述,怎能不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呢?情滿而自溢,教師緊緊地抓住這一時刻,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2、結合課內課外,拓展知識領域。

新課程一個很新的理念是綜合性學習,而綜合性學習表徵之一強調課內與課外的互補,也就是受益於課內,發展於課外,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沒有侷限於文本中知識,而是藉助文本聯繫到課外,讓學生自己查閲林肯的資料,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課外閲讀的習慣。通過課外的知識的拓展,又很好地服務了本課的教學,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很好地體現了有效反饋環節的課堂教學效果。當學生對林肯有了充分了解的時候,教師拉回話題,集中的感知課文中的霍金“給你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這裏巧妙的利用了插圖的資源,先給學生直觀的感受。這樣的人,這樣的演講,學生怎麼不想傾聽他的故事呢?教師順情而導,讓學生走進林肯的世界。

3、挖掘文本內涵,生成獨特感受。

文本的意義在於價值性的解讀,通過對字詞句的理解生成獨特的感受。因此,教師有力地抓住林肯説的三段話為主線,重點理解,逐步提升,讓學生體會出林肯的偉大人格魅力,讓學生反覆的閲讀、思考、質疑。例如,他對那個態度傲慢的參議員説:“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父親那樣做得那麼好。”他對所有的參議員説:“我無法像我父親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這樣的引導就充分挖掘了文本的內涵,讓學生感悟到林肯襟懷坦蕩、寬容大度、坦誠、謙遜的遊戲品質以及對父親的尊敬、愛戴和感激,從而引導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文本情與讀者情融為一體,這就是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具體體現。

4、抓住朗讀訓練,讀出真實體驗。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讀中訓練語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涵,但讀不是泛泛的讀,要讀的有層次,讀的有重點,讀的有針對。所以,在朗讀的訓練中,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是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是學生的,也是教師的,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着教學過程,在教與學的關係中,教師是主導。所以學生的情感往往要靠教師的激勵和啟發,例如本文着重讓學生反覆讀林肯的三次講話這樣的引導,這樣的朗讀,學生自然會生成自己的體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7glo9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