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古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

2、欣賞團扇的扇面畫,提高審美能力。

3、製作團扇,運用所學裝飾扇面。

4、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國畫知識裝飾扇面。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感受中華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師演示課件。

2、學生欣賞有關團扇的古詩、古畫及相關介紹。

3、教師板書課題。

多媒體:古詩、團扇欣賞。

二、討論交流,瞭解團扇的製作工藝、特點以及感受扇面畫的形式美感

1、提出活動要求:分組交流團扇的知識,並思考團扇的特點是什麼。

2、學生分組交流學習,教師參與。

3、繼續演示課件,介紹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

多媒體: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對稱、輕盈、公益性強)

教師講解:團扇圖樣欣賞,並對團扇中圖案的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進行講解,讓學生初步學會如何鑑賞團扇,為下一步的製作打下基礎。

4、繼續演示課件,提出活動要求:

(1)分組,每組重點討論教材中的一件團扇作品。

(2)從扇面畫的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方面展開討論分析,根據不同的扇面畫可以有所側重。

(3)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

(4)每組選派代表評述。

(5)教師鼓勵學生,並與學生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5、觀察教材小訓練中的兩個扇面,説説哪個扇面更美?為什麼?

(1)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前者更美,因為蝴蝶圖案的大小、佈局更適合於扇面的形狀。

(2)引導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安排畫面。

(3)繼續演示課件,鞏固欣賞。

三、知識拓展(摺扇介紹)

1、欣賞齊白石畫家的摺扇圖樣,並對構圖、色彩知識進行鞏固加深。

2、課件演示,介紹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四、介紹製作團扇,根據扇面的形狀合理安排畫面。

1、引導學生講出團扇的基本構造。

2、動手實踐。

(1)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安排畫面。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觀察指導。

五、教學評價與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賞,自由交流。

2、自評、互評。

3、總結本課,並提出希望。

六、作業佈置:自己獨立動手製作團扇,並裝飾。

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 篇2

活動設計意圖:

1、源於主題的依託:近階段,我們正在開展《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隨着主題的不斷深入,進入《了不起的中國人》小主題,孩子們漸漸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收集的資料中能清晰看到中國傳統的曲藝劇種:京劇,以及京劇臉譜,也有不少孩子發現了我國的傳統繪畫方式:國畫,但是幼兒在自由模仿中我發現孩子對毛筆作畫工具比較感興趣,順應幼兒的興趣,結合中國的國寶、中國特有的毛筆水墨畫、傳統民間工藝——團扇,創設本次美術活動,通過繪畫水墨熊貓,進一步感受我國的多元文化,激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情感。

2、源於幼兒經驗與需求:在前階段的個別化學習中,孩子們探索過青花瓷線描的古典韻味,京劇臉譜的對稱底藴,漸漸對中國的國畫激起興趣。從中班以來我班孩子在繪畫技能上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無論造型、構圖以及色彩感覺都有他們自己的見解。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憨態可掬的形像向來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同時熊貓的特徵對於我班孩子而言不難把握。考慮到我班孩子紮實的繪畫基底,動手能力也在不斷髮展的美術創作特點。結合他們好奇心強,喜歡嘗試不同的繪畫方式,對繪畫的技能理論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認知性,因此選擇本次活動來激發孩子感受不同創作材料的樂趣。

3、對活動價值的分析水墨畫作為國畫的一種,雖然在近代慢慢發展,卻是延承了是我國的歷史文化,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形式,《綱要》中明確指出:欣賞、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有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瞭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因此在《我是中國人》主題開展中應當讓孩子瞭解和嘗試。同時毛筆作為中國特有的繪畫工具,不僅能勾勒出粗細不同的線條,還能表現顏色的深淺、乾濕不同的效果,是非常有趣,也是值得孩子們去探究的和感受毛筆繪畫的美感。同時大班幼兒年齡特點表示現階段正是手指小肌肉迅速發展的階段,能較靈活的控制手腕力量。故而,利用孩子易掌握的熊貓形態來學習水墨畫是比較適合的,不僅能掌握新的繪畫技能,同時感受不同工具所表現出的繪畫風格,體驗水墨畫的特有美感,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從側面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祖國文化的多元性和豐富性,激發幼兒的民族情懷,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4、(課題研究的重點分析)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濃墨、淡墨表現熊貓的體態特徵,感受水墨畫的藝術美,激發對水墨畫的興趣。

2、知道熊貓是中國國寶,激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毛筆、宣紙、顏料、擦手巾、幼兒繪畫材料。

2、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水墨畫作品以及大熊貓圖片,已掌握毛筆的握筆方法。

3、輔助準備:幼兒作畫背景音樂活動過程:

一、經驗再現(情感激發:大熊貓是中國人的驕傲)

1、師:我們都知道金魚是中國的寶貝,今天張老師又帶來了另一個寶貝,請你聽聽它是誰?“是貓不捕鼠,墨鏡不離眼,要問最愛啥,最愛鮮竹葉!”(大熊貓)

2、提問:為什麼説大熊貓是我們中國的寶貝?

3、師小結提升:大熊貓黑白相間,數量十分稀少,而且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所以被譽為“中國國寶”。

二、欣賞交流

1、師出示熊貓:熊貓長得怎麼樣?(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大熊貓的頭、嘴、眼睛、耳朵、鼻子、身體、四肢、尾巴等。)

2、師小結:熊貓的頭是圓形的,頭上有嘴、三角形的鼻子、橢圓形的眼睛、半圓形的耳朵,有四條粗短的腿,長圓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3、討論:看這幅畫上的熊貓顏色是不是相同?哪些地方的墨顏色深?

4、師小結:對呀,毛筆真神奇,它可以畫粗的線條,也可以畫細的線條。也可以淡的地方用的是淡墨,深的地方用的是濃墨。

三、演示操作

1、教師示範:依次邊示範邊引導幼兒觀察

2、重點示範@濃墨、淡墨:顏色深的墨是濃墨,熊貓的五官和四肢就是用濃墨繪畫而成。顏色淡、顏色淺的墨是淡墨,熊貓的頭和身體就是用淡墨繪畫而成的。@粗線、細線:筆肚壓筆:今天我們用的材料是毛筆和宣紙,想想,怎樣用毛筆畫出來的線條是粗的?(筆肚喝足水後壓下去)怎樣用毛筆畫出來的線條是細細的?(把筆肚裏的水吸掉點,用筆尖畫)

3、師小結:哇,小毛筆真神奇,一會兒就能畫出這麼可愛的大熊貓,有的線條粗,有的線條細,有的地方顏色淡,有的地方顏色深,真是了不起!這神奇的毛筆也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人真了不起!

四、嘗試探索

1、師:大熊貓真可愛,你們想不想來畫一畫?

2、操作要求:扇面平放,蘸好墨汁舔一舔,分清濃墨、淡墨。正確拿毛筆,注意握筆姿勢。把熊貓畫大,注意畫面飽滿

3、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五、欣賞交流

1、作品展示:請先畫好的幼兒互相欣賞,説説你畫的大熊貓在幹什麼?

2、活動延伸:將材料放在美工區,請幼兒繼續探索用毛筆繪畫水墨畫。

小學美術《團扇》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剪、貼的方法制作團扇,能大膽設計圖案。

2、觀賞多種多樣的扇子,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扇子圖片、扇面卡紙、扇柄、彩紙、剪刀、雙面膠,幼兒學習資源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扇子圖片,比較它們不同的材料、扇面的各種圖案。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觀賞各種扇子。

3、引導幼兒閲讀幼兒學習資源,學習看着步驟圖進行製作。

4、發放材料,重點指導幼兒粘貼、剪裁。

5、展示幼兒自制的扇子,説説自己作品的特點。

活動反思

本課以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精華的團扇為學習內容,進行欣賞、評述、設計等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養。

我所上的這節課,事先讓學生自己在家裏準備一根筷子,讓家長幫忙把筷子劈開一點、在學習過程中,重點以欣賞為主,做手工為輔。我們美術課業內容分為三部分:繪畫、手工、欣賞。以往的課堂多數以前者為主,這次我選擇了後者。在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課件展示、課前資料的查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並且從探討中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如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每組重點討論一件作品。在最後的課堂小結中,學生都談出了自己的學習感受,可見,欣賞課提高了學生的鑑賞能力。

在最後的製作中,有的同學能完成作業,有的同學這時團扇只是做出了基本形,有的同學還沒有進行添畫形象和裝飾,還有簡易蒼蠅拍,這幾個學生還演了一段蒼蠅拍的廣告、你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有他們的表現力!我想,如果前面的欣賞分析中,我再緊湊一點,這節課,學生的製作就會更充分了。

這節課,如果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自己蒐集更多關於團扇的文字資料與圖片資料,以便於課堂上的交流。再就是團扇素材比較少,老師應當準備質量高,畫面、音效考究的課件,精緻的畫面配上高雅、輕鬆的古典音樂和的清脆的童聲,創設出優美的情境,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還有就是教師在講述扇文化的時候可以把一些故事、傳説、名人軼事等穿插在教學活動中,更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43qq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