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徵文 >

載體與方法研究徵文

載體與方法研究徵文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宣傳手段、宣傳對象、人們生活方式均不同程度地發生了改變。不可否認,經過二十餘年的探索與實踐,傳統普法方式、普法經驗可圈可點,普法效果有目共睹。但是面臨新情況,傳統普法也存在宣傳形式單調、宣傳陣地單一和對現代宣傳手段研究不夠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制宣傳的質量,本文試圖從現代傳媒手段研究新一輪普法教育,進一步推進“六五”普法工作。

載體與方法研究徵文

已歷25載的普法教育,順應時勢地承擔了為民眾提供法律知識的社會責任,在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方面成效卓著。如今,在依法治國新形勢下,在社會高度信息化時代,新一輪普法教育如何發揮應有的作用,更有效承擔社會法律教育功能,迫切需要針對新情況、研究新載體、探討新形式。

一、“六五”普法面臨新情況

(一)新型傳媒體技術迅速崛起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傳播方式有了飛速的發展,僅僅依靠報紙、電視、電台等傳統媒體已不能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的要求。手機“平民化”悄然到來,據工信部 12月2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國內移動電話用户達到7.38億户,使用範圍逐漸從城市向鄉村延伸,手機體積越來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多,手機短信、彩信、上網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與此同時,隨着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網絡已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等三大媒體之後的“第四大媒體”,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1月15日發佈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3.84億,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提升,達到28.9%,繼續領跑全球互聯網,而且我國手機網民一年增加1.2億,手機上網已經成為我國互聯網用户的新增長點。

手機、網絡已經成為今天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迅速改變着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面對悄然來臨的信息時代,普法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把握機遇、迎接挑戰,運用新型傳媒技術將普法工作做深、做透。

(二)普法環境面臨新形勢

一是新生代迅速成為社會頂樑柱。中國已步入老齡社會,“80後”、“90後”等將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他們是普法工作的重點,與60、70年代人不同的是,新生代接受新事物較快,不喜歡純粹説教,而且個個喜歡玩弄手機,更鐘情於網絡。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化人羣,傳統的法制宣傳教育手段顯然力不從心。必須充分發揮青少年喜好現代傳媒技術的積極作用,讓傳統的法制宣傳手段融入現代、時尚的元素,使人們在熟悉簡便、輕鬆愉快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把普法新形勢變成普法工作新優勢,使現代傳媒技術成為普法工作的又一重要陣地。二是人們生活壓力加大、工作節奏加快。飲食快餐已經影響到了文化領域,“文化快餐”將成為一種趨勢,利用大塊時間坐下來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奢侈,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必須考慮運用現代傳媒技術優勢,將法制宣傳教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從而提高普法效率。

二、“六五”普法新載體

為進一步適應新時期普法工作的特點,加大法制宣傳工作力度,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迫切需要嘗試運用新載體。

(一)運用手機載體

1.手機載體普法特點

手機載體普法就是將法制宣傳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台將短信或彩信(以下統稱手機短信息)發送到用户的手機上,使用户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閲讀到相關法律知識。

手機普法最大的特點在於快速和便捷,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即時性。能夠實現瞬間傳遞,傳統的電視、廣播需要特殊的技術條件,最低也需要一天的工作週期,才能將信息傳送出去。而這種傳遞在手機短信息中一秒鐘就可實現,可以説是無時間週期、無距離的快捷傳遞。

(2)方便性。手機短信息不像打電話和上網聊天,必須要求接收方同時在另一端。信息完全可以存儲在短信平台服務器上,一旦對方開機,信息就會自動發送,接受信息的一方既可以實時迴應,也可以延遲迴應,信息保存在手機中,方便隨時查閲。

(3)互動性。手機宣傳在互動性方面也有着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傳統大眾傳媒的重要特點之一傳播單向性,這一特點導致受眾對媒介信息的反饋大部分是事後的、延時的,缺乏即時性和直接性。而手機不僅可以給用户發送他所需要的法律知識,更可達到及時跟蹤、讀者調查、反饋意見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更廣泛、更迅速的互動。

(4)針對性。可以分門別類、針對性普法,直接宣傳到本人,實現法制宣傳服務個性化。如針對公務員宣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針對流動人口宣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

2.手機載體普法方式

(1)手機短信。以文字表現形式的法律知識用短信方式發送受眾對象。

(2)手機彩信。以圖片、聲音、動畫、

視頻等表現形式的法律內容用彩信方式發送受眾對象。

(3)手機彩鈴。法律順口溜、法律宣傳標語、法律歌曲等以彩鈴方式發送受眾對象或者可以上網下載。

(4)手機上網。製作包含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內容法律手機報,手機通過上網可以訪問、下載其全部法律內容。

今後發展成熟的手機電視也將是普法的又一手段。

(二)開拓網絡新載體

網絡媒體具有傳播快、影響廣、表現力強等諸多優勢。目前,全國已有普法網站近200家,政府,網站、新聞網站、各大入門網站都開辦了法治網頁、頻道、專欄、專題,網絡法制宣傳教育蓬勃發展,法制宣傳覆蓋面大大提高。但是,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許多新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使其成為普法工作的新陣地。

。新華社《騰訊qq同時在線用户數首次突破1億的解讀》中指出,3月5日,騰訊qq同時在線用户數首次突破1億,qq註冊用户已經超過10億。面對如此集中、龐大的.資源,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有關法制宣傳內容羣發qq用户、qq郵件和qq羣。

2.博客。一是建立法制宣傳博客,明確專職人員負責審核、上載法律方面的博文,時時關注網民評論,並對網民的疑惑及時給予反饋解答,提高人氣量。二是向博客用户發送相關法制宣傳內容。

3.電子郵件用户。虛擬世界裏電子郵件威力無窮,許多商家往往運用電子郵件進行促銷。普法是否可以創新思維,運用這一載體,針對性、週期性地向有關用户宣傳法律法規。

4.各大論壇。一是明確普法對象,集中進入進入某一類論壇開展法制宣傳。二是創作發帖內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貼、視頻帖或者綜合貼。

5.各大搜索引擎。一是優化已經建成的法制網站程序,使其訪問更快捷、內容更豐富、趣味性更高、吸引力更強。二是優化法制網站關鍵詞,容易被各大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搜索。

6.人氣量大的網站。關注地方人氣量較大的網站,藉助網站人氣開展法制宣傳。一方面可以將有關法制宣傳內容置於網站首頁宣傳;另一方面可以進行中文鏈接。

7.遊戲用户。網絡遊戲正隨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而快速普及,用户規模日益龐大。另外,網絡遊戲玩家正呈現年輕化、低齡化趨勢,這正是普法工作必須關注的特殊羣體。法制宣傳內容無論是深度植入遊戲,還是出現在玩家的必經之地,普法效果都將帶來質的突破。

三、“六五”普法方法

(一)根據不同對象,灌輸不同內容。一是普通民眾。法律知識浩如煙海,僅從法律體系角度看,其博大精深、義理精微,即使是法律專業人員,窮盡白首不能盡一經之感。因此,對於普通民眾,應從法律意識層面上下功夫,向其灌輸憲法、刑法等與個人密切相關的基本法律,提升民眾的法律心理和認知。二是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是人民當家作主題應有之義,也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行政執法人員作為執法主體,必須學習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並熟練掌握和運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做秉公執法的表率。要重點學習《憲法》、《刑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行政訴訟法》、《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三是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向其重點宣傳《公司法》、《勞動合同法》、《合同法》、《個人所得税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知識,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依法經營能力。四是青少年。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點,要通過學習《憲法》、《國旗法》、《國徽法》、《義務教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用法律來規範自身的日常行為,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五是流動人口。隨着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明顯增多,針對流動人口管理難度大、違法犯罪率高的特點,應加強流動人口普法工作。要通過各種渠道向流動人口宣傳《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關法律知識。六是宗教人士。繼續深入推進“法律進寺廟、法律進宗教場所”活動,向宗教人士宣傳《憲法》、《刑法》、《反分裂國家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集會遊行示,威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七是外國人。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外國人到中國學習、經商、居住、交流日益頻繁,有必要運用多種語言版本向境內外國人宣傳中國《憲法》、《刑法》、《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

(二)根據時代特點,採用多種方式。一是與現代傳媒技術相結合,開展以法律為主題的“博客人氣競賽”、“動畫比賽”、“視頻競賽”、“短信競賽”、“短信有獎競猜”、“網絡遊戲競賽”、“圖片比賽”、 “徵文比賽”、“知識競賽”等多種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活動形式普法;有效利用qq、博客、電子郵件、論壇、搜索引擎、網絡遊戲等宣傳載體。二是與文藝宣傳相結合,創作法律宣傳歌曲,製作法律知識彩鈴,編寫法律順口溜、快板、相聲、鑼鼓詞、表演唱、小品等,組織拍攝法制專題片、法制電影片等。尤其是流動人口聚居區域,業餘文化生活相對貧乏,要通過文藝宣傳形式擴大教育面,更好地發揮普法效果。三是與文化廣場相結合。廣場是百姓日常生活聚集之地,開展法制文化廣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進法治文化建設,除表演節目外,可發放宣傳資料,提供現場免費法律諮詢,當場為羣眾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從而達到普法效果。

(三)根據不同時段,開展法制宣傳。一是針對發生的社會熱點,尤其是當地發生的、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法制宣傳,如就企業改制、徵地拆遷、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開展專題法制宣傳教育,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為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服務。二是結合重大活動、節假日開展法制宣傳,根據需要結合奧運、博覽會、“兩會”、“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法定節假日等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做到重點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擴大普法效果。三是針對新法出台時機開展法制宣傳。每一部新法出台都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係公民的生產生活利益。要利用新法不多、關注程度較高的特點,抓住時機宣傳、學習新法,做到出一部法律普一部法律,逐步完善普法內容。

當然,嘗試運用新型傳媒技術,進一步推進普法工作,目前思考是初步的、淺顯的,相信隨着時代的發展、實踐的探索,一定會有更多、更好、更新的法制宣傳形式、法制宣傳方法面世,普法工作一定會迎來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春天。

主要參考資料

1.全國普法辦公室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在全國法制宣傳處長會議上的講話》,1月22日

2.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司長肖義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國法制宣傳處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1月21日

3.揚州司法行政網XX市司法局《創新普法載體,打造儀徵特色的法治文化》,1月21日

4.黃東昇《用網絡載體整合傳統宣傳教育手段的思考與實踐》,《武鋼工會》第2期

市人口委《創新宣傳載體,豐富宣傳內容,拓寬宣傳渠道—XX區雁南街道天慶嘉園社區示範基地創建情況》,7月22日

6.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月15日

7.中國證券報朱宇《工信部:國內移動電話用户達7.38億户》,12年29日

標籤: 載體 徵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zhengwen/dgng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