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寫作指導 >

2015記敍文寫作基礎知識大全

2015記敍文寫作基礎知識大全

一、記敍文的概念和特點

2015記敍文寫作基礎知識大全

[記敍文的概念]

記敍文,是敍述、描寫人物、事件、景物的文章。

即通過人物的言行、事情的經過,來表達一定的中心思想。

或者説,記敍文是通過記敍人物、事件,來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

記敍文不是狹義的文體概念,它是泛指以敍述、描寫為主的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文章。寫人、記事、摹景、狀物均屬廣義的記敍,以這些表達方式為主的文章,叫記敍文。

[ 記敍文的特點]

1、以人、事、物、景為寫作對象;

2、以敍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

3、通過對事物的描述,用來反映現實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4、記敍文的主題,一般是通過對人事物的描述表現出來煌,而不是由作直接講出來的。

二、記敍文的類型

A、一般來説, 記敍文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簡單記敍文”:只記一人一事,篇幅比較短小;

另一種是“複雜記敍文”:所記的人和事件,不限於一個或一件;寫作方法也比較複雜。

記敍文包括範圍很廣 ,童話、故事、散文、遊記、參觀記、消息、通訊、報告文學、人物傳記、回憶錄、家史、短篇小説、長篇小説,都屬於記敍文的範疇。

B、記敍文本身也較複雜,它又可公為四種類型:

寫人、記事、寫景、狀物。

寫人、記事,只是側重不同,二者密不可分。寫人要敍事;記事要有人。只是人、事在不同的文章裏描述的程度不同:

寫景、狀物有密切關係,其實質是詠物抒情,“情景作文”是二者合一之體現。景也是物(是有觀賞價值的物),關鍵在“情”,然“情”之依託物,乃景、物及表達方式(敍述、描寫、議論等)。

三、記敍文的表達方式

記敍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敍和描寫,但它並不排斥議論、説明和抒情。

複雜的記敍文,往往是敍述、描寫、議論、和抒情相互結合。

為什麼會這樣來表達呢?

1、因為在記敍文中,所寫的人、所記的事、所描摹的事物,總要有作者的看法,總要表達自已的感情。

這種對人或事物發表看法,進行評論——這就是“議論”;

這種對人或事物,表達自已的愛憎感情——這就叫“抒情”。

2、一篇好的記敍文,,不能單純敍述、描寫,而要在敍述、描寫過程中,夾以議論、抒情。

3、寫記敍文 ,除了運用主要表達方式(記敍和描寫)外 ,為了突出形象、加深主題,常常用到到議論、抒情和説明;但議論、抒情應恰到好處使文章更形象生動,更富有感染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從上述可見:敍述、描寫——是記敍文的主要表達方式;

議論、抒情——是記敍文常用的表達方式。

四、記敍文的“六要素”

1、記敍文的“六要素”

所謂“六要素”,就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任何一篇完整的記敍文字,都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否則,敍述就會出現疑竇,出現懸念;或者有頭無尾,線索中斷;或者來路不明,無中生有。

2、記敍文的“六要素”也是敍述、記事的“六要素”。

3、怎樣理解 “六要素”?

因為一件事情,都要發生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環境(地點)裏,有一定的人物參加。凡事情都有其起因(原因)、經過、結果。這些都是寫記敍文的主要內容,必須寫具體,重點內容要寫詳細、寫充實,才能達到一篇記敍文的寫作目的。

要想把一件事情説清楚,只有將與這事情有關的主要因素,交代清楚,就能把這個故事(事情、事件),即文章,顯得完整、有條理。

也只有把六要素,交代清楚了,才能更好地表現主題思想。

在文章中,如何處理 “六要素”呢?

——要根據文章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加以運用。

A、用三個“要素”,就能寫成文章。

寫一篇文章,對所寫的人物、事件,都要有所側重。只要能抓住其中三個要素,就可以寫出一篇好篇文章。

在“六要素”中,時間、地點是最主要的要素。

因為 ,一切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時間、地點(空間)裏;一切事物又都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發生,發展,進行演變的。

所以, 時間、地點,必須交代清楚(交代即可,不等要詳寫)。

在一篇文章裏,只要抓住不同的時間、地點的變化,就能突出典型環境、典型人物,就能寫同很有特色的記敍文章來。

B、“六要素”的位置。

時間、地點——通常在文章前面作簡要交化;

人物——隨事件發展,陸續登場;

吸引人結果——作倒敍方法描述;

還可以最後交代原因——以作懸念。

C、有時,有的要素,可不用出現。

“六要素”,是否在文中都得出現?——這要從實際情況而定。

若,時間、地點,是人所共知的;或由其他之描述也能反映出來的;或不交代也沒有多大影響的要素——則可省略不寫。

如果事件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結局可以不寫,以給人留下回味之餘地。

D、以時間為例,看“六要素”的交代方法可靈活多樣。

□ 一般的交代:

×年×月×日

早晨、中午、傍晚

○ 代替法:

通過“太陽升起來了”、“烈日當空”、“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天邊染上了紅霞”等來代替時間的變化。

◎ 精確到:

時、分、秒

※ 大概:

“以前”、“古時候”、“前不久”、“最近”。

五、記敍文的寫作要略

(一)、定要素

記敍文的寫作,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定要素;

搭架子;

會表達。

【定要素】

[相同點]

時間、地點——這是寫文章的共同要素,一般都應寫入文章。

[不同點]

一是,對人物和事件,在每篇目文章裏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各類文章的主體部分(主要內容)的重點內容也不同(或人、事、物、景)。

寫人=時間+地點+人;

記事=時間+地點+事(原因、經過、結果);

寫景=時間+地點+景(過去、現在、未來);

狀物=時間+地點+物;

抒情=時間+地點+情(見景生情、睹物思人)。

(二)、搭架子

記敍文的寫作,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定要素;

搭架子;

會表達。

(二)、搭架子

搭架子——這是記文的結構安排問題。

開頭——要簡明、要點題。

中間——有“六定”:

1、定(分)段;

2、定各段詳略;

3、定事——記一事或幾事(一詳,餘略);

4、定人——寫一人或幾人(一主,餘從);

5、定表達——以敍述為主,兼議論或抒情;;

6、定過渡、照應——使文章曲折、波瀾。

結尾——要扣題;收束有力、發人深省、令人回味。

(三)、善表達

要善於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寫好記敍文。

這就必須知道各種表達方式的作用和表現方法。這也是寫作中的大事。

敍述、描寫——是記敍文的主要表達方式;

[敍述]

敍述是作者對人物、事件、環境作一般交代和説明,不作細緻刻畫。

一般用在:具體情節,事情因、果、經過的敍述。

[描寫]

描寫是對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繪聲繪色、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刻畫。要用生動富有感情的、形象的語言,着重刻畫人、事、物的具體狀態和細節特徵。

議論、抒情——是記敍文兼用的表達方式。

[議論]

記敍文的議論,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深所寫事物的意義,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記敍文中穿插的議論,可起到畫龍點睛作用;有的在段落之間加上一兩句議論,還可起到承上啟下作用。

記敍文中的議論,可先敍後議,也可先議後敍;有的是不直接對人、事、物發表議論,而是由文中的人物去發議論、作評價。

[抒情]

記敍文中抒情有兩種情況:

一是,在敍述的基礎上,直接抒發對事物的思想感情;

二是,間接抒情,是寄情於人、事、物中,在敍述、描寫的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的感情,用情景交融、情事結合的內容,使人受到感染。

◎ 記敍文要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

要以敍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兼用、少用議論、抒情。

因為記敍文是要充分地具體敍述、描寫客觀事物,讓事實本身説話。

議論、抒情用在文章開頭、結尾、中間,或寫在與事間均可。

這幾種表達方式,要自然地結合在一起,使文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巧立意

[巧立意]要明確1、2、3、4,四件事!

1、“立意”,就是確立主題,也就是寫出來的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2、確立的主題,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 審清題意,做到全局在胸;

二是, 明確主題,做到突出中心。

3、確定記敍文主題時,要做到“三要”:

一要,有積極意義(主題思想必須是健康的,有教育癔義);

二要, 集中(不能是多中心);

三要,含蓄(主政工要藴含在具體的記敍和描寫,之中, 一般不宜用明顯的話語揭示出來。)

4、在明確主題時,要考慮到記敍的內容,來定中心:

寫人記敍文——要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記事記敍文——要寫出事件所藴涵的意義(或政治思想、或哲理、或情趣的);

寫景記敍文——要寫出個人對景物深刻的感悟(熱愛之情);

狀物記敍文——要透露出樂趣,或託物言志,要表現對人或現象之情感。

(五)、記敍文的“頭” 與“尾”

記敍文常用的開頭法:

開門見山開頭——直截了當地交代了要寫的事情的起因和必要的要素;也可開宗明義,一落筆便直觸主題(中心)。

懸念法開頭——先造成懸念,讓讀者產生懸想;

環境描寫開頭 ——以生動的環境描寫起筆,來渲染氣氛;

名言警句開頭——以含蓄深刻的名言警句開頭。

此外, 記敍文也可用下列方法開頭:

議論開頭;

抒情開頭;

説明開頭;

人物開頭;

景物開頭;

設問開頭;

倒敍開頭;

回憶開頭……

開頭,要揭示中心、要簡要、要引人入勝。

記敍文常用的結尾法:

照應開頭,點題結尾;

自然結尾;

引用闡發結尾;

省略號結尾;

還可以用下列方法結尾:

總結全文,畫龍點睛;

議論抒情,深化主題;

展望未來,鼓舞號召;

結尾是文章的結束部分,也是文章有機組成部分。結尾要能起到點明或深化主題的作用。

標籤: 記敍文 寫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xiezuozhidao/wzo8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