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筍芽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筍芽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筍芽兒》説課稿範文(通用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筍芽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筍芽兒》説課稿1

一、説教材

《筍芽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文章語言精美,角色鮮明,富有童趣。在作者的妙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温柔的春雨姑娘,嗓音粗重的雷公公和慈愛的竹媽媽,這些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春天來了,細雨沙沙,雷聲陣陣,桃紅柳綠,紫燕紛飛,陽光明媚,春雨姑娘低聲喚醒沉睡的筍芽兒,雷公公高聲呼喚伸着懶腰的筍芽兒,嘮嘮叨叨的竹媽媽關心着筍芽兒,温暖的太陽照射着筍芽兒,筍芽兒從沉睡到甦醒,從一個勁地向上鑽到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這篇文章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第一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內容都與描寫春天有關,這一單元的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朗讀技巧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因為有了前兩課的訓練,再加上這一課內容豐富,貼近生活,語言優美,情感充沛,所以,在課堂上,我着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培養語感,做到朗讀與理解感悟相結合,做到文道結合、讀寫結合,講練結合,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説學生

二年級的兒童具有一定的識字量,具備一定的識字寫字能力,能借助拼音獨立閲讀,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具有睡覺、被喚醒、撒嬌、高興、穿衣服、盼望長大的生活體驗,大部分學生見過竹子,但是見過筍芽兒的卻很少。

三、説教學目標

我結合這篇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學會朗讀的方法;通過學生多聽多讀多想,提高他們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朗讀,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激發學生讀童話故事的興趣,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難點是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四、説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確定了以下教法與學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來。

2、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髮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在學生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班級優質資源的共享。

4、通過粗讀、精讀、賞讀、分角色讀、齊讀等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五、説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採用電教手段,綜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一)看竹子生長錄像: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觀看錄像,既欣賞細雨濛濛、春雷轟轟、桃紅柳綠、鶯歌燕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美景,也觀察筍芽兒從黑糊糊的地下破土而出,脱掉層層筍衣,最後長成修長挺直、健壯蒼翠的竹子的過程。同時配以優美的音樂,使學生沉浸於歡樂的春天的景象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二)聽配樂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錄音,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感情,掌握朗讀技巧。

(三)看圖片,根據文本內容,配合教學進程,出示竹子四個生長階段的圖片,第一張是筍芽兒沉睡在黑糊糊的土裏,第二張是筍芽兒一個勁地向上鑽,第三張是筍芽兒終於鑽出了地面,第四張是筍芽兒長成了健壯的竹子。

六、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厭學為樂學。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導課時,運用多媒體播放竹子生長的錄像,讓學生説説竹子是怎樣長成的。接着出示“筍芽兒”圖片,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兒的。然後,啟發學生:小小的筍芽兒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能長成又高又直的竹子,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啊,想知道筍芽兒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嗎?隨機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好奇地走進文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讀完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三)學習生字,掃清閲讀障礙。

首先,我讓學生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接着,同桌互讀互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然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識字的方法,並進行組詞練習。

(四)多元閲讀,以讀代講。

《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添字。

2、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

我通過質疑問難,啟發學生思考,例如:春雨姑娘是怎樣喚醒筍芽兒的?雷公公是怎樣呼喚筍芽兒的?筍芽兒聽了是怎樣表現的?竹媽媽是怎樣做的,怎樣説的?筍芽兒鑽出地面後看到了什麼?她的心情如何?她説了什麼?她在誰的幫助下長成了一棵健壯的竹子?她自豪地説了什麼話?你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文章中寫到“筍芽兒一個勁地向上鑽”,通過同義詞對比,讓學生體會“鑽”這個詞的豐富表現力。

3、聽朗讀示範,掌握朗讀技巧。

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畢竟有限,在讓他們大膽嘗試之後,教師還須作相應的指導,讓他們能讀出文中包含的豐富情感,使朗讀更有感染力。所以,在學生精讀課文之後,我就播放配樂課文朗讀錄音。朗讀示範語音標準,富有感情,學生一邊聽一邊看書,既能對課文內容有更真切、更形象的美感體驗,又能發現自己的朗讀與示範朗讀存在的差異。然後,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他們的朗讀水平得到提高。

4、分角色朗讀,入情入境。

我啟發學生聯繫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讀出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筍芽兒等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讀出筍芽兒“撒嬌”、“高興”、“自豪”時的不同語氣,這裏我不作過多的講解和要求,只要學生能大膽嘗試,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我就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讓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再通過小組推薦,請四位同學上台帶頭飾表演春雨姑娘、筍芽兒、雷公公、竹媽媽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本中的角色,既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又能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5、配樂齊讀,感悟語言。

學生經過自由讀、精讀、賞讀、分角色表演後,朗讀水平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此時再讓他們在背景音樂中展開想象,自由發揮,張揚個性,齊聲朗讀,實現情感與內容的統一,實現朗讀與理解的融合,進而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

七、説課堂作業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要能寫自己想説的話,能寫想象中的事物。所以當學生學習了這篇優美的童話散文後,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他們寫話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我安排學生寫幾句自己非常想説的話,或着用口頭、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老師先示範,學生再實踐,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作品”,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要他們敢於實踐,我都給予充分的鼓勵,而不作過高的要求。

八、説課後作業

在課後,我設計了三項實踐活動。

1、摘抄課文中和課外讀物中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和句子,熟讀成誦。

2、去書店或上網查閲有關筍芽兒的資料,或者在大自然中觀察筍芽兒,畫一組筍芽兒簡筆畫,並配上文字説明。

3、書寫三遍生字。

《筍芽兒》説課稿2

【説教材】

《筍芽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這一課是第一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的基礎上,運用朗讀技巧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兩課的訓練,加上這一課內容豐富有趣,貼近兒童生活,語言表達生動優美,情感基調較易定位,所以,在課堂上,我着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

在上這一課時,我結合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認14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初讀、精讀、賞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朗讀,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激發學生讀科學童話故事的興趣,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練習朗讀。難點是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説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確定了以下教法與學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來。

2、根據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3、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4、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

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

【説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上課開始,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常見的竹林圖片(畫面),讓他們説説竹子是怎樣長成的。接着出示“筍芽兒”圖片(畫面),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兒的。然後,啟發學生:小小的筍芽兒不到兩個月就能長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麼奇妙啊,想知道筍芽兒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嗎?隨機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好奇地進入文本角色。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這一階段共分二個環節:

1、第一個環節: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首先,我讓學生讀讀課文;然後,讓他們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此時,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讀完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第二個環節:

學習生字,掃清閲讀障礙:

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文章,強調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接着,同桌互讀互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然後,小組討論交流識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重點強調:

平舌音的字“筍、鑽、滋”和翹舌音的字“揉、潤”;區分鼻音字“扭”和邊音字“嘮”。字形方面,重點交流“漆、辮”的識記。

最後,播放多媒體中的“生字學習”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畫面)。

三、多元閲讀,以讀代講

《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

1、指名讀文,啟發思考:

首先,指名讀課文,讓學生邊聽邊思考。

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很快就將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2、精讀課文,深入理解;嘗試朗讀,體會情感。

首先,我啟發學生: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呢?請你細讀課文,劃出相關詞句,反覆讀一讀。

學生彙報後,再全班討論交流,通過聯繫實際,啟發學生讀出“撒嬌、高興、自豪”時的不同語氣。再通過同類詞對比,瞭解“鑽”這個字所包含的意思。

然後,讓學生説説:你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激發他們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最後,讓學生再默讀課文,看看文中除了寫筍芽兒,還寫了哪些“人物”,他們是怎樣對待筍芽兒的?啟發學生聯繫周圍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在這裏,教師不去作過多的講解和要求,只要學生能大膽嘗試,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都給予肯定和鼓勵。

3、角色朗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讓學習小組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再通過小組推薦,請四位同學上台帶頭飾表演春雨姑娘、筍芽兒、雷公公、竹媽媽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4、配樂齊讀,感悟語言:

學生經過嘗試、指導、表演後,朗讀水平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此時再讓他們在背景音樂中展開想象,自由發揮,張揚個性,實現情感與內容的統一,進而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

四、疑難生字,指導書寫

指導書寫時,我採取了“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方法:

1、一看:

學生髮現在本課九個會寫的生字中,有三個帶口字旁的字,那麼,帶口字旁的字該怎樣書寫呢?針對學生的這個問題,我重點指導了“喚”字。讓學生認真觀察字形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喚”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2、二寫:

學生認真觀察後,讓學生在田字格中寫一遍這個字。

3、三對照:

寫完後,把自己寫的字和書上的字進行對照,找到不足之後進行修改,再寫一個。在寫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三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積累語言,課外實踐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閲讀中積累語言,能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因此,在課後,我設計了以下兩項實踐活動:

1、摘抄課文中和課外讀物中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和句子,熟讀成誦。

2、到大自然中實現觀察竹筍,畫一組竹筍系列畫,或拍一組筍芽生長過程的照片。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起大語文的學習觀。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指名讀,分角色朗讀,配樂讀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由於水平有限,以上設計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筍芽兒》説課稿3

一、説教材

《筍芽兒》是一篇擬人體的科學童話散文,課文形象生動,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優美。採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如何衝破一切阻礙,由竹筍生長為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只有從小敢於經風雨、見世面,鍛鍊自己,才能健康成長,以此來啟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衝破阻礙,好好學習,勇於進取。本文是一篇訓練閲讀的好題材,也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通過老師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挖掘潛力,提高學生閲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全身心投入的自主閲讀中,情感得以釋放,思想認識得以昇華。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聯繫語境理解本課“撒嬌”、“滋潤”等詞語的意思。

2、自主學習,潛心會文,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感悟描寫的細膩以及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並積累語言。

3、靜心涵詠,讀中感悟,懂得只有經過風雨、見過世面,勇於鍛鍊,才能健壯成長,滲透自強、自立的精神。

以上目標着力反映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注意本文的價值取向,我想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

三、説教學重、難點

鑑於以上的文本分析,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領悟筍芽兒不怕困難、向上進取的精神。而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學生感到生疏,因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教學時我採取引導學法,以“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筍芽兒?”為切入點引導質疑,然後組織學生結合實際進行閲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大自然、與社會相結合的特點。

五、説教學流程

本課我預計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初讀感知,學習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深入探究,領悟筍芽兒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

下面我將詳細説説第二課時,本課時共有4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喚醒情感。

新課伊始,教師要讓孩子情感的碧波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理解。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來導入新課: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筍芽兒》,讓我們一起輕輕喊喊它的'名字吧!

[設計理念:讓學生呼喊筍芽兒的名字,主要是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距離,喚醒學生已有的情感積澱。通過學生的親切呼喚,打通了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聯繫,一段遙遠的情感變得親近,彷彿就在眼前。]

(二)潛心會文,開啟體驗。

1、教師順勢導入:哇!你們的聲音真好聽,猶如一股暖流滋潤了老師的心窩,藏在地下的筍芽兒好像也聽到了你們甜甜的呼喚,此刻它在做些什麼呢?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讀讀,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是描寫筍芽兒的?描寫了一個怎樣的筍芽兒?

2、交流。

預計學生會從這幾個句子讀出不同性格的筍芽兒。

(1)課件出示:

筍芽兒被叫醒了。她揉揉眼睛,看見四周仍然是漆黑一片的,便撒嬌地説:“是誰在叫我呀?”

①指名讀。

②聽了他的朗讀,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筍芽兒?

③然後通過朗讀的方法,讀出一個可愛的筍芽兒、讀出一個愛撒嬌的筍芽兒、讀出一個淘氣的筍芽兒。

(2)過渡:聽到雷公公的呼喚,筍芽兒又是怎麼做的呢?

(3)課件出示:

筍芽兒扭動着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鑽。

①自由讀文,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勇敢、堅強)

②你是從文中哪個詞裏體會到的?

③根據學生回答,順勢而導,那該是怎樣地鑽呀?

預計學生體會:

生:那是使勁地鑽,拼命地鑽。

生:是永不停息地鑽。

④引導:多麼勇敢的筍芽兒!筍芽兒,你在鑽的過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難呀?

預計學生會説到“泥土很硬”、“石頭擋住去路”等等。

⑤隨後,教師再次引導:這一鑽,鑽出了一個怎樣的筍芽兒呢?(鑽出一個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筍芽兒。)

⑥指導學生讀出筍芽兒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來。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有創意地閲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使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欣賞課文,提高閲讀質量,並滲透思想教育,萌發學生鬥志。]

(4)過渡:筍芽兒鑽呀,鑽呀,終於鑽出地面,此時她都看到了什麼?這些她以前有過嗎?

出示帶有畫面的文字:

哎呀,地面上多麼明亮,多麼美麗!桃花笑紅了臉,柳枝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唱着……

(5)導讀:看到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一個美麗多姿的春天,一個令人陶醉的世界。此時,你高興嗎?請你高興地來讀。

[設計理念:提升情感境界,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超越文本,充分享受朗讀的愉悦,陶冶情操,也渲染課堂氣氛。]

(6)導入:在這美好的春光裏,筍芽兒不再是嬌氣的、沉睡在地下的竹寶寶了,它已經努力成長為一株強壯的竹子了。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生齊讀。

(三)互動交流,深化主題。

導入:筍芽兒終於長大了,但你們考慮過沒有,筍芽兒能長成這樣強壯的竹子,都有誰的功勞呀?

1、交流:

針對學生的回答,出示一段話: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綠色的葉叢上彈奏着樂曲,低聲呼喚沉睡的筍芽兒:“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1)依據學生不同的回答,教師進行導讀:你們都説得對,在成長的道路上,因為有了春雨姑娘的親切呼喚,才讓沉睡的筍芽兒醒過來,看來春雨姑娘的功勞確實少。下面,讓我們好好地讀這段話,表示對春雨姑娘的感謝。引導學生誦讀課文,思考:你喜歡春雨姑娘嗎?為什麼説筍芽兒長成強壯的竹子有他的功勞呢?

(2)生讀。

[設計理念:此為投石問路,看上去這只是指導學生為感恩滋潤人間萬物的春雨姑娘而朗誦,在學生的幼小心靈中培養對大自然的深情厚意,但更重要的是為下一步引人入勝而微起波瀾。]

2、過渡:除了春雨姑娘,還有誰呀?

預計學生會講到雷公公和太陽公公,對這部分內容,我不作重點指導,讓他們讀一讀,使學生了解筍芽兒長成竹子,雷公公的大鼓和太陽公公的照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導入:同學們,筍芽兒長成竹子,這僅僅是春雨姑娘的功勞嗎?是雷公公的功勞?是太陽公公的功勞?到底誰的功勞最大呢?

預測學生會談到:

生:太陽公公的功勞最大,如果沒有太陽公公的照射、温暖,她能長大嗎?

生:春雨姑娘的功勞最大,假如沒有春雨姑娘滋潤、愛撫,筍芽兒能長大嗎?

生:要論功勞最大應該是雷公公,他能在關鍵時刻給她勇氣,給她信心,才使筍芽兒下定決心克服困難,快快長大的。

生:你們都錯了,功勞最大應該是筍芽兒自己。

[設計理念:讓學生從“誰的功勞最大”開始爭辯,暢所欲言,紛紛道出了自己不同感受,並對課文的理解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得以建構,情感得以豐富,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實現。]

(四)抒情表達,豐富語感。

1、導入:你們説得都有道理,在長成的道路上別人的幫助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還是靠自己,如果自己不去努力,一切都是徒勞的。筍芽兒就這樣不顧一切阻攔,一個勁兒向上鑽,最後長成強壯的竹子。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可愛的筍芽兒(課件出示畫面),一邊看,一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筍芽兒。

2、學生交流。

3、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説得太好了,其實在我們今後的成長道路上,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我們要像筍芽兒一樣,懂得在困境中要保持奮鬥的勇氣和信念,要學會自己鼓勵自己,戰勝自己,創造成功的人生

[設計理念:學生在感情朗讀、發表意見、思想碰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老師沒有去牽強地説教,學生就能通過自己教育了自己,啟發了自己。這樣不但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深層次的理解,學生個性得到了張揚,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思想教育效果。]

板書設計:

筍芽兒竹子

嬌嫩 強壯

[設計理念:該板書,簡單精練,抓住了關鍵詞,能清晰顯示文章結構,也準確表達出筍芽兒從嬌嫩到強壯的過程,中間用符號來代替文字,形式簡單但內涵豐富,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從而使文章的內容一下印在了學生的腦子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gxq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