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幼兒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幼兒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幼兒園説課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小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通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説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説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通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説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通過示範,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佈坐。

(三)説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

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説、敢説"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着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説,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説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説。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遊戲體驗法: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遊戲的方法,通過遊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遊戲中,幼兒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説活動過程: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

在開始的部分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通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着自己的理解,為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瞭解內容。

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兒對難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如:“小雞唱得怎麼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才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複習鞏固。

《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遊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展開遊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遊戲中,既擔任着“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遊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總結評價,適時教育。

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並且教育幼兒懂得:説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聽的聲音。

此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遊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五)課件製作:

根據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件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豔,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説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兒園説課稿2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班的語言活動《芽》。《綱要》中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而《芽》正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詩。散文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嫩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裏探出頭來,就像一個膽怯的小姑娘。太陽照耀着她,春風撫慰着她,雨露滋潤着她.她感到温暖、親切、舒暢,同時也有些害怕。

太陽説:別怕!我把你曬一曬,你就會變得更健康!

風兒説:別怕!我把你吹一吹,你就會變得更堅強!

雨露説:別怕!我把你灑一灑,你就會變得更歡暢!

於是嫩芽勇敢地抬起了頭,張開雙手,迎向陽光.迎向風兒。迎向雨露。慢慢地,她長高了,長壯了,變得更綠更可愛了,就如一個朝氣蓬勃的美麗姑娘.在春光裏歡笑起舞。

散文中將芽比喻成一個膽怯的小姑娘,在陽光、雨露、風兒的幫助下漸漸長成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姑娘,在春光裏歡笑起舞。小芽的這種成長過程,經歷了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歷程。幼兒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更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幼兒活波開朗的性格。而且也可以豐富幼兒一些詞彙,如:膽怯、滋潤、撫摸等。

隨着新課程的改革,園本課程的開發,我們農村幼兒可以利用有利的田園資源,我園以種植活動為載體,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而《芽》這篇散文詩正可以豐富幼兒種植方面的經驗,能夠使幼兒懂得植物的的健康成長需要陽光、風兒和雨露。

因此,我將本次的活動目標從情感、知識、能力三個方面來制定。

二、説目標

目標1欣賞散文,懂得"芽"的健康成長需要陽光、風兒、雨露。目標2初步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學習句式"別怕,我把你x一x,你就會變得更xx"。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3感受散文中小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變化,懂得感恩並樂於助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句式"別怕,我把你x一x,你就會變得更xx"。難點:就是幫助幼兒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

三、説準備

因此,我需要的物質準備是:

1、PPT一套。我為什麼要用PPT呢?因為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PPT的播放既能夠讓幼兒直觀的看到嫩芽在生長過程中變化的過程,更能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便於幼兒理解散文的內容。

2、胸卡:太陽、風兒、雨露若干個。《綱要》中提出:用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胸卡的準備是讓幼兒進行角色的表演,幫助幼兒對散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

3、事先請幼兒每人在紙杯裏或小罐子裏播種一粒瓜果的種子。如黃瓜、絲瓜、西瓜、茄子等等。我為什麼要先讓幼兒把種子種在紙杯裏或小罐子裏而不直接種到田地裏呢?因為我這樣做,既能夠讓幼兒隨時觀察到種子的發芽過程,又能夠讓幼兒有一個情感體驗,就是幫助小嫩苗尋找一個適合它生長的地方。那就是:讓幼兒將芽移植到有陽光、有風兒、有雨露的地方,移植到田園中。選擇瓜果類的種子來播種是因為在3—5月份裏最適宜播種的就是各種蔬菜瓜果的種子。比如:黃瓜、絲瓜、茄子、番茄啊等等。這樣也適合幼兒的生活經驗。

4、小鐵鍬人手一份。

經驗準備:幼兒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如:用小鍬挖坑、植物澆水。因為在活動的最後我要讓幼兒把小嫩芽種植到有陽光有風兒由雨露的地方去。

四、説過程

因此,我將此次活動的過程分為四大流程來完成。活動一:實物導入,激發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活動二:幫助幼兒理解芽散文,初步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讓幼兒學説"別怕,我把你x一x,你就會變得更xx"。活動三:分角色扮演,加深幼兒對散文的理解,感受散文中小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變化,懂得感恩並樂於助人。

活動四:經驗移植,情感大體驗:把嫩芽移植到一個有陽光、有風兒、有雨露的地方。

下面我就來具體説説我的活動過程:根據中班幼兒學習的特點,他們的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開始發展。所以活動的一開始,我用神祕的口吻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要來我們班,請大家猜一猜誰會來呢?當幼兒隨意猜出2——3個客人時,我會説“到底是誰呢?”接着就出示實物嫩芽。我不會讓太多的時間讓幼兒去猜測,因為中班的孩子的注意力只有15分鐘左右的時間,所以我會在活動中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過度環節,儘量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當出示了一顆實物嫩芽之後我會問:誰來啦?嫩芽是從哪裏出來的?你喜歡它嗎?你最想對它説什麼?猜一猜嫩芽剛剛從泥土裏出來心裏會怎麼樣呢?有的幼兒可能會説出很高興、很開心,很害怕。其實,我的最佳答案是為了能讓幼兒説出很“膽怯”。但根據我對我中班幼兒經驗水平的理解,我估計幼兒很可能不能直接説出“膽怯”這個詞語。因為“膽怯”這個詞語很書面、抽象。不管幼兒説的怎樣,我都會肯定幼兒的答案,承認他們的想法。如果幼兒説不出膽怯,我會以參與者的身份説:“我覺得呀,嫩芽很膽怯。”我邊説邊做出相應的表情。讓幼兒理解“膽怯”的意思。接着請幼兒説説自己什麼時候也膽怯過?做個膽怯的樣子?幫助幼兒對“膽怯”的理解。

接着我問:“小嫩芽那麼膽怯,誰會來幫助小嫩芽快快長大呢?”這樣的提問也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第二個環節:那就是引導幼兒欣賞芽散文,幫助幼兒初步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並學説"別怕,我把你x一x,你就會變得更xx"。這個環節中,我主要通過PPT的播放來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在欣賞PPT時,我通過層層遞進地提問,如:“誰會來幫助嫩芽快快長大?”“可是小嫩芽還是很害怕,太陽會對嫩芽怎麼説?”“健康什麼意思?”“你們做個健康的樣子給我看看。”“風兒會怎麼説?”“你們什麼時候也很堅強?”“雨露會對嫩芽説什麼呢?”“我來做雨露,你們做嫩芽,做個歡暢的樣子給我看看。“你會對小嫩芽怎麼説?”在讓幼兒説説猜猜演演的過程,其實就是幫助幼兒學會了“別怕,我把你x一x,你就會變得更xx。”的句式。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也用肢體動作來幫助幼兒理解“健康、堅強、歡暢”詞語的意思。本次活動的難點也順利化解。

“小嫩芽聽了陽光、雨露、風兒的話之後,還會害怕?膽怯嗎?有沒有長大呢?”這樣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小芽的成長過程,讓幼兒體驗嫩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歷程。

我在“先學後教”的活動單模式引領下,讓幼兒通過PPT説説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接下來我就結合輕音樂和PPT,有感情的完整地朗誦一遍散文《芽》,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散文詩。因為先前的PPT欣賞我只是讓幼兒在説説看看中,初步的理解散文詩,而這一次的欣賞是讓幼兒完整地從頭到尾欣賞散文詩,在腦海中有完整的印象和美的感受。輕音樂的播放既能烘托散文的意境,更能讓幼兒意味深長的體驗芽從膽怯逐漸變成勇敢的小姑娘那種情感。

當幼兒完整地欣賞完之後,”接下來就是讓幼兒角色扮演,也就是本次活動的第三個環節。進入第三個環節時,我以這樣一個問題導入:“小嫩芽在誰的幫助下長大的?如果沒有陽光、雨露、風兒的幫助,他們會長大嗎?”“如果讓你來幫助小嫩芽成長,你最想當誰呢?“那麼,你們想不想幫助小嫩芽成長呢?扮演的過程,就是幼兒體驗小嫩芽從膽怯的心裏到勇敢、堅強的心裏變化過程。在扮演時,我會提供各種角色的胸卡,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扮演角色。

在一堂課中,如果沒有教師的評價,那麼這節課就不算是一節完美的活動。我會以問問答答、自由寬鬆的談話方式,幫助幼兒整理知識經驗,提高課堂效率。我會這樣提問:“還有誰的長大也需要陽光、雨露、風兒的幫助呢?”“小朋友們,你們是在誰的幫助下正在漸漸長大呢?我們應該感謝誰呢?你們最想對他説什麼?”這樣的提問,就是讓幼兒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遇到有多困難的事,我們都不要害怕,要向小嫩芽那樣勇敢、樂觀,因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朋友會幫助我們,同樣我們也要幫助別人,對我們有幫助的人,我們要謝謝他。

最後一個環節是活動的延伸,“我們自然角的植物寶寶也長出嫩芽了,你們説把它放在哪裏生長更好呢?(一個有陽光、有風兒、有雨露的地方)我們一起去尋找這個美好的地方吧。本節活動也就自然而然的結束。不過,我不會因這節活動的結束而結束幼兒的整體發展。我會和孩子們繼續一同照顧這些植物寶寶,每天我會利用散步時間或其他自由活動空間帶孩子去田園看一看、給植物寶寶澆澆水、拔拔草、捉捉蟲、施施肥等等,讓孩子知道只有細心地照顧才能長大,體驗種植的快樂和成功感。

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為主體,通過開放式的提問,激發了幼兒的思考,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孩子是活動的主人,我則是孩子學習的好夥伴,支持者、引導者。活動中看看、説説、演演等等一些動靜交替的手段符合幼兒學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當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能還會有預想不到的狀況出現,這就需要老師靈活應變、及時調整活動的方案。但我會始終以“以人為本”“一切以幼兒發展為原則”的教育理念為我的教育觀點。

幼兒園説課稿3

一、説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的視野”,幼兒園數學教育不是為純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生活為特徵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要立足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來開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牀,常有孩子把鞋子、襪子拿錯、穿反。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鞋子、襪子、鞋墊為活動材料的《找朋友》數學活動,引導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遊戲中自然滲透數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的目的。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對活動起着導向性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體目標是:

1、認識目標:

(1)、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隻。

(2)、能按鞋子、襪子、鞋墊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教師、同伴遊戲的快樂;初步感受改編兒歌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三、説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活動準備是服務於活動目標,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在幼兒操作的材料上,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鞋子、襪子和鞋墊。這些物品讓小班孩子具有親切感,願意去動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師共同探索。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鞋子、襪子、鞋墊各人手一份、鞋架一個、夾子若干、玩具小熊一隻。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有情節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積極參與,能自然而然的轉換活動場所,銜接下一個活動環節。知識準備是已學的兒歌《襪子歌》

四、説教學方法、重點

(一)這是一次數學配對活動,其中有機整合了語言領域的兒歌改編活動,但教學仍以配對遊戲教育為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幼兒認識、形成“雙”的概念和正確為鞋子、襪子、鞋墊正確配對這一環節上。由於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幼兒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對生活和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等特點。我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在“找朋友”裏面,以幼兒為主體,我通過操作法、遊戲法和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二)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讓幼兒為鞋子、襪子、鞋墊配對,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形成“雙”的概念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

説課的要素及特點

1、説課的要素

説課者、聽説課者、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説課的教材(包括教師自己設計的教學內容),是構成説課的四個基本要素。另外,切實可行的教具也是輔助要素。

2、説課的基本特點

(1)理論性

不但要求教師説出“教什麼”和“怎樣教”,更要求説清楚“為什麼這樣教”。這個“為什麼這樣教”,就是“説理”,它使得説課十分必然地帶上了很強的理論性。因為要對“為什麼這樣教”作出解釋,教師就必須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等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去闡明內中的道理。

(2)合理性

説課中的教學環節設計,必須要符合教學實際。也就是説,不僅要能説出來,而且要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實施。無論是對教材的分析處理,還是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創新,無論是對教學手段的篩選應用,還是對評價手段的探究實踐等,都必須説出合理的依據,擺出充分的理由。

(3)綜合性

説課需要説課者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手段、教學程序、評價方式、板書設計甚至精彩教學片段等多方面説明自己的操作辦法和實施理由,其綜合性既體現在説課環節的多樣化,也表現在説課者素質的全面化等方面。

(4)靈活性

説課,所説的是針對教學正常實施的情況。然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難免會遇到備課時意料之外的情況,比如對學生情況的估計偏差,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欠缺,對實際生活的聯繫不緊等,那麼就需要教師在説課中體現對臨場異常情況的處理辦法,也就是針對具體學情,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dqj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