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敦煌莫高窟説課

敦煌莫高窟説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點與地位

《敦煌莫高窟》為八年級16冊教材的開篇課。與前三冊開篇欣賞課相比,此課打破了單純的美術作品的介紹,而是將其放置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從多角度理解敦煌藝術,同時也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產生認識,具有較強的藝術風格,民族特色,時代特徵,是對我國及其寶貴的文化遺產深入接觸與理解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獲得多種情感體驗,樹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較大的作用。

2、教材的主要內容

學習本課,主要內容包括三層:第一層瞭解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並鏈接敦煌歷史和我國其他的著名石窟,從石窟藝術追溯佛教的起源;第二層從對雕塑、壁畫的欣賞,引申到對社會歷史、文化的瞭解,對宗教文化的瞭解;第三層通過藏經洞的發現和遭受的掠奪,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懂得藝術珍品的價值,建立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三個層次的內容在課堂中整和為五個探究主題:佛教與中國古代的主要石窟;敦煌歷史與莫高窟;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的壁畫;近現代的莫高窟與石窟保護。本課的練習中根據五個探究主題提出了總結性和引深性問答題

二、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的目標

(1)對佛教傳入我國及我國四大石窟藝術的概況有初步瞭解

(2)對敦煌石窟主要時期的彩塑和壁畫的特點有所認識

(3)通過欣賞理解政治、經濟、歷史對藝術的影響,理解石窟藝術是吸收和融合外來藝術而發展起來的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形式,注重對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的感悟。

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1)通過網絡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熟悉查找資料,蒐集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習服務的技能。通過探究式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流,培養學生樂於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了解佛教與石窟藝術的發展,能夠對莫高窟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形象特色和藝術效果的分析。

(3)通過課堂交流互動,藝術創作,深入理解石窟藝術的精髓,能夠運用技能技法表達自己的藝術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1)通過查閲資料和深入學習充分認識我國石窟藝術的偉大成就,感受我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培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強愛國熱情。

(2)通過了解敦煌的近現代的發現與遭受的掠奪,認識敦煌莫高窟作為石窟藝術寶庫的價值,藝術品的珍貴,激發學生了解和學習藝術經典,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增強為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的責任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及處理

1、重點:對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畫的藝術成就的認識與欣賞。

由於學生欣賞能力的提高都有賴於大量感官信息的直觀作用,對本課重點的處理是通過網上自主學習,小組互動討論,在學生自學並展示自學成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質疑,然後再指導其深入討論、釋疑而解決的。

2、難點:與政治歷史相結合理解石窟藝術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

本課難點問題涉及政治、歷史、宗教多方面因素,以初二學生目前的知識層次與藝術鑑賞經驗,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採用對比欣賞、假設質疑、教師引領,結合具體的代表作品分析,運用簡化的語言,配合圖像直觀的欣賞,通過不同朝代作品的對比,同一朝代不同形式的作品對比,讓學生感受討論,然後再結合政治、歷史分析原因,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上升理解高度。另外本課設計了《敦煌莫高窟欣賞問卷》針對每個知識點提出了總結性引深性的問題,使學生帶着問題參與活動,目的明確,思路清晰,活動後又能及時鞏固重難點內容。

四、學情分析

敦煌莫高窟對許多人來説都不陌生,但又瞭解不多,由於一些電影、傳説,使其蒙上了神祕的色彩,從這一點來説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作為一節欣賞課其內容含量較大,易流於表面的理解,常規課堂教學勢必會出現時間緊、偏重於講解、缺乏活動、氣氛沉悶的現象。在老師的一味講授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失去興趣,而且一節課的時間,欣賞講解是有限的。所以保持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是深入理解本課內容的關鍵。

之所以採用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是因為八年級學生對知識、對社會充滿好奇與渴望,而又不願被動接受,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理解能力,另外網絡世界為他們提供了廣闊天地。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絡,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因此對本課的.大部分知識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查閲學習,但八年級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歷史地理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將藝術上升至歷史、政治高度理解還有一定困難,缺乏必要的指導。所以教師可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用於引深問題,提高理解能力。學生自學與教師引領相結合。為使自主探究的過程更有效,我同時採用了“自學—指導”的互動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下,為了“激其情,發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等。在瞭解了敦煌藝術,領略了輝煌成就的中國石窟藝術後,進入了屈辱的、悲壯的被掠史,這必然會使他們的情緒發生反差較大的波動。而此時的青少年學生恰恰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東西,從而獲得情感體驗。

五、設計理念

1、教法

本課的教學方法是以史實為基礎;以問題為載體;以情境為主線;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以活動為實現方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經過全體課堂參與者的閲讀、思考、討論、研究分析、對比,甚至衝突、爭論,使每一個學習者都經歷了一個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完善情感、昇華人格的自主學習過程。第一階段,將學生分組,分主題,利用網絡蒐集資料,自學探究。教師引導、幫助學生完成蒐集及信息整和,並以書面形式進行總結概括。 第二階段,全班交流學習,各組由代表發言,結合圖片欣賞,講述所探究的主題。教師引深內容,學生思考回答第三階段,創作展示階段,各小組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以敦煌為表現對象,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教師引導幫助。

具體到本課“自學-指導”教學模式與自主探究性學習法珠聯璧合,把整課分成形成問題,自學探究;討論質疑,合作學習;形成結論,展示交流,藝術創作,抒發情懷四個環節。由學生自行結組、自行選題,充分利用我校的網絡資源結合信息技術課上的瀏覽網頁訓練,網上自學,質疑討論,課上展示,最後創作,輕鬆的實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主發展。

2、學法

本着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這樣一個根本目標,我採用了自主性學習法。具體方法有研究性學習法、合作性學習法、體驗性學習法、交流性學習法等。

六、教學過程

1、形成問題,自學探究。

本階段由一課時及一週的課餘時間完成。第一課時,教師由教材中《西方淨土變》引出談論話題,通過師生交談,瞭解學生已知的情況,由提問引發學生思考,形成古代典型石窟的情況即四大石窟藝術的介紹、敦煌的歷史發展與莫高窟的發展簡介、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的壁畫、近現代的莫高窟五個探究主題,學生分組選題,教師協調。學生利用網絡、圖書等收集相關資料,教師提供條件,幫助學生開展活動,引導信息的蒐集及整和。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策劃能力。

2、討論質疑,合作學習。

初步蒐集理解學習內容之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圍繞主題明確主要內容蒐集點,理清思路,不斷完善、深化學習內容。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合作學習,掌握所學習內容,鍛鍊提升與人交流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

3、形成結論,交流探討。

本階段由一節課時完成。各小組選擇代表,講述所探究主題的學習結果,通過交流使全班同學全面的瞭解敦煌莫高窟及相關內容。

情景導入:

聆聽佛教音樂,創建課堂氛圍,引入談論話題,師生互動説一説佛教的相關知識,如佛教的傳入,佛教教義的理解,古代的絲綢之路,點出敦煌,為後面的內容打下伏筆。關於佛教作為外來宗教被封建社會統治者所接納的原因及佛教美術產生的原因的理解,以“假如你是統治者,你的臣民都能安照佛教教義來做,你會怎樣?”“假如你是佛教傳播者,你有什麼辦法讓眾多不識字的人讀懂佛教呢?”的設問,誘發學生思考,自己獲得答案。這種假設化嚴肅為趣味,並形象的點出了問題的實質,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易於接受。

教學目標:創設課堂教學情景,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小組展示:

明白了了解石窟藝術全盛時期的狀況,體會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引入佛教文化之一石窟藝術的學習。“四大石窟藝術的欣賞”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講述內容包括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麥積山石窟的建造時間,地理位置,洞窟數量,彩塑及壁畫情況,藝術特色。

“敦煌歷史與古絲綢之路”主題的探討:由研究此主題的小組代表講述研究結果。內容包括古絲綢之路,敦煌歷史,莫高窟發展的大概情況。形成特定的教學情景,全景瞭解所要理解的敦煌莫高窟,為深入理解藝術作品,做好與歷史背景結合的鋪墊。

“莫高窟的彩塑”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講述彩塑的總體情況,分析主要朝代的彩塑的特點,彩塑的主要樣式,結合圖片欣賞理解。對比西魏、隋、唐的彩塑,感受發展狀況,及經濟對藝術的影響。

“莫高窟的壁畫”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介紹整個壁畫的情況、分佈,壁畫的種類,展示代表性壁畫,講述與欣賞結合。

請研究壁畫主題小組介紹所瞭解的壁畫故事,講述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欣賞故事的壁畫,點出典型朝代的壁畫故事內容,結合政治理解內容不同的原因。

介紹莫高窟的飛天,瞭解飛天,欣賞不同朝代的飛天。

教師提問:結合繪畫、彩塑、壁畫中唐代的人物藝術形象,請同學們説一説唐代人物形象的特點。教師點出此時的石窟藝術已不單純是為了宣揚佛教,而是昇華為一種藝術形式,所以她才使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為之神往。

“莫高窟近現代情況”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講述藏經洞的發現經過,洞內的藏品,被盜的情況,思考為何清代中國的歷史文物會屢次遭受掠奪。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入“我該如何保護文物,愛護文物”話題的探討。

教學目標:通過小組展示,相互交流學習,掌握知識學習內容;通過教師提問,深化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

反饋鞏固:

請各組結合《敦煌莫高窟》欣賞思考問卷,討論答案,交流見解,深入思考,鞏固學習內容。鼓勵課下多交流。

總結全課的表現情況,鼓勵學生在創作階段更進一步。

佈置藝術創作,展示交流階段的任務。

出示展示的形式:黑板報、手抄報、文章、詩歌、繪畫、泥塑等。

展示要求:各組選擇展示形式,一週完成,下節評比,並向全校展示。

教學目標:反饋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再次相互交流,鞏固學習內容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4、藝術創作,抒發情懷。

本階段由一週課餘時間及一課時完成。小組課餘完成藝術創作,課堂展示。

(1)小組最後調整作品,準備展示。

(2)分組展示評述本組的作品,每組2-3件作品。

(3)全班互相評價。

(4)粘貼布置成展版,在校園內展示,使更多的學生了解敦煌藝術。

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利用藝術形式表達觀點,抒發感情的能力。

七、教學反思

《敦煌莫高窟》一課的欣賞,內容含量較大,易於流於表面的瞭解。在設計此課時考慮到教學任務的完成及教學內容深度的挖掘,我覺得運用常規教學可能會造成時間緊張,學習枯燥,課堂沉悶的局面,所以在設計全課的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及自學能力的發揮,我與計算機學科教師協調,將學生帶入機房,嘗試運用自學探究試的學習方式,安排學生分組、分主題,通過網絡,合作深入瞭解學習內容。然後由各組的總結式的發言,相互交流,全面瞭解教學內容;教師則通過提問、引導,將內容引深,結合歷史、政治理解藝術發展的條件及繼承發揚傳統藝術的意義。最後再由小組合作,進行有關的藝術創作,升化學習內容的理解,提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

這樣設計首先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積極的自覺探究學習;其次鍛鍊了學生多種能力,如合作能力、蒐集整合信息能力、語言表述能力等等;另外也使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內容含量增大,教學層次分明。在第二部分的課堂交流過程中,我將學生的演講作為明線,教師的縱橫相聯的提問引深作為暗線,豐富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印象,提升學習理解高度。最後由欣賞問卷的形式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清晰的思路,並加強學生之間的自覺主動的交流。

標籤: 敦煌 説課 莫高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k3w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