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説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説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説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説課稿 篇1

一,關於教材:

1、教學課文: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2、教學目標:

(1)、 根據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地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3)、 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4)、 積累成語

3、教學重點:

(1)、 注重朗讀,緊扣情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3)、 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4、教學內容:

(1)、 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複述並達到背誦全文。

(2)、 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 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的不同表現。

(4)、 探究:人狼搏鬥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 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接觸文言文教學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因而不能簡單地給學生灌輸文言文中常見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只能在學生充分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加以生動形象化的解説。據七年級文言文課文的選材來講,本冊所選的都是一些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較易理解並掌握的故事性文章。適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教法設想: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啟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 蒐集作家作品資料。

2、 依據註釋熟讀課文 ,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3、 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具準備: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置投影。

四,教學思路:

新課程改革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稟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於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講很容易讓學生感其文言文教學的課堂索然無味,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敍事生動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等形象的朗讀,瞭解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從整體上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局部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的基礎上,就有了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後,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具體操作過程:

(一)、整體感知,瞭解情節

1、教師範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並歸納故事情節。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要求讀出情景。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故事發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鬥的主觀行為;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以及瞭解課文的中心。

(三)、延伸拓展

1、拓展知識面,檢閲學生蒐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進行積累運用。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閲讀。要求學生各抒己見,用 “……寫得好,寫出了……表現了……” 的句式談談感想。

例:“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朵。“這句寫得好,它是文章的議論部分,是文章的點睛之筆,寫出了狼和人的鬥爭狼最歸是失敗了的,表現了人的智慧。

(四)、整體朗讀,加深印象

説課稿 篇2

春天是一個多彩多姿的季節,大自然的奇異變化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同時為兒童提供了豐富的認知對象,在春天裏,為了鼓勵兒童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在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我設計了“春天的祕密”這一主題。

一、説活動目標:

1、瞭解春季的天氣特徵,隨機觀察春風、春雨,體驗“春暖花開”。

2、積極探索春天的祕密,主動講述自己的發現。

3、欣賞春天美麗的色彩,能用繪畫、粘貼等手法表現春天。

二、説活動重難點:

積極探索春天的祕密,主動講述自己的發現。

三、説教法:

本次活動幼師將以關懷,尊重的態度與兒童交往,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兒童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並運用觀察,演示、提問,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個兒童在活動中都能有新奇的發現,獲得情感和探究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悦。

四、説學法:

遵循兒童學習的規律和兒童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兒童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兒童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兒童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和實際操作法等。

五、説教學過程:

(一)課前律動:拍拍手

1、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尋找春天,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呀? 幼兒:春季。

教師:小朋友們看到的春天的景象是怎麼樣子的呢?誰來説一説? 幼兒:冰雪融化了、大樹發芽了、燕子飛回來了。

教師:春天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象呢?(教師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柳樹發芽了,桃花盛開了;燕子飛來了;小麥苗也生長了。

2、教師: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美麗季節,有很多很多的小動物、植物都很喜歡出現在春天的畫面裏!

教師:桃花是什麼顏色的呢?還有小燕子是飛向哪裏的呀?還有一棵美麗的柳樹,柳樹上還有小鳥在那裏唱着美妙的歌聲呢。

教師小結:美麗的春天來了!小朋友的春天裏有什麼呢?小朋友想不想來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呢,把你想到的春天的景象,畫出來好嗎?

(二)教師出示範例。

1、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畫畫《美麗的春天》,你的春天裏都有哪些美麗景色呢?

2、教師:看一看在老師的春天裏都有哪些景象。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播放春天在哪裏音樂。 小朋友跟隨老師放的音樂,春天在哪裏來開始作畫吧。

提示:先讓幼兒構思春天裏的景象,樣子,顏色等。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合理安排好畫面佈局。

(四)結束活動。

教師講評幼兒的作品,表揚畫得好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

説課稿 篇3

《雲房子》是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沒有什麼太難的地方,重點在於讓學生感受雲的不同形態,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它用清新、活潑、生動的文字描寫描繪了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雲朵千姿百態,惹人喜愛;有風時,雲朵散去,天空更顯得潔淨、豔麗。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啟發學生想象,提高説話能力,豐富學生語言積累。2、瞭解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愛觀察、愛思考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我首先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直接引出了重點段第二段,這一段作為重點指導朗讀的一段,通過讓學生體會小鳥的心情來讀好第一句、第二句。抓住重點句“哇,這麼多白雲!我們來造雲房子!”讓學生以讀悟出小鳥們造雲房子的快樂,體會小鳥的驚奇、開心。後兩個重點句,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小鳥造了哪幾種雲房子?讓學生説出自己最想看的那一種,再讓學生看多媒體畫面,理解“很高的大樓房”“很寬的大禮堂”“傻傻地橫着”“美美地開着”“一點點小的”,在看畫面的過程中加深對雲房子樣子的體會,並且通過邊朗讀邊做動作,在讀中加深對雲房子的感悟。

在學生感受到雲房子的千姿百態後,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邊讀邊畫,畫出自己想象中的雲房子,也成為了勤勞的小鳥,此時,這些“小鳥”們快樂無比,造出了“蘋果、汽車、雨傘、小兔、松樹”等雲房子,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思維跳躍起來,想象是那麼豐富,創造是那麼獨特。造完雲房子之後,又請學生來介紹自己造的雲房子,最後用規定的句式來練習説話,並寫一寫,使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情境中鍛鍊了語文綜合表達能力。

充分運用電子教材的優勢也是我備課中的一大重點,如對“天空像洗過一樣乾淨,只剩下一個笑眯眯的太陽和一片水汪汪的藍天”一句中“水汪汪”一詞的理解,並不需要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它的含義,通過情境的創設,通過直觀形象地感受讓學生自然理解

“水汪汪”就是指雨過天晴之後,藍天的明鏡清純、碧空萬里。又如在教學第四段時引導學生想像説話時,讓學生目睹小鳥在雲房子裏歡樂地飛來飛去,耳中聽到小鳥那清脆的叫聲,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作用下,充分發揮想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縱觀本課的教學設計,我注重指導學生朗讀,啟發學生想象,進行語言積累。做到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以畫深悟、以説練寫,讀寫結合,語文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説課稿 篇4

一、【教 材 分 析 】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環途徑》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中的第三節的第二課時內容,課時安排為一課時,在學習了血管,血液,心臟等知識的前提下,講述人體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養料必須及時運來,並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廢物運走,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而這些都必須通過血液循環來實現。因此,本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頁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體血液循環模式圖,形象地表現了血液在封閉式的管道系統中的循環流動,學生能否讀懂這幅圖,標誌着是否掌握了本節知識。教材中還設計了兩個討論和兩道課堂練習,都從不同的層面體現了本節知識的重點與難點。

(二) 教 學 重 難 點:

教 學 重 點 :

1. 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

教 學 難 點 :

1. 正確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環途徑的變化。

二、【 教 學 目 標】

(一)知 識 目 標 :

1. 正確概述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

2. 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環途徑中發生地變化。

3.瞭解血液循環的意義

(二)能 力 目 標 :

1.通過組織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

2.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通過多媒體的輔助,訓練學生細緻觀察的能力。

(三)情 感 目 標 :

通過學習有關知識, 認識到生命的奇妙,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建立科學的價值觀。

【確定依據】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 法 和 學 法】

【確定依據】1、學情: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但抽象思維略顯 不足,在課堂上,他們好表現,不喜歡老師的空洞説教,拒絕老師將思想強加給他們。

2、生物新課程標準。

(一)説 教 法

1)導課: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突破重點與難點:1、 啟發式——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2、 直觀式——多媒體演示。

3、 探究式——發現問題,尋求規律 。

(二)説 學 法 —— 1)分組探究法。

2)歸納總結法。

3)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

4)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遊戲鞏固。

四、【教 學過 程】

(一)課 前 準 備 :

學生:1)直尺、水彩筆、課本。

2)閲讀 科學家的故事——血液循環的發現。

教師:1)血液循環教學光盤。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環中各結構頭飾 。

4)代表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氣球。

5) 《血液循環》學案

(二)導 入 新 課 :(大約5分鐘)

“疑,思之始,學之端。”先請同學們看扁鵲切脈圖片(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學習測量脈搏(親身體驗中華醫學傳統)→提出疑問“心臟為什麼在不停地跳動?”→導出新課→探究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這樣置學生於知與不知的矛盾中,使學生注意力開始集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新問題的解決過程。)

【設想依據】教師準備大量的圖片,為學生探究設置情境,既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突出重點: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大約10分鐘)

教學光盤展示體循環途徑和和肺循環途徑(必要時多放幾遍,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境)→總結兩條循環的路線圖→設置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問題1:兩條循環途徑的交匯點在哪裏?問題2:兩條循環途徑的相同點和區別點?→學生仔細觀察總結出的循環途徑→思考,尋找規律→找出規律後進行實戰演練,親手繪製循環圖→課堂遊戲《找朋友》→思維昇華,突出重點。

【實施依據】新課標中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實現知識目標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之終身受益。

(四)突破難點:在循環途徑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大約13分鐘)

觀察課前準備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學生探究思考→得出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定義→再觀察血液循環圖片→學生尋找出循環途經中動脈血和靜脈血的發生變化關鍵部位→設置懸疑,“為什麼在這些部位血液成分會發生改變?”→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血液的變化”的教學光盤→完成活動“錦上添花”和課堂遊戲《小小旅行家》→設置探究問題“探究血液循環的意義”

【實施依據】啟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舊為新,有抽象的知識到具體的實際問題,再有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完成整個知識點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並使學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五)重點和難點的延伸:血液循環的意義。(大約5分鐘)

學生歸納總結→探究“血液循環的意義”→實現重點和難點的延伸。

(六)、課堂拓展延伸:冠脈循環,為心臟提供營養,發生障礙時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2分鐘)

(七)、課堂知識反饋(大約3分鐘)

1、下列血管中流靜脈血的是( B )

A 肺靜脈 B 上腔靜脈 C 主動脈 D 肺動脈

2、小明得了支氣管炎,醫生給他輸液,消炎藥從手部靜脈打入,怎樣到達支氣管的發炎部位?

答: 消炎藥——各級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參與肺循環—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支氣管發炎部位。

【設置依據】以習題反饋知識要點,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八)、 課 外 活動(大約2分鐘):

1、小組探究活動:血壓受什麼因素影響?

2、關愛家人活動:瞭解自己和家人的血型。(為下節課作準備)。

【設置依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性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多種途徑尤其是網絡資源來獲取新知識,並使課本知識得以充分的延伸。

五、【板 書 設 計】

標題:人體的血液循環

(一)、血液循環途徑:

1、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血液變化:動脈血變為靜脈血,血液顏色由鮮紅變為暗紅。

2、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血液變化:靜脈血變為動脈血,血液顏色由暗紅變為鮮紅。

(二)、 血液循環的意義:為全身各部分的細胞帶來氧氣和養料,帶走細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為出發點,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理論聯繫實際的講解讓學生髮現生活處處有科學、處處用科學,並運用探究式、啟發式、直觀式等多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為他們創設思維的空間,思想的時間,並適時穿插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有趣的課堂遊戲,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課堂知識,還極大地鍛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以實現共同進步。在此僅作拋磚引玉,還希望各位專家和老師多加指導,謝謝。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做什麼事最快樂》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一隻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麼事最快樂,便去問啄木鳥、水牛、蜜蜂、媽媽。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小青蛙產生了做什麼事最快樂的疑問。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分別寫了小青蛙問啄木鳥、水牛、蜜蜂做什麼事最快樂和得到的回答。第五自然段寫小青蛙問媽媽做什麼事最快樂。第六自然段寫媽媽的回答。

這篇童話以對話的形式敍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學生在學完這一課後,可以懂得啄木鳥、水牛、蜜蜂對人類的貢獻,體驗如何跟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感悟到“做什麼事最快樂”的真正內涵,教育自己今後怎麼做人、怎麼做事。

這篇童話在本冊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新課標》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説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

本課教時安排為二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2.認識到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學會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感悟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青蛙媽媽的話,懂得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

二、[説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好動,想象力豐富,好表現,喜歡生動形象的表演,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童話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以讀促講,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做什麼事最快樂。

三.[説教學方式]:

1、學習方式: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中感悟,通過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體會文本。

2、教學方式:本課採用創設情境——讀中感悟走進文本——暢所欲言走出文本——發揮想象演義文本的教學過程安排教學。

3、教學手段:電腦課件

4、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的、開放的學習評價,通過自評、互評、師評,讓不同的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先出示注音詞卡“快樂”,讓學生準確認讀。提問:“你們有哪些快樂的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作出自由的回答。接着,畫面出示一隻小青蛙和一個大大的問號:“你們看,這兒有一隻小青蛙,也在想着這樣一個問題,做什麼事最快樂呢?”畫面出示課題。師微笑説:“讓我們跟着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

二、讀中感悟,演繹文本。

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藉助拼音朋友認識漢字寶寶,提出識字要求,然後再讀課文朗讀感悟直接切入重點段第2自然段,通過師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體會文本,抓重點詞句,感悟文本,總結學習方法,最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第三、四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讀一讀、説一説、演一演的方法再次體會文本。

三、暢所欲言,拓展文本

通過學習最後一段,青蛙媽媽的話,小青蛙知道做什麼事最樂,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做什麼事最快樂嗎?使學生對課文深化理解,然後拓展延伸,通過學習這篇文章,你的想法改變了嗎?你做什麼事最快樂,最後安排了讓學生當一回小記者,採訪老師和身邊的小夥伴做什麼事最快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效果預測: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由於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我覺得學生應該能很好的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簡析:

《小小的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兒童詩歌,本文內容包括一幅圖、三句話,詩句優美,富於想象,充滿童趣。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了晴朗的夜空的美麗的景象。教學這篇課文要抓住詩歌美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九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認識偏旁“門”。

能力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PPT課件,音頻資料。

課時處理: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實際,我安排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通過識字掃清閲讀障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第二課時的任務是:學習田字格內的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背誦課文。我今天要説的是第一課時。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也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裏面體驗和感受,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但同時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理解詩文內涵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創設情境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五.教法和學法:

語文傳統教學方法的精髓之一,便是以讀為主,為理解而讀,為進入語境而讀,為訓練思維、表達、想象而讀。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老師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

2..交流、表演法:學生通過同桌交流,表演等形式,以期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3.多種形式的朗讀:《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在讀中實現詞句的訓練和語言的積累。

六.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説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做組織者,參與者。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做學習的主人。因此,我教學的具體環節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小朋友最喜歡猜謎語,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首先用這樣一個謎語導入課文:“有時掛在天邊,有時落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孩子們經過思考和討論後,得出了謎底是月亮。我趁機用課件展示月亮圖。同時,提出問題:同學們都喜歡看月亮,平時你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樣,讓學生通過回憶把生活與語文學習聯繫起來。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關於月亮的兒歌吧。於是老師藉助《小小的船》的音樂伴奏範讀課文。這樣利用文中的語言、圖畫、運用多媒體展示範讀課文,使學生在賞心悦目的氛圍中產生了閲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有更大的期待。這時,我用課件展示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閲讀主體,應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地位。”因此,我設計了以下閲讀環節: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告訴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不破詞、不丟字、不添字。再把句子讀通順。在學生基本讀通課文的前提下,再讓他們標出生字,初步滲透字形、字義。

(三)趣味識字。

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接下來是識字教學,為了創設學生輕鬆愉快的識字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我設計了以下識字教學環節:

1.自主識字: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記生字。如,用猜謎語的方法記“坐”字:兩個人坐在土堆上。在這篇課文中,要學一個新的偏旁:門字旁,認讀偏旁門,然後利用熟字加偏旁:“人”+“門”=“閃”。來識記“閃”字。還可以通過組詞識記:如,再,可以組詞為再見、看見、見面等。還可以找反義詞:彎——直;坐——立。這時,我利用課件的演示,讓學生非常直觀的認識和理解這兩對反義詞。

2.遊戲識字:因為遊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摘星星的識字遊戲。首先,我出示課件:閃閃的星星多美呀!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們分別叫什麼嗎?然後老師點擊課件上的星星,星星上顯示出生字,學生搶讀。

3.複習鞏固:在短語中複習鞏固生字。通過課件出示短語:彎彎的月兒,在這裏告訴學生“彎彎的”是一個疊詞,然後讓學生在課文中找找還有哪些像這樣的疊詞。

根據學生找到的出示短語訓練:彎彎的( )閃閃的( )

小小的( )藍藍的( )

引導學生説一些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讓他們對這些疊詞有一個直觀的理解,同時在學習短語中鞏固了生字。

(四)朗讀想象,體會感悟。

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薰陶,在教學中我始終重視讓“趣”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讀、想想、説説中感受美,培養想象力,並進行朗讀訓練。

1.引讀激趣。為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進行了邏輯引讀激趣。

(1)彎彎的月兒像什麼?

(2)小小的船兒怎麼樣?這時通過課件出示彎彎的月亮圖和小船圖,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兩者相似之處,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3)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了什麼?

重點是對第三句的理解: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點,又是突破難點的關鍵。學生的想象力是有差異的,有的同學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裏坐”這句話,這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大好時機。對於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來説,這句詩有着豐富的想象空間。

2.再創情境,想象感悟。

我綜合運用語言、圖片、音樂,再創情境:晴朗的夜晚,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抬頭看天空,藍藍的天空上有閃閃的'星星,那彎彎的月兒就像一隻小小的船。引導想象:假如我們坐上月亮船,這個時候,你會看到什麼?就這樣,在教師富於感情的啟發下,激發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情趣盎然的講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裏所看到的景色。

這時引導學生用“我看見___________。”這個句式説話。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力豐富的孩子還能談到人造衞星、宇宙飛船等。這樣,通過想象擴展了課文的境界,使詩的形象更加鮮活,詩的意境更加開闊,而感情也隨之飛馳、昇華。起到了分析講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順利的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3.啟發想象,擴展訓練。

緊接着我又啟發學生想象,出示課後訓練:

彎彎的月亮像___________。

藍藍的天空像___________。

閃閃的星星像___________。

啟發學生由描寫的對象的色彩、形狀等方面去想象。如,“彎彎的月亮像鐮刀”,“藍藍的天空像天海”,“閃閃的星星像寶石”。鼓勵學生説出與別的同學不一樣的內容,還可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形象鮮明的事物,説説“________像_______。”

4.多種形式的朗讀,再次體會感悟。

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理解課文,體會情感,都要以學生的閲讀為前提。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嘗試讀好的基礎上對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體驗,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針對孩子們的好勝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賽讀奪星”這一小環節,使教學再進入一個小高潮。通過個別、小組、大組賽讀,激發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慾望。此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配合動作朗讀課文。具體做法是:①自由讀。②個別上台讀。③全體讀。這樣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並受到感染。

最後,播放《小小的船》歌曲,讓學生隨着音樂一起唱作為本課的結束。

(五)拓展延伸。

我會畫:把你看到或想象的星空畫下來。

(六)板書設計:

7.小小的船

彎彎的 月亮圖 閃閃的星星

小小的 小船圖 藍藍的天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將自己定位於各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學生及其獨特體驗的基礎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落到了實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得輕鬆、愉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達到教學目的。

説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語文xx號,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畫蛇添足》。下面我將從

説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畫蛇添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A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21課《寓言二則》的第二則寓言故事。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二》,是一則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鬆的閲讀中忍俊不禁,並從中體會其藴含的道理。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會認本課的生字、會寫本課的生字。

2、懂得文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説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並用這個詞説一句話。

4、通讀這則寓言。

根據四個教學目標和課文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理解這則寓言的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能用“畫蛇添足”説一句話。

為了講清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

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説教學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所以我在教學中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新課伊始,我運用多媒體出示課文練習。

2、朗讀體會法。朗讀就是賦予作品以生命。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多種形式讀:如有個別讀、比賽讀、齊讀。讓學生在讀書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容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活動法。複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為學生創造口頭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空間。

4、鼓勵、欣賞法。教師及時的點評、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四、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一下方法:

1、小組合作,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繫到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以“看、讀、聽、説、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提問、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多種語文實踐中得到鍛鍊。

3、活動法。在本堂課中,學生參與了複述故事比賽的活動。為學生創造口頭表達的機會,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空間。接下來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過程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環節1.導入新課這一環節我設計的導語是: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掩耳盜鐘》,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我們古代有不少流傳很廣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藉助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説明深刻的道理,這些寓言故事見於各類文獻中,如《戰國策》《淮南子》《韓非子》等,後來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一則寓言——《畫蛇添足》。

此導語以複習上一節課學過的知識展開教學,能在鞏固已學知識的過程中,自然的導入新課。

環節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瞭解這則寓言的內容。

2、幻燈片顯示課文練習題。

(1)讀準

祠 賜 謂 舍 卮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引酒且飲之( ) ②丁壯者引弦而戰( ) ..

(3)説説句子大意: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活動安排:複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最後師生評議,評出優勝者,頒發小獎品。

環節3、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誦讀“畫蛇添足”。

2、串講課文: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3、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然後交流。

明確“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情反而不恰當。

4、能力訓練:這則寓言已成為常見的成語,請造一個句子。教師可先示範造句。學生造句後,組織大家評價是否恰當。

5、全班齊讀“畫蛇添足”一文。

6、請舉出生活中與之同類的事例,並談談你從文中所獲得的啟示。(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難點。)

環節4、總結

《畫蛇添足》的寓意是:事情已經完成了,再做多餘的事,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畫蛇添足》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 讓讀者在輕鬆的閲讀中忍俊不禁,並從中體會其藴含的道理。

環節5、佈置作業

1、複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並寫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這一教學環節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閲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閲讀期待。鞏固知識點,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藉助視覺作用於學生大腦的重要教學手段,它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明確化。因此板書力求簡潔、明瞭。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感知4以內的數》是幼兒園小班數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幼兒對4以內的數量能手口如一的點數,一般來説,3,4歲的兒童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可為幼兒在今後學習數學打下基礎。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通過遊戲,觀察、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2、思維拓展目標:

(1)使幼兒初步建立對數量的認識,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難點:手口如一的點數出4以內的數量。

二、説準備: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為本次教學活動準備了,掛圖,鈴鐺,幼兒操作材料等。

三、説教法學法: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數一數、説一説、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説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

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1、講述故事,引起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故事《耳朵,眼睛和嘴巴》,讓幼兒知道耳朵,眼睛,的作用,來引發幼兒愛聽的,愛看的目的。

2、運用遊戲,進入主題,在這個環節這個中我利用遊戲:《誰的耳朵靈》,讓幼兒聽聲音説數量,感知4以內的數量,培養幼兒的視聽能力。

3、指導觀察,感知數量,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掛圖,讓幼兒説出圖中動物在做什麼,它們分別有幾隻,讓幼兒進一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4、運用遊戲,加深對數量的認識,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進行操作遊戲活動,從而進一步讓幼兒鞏固幼兒對4以內數的感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這節課,我通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遊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在這節課中我整合了計算,常識,語言等領域的知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xeql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