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航天飛機》的説課稿

《航天飛機》的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航天飛機》的説課稿

《航天飛機》是選自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文采用科學小品的形式,以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特點,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從而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志趣。本課內容、結構較簡單,圖文並茂,能激發兒童的閲讀興趣,擴大他們的閲讀視野。但有些句子離兒童生活較遠,不易理解,如“釋放、回收人造衞星”等。本單元的訓練是“寫清楚一件事物的特點和用途。”本章節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致力於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嚮往。根據單元訓練要求,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航天飛機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長大致力於用科學為人類造神福的志趣。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把教學重點定在朗讀課文,瞭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並學習用自己個體語言介紹航天飛機,使讀寫相結合,培養交流的能力。難點為領悟“航天飛機能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衞星”;“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等句子的意思。

二、説教法、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出難點,解決疑點,應該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要採取多種閲讀方法,幫助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另外,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難點部分以多媒體相助,配合活動教學法及總結法,幫助學生分解教學難點,增強課堂的問題情境,促學生入境探究,擴大信息量,學習課文。

根據課文內容特點和教學要求,採用以讀為主,質疑探究,自主合作,課外拓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

三、説教學程序

本着“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精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思路:

1、抓住關鍵詞

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時可以提問展開,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感悟知識。

難點處需要教師的幫助,對於“航天飛機繞地球轉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衞星。”等2處難點句子的理解航天飛機得快、飛得高的特點,通過點擊句子,觀看課件航天飛機在太空工作的實錄,以形象的直觀錄相幫學生理解課文句子。促學生有理解地讀,有感悟有想像地讀。

2、抓住智慧老人的話

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交流,明白航天飛機的三大長處,即飛得更高、速度更快、作用更大,教師可採用比較這一方法讓學生思考體會。

3、練習説話

航天飛機的本領可大了!他能——,他——,他能夠——。在學習中貫穿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課外拓展

閲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打開課堂教學的大門,打破課內外的界限,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得以溝通,讓學生主動地進行靈活多樣的豐富知識的活動。

為此,結合本課內容,引導學生閲讀《航天知識》《小百科畫庫》等書刊或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組織一次以“小眼睛看新科技”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r9w0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