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摩爾質量 説課稿

摩爾質量 説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摩爾質量 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摩爾質量 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選自新課標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的第一課時。物質的量是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導出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物理量,這些物理量不但貫穿於整個高中化學階段,而且被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因此,物質的量概念的教學歷來被認為是重點和難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分子和創造分子。本課時新課標的內容要求:認識化學計量的基本單位——摩爾,能運用於相關的簡單計算,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2)使學生掌握物質的量與微粒數之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建構,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相互交流與討論中,培養與人合作的品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難點:“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課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因此,構建“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概念的同時,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定為教學的難點。

二、學情學法分析

本節課學習合作伙伴是高一學生,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對高中自主學習方法的應用、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欠缺。在本節課的概念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建構自己對知識的正確理解。

三、教法分析

古希臘生物家普羅塔弋曾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準備採用以下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力求讓學生自主構建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引入這節課時,我採用動畫——曹衝稱象的故事引入。“曹衝稱象”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呢?將巨大的不可直接稱重的大象“分解”成一塊塊可以稱重的石頭。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可以採用“分解”的方法,將大的分解成小的,整體分解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我們買米、買面,如何購買?家裏蓋房子,建築高樓大廈,如何買石子、沙子呢?學生很自然地會回答論斤買米,論袋買面,石子、沙子等用噸計。為什麼不買一粒米、一顆石子呢?學生很自然會説米粒質量太小,不易稱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稱量。這些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可以採用“集合”的方法,將小的不可直接稱量的米粒集合成大量的可以稱量的一袋米;即將小的集合成大的,將部分集合成整體。這樣,由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教學情景,為學生建構微觀粒子的集合作鋪墊,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概念的導出

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向學生展示滴水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數。顯然,我們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數,那怎麼辦呢?學生很容易就會聯想起採用“集合”的觀點,把大量的微觀粒子看成一個整體,一個集合,數起來就會方便。老師趁機追問“選擇數微觀粒子集合的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説,選擇多少個微觀粒子作為一個集合合適呢?”學生此時的學習興趣已被調動上來,他們很想知道這一個集合到底是多大。通過課本及“資料卡片”欄目的閲讀,回憶複習有關長度、時間等概念,對物質的量進行類比學習,進一步瞭解物質的量的概念。

(三)鞏固應用

通過以上練習,學生在應用物質的量時,可能遇到的誤區,例如:摩爾可不可以用來表示宏觀物體,1摩爾氧表示氧原子還是氧分子等得以糾正,更加深化了對物質的量的及摩爾的理解。

(四)拓展提高

此時,讓學生獨立完成下圖,並交流探討所填圖的含義。經過交流探討,學生對物質的量又有了更深的認識。物質的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定量認識物質組成的方式。例如,看到CO2這一化學式,就可以認識到:1molCO2含有1molC和2molO。同時,物質的量也為我們提供了定量認識化學反應的視角。

(五)複習小結

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師生共同完成了對物質的量這個概念的小結。整個過程,學生自己用腦子去想,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説,他們交流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答困惑,在合作中討論完成了對物質的量的建構。

(六)埋下伏筆

為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知識技能目標,併為下節課摩爾質量做鋪墊,我又精心設計了以下課後思考題: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精心創設教學情景,以生活中的現象為喻,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將抽象概念和生活經驗有機結合,在發現中理解概念,在應用中鞏固概念,學生最終實現了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標籤: 摩爾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pgj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