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

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

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九冊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記敍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羣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峯,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的。

本組課文以“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老師通過激昂感人的語言和逼真的課文演示,將學生帶入了戰火硝煙的戰爭年代,體會革命先烈英勇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深化了主題。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作業佈置這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説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鬥,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蹟。

2、能力目標: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

3、情感目標;學習他們愛護羣眾,英勇殺敵,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在這堂課中,我們採用了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等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還採用了課件、網絡等現代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朗讀體會,閲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們主要從六個方面來進行教學。

(一)運用電教,激發興趣,理解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明理。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為了調動學生學可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老師巧妙播放狼牙山勢險峻的片段,學生如身臨其境,懷着濃厚的興趣開始了本課的學習。

小學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課文重點處,運用電教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內容,老師在講“頂峯殲敵”時,演示五壯士在頂峯用石頭砸敵人的壯烈場面,使學生像五壯士一樣進入了“陣地”,學生深深被五壯頑強的英雄氣概和高度的革命責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閲讀的重要階段。為了突破五壯士為什麼要跳崖這個難點,特別是五壯士當時的心情及內心感受,老師出示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學生理解五壯士完成任務後的喜悦和對祖國無限依戀,對人民無限熱愛之情,體會他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二、以情促讀,總結讀法,運用學法,讀中感悟。

老師先指名朗讀:初讀想象五壯士的形象。接着通過“頂峯敵”的影片回顧又讓學生品讀好詞段句,體會五壯士與敵人作戰到底的目的,是為了部隊和人民,更加為了祖國,所以,學生對五壯士無比崇高敬的真情實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這時我們及時總結:品讀體會感情。

老師引導學生運用學法,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英勇跳崖”部份,這樣既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又體現了從扶到放的教學特色。

三、自主釋疑,合作探究。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在這課裏,要引導學生提問,把學生的主動權放給學生,這樣做,為學生指明瞭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們以課堂為主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作為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生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老師多次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如運用學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師先讓學生初讀並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在學完本段後,再討論:同學們,看到五壯士應英勇地跳崖後,你們想對五壯士説些心裏嗎?

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室呈現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

四、整合資源,課堂延伸,情感昇華。

語文資源十分豐富,充分整合課內外資源,以點帶面,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課外知識,全面提高語文水平。我們在學習頂峯殲敵的片段中,讓學生用成語彙報腦海中出現的五壯士形象,豐富學生語彙。在學完課文後,老師提供網址,讓學生瀏覽抗日戰爭的資料,使學生愛英雄、學英雄的感情得到昇華。

五、板書設計直觀形象。

這節課的板書既形象又條理清楚,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發展脈絡,中心突出。

六、作業佈置大膽創新,體現個性。

在學完整篇課文後,老師讓學生給自己佈置作業。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濃厚的學生興趣,又體現了個性思想,滿足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 篇2

【説課標教材】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精讀課文記敍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羣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峯,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的。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全文記敍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痛殲敵人→引上絕路→頂峯殲敵→跳下懸崖。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從表現英雄壯舉的感人的語言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精神;二是通過閲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閲讀的速度。課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上,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提高學生閲讀的速度。根據重難點,確立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⑴ 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屍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⑶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 培養合作探究意識。

⑵ 引導學生領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和根據不同感受朗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⑶ 提高閲讀的速度。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⑴ 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羣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⑵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説教法】

1、以讀為本,讀中悟情:

本課我設計了以讀導情,以議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學方法,讓讀書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並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輔以課件,設計了自由讀,試讀,品讀,指名讀,引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理解,最終達到感情朗讀,使情感昇華。

2、重視自主學習,激發主體潛能: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儘可能地讓學生自我活動,去讀書,去思考,參與議論,參與交流,使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並存的局面,讓學生始終有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

3、鼓勵大膽質疑,啟發合理想象:

⑴ 讓學生在讀書中質疑,在讀書中解疑,師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 挖掘教材的創造性教育因素,啟發學生合理想象,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説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由此設立:營造氛圍──創設情景──誦讀感悟──體驗學習──自主探究──自悟自得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達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説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以“勿忘國恥”為主題,展現的是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中華兒女奮起抗爭的百年滄桑,字裏行間都包含了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是本組的第二課,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羣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峯,英勇跳崖的故事。本文也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學中要把理解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滲透思想教育融為一體,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勇於獻身的教育。

二、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的閲讀要求(“在閲讀中揣摩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的表達方法。”“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和本組課文訓練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體會的思想感情,結合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勿忘國恥。)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及生字所在的三組詞語。

2、初讀課文,能運用串聯主要情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能按要求把課文的表達順序補充完整。。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五位戰士對敵人的仇恨,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 教學重點

重點:學會運用串聯主要情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痛擊敵人”一部分的人物動作和神態描寫體會五位戰士對敵人的仇恨。

難點:概括小標題。

四、 學情分析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發生時間距離現在很久遠,而現在的小學生出生在新時期,生活條件較好,受苦較少,他們很難想象到戰爭時代的苦難和當時危急的情況,很難理解壯士們的做法,這樣就不利於激發起他們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於引導,通過故事背景的介紹、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讀的培養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敵人的仇恨。

五、教法學法

1、引導學生學會結合資料瞭解時代背景,閲讀文本,體會情感的方法。

2、學會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主動參與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閲讀、自主感悟、自主發展的綜合語文素養。

六、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 ”

(基於以上教學理念,本節課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七、 教學過程

(一)、藉助資料,走進時代

1、在2011年,日本發生了9.0級地大地震,同學們知道嗎?對此事,你有什麼看法?讓你我們一齊來回顧一段歷史。

(出示日本侵華罪證)

2、抗戰期間進行了很多次戰鬥,其中有一場戰鬥,給當時的中國人和現在的中國人以深深的震撼。但是,這場戰鬥的主角只有五個人,(出示五個人的名字)。讓我們認認真真的讀出五個人的名字。(生齊讀)這五個人被稱為“狼牙山五壯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進入這篇課文,要想走進人物,前期就要先走進時代。抗日戰爭時期距離學社比較遠,學社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瞭解,沒有親身經歷。所以第一個環節就設計為藉助資料走進時代。讓學生感知八年抗戰的不易,為後面學生走進文本做了鋪墊。】

3、解題: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壯士呢?(為正義的事業敢於犧牲的人。)

師:每當提到壯士這個詞時老師都會想起這樣一句話(出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知道這裏的壯士指的是誰嗎?(師結合學生回答簡述“荊柯刺秦”的壯舉。)

師:古代的壯士慷慨悲壯,狼牙山五壯士又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朗讀是走進五壯士的最好方法。

【設計意圖:瞭解“壯士”的含義,由古代的“壯士”引出“狼牙山五壯士”,意在以題目統領全文,既給學生指明瞭學習方向,又激發了他們思疑解惑的慾望,從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急於讀課文,去尋求答案。】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出示第一組詞:墜落山澗 粉身碎骨 嘰裏呱啦 滾落深谷

師:這些詞是寫誰的?讀後,敵人在你心中留下什麼印象。

出示第二組詞:斬釘截鐵 熱血沸騰 昂首挺胸 居高臨下 驚天動地 氣壯山河

師:這些是寫誰的。五壯士給你心中呈現的是什麼形象?

師:描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詞語,兩組詞語,感情色彩對比強烈。我們在讀英雄的故事的時候,就要關注兩組詞語,一組描寫敵人,一組描寫五壯士

【設計意圖: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預習的方法,有一定的預習能力。而這一環節,既檢查預習效果,又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三) 理清文脈、概括內容

1、概括小標題

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師:我們以前學過首先要理清課文的記敍順序,其實課後題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出示課後題:接受任務→( )→( )→( )→ 跳下懸崖】

師:哪個自然段講的是“接受任務”?(板書:接受任務)(指讀第一自然段)我們可以抓住這一自然段的哪些語句濃縮成這個小標題。

從哪到哪寫的是 “跳下懸崖”。(板書:跳下懸崖)(5-9自然段)哪些語句給了你提示。

小組合作來完成中間三個小標題。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語句把中間的部分概括成三個小標題。並隨機板書“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峯殲敵”。

2、理清文脈。讀小標題,説説發現什麼?體會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的。

3、把握全文。把這五個情節聯繫起來,用簡練的語言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説一説。

4、小結:要把握這樣一篇的主要內容就得抓主要情節。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以事説人,説一個羣體的長,我們千萬不能讓學生在頭腦中最後形成的是散亂一片的局面。這是第一課時,所以要先理文脈。而概括小標題,既是一個理文脈、發現線索的過程,又是為後面歸納主要內容服務的一個過程。在説主要內容時,學生就可以遵循着我們前期梳理出來的小標題,運用串聯主要情節的方法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有章可循的訓練途徑,主要內容的概括訓練就落地生根了。】

(四)提取重點,走進人物內心。

師:課文哪部分是詳細寫的。(三、四、五部分)這節課我們先走進第二部分,走進五壯士的內心。

請同學們默讀第二自然段,你瞭解了誰的內心,從哪瞭解的,畫出相關的語句,再細細品味,寫出你的體會。

(學生默讀勾畫,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預設

1、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2、指名讀,讀出你的理解和想象。

3、教師範讀,學生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問: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描述畫面)

4、學生默讀。勾畫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語,把感受簡單的寫下來。

(出示詞語:沉着地 狠狠地打 大吼一聲 把胳臂掄一個圈 把臉繃得緊緊的 全神貫注地)

讀讀這些詞語,你體會到什麼?

5、把詞語放回到句子中,再讀體會,他們在想什麼?

6、齊讀,體會五壯士對敵人的仇恨。

7、小結:我們通過讀文,眼前展現出鮮活的畫面,通過抓住畫面中的細節描寫,我們一次次走進人物內心,通過走進人物內心,我們感受到五位壯士對敵人的仇恨。

【設計意圖:默讀彙報,我採取了重點之中抓重點的方法。也就是抓主要人物的典型表現。通過外在的表象,人物的神態、動作引領學生在一遍遍的讀文中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物形象,領悟表達方法。】

(五)、設置懸念、形成包袱。

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到這裏,作者所用稱呼的都是五位戰士,那麼由”戰士”到”壯士”是怎麼形成的?在什麼地方這種提法才進行了改變?同學們課下可以再細細的品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再繼續交流。

【設計意圖:一節課上完了,學生應該帶着點懸念為下一節課做準備。這是第一課時,是要為第二課時服務的,所以在結束時這樣設計是要讓學生形成閲讀懸念,生成一定的興趣。學生有可能在課下自發的找點材料或再次深入讀文,這樣就能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e4n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