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實用的説課稿集錦七篇

實用的説課稿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説課稿集錦七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浙教版一年級第下冊第14課《神氣的大公雞》。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整體設計思路。

一、 教材分析

雞是常見的家禽之一。早在幼兒園裏,學生就已經畫過公雞,所以在頭腦裏對公雞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小朋友在畫公雞時,不要單純追求“形”似,而要他們努力做到“神”似,畫出它昂首挺立的神情,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誇張和添加。根據教材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能抓住公雞的神態,畫一隻神氣的大公雞;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習慣和分析物體特徵的能力;

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雞的特徵,畫有神氣的公雞

難點: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二、 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情況和本課的內容特點,我主要採取演示法和練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用講授和談話,通過給學生展示課件,使學生獲得知識,體現了直觀性、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

練習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練習部分,我將學生作業分兩步進行,先畫線描稿,再學習有創意的進行裝飾美化,使本課重點得以分散,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有效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於實際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

在《神氣的大公雞》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運用講授法、談話法等。

三、教學過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6個環節,分別是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2.欣賞探究;3.深入探究;4.學生作業;5.作品展評;6.課後探究,拓展延伸。下面我對以下6個教學環節進行介紹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用謎語導入:“身穿花花衣,清早喔喔啼,紅花頭上戴,催人早早起。”讓學生猜這是什麼。然後揭示課題《神氣的大公雞》。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

氛又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為後面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2.欣賞探究。

出示課件,欣賞、評述各種公雞的圖片。並提問:從外形上看公雞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公雞簡單的結構①先畫身體,如一個雞蛋等②再畫昂首抬頭,又圓又長的頸③畫出神氣十足的頭④畫出漂亮的大公雞的尾巴(像彩虹)

課件中豐富的圖片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示範能更直觀地使學生了解公雞的造型

3.深入探究

仔細觀察一幅“雄雞報曉”的圖片,以四個人一小組,研究大公雞神氣在哪裏。每組選代表交流,組員補充。

觀察圖片能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自主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交流和觀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神氣”的理解。

4.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的優秀作業,進行表揚。

5.作品展評。

學生將畫貼到黑板上,並説説自己的公雞有什麼特點,神氣在什麼地方。 評評同桌的公雞那裏畫得最好

6.課後探究,拓展延伸。

回家後,收集一些有關於公雞的材料和圖片

四、最後是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請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分析本課教材(地位和作用):

構圖顯示了作品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的一致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與藝術表現形式的統一性,是藝術家人格力量和藝術水準的直接體現,也往往是藝術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之所在。為此,構圖能力在美術創作中,構圖分析在美術欣賞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構圖的概念、一般要求和原則,構圖常見錯誤和解決方法。

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思維方法和表現方法,從而提高構圖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構圖的豐富內涵和重點內容。

難點:形式美法則:生動與秩序,變化與統一,多樣與整體 。

二、説學情

對整個4班學生來説,素描造型能力還是差,存在很多基礎性問題,比如説,握筆,排線,起型,觀察對象,瞭解物體結構,形體透視,比例,分明暗交界線,安排構圖,上色調,虛實感,空間感,質感等等。而安排構圖,是繪畫的基礎,對於作業的成敗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授課時,分組輔導,解決問題,通過本次訓練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對構圖的原則正確的把握,並指導學生怎樣規避構圖常見的錯誤。

三、教學方法

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和心理髮展規律通過講解法、示範法、分組法、討論法和課堂作業講評等方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四、教學過程

1、教具:PPT課件 、畫具。

2、教學課時:兩個課時

3、教學內容:

(一),構圖的概念:指創作者在一定空間範圍內,對自己要表現的形象,進行組織安排,形成形象的部分與整體之間,形象空間之間的特定的結構、形式,簡言之,構圖是造型藝術的形式結構,包含全部造型因素與手段的總和。

在各種造型藝術中,構圖稱呼有別,例如繪畫的“構圖”,設計的“構成”,建設的“法式”與“佈局”,攝影的“取景”,書法的“間架”與“布白”等均指構圖。

繪畫的構圖:是指畫面的安排和佈局。構圖通過形體、線條、明暗、空間位置等多種因素,在畫面的結構組織關係中表現出來。

(二),構圖的內涵豐富,包括:

1)、物象在空間位置的確定。

2)、物象在空間大小的確定。

3)、物象自身各部分之間、主體形象與陪體形象之間的組合關係及分隔形式。

4)、物象與空間的組合關係及分隔形式。

5)、物象所產生的視覺衝擊和力感。

6)、運用的形式美法則和產生的美感。

(三),構圖的重點:

1),確定構圖的基本形和形式線。

分割畫面的主要長線有:豎線、橫線、斜線、折線、波浪線。

在構圖中起主要作用,畫面表現形象主體組合的基本形狀有:三角形、“S”形、圓形、斷環形、放射形、旋形、同心圓、十字形、柵欄形等。

2),探求構圖所運用的形式美法則。形式美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

迄今為止,形式美法則有兩類八對十六種:均衡與對稱、漸次與重複、對比與調和、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體與主體、微差與統調、特異與秩序。前者多顯示生動型,而後者顯示秩序型。

生動與秩序,變化與統一,多樣與整體,兩個因素,既對立排斥,又影響制約,相輔相成存在於一個統一體中,這便是形式美法則的本質和靈魂所在,運用形式美法則也必須遵守的規律。

(四),評判一副畫的構圖好壞 :

1),構圖的穩定性:即不要偏重失衡,畫面上的物體不要過於偏向一側,物體的疏密變化要掌握到位。(三角形構圖在這方面有着明顯的優勢,因為三角形自身的穩定性是極強的。)

2),構圖的韻律性:即畫面在追求穩定性的同時,不要過於呆板,使畫面感覺拘謹沒有生機,這就必須依靠我們長時間的艱苦訓練了,多畫、多看。例如:點線面的構成,構圖的形式美法則等。

(五),構圖常見錯誤:

1),“構圖偏”——應調整重心求得穩定

2),“構圖散”——主次對比求得變化

3),“構圖聚”——應疏密對比求得變化

4),“畫面空”——應豐富畫面求得充實

5),“畫面悶”——應縮小物象求得對比

6),“畫面呆板”——應打破對稱求得變化

(六),總結:

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並對學生作業做簡單的評述

(七),佈置作業:

利用2個課時完成一副素描靜物的構圖。教師輔導。

説課稿 篇3

説活動教材

這是一首適合託班幼兒朗誦的兒歌,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將布娃娃的形象描寫得栩栩如生。在字裏行間中充分體現了幼兒對布娃娃的喜愛。

這首兒歌中藴涵着許多領域的教育價值。社會領域:可以通過抱娃娃、親娃娃來激發幼兒喜愛布娃娃的情感。藝術領域,可體驗布娃娃的形象美。教育價值最大的則是語言領域,可讓幼兒學説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這句話適合幼兒在角色遊戲中進行運用。兒歌中布娃娃的形象描繪得很逼真,可讓幼兒在觀察布娃娃的基礎上,學習簡單地描述布娃娃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黑頭髮,張着嘴巴笑哈哈,但並非所有的娃娃都是這樣,有些是黃頭髮,有些是小眼睛,也有些是小嘴巴,小娃娃的表情也會有所不同,這就為幼兒的創編活動留下了空間。但託班幼兒又是最喜歡布娃娃,最喜歡當小爸爸、小媽媽的時候,兒歌中的語言正是孩子們想對娃娃傾訴的話語,非常貼近幼兒;兒歌中描述性的語言比較壓韻。適於幼兒進行學習;根據託班幼兒語言以模仿性為主的特點,也可讓他們嘗試模仿性地根據孩子們自己抱着的娃娃長相進行適當地改編。

布娃娃是託班幼兒特別是託班的女孩子非常喜愛的玩具。孩子們喜歡模仿大人,學做爸爸、媽媽去抱抱娃娃,但幼兒在抱娃娃時只有動作,往往是無聲的,而且忽略了對娃娃的形象描述。本次活動我們就提供機會讓幼兒在扮演爸爸、媽媽的自然情景中邊抱邊説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又讓幼兒從觀察布娃娃的眼、頭髮、嘴、表情等方面來學習兒歌:在學習集體描述教師手上娃娃的.基礎上,嘗試根據自己的布娃娃的長相.大膽地進行創編。最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1、活動目標

(1)學説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

(2)能從眼睛、頭髮、嘴巴、表情等方面來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3)在抱抱、親親布娃娃的過程中,體驗喜愛布娃娃的情感。

2.活動重點

(1)學説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

(2)從眼睛、頭髮、嘴巴、表情等方面來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分析】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經驗等密切相關,因此我們讓幼兒在原有語言經驗基礎上來學説語言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在觀察娃娃的基礎上來描述娃娃形象。

3.活動難點

根據自己娃娃的形象創造性地從眼睛、頭髮、嘴巴、表情等方面來描述。

【分析】對於託班幼兒來説,由於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侷限,創編對他們來説有一定難度。但由於娃娃是他們的夥伴,因此在這方面會有所突破。

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石榴》是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文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的家鄉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自然段寫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景象,重點寫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態;第三自然段寫在秋天石榴成熟的過程,重點寫了石榴熟透後的形態;第四自然段寫石榴子兒的形狀與味道,表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本課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範例。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依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嚐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瞭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實物投影儀、石榴、音樂磁帶

學生:畫筆、白紙

【説教法、學法】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動手畫一畫成熟的石榴樣兒。這一作畫過程,實際上是對感知內容的還原,即由抽象文字還原於具體形象。同時也是自己獨有的閲讀感受的表現,自我潛能的釋放,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刻地感知課文語言。新課程又十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如小組成員一起交流喜歡的詞句,一起觀察石榴子兒的形狀、顏色,品嚐它的味道。)同學間相互啟發,相互評價,使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

説課稿 篇5

一、説主題生成:

1、活動生成的原因:地球這一人類共同的家園正面臨着污染蔓延和生態平衡的變化的嚴峻形勢。這一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正如一句公益廣告詞所説:“您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做得更徹底。”因此我設計了這一親子活動,讓“節約用水”這一行動進入家庭,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環境教育從幼兒園走向社會。

二、説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雖然知道要節約用水,他們一邊説節約用水,一邊在洗手、喝水、上廁所等過程中浪費水,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感知、討論、動手合作設計節水流程圖等一系列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能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三、説教材

教材簡析:《節約用水》是一節大班社會親子活動。通過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錄相、設計節水流程圖、送標誌等活動,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幼兒總結出節約用水的經驗並自願去宣傳他人。

四、説目標

目標的依據是什麼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各個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埃裏克森認為:“如果父母能積極支持兒童從事的遊戲和智力活動,兒童就會發展更多的自主性。”皮亞傑道德認知發理論認為:“要使兒童從自我中心實在論中解放出,最重要的途徑是與同伴發生相互作用。”

根據我班幼兒實際情況①幼兒雖然知道節約用,但是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浪費水的現象②已具有繪畫環保標誌的經驗,但部分幼兒動手能力較差。③家長非常支持本班的保教工作。④幼兒特別喜歡看電視,發現電視中有自己會更加興奮。

因此我制定了三條目標:

1、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討論積累節約用水經驗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喜歡參與創造性的製作活動,培養節水意識。

3、感受與同伴、家長合作的快樂。

四、説準備 材料是為目標服務的,為了達到目標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它包括:

1、物質材料的準備:

①影像資料:電視、錄音機、攝像機、鋼琴曲磁帶。

②美術製作材料:水彩筆、蠟棒、剪刀、膠水、8k白紙、透明膠布若干。

③環境材料:環保圖片若干,節水標語,節水標誌若干,家庭節水流程圖一幅,節水衞士標誌若干,小星星標誌若干。

2、教師素質的準備:

①心理準備:頭腦要清晰,心中做到有條理,充分考慮到在活動中可能要出現的情況,若出現該怎麼辦,該説些什麼。

②技能準備:由於這個活動要用攝像資料、節水流程圖,所以我必須做到:

a、錄像的錄製與播放。

b、簡筆畫的基本技能。如:花盆、衣服等的畫法和流程圖的製作。

3、幼兒的準備:

①知識經驗的積累:水有哪些作用?沒有水會發生什麼情況?這些經驗在活動前要掌握。

②技能經驗的積累:會畫實物的簡筆畫,會製作環保標誌。

4、家長準備:

通知家長活動的時間,向家長交待一些活動中必要的常規。

以上這些準備活動要充分,力求達到每個材料都必須能為《節約用水》的目標服務。

五、説重難點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説説這個活動的重點:讓水勤勞起來,多做幾份家務,儘量減少淨水的使用。

而這個活動的難點是什麼呢?就是怎樣才能做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來。

如何去突破重難點呢?幼兒做遊戲→討論→總結節水經驗→在家長的指導下設計出流程圖。

六、説教法

我的這個活動採用了①討論法:幼兒通過討論,自己積累節水經驗②情景教學法:運用圖片、音樂、錄像等手段讓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③圖表法:理清思路,一目瞭然④表揚法:鼓勵幼兒⑤對比法:將浪費水的現象與水的重要作用進行對比,使幼兒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七、説學法 採用①自主的學習方法,自己去分析、討論怎麼樣去節約用水;②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幼兒與家長合作製作節水流程圖,節水標誌;③創新式的學習方法,設計出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流程圖來。

八、説活動程序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水”的主題:

首先播放一段流水的聲音,請幼兒説出哪裏有水,引出家中的自來水。

其次通過討論水有什麼作用,從身邊的小環境中和周圍的大環境中去了解水的重要性。

㈡播放錄像引起興趣,總結出如果浪費水,地球就會遭殃。由水的作用引出問題:他們做得對嗎?幼兒帶着問題觀看錄像。然後進行第二次討論:如果沒有水天池就會幹的,花也會死的,地球就有會有人存在。

㈢第一次區域活動:

家長和幼兒共同制定節水流程圖,並展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鼓勵、獎賞有新意的流程圖。

㈣第二次區域活動:

提出問題:怎樣讓更多的人知道節約用水呢?引出由家長與孩子共同製作環保標誌和節水標誌去宣傳他人。

九、説延伸 這些標誌做出來,怎麼樣讓更多的人知道呢?就由小朋友來當義務節水宣傳員,拿着節水標誌去到中班、小班張貼在水龍頭上方,並向小朋友們宣傳。

十、説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⑴家長工作和幼兒前期工作沒有做好,在活動中幼兒和家長的嘈雜聲較大,以致於聽不清教師的指令,無法瞭解幼兒介紹流程圖的情況。

⑵在製作流程圖中家長有包辦現象。

⑶在討論中,幼兒的知識面較狹窄,只發現生活中的小問題,而沒有考慮到生產建設等方面的大問題。

説課稿 篇6

1.教學對象

三年級

2.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能抓住大公雞的特徵和動態,畫一隻神氣的大公雞。(技法目標)

(2)培養創新能力,形成健康的個性,促進人格全面和諧發展。(人文目標)

3.授課間:

35分鐘

4.主要材料

教師:收集範例若干、多媒體、小型錄像機。

學生:彩色作業紙、收集有關公雞的圖片、常用繪畫工具。

5.背景説明

“美術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創造意向和表現慾望。從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育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即興趣激發——探索發現——會作交流——表現創造——評議總結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師生、生生的激情引趣、創設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並有意識地觀察、分析、討論、欣賞,從而豐富經驗、學會學習,提高藝術素養和美術創新能力。

《神氣的大公雞》一課,讓學生在興趣的引發下,學會觀察、分析、發現大公雞的特徵,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説課稿 篇7

一、教材理解

《比一比》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二的第一篇識字課。課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農家小院的情景圖,美麗的農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場景。其間有勤快的黃牛、悠閒的花貓,有嬉鬧的鴨子、快樂的小鳥,還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蘋果和紅棗。第二部分是詞語,第一行是情境圖裏的動物,第二行是圖中的水果。第三部分是一則韻文。誦讀間會傳出一種暖暖的情意。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這是一種簡單的比較,又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在字裏行間,我們可以依稀看到一個孩子在院子裏跳躍、玩耍的身影,聽到孩子清脆的童音。本文主要通過對農家小院具體事物的比較,為學生提供識字的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韻文押韻上口,節奏感強,很適合兒童朗讀。這課課題為“比一比”,充分説明了這課教材的特點,提示了學法,要讓學生在比較中達到學習要求。教學重難點是識字和學詞。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有時很難建立起字詞與它所反映的事物的聯繫。對於形象思維活躍的一年級孩子來説,這種圖文結合、兒歌類的課文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領孩子在情境中自主地識字學詞,從情景圖中生髮開去,力求識用結合。

三、目標設定

1、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和遊戲活動,學生能準確認讀12個生字,並在認字中,認識新偏旁"提土旁";

2、通過"牛與羊"的比較,"小與少"的對比,學生能在觀察、操作中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四個字,並認識新筆畫"豎鈎"。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由説出讀後的感受,在閲讀和實踐中積累量詞。

四、教學流程安排及設計意圖。

為達成這三個預設目標,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版塊:一創設情境,識字學詞;二比較觀察,指導寫字;三反覆讀文,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識字學詞;

可以藉助課題鼓勵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地看圖説話,隨着孩子們的表述,逐個在圖上出示文中的8個詞語。出示拼音拼讀。之後又去掉拼音認讀詞語。在學生能夠正確認讀詞語的基礎上,出示單個的生字認讀。説説自己有什麼好辦法記住生字。給生字寶寶找找朋友。

(整個設計都是考慮到孩子們先口語後書面的認知規律。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並鼓勵在生活中認字,既能達到識字的目的,也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比較觀察,指導寫字。

四個字可以分成兩組,關注牛和羊的共同點,注意小和少的不同點。讓學生在比一比中,學會觀察與説字。

第三個版塊--學習韻文,拓展延伸。

本課韻文淺顯易懂,節奏感強,琅琅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受朗讀的樂趣,體會語言的韻味。讀的形式很多,有學生自由讀,個人抽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師生間競賽讀,拍手讀。課堂上書聲一片,特別是學生自拍手讀,互拍手讀,學生的積極性已經完全被調動了起來,師生已經融入到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當中,真正走進了美麗而温馨的農家小院,把課堂學習的氣氛推到了最高點。同時,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中華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朗讀韻文時,我設計了幾個拓展點,用量詞來説説其他物體。

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鼓勵孩子們自編韻文。在識字的同時不忘發展語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時時、處處有語文、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我想這對孩子們來説才是最受用的吧。

五、説板書

比一比

大--小多--少

(田字格中四個範寫的字)

我要準備的東西主要是課件和字卡、詞卡以及生字猜分後的偏旁部件。

標籤: 説課稿 集錦 七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w8d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