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必備】語文説課稿範文錦集7篇

【必備】語文説課稿範文錦集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説課稿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語文説課稿範文錦集7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品讀自然,美不勝收——談《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曾發出感歎:“大地的詩歌是從來不會死亡的”!的確,大自然有如一首首耐人尋味的詩,細細品來,其芳香沁人心脾!有如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久久凝望,其神韻美入心田!有如一支支動人心絃的曲,靜靜聆聽,其旋律情韻悠長!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山中訪友》寫的就是作者李漢榮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這幅美麗的山水畫,與山裏的眾美景,有如“朋友般”、“親人般”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根據課標對散文的閲讀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含,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可見,本單元作為散文的閲讀,其鑑賞重點,應是在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山中訪友》作為本單元第三篇美文,應進一步提高學生鑑賞和品味散文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操。

二、説教學目標

據此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的目標確立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2.能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體會寫作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1.感受文中描繪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2.提高品味,欣賞作品的語言特色。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一篇精美散文,畫面美、語言美、情趣美……美不勝收。但在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把欣賞文章畫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懷,品味文章清新優美的語言作為教學重點。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景”,獨特的語言表達能把景物特點的詩情畫意發揮極致,收到把美盡收筆尖的效果。因此,我把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景表達技巧,感受自然之美作為本課的難點突破!

四、説教學方法

1.本文是一篇美文,充盈意境之美。教學時着重創設一種情感與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自主地獲取知識,又陶冶情感,所以整個課堂貫穿情境陶冶法。

2.這篇散文意境優美、深邃。詩一般的語言將作者與“山中眾朋友”互訴心聲的童心和好奇心表達的淋漓盡致,所以,我採用“誦讀法”教學本文,通過聽讀感染、品讀感悟、細讀賞析、互讀揣摩等多種形式的誦讀,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3.突破難點時,採用問題點拔法。

五、説學法

1.我認為讀是走進文學作品的一把神奇的鑰匙。學生通過在讀中品,在讀中悟,在讀中説等多種形式,文章內含便領會於心。所以,我指導學生學會“品讀法”,感受文章畫面美、語言美、情趣美。

2.生生互動法。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説教學過程

下面,説説我的教學過程,我的教學程序主要分為五大板塊。分別為啟發激情、引領美;引讀入情,感受美;品讀悟情,欣賞美;想象動情,創造美;導行延情,昇華美。

(一)啟發激情,引領美

為了很好地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所以一開始我以一段抒情的啟發式提問導入:同學們,走過朱自清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春天和濟南温晴的冬天,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相信同學們也曾與大自然有過親密接觸,那麼大自然在你們眼中是怎樣的呢?

在學生暢談了自己對大自然的感觸後,進一步激情引入(同時一邊展圖片):是啊!美麗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豔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詩人徐志摩的眼裏,美麗的大自然是“夕陽中的新娘”,光豔照人;是萊蒙托夫眼中的戀人,帶給他人所不知的快樂;是郭沫若眼中的“母親”,幸福地“赤裸着雙腳和她相親”;是牧童眼中的少女,夢寐着朦朧而又美麗的遐思!那麼,大自然在作者李漢榮的眼裏,又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隨着作者一起走進《山中訪友》。

學生在老師動情的抒情導入和一幅幅優美的風景圖片中自然受到感染,從而為走進作者李漢榮所描繪的童話世界做好感情的鋪墊,為感受課文的自然美,體會作者情感美起到一個很好地引領作用。

(二)引讀入情,感受美

首先,播放動畫視頻配樂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在這兒,我通過簡單移植遠教資源flash動畫朗讀,讓學生通過眼看、耳聽、心想等多種感官,感受課文情境,初步領略文章的畫面美、語言美、情感美。

完了,學生交流聽讀感受。大致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到文章的美——語言美、繪畫美、情趣美,怎一個“美”字了得!得知拜訪了: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等自然中的景物!字裏行間流露出“朋友般的真情和親人般的深情”。

(三)品讀悟情,欣賞美

首先,學生自由品讀,並提問:文中哪些句子能體會出作者與山中美景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和友情?你能不能把這份情感讀出來?讀給同學聽呢?同時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文中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讀時要加重語氣、要讀出神韻,讀出作者的陶醉感。

通過學生動情品讀,讀出課文的畫面美,然後互讀揣摩,品出作者的情感美。接着,在學生品讀賞析課文之前,教師先示範賞析古橋,指導學生從句子關鍵字詞中品讀體會作者情感,其餘由學生自由選擇,依照老師的方法賞析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石頭等景物描寫,自然而然地感悟出:親切的稱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雲雀弟弟等稱呼既符合景物特點,又顯得親切,形象地體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貼切的擬人修辭,如:山泉捧着明鏡照我,溪流吟着小詩邀我唱和,瀑布從早唱到晚等擬人動詞的妙用,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還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進樹林,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變成了樹,在年輪裏旋轉、流淌,表達了對美景愛得如痴如醉。等等,無處不融入了作者對山中美景的熱愛之情。

接着,在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基礎上進一步提問:你最喜歡文中哪些對自然景物描寫的句子?為什麼?

此問題的設計,讓學生自由選讀,在精美語句中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賞析文章獨特的寫景表達技巧。

在這環節完全尊重學生的個性品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四)想象動情,創造美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為激發學生想象的熱情,寫作的衝動,達到對文章獨特的寫景表達技巧的學以致用,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詞人辛棄疾曾説: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那麼,在作者親切的呼喚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聲呢?試着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迴應的話!

同時提出要求——仿着本文的寫作技巧:親切的稱呼,貼切的擬人,神奇的想象。同桌兩人互相配合,先互讀揣摩,合作對話,再用鍵盤把對話輸入自制的幻燈片,再從老師所給的眾圖片或配樂中選擇最喜歡的圖片,配上最喜歡的曲子,完了,到講台演示對讀自己的“創作”。在這裏,我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圖片與配音資源,為學生髮揮個性的創作做了充分的準備。

(五)導行延情,昇華美

即以抒情的語言深化主題,提醒學生: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要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六)作業佈置

1、選擇文中優美的段落,完成一張精美的幻燈(要求配畫、配曲、配朗讀)

2、選一個好天氣與好友結伴,到郊外一起去觸摸大自然。

(以此作業佈置,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七)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通過圖示法,既直觀簡潔,又有助於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浙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冬眠》。本單元安排的三篇課文都和科學知識有關,讀這樣的文章要把握文章介紹的知識要點,即寫了什麼?還要琢磨文章的詞語是怎樣把科學知識介紹的準確、生動的。即怎麼寫?《冬眠》這篇課文作者通過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了觀察到的刺蝟冬眠的情況,告訴我們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教學《冬眠》這篇課文,其目的是學習作者運用語言文字將科學知識介紹準確生動的方法,為後面3篇課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研讀課文過程中,我感覺到文章很長,但是文章的內容卻淺顯易懂,在課堂,如何讓學生除了讀懂文章,又能體會科普文章的表達方法?如何在科普文章中上出語文味來?這是我思考最多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目的和要求,再聯繫學生實際,從三個維度出發,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的8個生字,通過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理解“蕩然無存,野性難馴”等詞的意思。

2、瞭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動物冬眠的一些知識。

3、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自主觀察,探究的興趣,初步學會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的閲讀方法,體會作者運用語言文字將科學知識介紹準確生動的方法。

4、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熱愛動物,探索動物世界,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三、學情分析

根據學習科普性文章的經驗來盾,學生只對被説明的事物本身感興趣,他們對文章的閲讀,對知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課文介紹了什麼”的層面上,而忽視“課文是怎樣介紹的”,即表達方法的深層次探究,缺乏自覺探究的意識和慾望。那麼,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閲讀的興趣,喚起學生深入探究的慾望,便成了教學本文首要考慮的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針對學生實際,目標中的2,3兩點又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學習課文中,讓學生自讀自悟瞭解刺蝟冬眠的特點。歌德説過:讀書應該用兩隻眼睛,一直眼睛看文字表面,一個眼睛看到文字背後。通過對“甜”“於是”的感悟,通過角色體驗,在多次朗讀中感受作者對小刺蝟的喜愛。

六、教學過程:

本課我打算在兩課時中完成。

下面我來説説我設計的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文本。

“同學們看到這個眠字,你會想到了哪些詞?那冬眠你又會聯想到哪些動物呢?”直接揭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瞭解的談談對冬眠的瞭解。這裏將“冬眠”與學生的舊知相連,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教師能從學生的回答中,捕捉到令學生最充滿興趣的問題,以此為切入口,進行教學更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圍繞主線,多層研讀。

於永正老師説過:“語文味在哪裏?在朗讀裏。”“朗讀是教語文的根本大法。”課堂中我抓“我決定把它帶回家去,看看它怎樣冬眠。”展開教學。

(一)、研讀小刺蝟冬眠的特點,第9——12自然段

課文的哪幾自然段寫了刺蝟冬眠的情況呢?這裏的研讀,我又分3個層次進行。

1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裏要求學生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小刺蝟冬眠的大概情況。

2讀、邊讀邊思,知道刺蝟冬眠的特點。用表格的形式將刺蝟冬眠的情況展現出來,看誰的表格設計的最為合理。我們常説,語文教學應發展學生的思維,這裏,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將自己所讀懂的列舉出來,不僅讓學生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更是在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觀察的順序,敍述的順序。“半個月來”——“第三週開始”——“第二天早晨”——以後的“每隔兩三個星期”,從文字表面的寫了什麼,到感受到文字背後的構思怎麼來寫的,使本文的重難點加以落實。

3讀、讀中品味,感悟。正所謂“語言有温度,字詞知冷暖。”這裏我主要抓住“半個月來,刺蝟蜷成一團,睡得真甜,小鼻尖從刺叢中露出來。”中的“睡得真甜”來感受作者對小刺蝟的滿心歡喜。從哪裏看出小刺蝟睡得很甜?為什麼不説睡得沉,睡得很死,而説睡得很甜呢?這甜甜地睡着了,彷彿讓你想到了誰?看着這小刺蝟,作者彷彿看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你説該怎麼來讀呢?這裏我抓住“甜”,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細節,通過“睡得甜”和“睡得死”的比較,感受語言,又採用角色體驗法,讓學生進入課文特定的情境,深入作者的內心,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獨具,而後又通過學生輕緩,充滿柔情,滿懷愛意的感悟朗讀,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對小刺蝟的熱愛,同時也引發了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歡之情。

(二)、快讀進入冬眠,即第3——8自然段。

那從課文的3——8自然段裏,你又懂了什麼呢?請同學們快速的默讀課文3——8自然段。閲讀時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只要是學生言之有理,不違背科學常識的,我都加以肯定。然後我可以結合學生的回答,抓住“低温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進行教學,旨在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冬眠,並從字裏行間感受到科普説明文用詞之準確。這裏我分兩步進行教學。

1、“低温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這是作者從書上看到的一句話,真是這樣嗎?你能用作者實際的觀察來解釋説明一下嗎?這裏的解釋説明既可以是照本宣讀,簡述文本內容,從而提高處理文本信息的能力,又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二度創作,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打亂第四自然段的段序,通過再次排列,感受句子的嚴謹和“一般地説”,“但是”“因此”的用詞之準確。

三、總結全文,昇華認識。

粗讀結束冬眠一段,“結束了冬眠,這個曾經睡得真甜的刺蝟,又變得野性難馴了?你從課文什麼地方可以看出野性難馴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你能結合你所學的有關冬眠的知識來解釋一下嗎?”這裏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再次感受到冬眠是一種減少精力消耗的自然現象,等冬眠過後,就亦回到從前。

“於是,我又用舊毛衣把它包好,放回當初發現他的地方。”孩子們這裏的於是,僅僅是因為小刺蝟野性難馴,我倆交情蕩然無存嗎?這於是前,我又想到了什麼?這裏的角色體驗,旨在讓學生從“包好”,“放回原處”感受到我對小刺蝟的愛護,再次體會到作者那顆愛小動物的心。

課已終,但我想,從這堂課中,我不僅從學生原有的對“冬眠”認識上好了一堂補充課,更是讓學生從科普文章中感受到了科學的準確與嚴謹,從對重點詞語的關注體會到了科普文章中煥發人文的動人的一面。

語文説課稿 篇3

青春隨想主要分青春的心願、青春的座右銘、青春的知識、青春的頌歌。通過多板塊有創意的學習,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全面提高學生的分析素養,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實現本人情感上的認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説,已經掌握分析性學習的一些基本要求、步驟,學生對本節課材料收集、整理掌握很詳盡,學生積極性很高,也非常感興趣,這就為學習本課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分析性學習,讓學生多側面瞭解青春,進一步感受青春的魅力,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學習活動中陶冶情操,提高語文素養。

(2)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分析能力。

(3)提倡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鼓勵學生樹立本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收集材料、篩選信息、研討問題、口頭交流

難點:本人動手、合作互動,展示觀點、參與活動。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讀寫交流法解説表演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互動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由邰麗華的事蹟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説出本人的心願。

2、古往今來,有許多智者和哲人以他們的洞察力和智慧,總結出許多人生的名言警句,把你找出的名言警句給大家讀一讀。

3、生活體驗,引用詩詞文句解釋青春是什麼?(學生不住蒐集、整理、展示)

4、寫一條名言警句,來激勵本人也送給別人?下面大家開始本人為本人,為同學,為同齡人寫一句話。(學生練習寫)(你的格言是送給本人、同學的,還是送給朋友的?把它標註出來,在交流時,大家可以點評一下。)

5、寫一寫本人在成長中遇到的煩惱和消極的念頭。

大家來幫助解決問題。

(學生拿出筆寫,由學生抽出後交流,解決問題。)

6、同學起立一起讀《青春的誓言》內容附在教案上。

7、朗讀小組聲情並茂朗誦《青春萬歲》(王蒙)內容附在教案上。

教學反思

在本文的教學中,對整個教學設計,我找準本人的位置,能讓學生思考的儘量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動手的儘量讓學生去做,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利用課堂學習,訓練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精神。在分析性學習中,教師既是引導者,又是促進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課堂氣氛融洽而和諧,學生都動了起來,能力得到了鍛鍊。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為我們勾畫出一幅遼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的草原圖畫,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1、2自然段為第1部分,這一部分是從3個方面寫出錫林郭勒大草原遼闊美麗的。先寫廣闊的綠色草原上,野草非常茂盛,突出了錫林郭勒“滿眼綠色”的特點。接着寫清亮的湖水在陽光映照下,神奇而美麗。最後寫了草叢中的野花種類多。

第3、4自然段為第2部分,這一部分是從兩個方面來描寫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的。先寫草原上各種各樣動物的活動,再寫蒙古包前小牧民放聲高歌,反映出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課訓練的主要意圖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背誦第二或第四自然段。

(二)、技能目標: 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情感目標: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和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和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 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和無限生機。

四、教法和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 “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着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於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並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課的導入時,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分塊閲讀,讀中感悟: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有感情的朗讀,捕捉關鍵詞句想象體會,讀出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第二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找一找,在小組裏交流、朗讀,並利用圖片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熱鬧,讀出大草原的歡騰的景象。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比較難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麼?你可以聯繫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發揮你的想象。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又突破了難點,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讀完了第一部分,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野草、湖泊和野花,錫林郭勒大草原將是什麼樣子?給學生一種假設,目的是從另一個角度引發學生的思考,從另一個側面引導學生感受大草原的美麗、廣闊,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作業設計:

結合課文的最後一句,我設計了一項作業:學了課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麼?回去思考,下節課我們一起創作一首草原新歌。從而既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又使學生產生熱愛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語文説課稿 篇5

一、 説教材。

《金色的魚鈎》選自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五課。這是篇敍事課文,講的是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通過這個感人的故事,讚頌了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二、 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堂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圍繞老班長的感人故事,緊扣“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把本課設計為兩課時,現主要説説第二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一〉、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語言、動作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 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對“金色的魚鈎”的理解。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於獻身的崇高品質。

〈二〉、學習重點:通過老班長的外貌、語言、動作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品質。

〈三〉、學習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對“金色的魚鈎”的理解。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於獻身的崇高品質。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三、説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結合本區的學案導學模式,我採用了導讀式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讓學生之間碰出火花,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當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質,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學生使用“讀”(發現並提出問題)——“思”(思考問題)——“議”(討論解決問題)——再讀的方法仔細回味,體會文章感情的方法。

四、 説教學過程。

主要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設計。

〈一〉 複習導入,直奔重點。

1、 齊讀課題,繼續學習,快速瀏覽課文,回顧主要內容。

2、 本文圍繞老班長主要寫了哪幾件動人的事?這裏直奔重點,長文短交。

〈二〉 入情入境,重點賞析。

1、 我設計了探究樂園:(1)用“——”勾你感受深刻的語句,批註你的感受; (2)帶着你的體會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

2、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讓他們在小組中碰出火花,體會真情實感。

3 全班彙報交流,為了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在彙報“夜摸野菜苦釣魚”這個環節時,我設計了一個感人的視頻片斷,想讓學生一下子入情入景,體會老班長找吃的不容易,困難重重。在“奄奄一息讓魚湯”這個片段時,我設計了一段感人的音樂,再次通過學生的讀,讓感情得到昇華,進一步教育學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老班長那崇高的品質和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4、 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目的在於讓學生去收集資料,去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感悟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創造明天的輝煌。

五、講故事練習。讓學生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鈎的故事。練習時注意以下幾點:

(1)敍述採用倒敍方法。以下開頭的方式供參考:朋友,這是一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鈎,也是一個不平凡的魚鈎。就是這個普普通通的魚鈎,曾挽救了我們三位年輕紅軍戰士的生命;就是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鈎,曾包含着一個動人的故事……

(2)複述條理要清,講清楚魚鈎的來歷以及圍繞魚鈎所發生的故事。

(3)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體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六、佈置作業

蒐集長征題材故事、圖片等抄寫或貼在信紙上裝訂成冊,先在班裏傳着看,最後放圖書室收藏。

語文説課稿 篇6

一、分析教材

《馬説》,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在本冊書中所佔的比重較大,且《馬説》這篇文章篇幅精短,寓意深刻,所以作為重點內容來學。

二、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説”的文體特點, 理解作者“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觀點,使學生認識識別人才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論證這一觀點的。

五、教學手段

幻燈片、古箏曲伴音朗讀。

六、教學思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教法:啟發誘導、分層次教學;

2、學法:討論法、分層次三步讀書法。即第一層次疏通文意,第二層次推究文理,第三層次品位意境。

在此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學素質和鑑賞能力。

七、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才藝展示,詩詞背誦(目的是讓學生繼承更多更好的古代文化遺產,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

第二環節:導入課題。通過《愛蓮説》複習有關説的文體知識,從而導入新課《馬説》(並板書)簡要介紹作者韓愈及“伯樂相馬”的故事,(這樣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更好的學習課文作好準備。)

第三環節:採用分層次三步讀書法,全面學習課文內容。

1、第一層次的誦讀,疏通文意。

⑴ 教師範讀課文,(伴着古箏曲《寒鴉戲水》,教師範讀課文,把學生領入學習的境界, 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⑵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的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意在讓學生初步讀懂文章, 領會文章的中心詞語和句段的含義。)

⑶ 開展活動“請讓我來幫助你”。將文中不懂的詞語、句段找出來,向大家求救,即質疑問難,由同學互幫互助的形式解決,看誰幫同學的次數最多,給予掌聲鼓勵,困難較大的可由老師指點。(在這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及關心幫助他人的品質,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空間。)

2、第二層次的誦讀, 探究文理。

⑴ 指名朗讀課文,(思考作者所持的觀點是什麼?)即“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板書)

⑵ 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論證這一觀點的?(為了突破難點, 在這裏教師可做適當的點撥, 例如,如果沒有伯樂,會有千里馬嗎?文中作者是怎樣説的?引導學生從反面得出“從反面論證”無伯樂→名馬無名這一概括論述的方法。

⑶ 輕讀課文2、3自然段。結合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小組討論:作者是如何進一步具體、全面論述自己的觀點的,引導學生得出“餵馬不得法→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這一具體論述和“妄言無馬→實不識馬”這一概括論述的方法。

⑷ 朗讀課文, 找出文中寫了什麼人?什麼物?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體會託物寓意的寫法: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真正寓意後進行。

3、第三層次的朗讀,品味意境。伴着古箏曲讓學生開展朗讀比賽(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第四環節:鞏固練習:投影出示,分三個層次。

1、解釋詞語(基礎題,由C組學生來完成,運用搶答的方式)

2、翻譯句子(能力題,由B組學生來完成)

3、小練筆(潛能發揮題,由A組學生來完成)

由《馬説》使我想到……(100字左右)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小結:本文篇幅精短,可讀性強,易於成誦,所以我把誦讀作為本課的最重要的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循序漸進的朗讀方法,生動活潑的誦讀方式。例如,個人誦讀與集體誦讀,互相聽讀相結合,朗讀與輕讀、默讀相結合,訓練了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板書設計】

馬説 韓愈

妄言無馬→實不識馬 (全面)

無伯樂→名馬無名 ( 概括)

餵馬不得法→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 (具體)

妄言無馬→實不識馬 (全面)

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貓》是四年級上冊第四組“作家筆下的動物”專題下的第三篇文章。《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語言優美樸實,淺顯易懂,字裏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説教學目標:

1、流利、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敍述了小貓的淘氣可愛和大貓的古怪性格,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在閲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難點:初步嘗試比較閲讀的方法,體會不同作家寫貓的異同。。

四、説教法和學法:

經過三年的語文學習,孩子們已經初步學會了朗讀、默讀,有了一定量的語言積累,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以及身心發展的特點採用質疑、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

五、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起興趣。

同學們,你們養過的貓或者見過的貓是什麼樣子的?那麼老舍筆下的貓有什麼特點呢?你們想知道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貓)。

(二)閲讀提示:

1、 學生帶着要求自學課文。思考:本文寫了什麼時候的貓?

2、 哪些段落是寫大貓?哪些段落是寫小貓?

(三) 理解結構,概括內容。

抓住“大貓古怪”“小貓淘氣”這條主線,引導學生探究:

①課文的分段;②段意的概括;③主要內容的歸納。

(以一條主線所發揮的三大作用,使初讀者訓練機理清晰、環環相扣,提高了讀書效率。)

(四)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是啊,古怪也好,淘氣也罷,在老舍爺爺眼裏都非常可愛。把你喜歡(文中最能表現作者愛貓之情)的句子大聲地有感情地讀一讀,然後推薦給大家,做得到嗎?注意説出你的感受,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1)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蹭”是什麼意思?説説你從這個字讀出什麼味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點評:老舍爺爺對貓是多麼喜愛啊!其實只要我們對動物充滿愛心,人和動物是可以和睦相處。

(2)比一比,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麼異同?

①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子,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②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子,在稿紙上踩印一個個腳印。

(第一句把腳印比作小梅花,多美啊,儘管是貓踩髒了稿子,但在作者的眼裏就像一朵朵小梅花,愛貓之情躍然紙上。第二句直説”踩幾個腳印”其厭煩之意一目瞭然。)

啟發:其實貓就是貓,白天睡大覺,晚上捉老鼠,沒事東跑西跑,根本談不上什麼古怪呀,老實呀、乖、貪玩呀、盡職等。但是作者卻寫得如此具體生動,如此惹人喜愛,這更説明了什麼?(作者愛貓,覺得貓像玩皮可愛的小孩似的,所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這樣就把作者愛貓的感情表達出來了。)(或作者熱愛生活,觀察仔細等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ky4z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