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必備】幼兒園説課稿集錦7篇

【必備】幼兒園説課稿集錦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説課稿集錦7篇

幼兒園説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不能説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揭示“騙人必將害自己”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比一比,再組詞。(《課堂作業》第4題)

皮( )裏( )孩( )

被( )理( )刻( )

(二)引人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會了7個生字,瞭解了課文內容,請小朋友回顧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那麼,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1、2段

(1)輕聲朗讀第、自然段,説説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從前,有個孩子在山上放羊)這一句話向我們交代故事的時間是在從前,地點是在山上,主要是寫放羊的孩子。從前是指什麼時候?“常常”是什麼意思?誰能用“常常”説一句話?

(2)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有一天,他在山上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

a.看看“狼來了”後面是什麼標點符號?(!),説明很着急。

b.“狼來了”這句話説了幾次(兩次),要加重語氣。

c.朗讀指導。

狼真的來了嗎?那麼放羊的孩子真的着急嗎?誰能用故意着急的語氣來念一念“狼來了!”?指名讀--評議--齊讀。

②山下的人聽見喊聲後是怎麼做。怎麼説的?當時他們的心情怎樣?(緊張、焦急)課文中哪幾個詞充分地表現了這一點?(趕快、跑、忙)“趕快”什麼意思?你能用“趕快”説句話嗎?

③指導朗讀。用緊張、焦急的語氣讀讀山下的人説的話。指名讀--評議--齊讀。

④放羊的人這時候又怎麼樣呢?看圖結合課文來説,指導學生用開玩笑的語氣讀。

(四)學習第3段

①放羊的孩子只騙了一次嗎?指名讀第3民説説從哪裏看出來。

②理解“一連、好幾回”的意思。

③“好玩”是什麼意思?放羊的孩子覺得什麼很好玩,板書:好幾回

④齊讀第3段。

(五)學習第4、5段

(1)導語:明明沒有狼,放羊的孩子卻大聲喊:“糧來了!狼來了!”而且欺騙了好幾回,他這樣做對嗎,會給他帶來什麼結果,請小朋友自由輕聲讀第4、5段課文。

(2)仔細看圖:狼真的來時,放羊的孩子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是怎樣的?淮能用着急、害怕的語氣讀一讀課文中第二次寫“狼來了!狼來了!”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3)狼真的來了,山下的人聽見喊聲,為什麼不去打狼?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説的?板書:不相信。指導用生氣的語氣念山下的人説的話。

(4)看最後一幅圖:説説最後結果怎麼樣?放羊的孩子為什麼哭了?用傷心的語氣讀最後一節。

(六)總結全文

(1)開始放羊的孩子為什麼笑了?後來為什麼哭了?

(2)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3)齊讀全文。

(七)作業

(1)課後練習第3題:比一比,讀一讀。

①羊被狼吃了。

②狼吃了羊。

比一比有什麼不同?第1句主要講誰?第2句主要講誰?指導學生念好重音。

《課堂作業)第6題:抄寫句子。

板書設計:

39狼來了

放羊的孩子---------山下的人

好幾回

↓羊被狼吃了↓

哭←------不相信

幼兒園説課稿 篇2

我喜歡的朋友

首先,活動設計的意圖出自於對大班孩子年齡特點及年齡段發展外現情況的把握,大班孩子的自我認知意識逐步加強,在社會交往上表現出對自己交往的朋友圈有了一定意識上的界定,他們有自己喜歡的朋友,有自己“討厭”的同學,而且在遊戲活動中總是願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玩具,和好朋友一起去“欺負”其他人,甚至和好朋友一起“幹壞事”。針對上述種種孩子的表現,基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領域目標2中對大班年齡段孩子的要求: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有自己的好朋友,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等社會性發展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才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本次活動我相當重視這一點,整個活動都是幼兒自己觀察、討論、並做到幼幼、師幼交流共同形成社會認知,達到活動的目的。

好的活動選材及設計意圖是活動開展的源動力,但活動的具體實施還得有賴於活動目標的導向性指引,針對此次活動我從能力及情感兩個維度設計瞭如下活動目標:一是情感目標培養幼兒主動關心、幫助周圍人或動物的情感;二是能力目標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觀察發現與想法。把情感目標定位於此次活動的重點目標是因為社會交往本來就是孩子情感外顯的學習與體驗。而此次活動的難點則為從活動開展中延伸對好朋友的拓展認識,將幼兒情感融合進大自然內皆朋友這一點,它需要進行後續活動進一步體現。為了很好的達成活動的目標,我為活動作了如下準備:PPT及輕快的音樂。

在明確了設計意圖、擬定了活動目標及做好了活動相關準備後,我把活動的過程分為了導入活動、基本活動 、結束活動三個大環節,其中在導入活動環節的設計為跟隨律動找朋友,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愉快。老師提出要求後開始活動,環節預設問題為: 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坐在起心裏是什麼感覺? 該環節的設計意圖一是為了給孩子愉悦的情感體驗,二是為更好地過渡到基本活動環節,在兩環節的過渡時師可用很輕鬆的言語即可過渡,過渡環節預設問題為:孩子們和好朋友坐在一起的感覺都這麼好,那我們來看看有這樣一羣小朋友,你願意和他成為好朋友嗎?為什麼?讓孩子帶着問題看PPT,順利過渡到基本活動的第一個步驟。在孩子們形成基本的情感認同後展開基本活動的第二個環節,説説自己喜歡的朋友。通過説達到能力目標的實現,再回到對重點目標的突破即討論他們怎樣才能交到朋友。最後讓幼兒進一步發展思維,説説自己要怎樣去結交更多的好朋友。

我把基本活動設計為四個步驟遞進主要是想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發展幼兒情感,夥伴交流發展幼兒語言表述能力,發展思維提升幼兒情感。結束活動是與導入活動相呼應的設計,即聽着音樂找更多朋友一起跳舞,並和朋友做一些抱一抱、親一親的動作,增進朋友間的友誼。總之,把幼兒放在活動的主體位置是我在設計活動過程的主要想法。也是新《綱要》對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即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就是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與支持者。

幼兒園説課稿 篇3

説活動設計:

在上週,孩子們都很關注班上每天來了哪些小朋友。點名後,我們老師會和小朋友説説每來幼兒身體狀況,在家休息情況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產生了相互關愛的情感體驗。

最近,我們兩位老師為了瞭解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常在節假日打電話給孩子。因此,他們交往範圍由家庭成員擴大到老師,對老師產生了認同感、親近感。

本班幼兒有時能用簡單的言語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敍述生活中的事。但是,3-4歲的幼兒獨白是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利用當前大眾媒體中的公益廣告,引出“打電話”音樂活動。鼓勵強化幼兒想和許多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打電話,親身體驗和許多朋友打電話的的快樂。

該活動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使幼兒逐步熟悉一些社會交往的技能。

説活動目標:

一、三大目標

1、 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 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 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表現的能力。

三、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説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出示寶寶和貝貝

老師以神祕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 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 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

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 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

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 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

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

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 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 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

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

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幼兒園説課稿 篇4

説活動目標

1、學跳《火車舞》能較合拍的隨着音樂做小跑步和找“車廂”的動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規定時間內做“邀請”和“感謝”動作

3、體驗“火車頭”與“車廂”協調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來越多的快樂。

説活動準備

火車圖片

説活動過程

一、熟悉《火車舞》樂曲旋律

1、全體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小跑步進教室

2、合着音樂一拍一下的拍手。

3、幼兒創編其他身體動作,合着音樂可以做做拍腿,拍肩等。

二、出示火車圖

認識火車頭和車廂,用動作表示火車行進小朋友,火車是怎樣開的?請一些幼兒模仿。

 三、學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

1、學習火車行進的動作:小朋友,老師也想到了一個火車行進的動作,你們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2、幼兒隨音樂做行進動作

3、今天火車頭想邀請車廂跳舞,想想看火車頭會怎樣邀請車廂呢?(幼兒討論)

4、練習幼兒想出的邀請動作,老師哼邀請的音樂旋律。

5、車廂怎樣表示對火車頭的感謝呢?請幼兒用動作表示。老師哼感謝處的樂曲旋律。

6、完整的隨樂練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提醒幼兒在規定時間內做邀請和感謝的動作

四、學跳集體舞

1、全體幼兒坐成圓圈,老師先做火車頭,用小跑步去找車廂,示範做動作。

2、幼兒學做火車頭,去找車廂,火車越來越長,讓幼兒體驗朋友越來越多的快樂,活動中表揚能聽音樂準確做動作的幼兒,使其他幼兒也學會合拍做動作,在連接的時候提醒後面幼兒拉好前面幼兒衣服的下面。

 五、複習《表情歌》

火車到站了,大家快樂的唱起了歌,幼兒傾聽歌曲前奏,齊唱一遍。

幼兒園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裏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説説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通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才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為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

(一)硬件準備

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

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

(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説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通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説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寶寶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

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為,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着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啟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啟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接着,教師繼續啟發幼兒聯繫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為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通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説課稿 篇6

1、説教材幼兒是教育活動的參與者,而非被動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選的這次教學活動來自於小班的語言教材,非常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隨着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對好玩的泡泡水也非常感興趣,《綱要》中也強調了選材即要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隨着科技產品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生活之中,對於孩子們平時愛玩的泡泡水,充滿了好奇,更激發了孩子們操作於探索的慾望,因此,我選擇了這節語言活動《吹泡泡》。

2、説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即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根據《綱要》對科學領域的要求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因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具體目標。

1、 嘗試體驗吹泡泡的方法。

2、 願意與同伴交流吹泡泡的發現與感受。

3、 製作泡泡水,並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活動的重點:交流吹泡泡的發現及製作吹泡泡的過程,整個過程也是按照這個重點為主,通過學習吹泡泡的方法,交流吹泡泡的發現,製作泡泡水,這幾個環節來完成的。

一、説教具

1、每人一瓶泡泡水;

2、洗潔精.水.吸管.瓶子;根據活動內容的需要我準備了這些教具來幫助我完成整個教學活動。

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動手操作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説教為輔,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中得到發現,得到知識,真正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樂。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各個領域的知識有機的結合,另外,活動結構分為興趣--遊戲--創造三個環節,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遊戲實驗得到發現。最後進行創造,不僅是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提高,更使孩子們愛上了這節活動課。

2、學法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法、實驗法、操作法、討論法獲得知識,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為幼兒創造了做實驗的條件,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用眼睛去觀察、去發現,並進行討論及製作,從而全身心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上。

五、説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教師: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東西,同時教師演示吹泡泡讓孩子們看,啊,好美的泡泡呀!孩子太高興,都爭搶着拍打吹出的泡泡,課堂氣氛極其活躍。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操作法,演示吹出的泡泡給孩子們看,激發了孩子們對吹泡泡的興趣。

2、幼兒嘗試吹泡泡的方法教師:孩子們泡泡好玩嗎?你們想不想吹呀,那麼我們玩遊戲"吹泡泡"吧!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工具,嘗試吹泡泡,在孩子們吹泡泡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你吹出泡泡了嗎?你是怎麼吹的?寶寶,你吹的泡泡好大呀,是怎樣吹的?琪琪你吹的泡泡一串串的,是怎麼吹的?讓孩子們相互交流吹泡泡的方法,教師巡迴指導孩子們吹泡泡。在這裏我有意識的`追加提問,喚起幼兒深入細緻的探究。

在這個環節中,利用"遊戲"的活動方式,讓幼兒自主探索吹泡泡的方法,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增強了孩子們自主性。

3、繼續玩"吹泡泡"遊戲,引導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

孩子吹泡泡的同時,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現泡泡的祕密?

教師:孩子你們吹的泡泡好美呀!寶寶,你吹的泡泡是大的,是小的?

琪琪你吹的泡泡是什麼顏色?

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發現了泡泡這麼多祕密,泡泡是千變萬化的,有時吹出的是大大的,有時是小小的,有的泡泡飛的好高好高,有的泡泡一下子就破了,你們説,吹泡泡是不是很有趣呀!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引導提問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在吹泡泡的遊戲中自主觀察泡泡的變化,摒棄以往教學中教師急於把答案告訴幼兒而忽略以幼兒為主的現象。

在本次活動中,我把幼兒作為主體,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項發言機會,讓幼兒自己説,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讓孩子們自己去看,自己去玩,去探索,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及求知慾望,也可以説整節課我和幼兒都在説,都在觀察,都在發現。

總之,在整個活動中,我追求快樂、科學、寬鬆的活動氣氛,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

我的説課結束了,希望大家能提出寶貴的意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力求精益求精,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説課稿 篇7

一、教材

節奏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是音樂的骨骼,一切音樂活動離不開節奏,節奏感是音樂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進行節奏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節奏型表現的不同聲效,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節奏感和感受力。感受音樂的強弱快慢變化,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表現慾望,增強幼兒的對節奏樂的興趣。因此我將本此活動的目標定為:1、分辨聲音的長短,用線條畫出來。2、分辨聲音的高低,用圖畫出來。3、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分辨三種不同的音型。

(一)延長音:彈延長音時,要稍微放慢,延長音的音是很長,幼兒很容易分辨出來的。

(二)高低不同的音:音的高低對來説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幼兒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視覺形象就很容易理解,當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相聯繫時,抽象的東西也變的形象了,幼兒很容易就能運用動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現出來。

(三)半休止符:休止符的掌握是活動的難點,利用情境啟發的教學方法由休止符聯想到陷阱或障礙,需要停一拍,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記憶節奏型。

難點: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一)傾聽是感知音樂的前提自然地、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傾聽處於他身邊的聲音,比如幼兒所熟悉的動物,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和人們活動多發出的聲音等,如果能從小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中各種聲音的傾聽興趣和傾聽能力,將會為他們欣賞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以及豐富他們對聲音的各種感性經驗。

(二)認識音樂作品中的表情作用音樂作品獲得情緒體驗和內心感受的基礎上,教育者應有意識地進一步深入引導他們認識節拍、節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樂表現手段在藝術表現上的表情作用結合切身的音樂感受和體驗,學習必要的音樂知識,從而鞏固、發展和深化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

(三)能區分人聲和樂器的音色各種不同的樂器因其構造不同而讓其有不同的音色特點,三歲之前的幼兒對樂器和人聲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歲的幼兒不但能區分人聲和樂器還能學會用各種不同的音色來表現音樂。

(四)通過視覺促進幼兒對音樂的感受音樂是流動的,音樂的表現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我們可以藉助於一些圖畫、動畫、教具、情景佈置等來簡單地演示音樂的意境,從而觸發幼兒的創造性想象來了解明白樂曲的性質、情節、情緒,所以適當地調動視覺對幫助幼兒欣賞音樂是大有裨益的。

三、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支筆、一張紙、鋼琴。

四、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教師通過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讓幼兒在學習中能愉快輕鬆,從中學到知識。

第一個環節是通過觀察讓幼兒很容易分辨長與短的關係,引起幼兒更好的思考與理解.

第二個環節是可以加深幼兒對三種音型的理解.

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在活動中以遊戲為主,深入活動幫助瞭解.

五、活動過程:

1、讓幼兒分辨三種不用的節奏型。

(1)延長音。如:5---。

(2)高低不同的幾個音反覆出現。如:1234543212345432。

(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如:50505050。

2、請幼兒邊聽邊唱感知這三種聲音的長短、高低,然後用線條或圖畫出來。幼兒繪畫結果不做統一要求,只要幼兒能講出道理並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

3、對於能力差一點的幼兒要求他只畫音的長短,如教師唱5———和5555啟發他們畫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複幾遍。

請幼兒玩排排隊的遊戲。將幼兒分組,聽到5————的聲音站成一直線,聽到1234543212345432幼兒手拉手分開站成彎曲的對形,聽到50505050幼兒站成一高一低(蹲)對形。反覆幾遍鍛鍊幼兒的靈敏性。

六、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內,聽錄音做畫聲音的遊戲。

估量:基本上能用線條表示出音的長短。

評析:

通過畫聲音,能反映出幼兒對音長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幼兒能將5050畫成■□■□,而有的幼兒畫成╳〇╳〇,還有的幼兒畫成,有個鉛筆有頭,有個鉛筆沒頭。畫聲音對幼兒在音樂的感受力的表現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

活動結束:

幼兒一起探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2nw3z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