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必備】説課稿錦集8篇

【必備】説課稿錦集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説課稿錦集8篇

説課稿 篇1

一、 説教材

1、 教學內容:本課是人教版四年級第七冊四單元的內容。

2、 教材簡析:分數是我們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到的新內容,它又是學生對分數理解的關鍵,本課的學習還為以後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來進行的。讓學生通過課件中的動畫操作演示,使學生理解加減法的算理,並且明白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子才能相加、相減的道理。使學生通過操作明白算理,在“動”中思、在“動”中悟。

3、 教學目標:經過我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瞭解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思想目標: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

4、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和計算簡單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二、 説教法。

在本節課中,我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 從生活情景出發,以遊戲環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知識的門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2、 大膽利用課件讓學生自學,使全體學生處於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3、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4、 在學生的反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三、 説學法: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決定在教學中採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課件中的動畫演示自己歸納、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的同時,自己嘗試對分數加法的計算,並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將分數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條思路。

3、充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增強合作學習的合作精神。

4、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學生自己充當老師的角色,自己出題,學生自己解答。

四、 説教學過程:

1、 為了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複習中,設計了一個“過關遊戲”環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計算回答的同時,也將分數的含義理解在學生頭腦中得到加深,為新課內容打下基礎。

2、 在新課以前,我出示一個探索實驗的動畫圖,讓學生直接根據演示列出算式,然後告訴學生知道為什麼:+=,接着就揭示課題:簡單的分數加減法。這樣可以使課題很自然地滲透到學生腦海。

3、 在例1的教學中,我決定採取讓學生讀懂題目以後,自己分小組討論列出算式,再試着進行計算,並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訴自己的小夥伴。我想通過這種方法,一定可以使學生人人動手、動腦,體現出自主探索學習的優越性。

4、 就課標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並在具體的生活情意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因此在例2的教學中,由於有例1的基礎,我讓一個學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結果以後,再特別指出:“”這個分數有何特點,然後利用課件演示,使學生明白實際就是一個單位:“1”可以直接等於“1”,並且讓學生説一説還有哪些等於1的分數,請學生舉例,同時使學生明白等於1的分數有無限多個。

5、 在分數減法的教學中,由於有了加法的基礎,所以我決定大膽的讓學生自學,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探索、推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將分數減法的算理記在心中。尤其在例4的教學中,讓學生積極思考,明白為什麼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數的原因。

6、 在分數加減法教學過程完成後,我準備引導學生完整的歸納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並且教師板書在黑板上,以利用學生的感覺器官,增強學生的記憶。

7、 課堂練習是一堂課的關鍵部份,所以我在學生完成了課本相應的做一做以後,鼓勵學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數加減法的題目,再請其他學生來完成,通過這個環節的練習,我想學生一定具有極強的課堂興趣。

8、 最後,我還安排了一個“摘蘋果”的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記、在歡快的氣氛中,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刻入學生大腦。

五、 板書設計: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我特將板書設計如下:

以上是我對這一課時的教學設想,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以新課標為準繩,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一定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愉悦、興奮的氛圍中自然接受所學的知識內容,並讓學習內容能在實踐中得到昇華,為後面的學習分數打下基礎。我相信學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此節課的教學內容,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在以上教學設計中,肯定會出現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們批評指正,歡迎多提寶貴意見。非常感謝!

説課稿 篇2

一、指導思想及教學目標

【指導思想】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加強教學的過程性、學生學習的體驗性,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山東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創新實踐平台的設計,正是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這樣一個彌足珍貴的空間。本着“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核心理念,“小課堂、大社會”的特色,我們給創新平台活動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綜合應用、自主探究的平台。第二,獲取新知識 ,拓展能力的平台。第三,創新實踐,活動體驗的平台。活動圍繞的核心問題是最大限度地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更好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設計思路及活動過程

【整體思路】

《循環利用資源與保護環境》這一實踐活動不是一堂課能解決的課題,加之初三實際教學中又不可能佔用太多課堂時間,所以我們把整個活動設計分為四個有機統一、互相呼應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課前準備——自主發現 目的:走進生活——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二階段:課堂展示——互動交流 目的:合作研究—— 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三階段:課後拓展——反思體驗 目的:自由論壇——大珠小珠落玉盤

第四階段:迴歸生活——指導踐行 目的:我在行動——千樹萬樹梨花開

為了使活動資源共享,使活動可持續開展下去,能夠讓校園效應和社會影響更深更廣,我們和學生一起創設了一個無限的交流與分享、探究與創新空間——濟南外國語學校《循環利用資源與保護環境》專題網頁。

下面讓我們按照活動的四個階段,分別進入網頁相對應的“熱點視窗”、“ 互動舞台”、“自由論壇”、“無限空間”這四個板塊,給大家説明我們的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板塊一:熱點視窗(課前準備:走進生活——為有源頭活水來)

課件展示:生活長鏡頭:十五班的馬曉陽和王曉月兩位同學走上泉城路,運用家用攝像機記錄下了濟南市街頭缺少垃圾箱,尤其少分類垃圾箱的現狀,孩子的內心深受觸動,她們説:“活動前從沒有想過循環利用資源和自己聯繫這麼密切”,本次活動使她們懂得垃圾也是“財富”。

設計意圖:本着“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理念,課前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生活大舞台,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生活情境中,培養觀察、分析、評價、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積極情感體驗。或走進圖書館、閲覽室,上網衝浪蒐集資料;或走上街頭或深入工廠、企業、社區,運用拍照、DV、採訪調查、觀察實地等手段,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

這裏的資料主要是學生隨時提供,老師也可以適當補充,主要是全面觀察,辯證地看待社會現象。課件展示:濟南垃圾處理系統。

生活處處皆學問,當我們把探究的樂趣交給學生,學生學得更加主動、生動、靈動 ,通過“熱點視窗”把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地引進了課堂。

板塊二:互動舞台(課堂展示:合作研究 ——此時無聲勝有聲)

課件展示:在探討循環經濟的概念時,艾迪同學設計了動漫作品“讓循環經濟圓起來”,使抽象的理論知識簡單明瞭,栩栩如生;二班和十五班的組合“水精靈家族”,設計了別具一格的FLASH,用形象的動畫向同學們演示了水的循環利用的可能和設想;七班同學組成了“紙的旅行”,探討了紙的循環利用的有效方案;“東遊記”小組設計了“秸稈-——看我七十二變”,“三國演義”小組設計了“塑料是把雙刃劍”等充滿哲辯與童趣的多媒體課件。

設計意圖:各小組有不同的見解與收穫,也存在一定的困惑,老師給同學提供了在課堂上彙報自主學習成果,交流學習心得的這一合作研究的環節。這一過程教師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真實感受,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構思和設計充分地展現自我,通過學生的多媒體作品,一幕幕再現生活中的情境,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創造帶來的快樂,通過教學互動,進一步激發起學生的創新靈感,讓每一個同學都投入到這次充滿創新樂趣的活動中來,使課的展開真正能成為影響學生良好品德養成和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不斷生成、發展、提升的空間,成為學生生命靈動和個性張揚的舞台。教師則追求一種“潤物無聲”的意境。

板塊三:自由論壇(課後拓展:自由論壇——大珠小珠落玉盤|)

課件展示:在接下來的“自由論壇”中,大家紛紛暢談在工農業生產中,在日常生活中,各個行業、各個班級、各個家庭中各種浪費現象和行為,紛紛出謀劃策循環利用資源與保護環境的餓辦法,學生家長給我們送來了專題講座,我們的學生也敢當專家走上講壇。 “思維對對碰”,更是一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心靈溝通,情感融和”的動態發展過程,學生與專家對話,同學與同學面對面,創造了許多意外和驚喜。

設計意圖: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通過連續性、系統性的教學,通過學生活動的漸進發展和積累,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通過反思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研究的學習,梳理學生提出的深層次問題,為學生進一步創新實踐提供理論幫助,進一步激發創新實踐的興趣。

板塊四:無限空間(活動體驗:正在行動——千樹萬樹梨花開 )

課件展示:我是節約小能手:十五班的馬曉陽和王曉月等同學開始探究家裏各種生活垃圾、學校各班級垃圾的豐富成分,給全校師生髮了一份倡議書“變廢為寶,垃圾製造”,並自發用紙盒子在班裏、家裏設計了多格垃圾箱。如今學生們富有創新意識的探究在繼續,創造出的驚喜也還在延續。我們先後開展了“巧手扮我家”、“變廢為寶小製作”、“爭當環保小衞士”“為綠色奧運出謀劃策”等活動,注重與生活實踐接通,為學生行為踐履提供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的表現平台。

設計意圖:迴歸生活,學以致用。創新實踐平台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提倡這樣的口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讓滿意的微笑被每一個孩子分享。我們始終追求學生的自由選擇和主動參與,強調學生人人蔘與、個個出謀劃策,追求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學習過程的連續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是學習和實踐的主人,感受到實踐的艱辛和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感受到自身價值與勞動的價值。大大促進學生的道德生活不斷充盈,使他們變得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創造力,越來越有責任感。

此次創新實踐活動開展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收穫了很多意外的驚喜,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分享。

三、反思啟示及教育效果

要妙趣橫生, 重預設生成;要自主創造,重評價誘導;要回歸生活,重指導餞行。

創新實踐平台是能“煥發生命活力”的沃土。要讓學生在這“方寸”之地吸取到足夠的營養,盡情展現個性魅力,教師必須下足“工夫”。這“工夫”要求教師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認真鑽研教材,寫備課思路,既課前預設;還要求教師有一顆敏感的心,一雙發現的眼睛,及時捕捉師生對話中出現的即興創造的火花,並予以引燃,使不同的體驗有一個交流和爭辯的機會,從而超越預先設定的目標,既課堂生成。特別是教師恰如其分的激勵評價會讓學生感到親切和温暖,喚醒學生的自信心、上進心;發現學生心靈的火花,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讓每位學生在活動中中都能書寫出自信而輝煌的樂章。

有的同學提出想研究的課題,我就鼓勵他親自動手,並且隨時提供幫助;有的學生喜歡在課後告訴我很多方面的知識,我就及時表揚並鼓勵走上論壇;也有的同學設計出現問題,甚至失敗,我就肯定他們對活動的參與,並引導他們另闢蹊徑;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從不忽視,尤其是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我會給予適當的鼓勵性、肯定性、協商性或矯正性評價。例如:在課堂展示“紙的旅行”作品時,一個調皮的學生鍾源,竟然從辦公室的廢紙簍裏,把老師扔掉的一張只寫了幾個字的打印紙擺到了講台,我當時對他的這種行為進行了高度評價,真誠地對他説:“你的發現對我震撼太大了!”並鼓勵同學們課後繼續搜索與發現:“聚焦老師辦公室的節約”。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分別從辦公室到食堂,從宿舍到廁所等角度深入調查瞭解問題,提了幾十條建議,我敏鋭地捕捉到這裏邊有效的信息,分別用“你真會觀察生活”;“你説的很有道理,老師非常佩服你能辯證地看待‘開發與節約’的問題”;“你的想法使我對做環境友好使者有了新的思索”;“你的建議對我們構建節約型校園太有價值了”等作出及時評價。即使學生回答有偏頗的時候,我也先肯定其中合理成分,再從價值觀上,看問題的角度、方法上等啟發引領學生。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才學生獨特的感悟得到尊重,個性得到張揚,思維火花得到綻放,活動始終充滿了勃勃的生命活力。教師的評價語言只有“引之得當”“引之有法”“引之得益”,學生才會有所建構,有所發展,也才會真正迴歸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做法,自覺行動。

説課稿 篇3

一、教學內容及設計理念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篇有關海洋的説明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行文簡潔流暢,綱舉目張,條理清楚。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了它的弊端——信息量少,學生感覺海洋還是離自己很遙遠。如何拉近課文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海洋產生感性認識呢?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得以昇華,能力得以提高呢?基於以上思考,我認為藉助瑞博教學平台十分有效。《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網絡教學以龐大的知識信息資源庫為基礎,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學生將網絡作為獲取資料、自主探究和意義建構的工具,採用“研究性自主學習的模式”,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取學習的內容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充分激發了學生主動意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流程設計

(一)問題創設——自主探究

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複習“海洋與人類有着怎樣密切的關係”展開情境,並進一步明確上節課學生確定要研究的核心問題“人類是怎樣開發海洋,使海洋成為21世紀的希望”,提出自主學習任務。通過“學習建議”,讓學生在網絡中帶上真實的任務一步一步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並更大地激發起求知,進入自主探究的空間。探究文中7、8兩小節所介紹的海洋開發所帶來的重要性。學生通過我的瑞博教學平台中的“網絡資源庫”選擇有效的方式獲取所需要的文字、圖片等信息資源;在網站所開設的“資料收集和整理”中把對解決問題具有重要關聯的信息,整理篩選信息,發送出去,資源共享。學生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獲得了較完整的學習經歷。

(三)分享體驗——交流提高。

學生將自主探究獲取的信息通過上載到交流空間,師生共同分享成果。重點引導交流四方面的內容:

1、“利用水力發電”對人類的重大意義。通過具體的數據,學生感歎海水的運動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不可小瞧。

2、“淡化海水”對人類的重大意義。學生了解到許多淡化海水的方法,知道了淡化後的海水解決了部分地區的乾旱。

3、“建設海底城市”對人類的重大意義。學生介紹了海底隧道,科學家們設想的海底居住格局,驚歎於海底的廣闊空間。

4、還有哪些海洋新能源對人類有着重大意義。學生補充介紹了海洋生物新藥能等,沒想到海洋有如此豐富的能源供人類享用。

(四)設計口號——情感昇華。

學完文章的重點段落5-8小節,在學生強烈感受到海洋對於人類的重大意義時,學生意識到了保護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這個關鍵時刻,學生為保護海洋設計宣傳口號,對海洋的情感得以昇華。學生用獨特的體驗寫出了的口號,振奮人心!

在這節課中,學生在網絡環境中學出了語文味,讓語文課堂呈現出了飽滿的姿色!讓我們繼續在網絡中找尋語文之路!

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境、傳播病菌、危害健康的罪魁禍首。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將會變得讓我們人類無法生存。

這篇説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作比較等説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係。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説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的兩面性。

3、鞏固本單元學到的説明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及其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的兩面性。

二、説教法和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識特點、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採用“導—扶—放”和角色多角度的方法來達到預設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新課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在學法上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讀為本、以讀促解來達到學生質疑、解疑。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還給課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教師:請你們伸手摸摸我們的課桌、抽屜看看,看看你們看到了什麼?(生:灰塵)那麼,你們就對着自己手上的灰塵説説你的感受?

2、課件出示資料:“耀武揚威”的灰塵

3、教師:看來灰塵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很不受歡迎,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假如沒有灰塵)我們的生活就會快樂無比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假如沒有灰塵。

(讓學生親手觸摸身邊的灰塵,親口講述對灰塵的“恨”,且通過資料的“添油加醋”,能讓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為下一環節的學習設下良好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朗讀課文,讀完説説沒有灰塵行不行?

2、出示生字生詞

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

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通過讓學生充分的朗讀,並“説説沒有灰塵行不行”,能使學生對灰塵根深蒂固的“恨”有一絲動搖。)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1、指名讀閲讀提示。

2、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麼特點和作用,然後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説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説明方法

細小

削弱陽光的強度

列數字、做假設

散射七色陽光

使天空呈現白色

做比較、做假設

具有吸濕性能

調節氣候、氣象萬千

做比較、做假設

教師巡迴指導。

(新課程中提到要提倡學生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且能訓練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經過小組的交流、討論來完成表格,逐步化解對灰塵的“恨”。)

四、全班交流

小組派代表彙報本組的討論成果。

五、小結感悟

延伸拓展

1、指名讀3、4、5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2、你還能舉例説説,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

(設計目的是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灰塵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我通過引導學生對比灰塵的危害和作用,體會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再從身邊實際的例子出發,又一次點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使學生能聯繫生活實際更直觀地理解事物的兩面性,突破難點。)

板書設計:

12假如沒有灰塵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

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我今天説課的課文是北師大教材第一冊第八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小書架》。

北師大教材是從學生的角度入手的,它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將識字教學與拼音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體現了漢語拼音的工具性。

而本教材的第八單元是學生正式接觸、學習拼音的開端。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學生將學習六個單韻母及其四個聲調。

在本單元適當的安排了《小書架》一文既鞏固又強化了單韻母的學習,這也算得上是編者煞費苦心了。

本課主要講了我家的小書架上,爸爸、媽媽和‘“我”的書擺放的位置,並在最後説明每天放學都要看它。

本文一方面説明這是一個愛讀書、愛整潔的家庭,另一方面也告訴了小朋友要養成每天看書閲讀的好習慣。

這篇韻文朗朗上口,易讀易背,生字簡單,易認易寫,是初學識字的好教材。

音節中基本出現了所學的字母,有利於學生鞏固剛剛學過的單韻母。

鑑於教材的安排,我制定了以下的方案: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擺放物品要整潔有序,並逐步培養每日閲讀的好習慣;

2. 繼續利用多種方式識字,認字8個,寫字4個;

3. 繼續利用熟字聯繫拼讀;

4.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其教學重、難點: 1. 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擺放物品要整潔有序,並逐步培養每日閲讀的好習慣;

2. 繼續利用多種方式識字,認字8個,寫字4個;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喜歡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張小書架的幻燈片,讓學生觀察後揭題。

然後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講眼前這個小書架的樣子。

用“丁丁家的.小書架當然要由丁丁來介紹。”來引入課文的學習。

本文內容淺顯,學生易於理解。

所以,要把重點放在認字和拼讀上。

在自主學習時要運用多種方法識字,並要適當的指導學生進行拼讀練習。

在讀文章之前,教師要有意識的歸納認字的方法。

先由學生自由讀文,再分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生字,最後再來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在這期間,教師要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對於生字,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進行拼讀練習,從而達到拼音識字的目的。

因為本課節奏感強,易於朗讀,所以可以讓學生用多種形式來朗讀、背誦。

寫字時要重點指導“書”、“用”的筆順,要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調整位置,直到寫好。

本課的一個拓展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找出丁丁家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喜歡閲讀和學會整理東西的習慣和能力。

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兒歌;

2. 正確書寫生字。

板書 :爸爸 上 媽媽 中 我 下 愛讀書 愛整潔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一)、説教學內容:

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音樂第6冊第五單元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介紹傣族特有的建築、舞蹈、風俗,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並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二)、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節拍為2/4拍,一段體結構,屬五聲E宮調式,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欣賞、表現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能專注地聆聽音樂、體驗、感受我國西南少數民族音樂的魅力。

2.能用優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本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並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瞭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及編創表演

難點:1.歌曲中同節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最後兩樂句

2. 感受及表現傣族風情。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電子琴

二、説教法

1.情景導入法。老師通過讓學生聆聽歌曲《愛我中華》讓學生知道我國民族眾多,再通過談話“你們瞭解雲南嗎”引出雲南及傣族,再通過課件展示傣族的優美風景及風土人情創設了傣族的優美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巨大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嗯”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這樣有利於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又能培養學生音樂記憶力。

3.音樂比較法:為了突破歌曲的難點,最後兩樂句在音高上不同,教師採用了比較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認識化難為易,也體驗到音樂課中的趣味感。

4.創設多種體驗、感受,表現的形式和通道,如通過師生聊天、欣賞傣族風情、

欣賞舞蹈、欣賞音樂、表演、創編舞蹈等等途徑,使學生能夠在更寬廣的領域中發展自己的藝術潛能,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三、學法

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通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為易,最後親自嘗試,完整並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羣體合作法。在創編舞的過程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先觀看,再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羣體力量,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達到共同提高。

四、教學過程:

(一)聆聽活動: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通過讓學生聆聽歌曲《愛我中華》讓學生知道我國民族眾多、地大物博。)

(二)情境導入:出示課件,欣賞傣族的竹,潑水節和孔雀的圖片

(通過課件展示傣族的優美風景及風土人情創設了傣族的優美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巨大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三)新歌教學

1.出示課件初聽歌曲。 (教師通過動聽悦耳的音樂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熱情)

2.師讓生仔細的聆聽歌曲,並提出要求即把歌詞描述出來!(在這裏教師非常注重學生聆聽能力的訓練)

3.要求生用最動聽的聲音來讀(激發學生有感情的表現歌詞)

4.講解“小卜少”“小卜冒”,(在這裏教師通過一句問話解決了學生的疑問)

5.師範唱歌曲一遍!(音樂課的教師的必備素質就是唱好歌,既可以得到學生敬佩,也可以更好的詮釋歌曲)

6.師生一起用“嗯”哼唱歌曲的旋律。(通過哼唱讓學生熟悉歌曲)

7.跟琴聲輕輕地把第一段加上歌詞唱一遍。

8.比較第一段的最後兩句是否一樣。(出示課件)

老師用琴彈出兩句,再請同學們把這兩句唱一下(在這裏教師通過比較與聽唱解決難點)

9.更琴聲把第二段加上歌詞唱一遍

10.要求學生把傣族的美景和傣族小朋友幸福生活的情景用歌聲表現出來!(通過語言的描繪激發學生表現的熱情)

11.分小卜少們和小卜冒兩組比賽,看哪一組最有感情、最能表現出雲滿人民美好生活的情景!

(通過比賽激發學生表現的激情)

12.跟錄音進行接龍唱

(通過接龍唱既可以激發學生演唱的興趣,也可以及時糾正學生某些樂句的唱法)

(四)拓展延伸

1.欣賞傣族舞蹈-----《綠色的竹樓》。(通過欣賞激發學生對傣族舞蹈的喜歡)

2.把《金孔雀輕輕跳》歌曲用傣族舞的動作表現出來。(歌曲的第一段,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的動作,第二段要求同學們跟隨音樂自由進行創編。)

3.指名幾個跳的好同學,到前面來表演,其餘的的學生演唱

(五)課堂總結

通過談話激發學生保護環境

讓生扮着小孔雀的美麗的樣子,踏着優美的歌聲離開教室。

説課稿 篇7

各位領導、老師們,你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內容是《不要侵犯我的隱私權》.

首先,我談談對本框題教材的分析: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青春期如同青青的蘋果,它將熟未熟,有幾分甜,幾分酸,幾分澀。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面對的問題和困惑也增多了。他們渴望擁有自己的天空,獨享一份寧靜和自由。也許由於太關心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中國的父母會偷看孩子日記、信件,追查孩子的電話、短信,查看子女的聊天紀錄,甚至盯睄、跟蹤……採取一些極端手法,但是現在對孩子“關心”過度的家長應該謹慎行事了。今天的中國,未成年人“隱私權”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因此教材設計了《不要侵犯我的隱私》這一內容,它是思想品德課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單元《青春自畫像》第五課《我們不是“水晶人”》的第三框。從教學內容來看,本框題的目標是使學生懂得隱私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保護自己的隱私權,能夠尊重他人的隱私。本框體現了課程標準總目標部分提出的“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及“樹立法律意識”的要求。直接體現瞭如下目標“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地隱私。”

“不要侵犯我的隱私”是第五課正確對待個人祕密這一內容的落腳點,正確對待個人祕密是青少年走向獨立和成熟的重要體現,尊重青少年的隱私是對生命的尊重,對成長的尊重。這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關係的需要,有利於推進民主與法治社會的建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2、説學習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針對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我國傳統文化與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以及現實生活學生的個人隱私經常受到侵犯和學生經常侵犯他人個人隱私的實際,包括學生在隱私權被侵犯後受到的傷害及採取的各種消極措施。這些社會現象特確立了以下的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知道公民的個人隱私包括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受法律明確的保護,知道個人隱私受到侵害時的自護方法和法律手段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實踐中能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形成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和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形成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和觀念。

依據: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子女對父母的尊重、執行父母的意願是無條件的,孩子的隱私權通常得不到保護,翻看未成年人信件、日記的現象時有發生。侵犯青少年隱私權導致父母或老師與青少年之間相互尊重和信任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家庭、師生矛盾,影響家庭及師生關係的和諧。因此加強未成年人隱私權的保護十分重要和緊迫,而青少年往往不知道採取怎樣的方法來保護個人的隱私,也不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所以要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形成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和觀念。

教學難點: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依據:隱私權在立法中還不夠完善,有爭議的方面也比較多,如何正確對待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這決定了青少年依法維護自己隱私權的難度。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有效落實上述教學目標,我們必須找準教法和學法,以達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確定瞭如下方法:

二、 説教法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説:“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社會規範也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因而本課教學設計將圍繞學生生活實際設置情境,選取當前有影響的案例,以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閲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本節課我打算從以下4個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場景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對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非常有效。

2、自由探論法:針對學生對隱私權的模糊認識讓學生讓學生自由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關於保護自己的隱私,採取討論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答案,其他同學做出評價,得出自己的結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3、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網絡、報刊雜誌等資料查找準確的答案,得到正確的認識。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

4、情境體驗法:對於如何尊重他人的隱私權,採用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隱私受到侵害時的感受,從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三、説學法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因勢利導,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道德踐行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習慣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這節課裏,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1、自主探究:學生自己動手找知識,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加大學生的情感投入,加強學生的活動體驗,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

2、社會調查:學生根據要求進行社會調查,能培養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自己通過各種辦法獲得的知識掌握的就會很深刻。

3、參與學習:在教學中儘可能多製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都能動起來,活起來,在快樂、和諧、富有成就感的教學激勵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維權,學會做人。

四、説教學過程

一、總體設計理念:

1、力求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生成知識,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通過多種手法架設生活與教材之間的橋樑,把教材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為藍本,但不拘泥與教材,跟據需要適當的補充教學資源。

3、構建開放式課堂,通過教師的引導,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流程。

4、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習任務的完成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合作、實地調查等方式來實現的,學的輕鬆,情感體驗自然,還提高了綜合能力。

要實現以上理念,必須作好如下準備:

二、教學準備

在本課的教學中,由於教學內容豐富,涉及的知識點很多,課前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包括:1、教師的準備:收集有關案例充實教材內容;設計適當的活動;製作有關課件。

2、學生的準備:自己動手查閲報刊雜誌、上網收集有關隱私的知識、法律條文;

班內調查有多少學生的日記或信件被家長偷看過

調查有關個人隱私權侵犯被的具體表現

教學過程必須注重師生的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的出正確的認識。因此我這樣安排本課教學進程。

過程如下:

導入新課:

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抓住同學們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營造出濃厚的課堂氣氛,組織好下面的教學。我設置了情景導入法導入新課:拿着在收發室找的一封本班同學的信帶近教室,舉着信問這位同學:“我能拆開你的信嗎?”這樣引發同學們對於隱私這個話題的討論,設疑激趣進入新課學習。

學習新課:

基於教學內容的不同側重點我打算把本框內容設計成三個板塊,每一板塊着重解決一個問題:

第一板塊:解決“我的‘隱私’是什麼”的問題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望,讓學生自覺自願的學習新知識,輕鬆自如的把握“隱私”是什麼。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場景再現——校園調查——自由探討——資料卡片

場景再現:展示父母偷看子女日記的場景 (這樣做的目的是期望孩子們懂得這些侵犯隱私權的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密切相連)

校園調查:

1、展現課前調查的“父母是否偷看過你的日記或信件”的調查結論(整理結論是要學生們關注這種情況並非個別現象,明白侵權行為的普遍性,增加對此類現象的關注)

2、展示關於“除了日記和信件,你還有哪些東西不願別人知道”的調查結果(總結這一調查是希望孩子懂得隱私不僅僅侷限與日記和信件,範圍是十分廣泛的)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由探討:隱私是否是不光彩的事?什麼是隱私?它的範圍有哪些?

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標尺,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探討,知識的生成和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為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把隱私的範圍製成資料卡片凸現出來,以較強的視覺效果刺激學生,加深印象!突破了本框教學的重點,完成了本框的知識目標的學習。

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和生理正走向成熟,迫切的希望能保護自己的隱私,為此採取了五花八門的辦法,不管對錯,這表明他們具有了保護自己隱私的意識。從此角度打開

第二板塊:請保護我的隱私

本部分內容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要形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判斷、創新思維的能力,達到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的具體方法,樹立起隱私意識,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為此安排了三個環節:經驗交流——角色扮演——老師支招

經驗交流:

1、展示教材中的“日記保衞戰”和“漫畫欣賞”(這些帶有黑色幽默的經驗從學生中來,體現了學生為保護隱私權而煞費苦心,強化了保護隱私的迫切性)

2、請孩子們就自己的實際談談還有哪些辦法保護隱私。

我們的孩子用盡了方法也無濟於事,仍然有為數不少的父母望子成龍,愛子心切,關注過分,採取各種方法窺探孩子的隱私,如果你是父母呢?你會怎麼做怎麼説?

角色扮演:讓一組扮演孩子,一組扮演父母,進行討論。(目的在於通過換位思考來合理的解決孩子的隱私權和父母的監護權之間的矛盾。提醒學生帶着問題思考:當這個矛盾激化是時,究竟該如何處理?這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會讓學生“牽長掛肚”、悉心考慮。最終落到依法維護的方面來,這就突破了教學的難點,使學生懂得維權的重要方法是法律。)

老師支招:學生知道要運用法律,但並非法律是解決這種問題的最佳辦法,所以老師針對實際給學生教幾種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子女父母之間的有關侵犯隱私權的違法行為,這些方法實際可行,具有實效,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具體方法:

1、當未成年人發現父母想窺探自己的祕密或侵犯自己的隱私時,應該有禮貌的告訴父母這是自己的隱私,自己有權保守這些祕密;

2、如果父母不經允許擅自窺探,那麼就違反了法律,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若父母不聽,可以向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等機構反映,請求這些機構對父母進行批評教育;

3、如果父母侵犯自己的隱私給自己造成很大傷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父母停止侵害、陪禮道歉甚至賠償損失。

通過提問“你的隱私被侵犯時你的內心感受如何?”進入

第三個板塊:請尊重別人的隱私

從想方設法維護自己的隱私到尊重和維護他人的隱私體現了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的增強,是一種更高的道德要求。為突破這個難點,達到課堂教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我設置了三個小片斷:校園劇場——靜心反思——小試鋒芒

校園劇場:展示一個發生在學校裏的侵犯隱私權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維護隱私權?這樣就回到了本框教學內容《不要侵犯我的隱私》出現的原因。然後啟示學生

靜心反思:從“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德金律,反思自己必須尊重別人的隱私.這是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也是道德品質的生成過程。

小試鋒芒:將自己觀察到的侵犯別人隱私的現象用語言、動作或漫畫描繪出來。進一步提醒自己不要做類似的事情,從而牢固樹立人格獨立觀念,自覺尊重他人隱私。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達到了學以至用的目的。

課堂小結:學完本課後,老師用贈言的方式做小結,“維護自己的隱私,尊重別人的隱私,這是你我的權利和義務!”

請你用一句話概括學習本課的感受,可以是自己的寄語、心願、贈言、希望等等。

讓孩子自己通過感悟説出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隱私保護意識。

作業佈置:

1、創新訓練:隨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生活在網絡時代的人們的隱私權受到更加普遍的侵犯,學習了本課內容,你認為我國的法律還應該增加哪些有關隱私保護的內容?

這一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

2、 辯論會:“分數屬不屬於隱私”明確自己的觀點,準備好辯論資料。

為了檢驗學生關於隱私權學習的實際效果,進行一次的辯論會。根據自己的認識把學生分成兩組準備辯論資料,在下一課時完成。

把隱私權的保護從家庭延伸到學校,再擴展到整個社會,體現了對整個生活環境的關注,反映了時代的特點,對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避免了空洞和不切實際,能真實的反映學習效果。

板書設計:一:我的“隱私”是什麼

二:請保護我的隱私

三:請尊重別人的隱私

這樣的板書設計直觀、系統、一目瞭然,即體現教材的知識點,又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説課稿 篇8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7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3~5自然段。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説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四、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五、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説、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在閲讀教學開始時,教師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課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然後老師就問:你們知道在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裏面藏着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閲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如;

(1)畫一畫讓學生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議一議,瞭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應該怎樣改。最後引導學生欣賞課件,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過看課件、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3)用“如果……就”的句式説説你的發現。

(三)總結全文,指導學法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閲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課外閲讀的開始。

佈置的作業是:以《我發現的祕密》寫片段。

標籤: 説課稿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v7q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