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實用】幼兒園説課稿範文彙總10篇

【實用】幼兒園説課稿範文彙總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説課稿範文彙總10篇

幼兒園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遊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敍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裏天空、白雲、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敍述了同學們秋遊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説一句話。

三、説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四、説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創設了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法與教法相適應,採用“看看——讀讀——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五、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炎熱的夏季過去了,秋姑娘已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你發現了嗎?(生自由説)在這金風送爽、天朗氣清的美好的季節,有一羣小學生,跟着老師去郊外遊玩。想不想知道他們去哪遊玩,看到了什麼,玩的開心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創設情境,朗讀感悟;

1、師範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漸漸”,指導讀好"漸漸"。用"漸漸"説一句話。指導朗讀。

2、(課件播放藍天白雲畫面),你們看到什麼?覺得秋天的天空怎麼樣?(美)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描寫秋天的天空?女生讀課文。生討論交流:(1)秋天的天空是怎麼樣的?(2)除了藍天還寫了什麼?白雲像什麼?(3)天上的白雲真有趣,它們有時像白兔,有時像綿羊,聯繫平時所看到的來説説天上的雲還像什麼?句式練習(課件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指導朗讀。

3、(課件播放田野畫面)説説農田的景色。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農田的美景,男生讀。小朋友,你們覺得農田美嗎?美在哪裏?(學生自由討論,師相機板書)你能來説一説,田野裏稻子黃了,黃得怎麼樣?高粱紅了,紅得怎麼樣?棉花白了,白得怎樣嗎?可以只説一種,也可以説兩種,能説三種就更好了。(課件出示句式):農田裏,稻子黃了( );高粱紅了( );棉花白了( )。學生練説。(各自練,指名説)指導朗讀。

4、(課件播放田野畫面)同學們在郊外玩得怎樣?書上是怎麼寫的?師引讀第四自然段。大家玩得開心嗎?(板書:開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玩得十分開心?請小朋友邊讀課文邊圈畫相關的詞語。指導理解。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説話。齊讀第四自然段。

(三)課外拓展,深化主題;

1、(課件播放秋天果園的畫面),看後練説秋天到了,果園裏( ),( ),( )。

2、(課件播放秋天的山村畫面看後練説,秋天到了,大雁( ),楓葉( ),許多樹都( )。

3、欣賞了秋天的美景,此時此刻,你們想説些什麼?

(四)配樂朗讀,昇華感情。

幼兒園説課稿 篇2

一、説目標

1、感受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

2、愛媽媽,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説準備

PPT、視頻《世上只有媽媽好》。

三、説教法

1、以兒歌引出主題。

師:我們小朋友都學過一首兒歌叫《我愛媽媽》,你們會念嗎?那我們一起來念一念。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今天老師這裏有一位小朋友叫紅紅,她也説非常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和她媽媽之間的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一至四。

師:紅紅生病了,躺在牀上難受極了,你們猜,誰來幫助她?

媽媽看到紅紅生病了,是怎麼做的?(媽媽抱着紅紅去醫院,急的滿頭大汗)

紅紅躺在醫院的牀上,媽媽是怎麼照顧她的?(媽媽一直不敢睡覺,陪在紅紅身邊,還喂她吃藥)

紅紅的病好了,媽媽變得怎麼樣了?(媽媽變得很高興)

2、小結

師:紅紅的病能夠好的那麼快,全靠媽媽及時的送她去醫院,而且還很細心的照顧紅紅,所以紅紅的病才會好的那麼快,她的媽媽對她那麼好,紅紅可愛她的媽媽了。

3、師幼集體交流。

1、媽媽對你的愛

師:紅紅很愛她的媽媽,她的媽媽也很愛她,那小朋友,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你們的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會為你們做什麼事?(洗衣服、洗碗、給孩子洗澡)

2、寶寶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愛你們,那你們愛媽媽嗎?那你們是怎樣愛你們的媽媽的,你們可以為媽媽做什麼?

3、談論如何關心愛護媽媽。

(1)孩子們我們的媽媽那麼的愛我們,那麼的辛苦,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幼兒互相交流

(2)個別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愛媽媽的。

(3)自由談談媽媽和孩子之間如何相互關心。

小結:媽媽愛我們,我們也要關心她愛她,幫助媽媽,聽媽媽的話。

活動反思

本節課邀請家長講述自己懷孕以及哺育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們聽的非常認真,同時更增加了孩子對媽媽的感情。不足之處是以後對家長參與的講話內容要進行商討、研究,使之與主題更加融合。

幼兒園我愛媽媽教案,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為了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最愛我們的人就是媽媽,而我們回報給媽媽的愛實在是太少了,我們應該要知道媽媽對我們的愛,將這些愛也回饋給媽媽。

幼兒園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主要了解情緒的多樣性、多變性及不良情緒的危害性。掌握適當表達和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是第五課《做情緒的主人》的教學重點之一。由於幼兒園學生情緒發展具有較大的情境性、不穩定性和易變性等特點,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因而引導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課以幼兒園學生的成長髮展特點為立足點,以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為主線,以學生情緒輔導為主要內容,通過情景體驗、遊戲活動、討論分析等多種形式的系列輔導活動,增強學生情緒調控能力,使他們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2、教材的處理:

教科書就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課本。以往的教科書,通常以老師"教"的角度編寫,故稱"教本";這套《健康教育》課本主要是從學生"學"的角度編寫的,可以稱作"學本"."學本"的意思,是在老師的組織和幫助下,學生自己學。因此,本教材主要讓學生自己閲讀、思考,學習小組討論,最終在老師的適當引導下得出結論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幼兒園學生的心理特點,依據課程標準,運用多媒體教學手設置情景段、遊戲多種教學形式,進行直觀教學、興趣教學。

二、説教學目標:

結合幼兒園學生的心理特點,依據課程標準,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1.瞭解情緒的多樣性、多變性及不良情緒的危害。讓學生認識到調節情緒的重要性,使其面對情緒問題時有調節的願望,做情緒的主人,自覺培養態度樂觀、興趣廣泛等良好的情緒品質。

●過程與方法:以學習材料為載體,組織發動學生以小組討論等形式,探討擺脱不良情緒的方法,聯繫實際由小組內部討論進而擴大為全班同學交流探討,師生共同總結調節情緒的方法。在討論交流和遊戲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知識與技能:掌握適當表達、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做一個活潑、開朗、快樂的生。

三、説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多種情緒,認識到不良情緒的危害性,把握好情緒。自然地引導學生掌握適當表達、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

理由:由於幼兒園學生情緒發展具有較大的情境性、不穩定性和易變性等特點。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緒,因而引導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是十分有重要的。

四、説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法:目的在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積極探索與主動思維。

2、情景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設置情景段,實現直觀教學、興趣教學。

3、比賽激勵法:結合學生好奇、好動、好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比賽,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向上的精神,激發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遊戲體驗法:運用遊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感性認識。

五、説學法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擬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閲讀發現法:這是學習間接知識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思考、學習小組討論,最終在老師的適當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2、合作學習探究法: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們能相互交流,各抒已見,充分發揮團體合作的精神,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

3、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中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及時歸納,並加以正確引導,進一步強化思想認知。

六、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作了如下教學過程的設計:

● 導入新課

遊戲:幸運數字

【設計意圖】 讓學生親身體驗同一件事不同的情緒變化,初步瞭解情緒的多樣性和多變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課題。

●推進新課

(一) 心靈體驗 ( 動畫討論)

欣賞《貓和老鼠》的片斷,觀察貓的情緒變化。

【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動畫片,不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進一步加強對情緒的多樣性、多變性地認識。

(二)心靈透視

1、小組交流:良好情緒和不良情緒分別對自己的影響

2、欣賞圖片:良好情緒和不良情緒對他人的影響

3、小組討論:解除不良情緒的方法

【設計意圖】 在學生對於情緒有一定的認識的基礎上,充分了解良好情緒和不良情緒對自己或他人的影響,以及不良情緒的危害,讓學生認識到調節情緒的重要性,使其面對情緒問題有調節的願望,做情緒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思考有效調控不良情緒的方法。

通過交流、討論,歸納、總結得出不良情緒的危害及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增強培養態度樂觀、興趣廣泛等優良情緒品質自覺性。使學生自發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突出本框重點)

(三)心靈火花

1、放飛煩惱,快樂自己

回想一下,你最近比較心煩的一件事情,自己選擇一種排除煩惱的方法,把它寫在紙上,把自己的煩惱紙摺疊成紙飛機。放飛煩惱,快樂自己。

2、總結延伸

用兒歌來結束活動,兒歌大意:情緒就像氣象台,喜怒哀樂變得快。生氣時,笑一笑,煩惱事,講出來。緊張時,靜一靜,傷心時,想得開。樂觀向上有自信,學習生活添光彩。

最後隨着《歌聲與微笑》一起,把所有的煩惱拋開,祝願同學們永遠快快樂樂!(在音樂中結束)

幼兒園説課稿 篇4

主題説明: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環境內,對於家鄉的認識可能僅只於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同時,因為現在的家庭大多隻有一個孩子,自我意識也非常強,很少能想到別人、集體,更別説是家鄉、祖國了,當前形勢下,讓孩子產生愛自己的家鄉情感再到愛祖國的情感是很有必要的,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一個單一的活動一定不夠,因此,我設計了一系列的認識家鄉、瞭解家鄉的主題活動,旨在讓孩子通過看家鄉的位置、想家鄉的特色和特產、思考自己能為家鄉做些什麼、構想家鄉的未來等等活動,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回憶家鄉的特色和平時經常接觸的特產,豐富幼兒對家鄉的認識,加深對家鄉的進一步瞭解,更好地激發他們愛家鄉的情感。

設計意圖:

要讓孩子瞭解家鄉,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家鄉在什麼地方,從世界地圖開始,再到中國地圖,接着一級一級的讓幼兒瞭解家鄉的位置,使孩子對家鄉的愛更有方向性,也更加清晰。原本枯燥的看地圖通過課件的播放,使多媒體課件與幼兒能產生互動,活動效果會更好。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地圖,瞭解家鄉的位置,知道家鄉的名稱。

2、初步瞭解家鄉大概的地形特徵。

3、引導幼兒萌發願意去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願望。

準備:

1、地球儀一個,多媒體課件(包括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温州地圖、永中地圖,以及特色景點和特產的圖片,並且經點擊能相互轉換,同時用小豆豆作為課件的引導人)

2、一張本地遊覽圖;一張大四開左右的白紙;骰子和棋子。

3、製作“家鄉旅遊棋”作為遊戲背景紙,每組一副。

過程:

1、引題:

(出示地球儀)“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個圓圓的東西是什麼啊?(幼兒討論)告訴你們吧,是地球儀,這個球就是把我們生活的地球做成了一個模型,在這裏啊有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呢!你們知道我們的家鄉在哪嗎?(幼兒討論)今天來了一位好朋友豆豆,他也是我們這的人,他可聰明瞭,讓他帶我們去找找看吧!” 2、播放課件:

①(點擊出現小豆豆和世界地圖)

小豆豆介紹世界地圖,介紹世界上的五大洲,並且特別提到我們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亞洲。

②(點擊出現中國地圖)

豆豆:“好了,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國,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地圖”。豆豆來介紹中國,知道我們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有很多很多的省,而且中國是世界上那麼多國家裏第三大的國家,可厲害啦!

③(點擊出現微山地圖)

豆豆:“在我們的中國裏,有一個山東省,我們的家鄉呢就在山東省的濟寧市,你們看,這就是我們的濟寧,我們小朋友就在這個地方(用鼠標點出歡城的所在)。我們歡城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城鎮,旁邊有微山湖,而且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依次出現圖片)還有很多好吃的,有全國有名的四鼻鯉魚等等。

④看本地遊覽圖。請幼兒説出本地的著名景點、主要建築、街道,教師在地圖上找出並指給幼兒看。師生輪換,使幼兒初步學會看地圖。 3、遊戲:小小旅行

①以棋子代替小朋友,做個“小小旅行家”,從幼兒園出發遊覽名勝,邊旅行,邊向其它幼兒講解自己的“見聞”。大家輪流做講解。

②下棋。玩法:兩人一組,每人各取一棋子(色或形不同)代表自己。“錘子——剪子——布”,贏者先走,擲骰子決定走步正巧遇“亂扔果皮倒退四步”,便要停在出發點不動。先到終點者為贏。 建議:

1、“家鄉遊覽圖”以教師為主繪製,幼兒向教師提供景點名稱及大致方位,可為圖上增添剪貼圖片。

2、在畫家鄉遊覽圖的基礎上繪製家鄉旅遊棋,“家鄉旅遊棋”也可和幼兒一起製作,使幼兒在製做過程中大體瞭解進退棋規則。做法:

①在景點之間適當增加些新點,寫上旅遊行為及進退棋原則。如“為老人讓座前進三步”,“亂扔果皮倒退四步”、,等等。這些規則由師生討論共同確定。 ②以幼兒園為起點,另選一終點,用雙線將沿途各點連成旅遊路線圖。

幼兒園説課稿 篇5

一. 説教材

本課程是以現代幼兒數學教學理論為基礎,吸收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科學領域(包括數學部分)的教育要求。集成我國傳統幼兒數學教育的經驗,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開發而成的。本次活動主題是對幼兒幾何概念的發展,認識的探索。幾何圖形有平面和立體兩種,今天活動要講的是平面圖形:圓形。

二. 説活動目標

1. 認識圓形,能在生活中辨認出圓形。

2.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生活中包含圓形的物件。

三. 説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認識了幾種基本顏色,能區分大小。

2. 教具、學具準備

(1) 教具準備:神祕袋1個(布袋)(袋內有各種圓形的物體,如:圓鏡子,手鐲,圓盤子等)

(2) 學具準備:“漂亮的向日葵”

四. 説教法

1.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中我設計了幾個遊戲,目的是給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又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2. 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慧,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五. 説學法

1. 操作體驗法: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和幼兒通過遊戲操作,更直觀的學習,鞏固所學知識。

2. 討論法: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經驗,回答問題。從而鞏固所學知識。

六. 説教學過程

1.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拉個圈圈走走。在線上,教師與幼兒手拉手朝一個方向邊走邊説:“拉個圈圈走走,拉個圈圈走走,走呀走,走呀走,手拉手快站好。”第二遍玩時最後一句為“快坐下”。(每次都引導幼兒看看是否組成一個大的圓圈。)

2. 師生共同尋找生活中的圓形。

(1) 遊戲“神祕袋”。幼兒坐好後,聽音樂依次傳“神祕袋”,音樂停時,口袋

在誰手裏誰就從裏面摸出一樣物品,説一説是什麼。然後把物品放好,遊戲繼續,進行三、四次後,遊戲結束。引導幼兒發現摸出的物品都是圓圓的。

(2) 請幼兒發言,説説生活中見到的含有圓形的物品。

(3) 找一找,説一説,幼兒自己或他人的身上含有圓形。如衣服上的圓形圖案,圓釦子等。

3. 遊戲:圓形娃娃找家

用粉筆在地上畫四個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綠色的圓圈,每位幼兒從“漂亮的向日葵”中任選一個圓形,拿在手裏,讓幼兒邊念兒歌邊走:“跑跑跑,找找找,紅的圓,黃的圓,藍的圓,綠的圓,快快跑進我的圓。”當最後一個“圓”字説完後,讓幼兒立即進入與自己手裏圓形相同顏色的圓圈裏。

4. 分組活動

第一組:圓形寶寶找朋友。幼兒拿出學具“漂亮的向日葵”,將裏面的圓形花心找出來放在一起,分出大小。

第二組:描圓形。教師給每個幼兒一個畫虛線的圓形,讓幼兒用彩筆瞄一瞄。

七. 説活動延伸

1. 完成《作業紙》中的活動。

2. 在班級其他活動時也可讓幼兒找找什麼是圓形的。如瓶蓋,杯蓋等。

説課人:賈靜琳

幼兒園説課稿 篇6

一、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歌》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目標定位

從中班幼兒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情緒演唱歌曲並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有關特徵,懂得夏季衞生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情緒演唱歌曲。活動難點是:能傾聽同伴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夏天》主題活動,瞭解夏天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圖片、歌曲磁帶。

三、教法學法

新《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舞台,而幼兒是學習活動主體,教師“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説一説、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風景——雷雨過後,青蛙呱呱叫)

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歌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

師幼互動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提問,開放性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有關夏天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方式提問:“夏天歌了怎麼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聲和蛙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後半句歌詞,並用動作區分強弱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

提問:夏天歌了,你心裏覺得怎麼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他們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認識,使他們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引導。歌曲前半段與後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孩子已有一定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幼兒更應給予積極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後半段,提問: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後半段歌詞。後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提示之外,我還採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基礎上,對歌曲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後半段)

問答式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機會,讓幼兒在不同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情緒,以及三拍子強弱節奏。《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夏天歌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這些特別地方編進歌詞裏,唱給大家聽。

活動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喜悦,以增強他們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練習機會。

幼兒園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一)內容選擇的依據

中華民族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孩子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橋樑,在幼兒階段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間文化薰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接觸有關十二生肖的話題,也看過有關十二生肖的影視片,特別是十二生肖中的許多動物都是幼兒熟悉的,喜歡的,《綱要》中也要求我們: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跟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跟視野。選擇十二生肖這個課題,對幼兒來説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設計思路

根據社會教育的目標要求,十二生肖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僅要讓幼兒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稱跟形象,同時還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跟輪迴問題。我的活動思路為:熟悉動物;感知順序;理解含義;瞭解輪迴規律;遊戲鞏固認知。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跟設計思路,努力體現以幼兒為本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

2、瞭解十二生肖的輪迴,對不同生肖的年齡進行簡單的判斷。

3、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的學習興趣跟熱愛情感。

(二)活動重點、難點

以兒童的發展為出發點跟歸宿是《綱要》的基本點,對大班幼兒學生來説,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由於十二生肖的輪迴具有抽象性,幼兒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教法

十二生肖社會活動內容對大班幼兒來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有效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1、通過故事、課件與遊戲手段。

我通過講述十二生肖來歷的故事,再結合課件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跟視覺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十二生肖的動物名稱跟排列順序;遊戲活動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聚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為一體的特點。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幼兒用遊戲的形式記住十二生肖的順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輪迴,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活動氛圍中掌握重點。

2、藉助鐘錶。

由於學生已有了如何看鐘表的知識基礎,知道鐘錶上的12個數字,知道12個數字的輪迴是怎麼回事。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將幼兒對鐘錶的知識遷移到讓學生感受跟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上,符合教育規律,同時鐘錶的週期具有直觀性,這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學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突破知識難點的有效手段。

3、雙主體互動模式。

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是本次活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問題的學習者跟探索者,幼兒帶着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好奇參與學習,探索問題,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着、組織者、促進者,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四、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將在説説、看看、想想、聽聽、演演、唱唱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的準備:十二生肖動物課件、根據本班學生屬性準備屬相飾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圖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兒歌。

2、知識經驗準備: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使幼兒事先知道自己的屬相,知道父母的屬相,父母的年齡,瞭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動物。認識鐘錶。

六、説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經驗跟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跟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幼兒會集中注意力,並樂此不疲。為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教師運用激勵機制,將事先準備好的屬相小禮物獎給回答問題的學生。

在這個環節,老師對小朋友説:“小朋友們,我這裏有很多禮物,現在我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答題又好的小朋友,你們看好不好”。根據學生屬相在回答完問題後獎一個屬相飾物。問題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屬相嗎?屬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屬相嗎?你媽媽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屬相?

本環節老師通過提問導入,獎勵機制,激活幼兒原有知識,目的是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憶對屬相的認識,為全面學習十二生肖有關問題做準備。此時學生的主體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過渡:剛才小朋友回答的問題很好,可是人的屬相不僅有我們以上所説的幾種,實際上人的屬相有12種,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呢?好,今天我把它們請來了,大家認真看,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第一個環節:播放十二生肖視頻課件,在動作、形象、聲音等方面突出每個動物的特徵,強化幼兒的認知。

本活動環節,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十二屬相動物做成視頻圖片,依次給學生播放。這個環節老師採用問題導學法、直觀視頻教學法。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前提出問題,幼兒帶着問題觀看,同時通過形象生動視頻,使觀看具有目的性、直觀性;幼兒處在看看、想想、模仿的學習過程中,這個環節有利於加強幼兒的認知跟記憶,實現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環節:通過猜猜看活動、進一步認識十二生肖中動物的變形圖案。

在觀看視頻之後,學生對十二生肖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十二生肖的變形圖案很多,為進一步增強認知,教師通過圖片匹配、讓幼兒猜動物名稱,進一步深化幼兒的認知。

本環節採用雙主體互動模式,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教師、幼兒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本環節有利於完成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三個環節:講故事,在鐘錶圖案上貼圖片,讓幼兒認識十二生肖的順序。

過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小朋友們你知道為什麼嗎?這裏有一個傳説故事。

教師結合課件,繪聲繪色講關於十二生肖動物通過比賽來排序的傳説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依序將對應的動物圖片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大鐘表上。從1——12。分別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愛聽故事是多數幼兒的特點,也是最能吸引幼兒的教學手段之一。本環節利用故事與課件相匹配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幼兒的聽覺跟視覺,幼兒在聽聽、看看的學習過程中明確了十二生肖的順序。本環節設計有利於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達成。

第四個環節:結合鐘錶圖,聯繫幼兒的屬相,用問題引導幼兒瞭解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

過渡:小朋友們,在我們這個神奇的鐘表中,各種動物依序排列,一個數字代表一年,一年一個屬相。下面老師問幾個問題,誰第一個回答,誰就先得到老鼠的頭飾。

教師設置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將難點分解,隨着學生的回答,依次發出十二生肖頭飾。

老師的問題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啥的?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麼年?

3、明明小朋友屬馬的,明明今年幾歲?

4、12年後是什麼年?

在本環節中,老師採用難點分解法,通過給學生提出由易到難,由具體道抽象的問題,將十二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活動難點,一一化解,學生則運用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從而突破難點,達成本次活動的第二個目標。本環節教學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跟抽象思維能力。

第四個環節:通過遊戲、唱歌,鞏固加深學習成果,烘托課堂氣氛,達到本次活動的高潮。

三、結束部分。通過關於十二生肖動物兒歌跟童謠的聯唱,激發幼兒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説課稿 篇8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我的幼兒園》。

一、 説設計意圖

《指南》中明確指出:學前語言教育活動主要包括文學活動、講述活動和聽説遊戲活動。《我的幼兒園》是一首語句優美、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是學前語言活動中高質量的文學活動的典型。

《綱要》中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能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大班幼兒好學、好問,思維積極、活躍,富有創造性,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幼兒園”是幼兒日常生活、學習、遊戲的地方,他們非常熟悉,並且對幼兒園有深刻的感情。因此,我選擇了語言領域詩歌《我的幼兒園》作為教育活動內容。

二、 説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語言教育總目標中指出“理解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能運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根據該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點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詩歌內容,瞭解詩歌中出現的排比句式。

2、情感目標: 能遷移生活經驗,大膽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仿編詩歌。

3、技能目標:體會長大的快樂,激發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三、 説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含義、感受詩歌的美感。

【分析】:語言領域強調重點在於培養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閲讀興趣、習慣以 及初步的閲讀理解能力。大班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也開始萌芽。在此次活動中我利用圖片呈現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詩歌、感受詩歌語言美。

2、活動難點: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仿編詩歌。

【分析】教育工作者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活動中,為了突破此難點,我在幼兒熟悉詩歌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創編,並且使用多種方式進行表達。

四、 説活動方法

適宜的教學方法能夠最大化發揮活動效果。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同時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我根據幼兒的,活動中,我利用多種教學形式,發揮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

1、教法

(1)觀察討論法:出示直觀形象的教學掛圖,符合幼兒這一階段年齡特點的思維特徵,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能發散幼兒的思維,是發展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觀察討論法的運用,有利於幼兒更直觀地理解詩歌內容。

(2)圖片記憶法:利用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結合由淺入深的問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幼兒能更容易記住詩歌相關內容,並且思維更加活躍,有利於詩歌的學習和創編,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2、學法

(1)整體與部分相結合教學法:幼兒的發展是整體的,文學作品也是整體的。首先,教師配樂朗誦詩歌,讓幼兒對整首詩歌進行整體感知,接着分段引導幼兒深入理解詩歌每個部分,最後再請幼兒整體朗誦詩歌,符合幼兒學習經驗的規律。

(2)多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為:幼兒是具有主動性的,他的活潑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本次語言活動,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説一説、看一看、畫一畫等方式,多通道、多感官參與,體會到詩歌的美感,發揮更大的創造空間。

五、 説活動準備

為了將教育內容形象化、直觀化,提高幼兒的興趣,活躍活動的氣氛,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結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我將活動準備如下:

經驗準備:幼兒有在園內生活、活動的經驗

物質準備:幼兒園照片、自制圖書、相關PPT

六、説活動過程

七、説活動延伸

幼兒園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主題單元中的《中國結》。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近幾年流行受寵的飾物中國結,表達了中華兒女“同根生”與“心連心”凝聚的濃情。課文表面上寫的是中國結,實際上表達的是中華各族兒女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語文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除了有識字、寫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語文能力的學習,還包括學習語文必須經歷的過程與方法——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還有文化品味、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意志品質、思想觀念等,此外還有培養紮實的基本功和開發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基於以上新課程理念,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3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8個生字,理解“巧奪天工”“歎為觀止”“不離不棄”“圖騰”“憧憬”等詞語的意思。

【情感目標】瞭解中國結的特點及其象徵意義,感受中國結寄寓的愛國之情。

【能力目標】練習閲讀中提問,學習標畫重點詞語,練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會中國結的寓意,從而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與學法

本課教學中,我立足大語文觀,以教材為原點,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瞭解更多關於中國結的知識,並與學生的知識世界相聯繫,注意在學習過程中滲透方法及能力的培養。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狀態作為上課的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教學時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談話導入法。

開課伊始,教師激情談話導入:同學們,老師過年收到了一個特殊的禮物,看看是什麼呀?出示中國結實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中國結,一起去了解它的變化無窮,一起去感受它的特有風韻吧!這樣的設計旨在使學生“課伊始,趣亦生”。

2、創設情境法。

不管是談話導入時的中國結實物展示,還是教學過程中國結制作過程的視頻演示以及有關中國結的畫面及學生手中的自帶中國結,都是為了把學生帶入中國結的世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從心底裏喜歡上中國結。

3、質疑探究法:教學中以課文中心句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

4、多媒體課件演示: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課堂上多媒體課件的適時合理的演示激發了興趣,活躍了課堂,感染了學生,對於突破“巧奪天工”“不離不棄”及難點“頭”的理解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説學法

1、據題猜測。北師大教材中特別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提示,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將隨文出現的“金鑰匙”的內容整合在教學過程之中,用活教材。結合本課金鑰匙的內容,讓學生先根據題目猜想文章的內容,讀的時候再對照印證。

2、朗讀感悟法。本文抒情性強,課文不是平板地狀物,而是在説明的同時抒發了對中國結的讚美之情,自豪之情。課文中還運用了排比句和對句增強語句的表達氣勢,這些內容的理解都要通過學生個性化的多種朗讀來體會和品味。

3、讀寫結合法。課文中很多句子句式整齊,是學生學習標準規範的語言文字的好範本,在教學中適時安排學生練習運用這些句式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擴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學習他們生活中的語文。

三、説教學程序

1、激趣導入,初讀感知。

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

老師,有了興趣就能變“要我學”到“我要學”。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後,指導學生用“金鑰匙”中的學習方法猜測課文內容,既是對學法的有效指導,也體現了對教材的靈活運用,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也為完成“筆下生花”的選材問題提供了藍本,更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當學生的猜測與課文內容相符時,他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語文課程標準》倡導:“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從教學的一開始就力求體現學生閲讀的立體地位,歸還學生閲讀的主動權利,給予學生足夠的閲讀時間,這也為讀通讀順課文,為理解詞語及內容,深入體會思想內涵奠定良好的基礎。

2、緊扣中心,大膽質疑

課標指出,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在教學中學生敢質疑,能質疑,是發揮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地重要手段之一。教學中,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這幾年,有一個特別受寵的飾物——中國結,以及和之相呼應的文章結尾:中國結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這兩處地方,留足時間,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注重及時評價表揚,引導學生梳理出重點問題:中國結怎樣受寵?為什麼受寵?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再通過有目的地讀自己解決問題。

3、以練代講,感受“受寵”

這兩個問題,以第二個問題為主。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緊抓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通過反覆讀,感受排比句式對錶達文意的作用,進一步體會中國結的受寵與流行;再結合自己生活實際,想想還在哪裏見過中國結,模仿句式説一説,達到以讀代講,以説代講,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語文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加強思維訓練。這是因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質的關鍵,同時又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語言能力的基礎。此處的讀寫結合,將文本對中國結的介紹與學生生活中對中國結的認識緊密結合,以宏觀的、文化的視野對文本進行俯視、鳥瞰,引導學生從教材向課外延伸,真正實現大語文觀。

4、品讀課文,感悟深究寓意

第二個問題人們為什麼喜歡中國結,注重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去理解兩個原因:

中國結是民間藝人的傑作和它表現着中國心,包含着中國情。學生在初讀感悟的基礎上,邊讀邊圈畫3-5自然段,這既是對讀書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指導滲透,又是還學生閲讀權利,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相機出示一雙巧手編結中國結的視頻資料和文字資料,中國結有關畫面,中國結淵源久遠的文字資料,對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內容,情感激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再加之教師現場示範,學生對藴含中國結深刻寓意的排比句的拓展延伸,學生觀察把玩自己課前蒐集的各種中國結等學習活動形式,學生的各種學習感官被充分而全面地調動起來。香港散文大家董橋説:“人心是肉做的,文字也是肉做的。”的確,文字是有呼吸,有脈搏,有生命的。此時,對於文本中那些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與質感的字詞,再引導學生細心體味,透過詞句品味文字背後的情感,引導學生讀進去,從語言的表層走向語言的深層,讓學生對課文的重點難點“潤物細無聲” “水到渠成”的領悟感受。

5、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好的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板書的內容往往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和提煉,好的板書是文化藝術的薰陶在學習到文章的中心段落時,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將文章重難點內容“心連心”用簡筆畫展現,並課件播放表達海外遊子思念祖國感情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在歌聲之中昇華本文所講述的主題,進一步理解中國結的“頭”的含義。

四、説教學評價:

評價,在語文新課程實施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所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在引導學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學”,而且“會學”和“學會”,更要“學得有興趣”中愈來愈彰顯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業成就,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要真正達到《綱要》所要求的評價境界:帶動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課堂中注重創設民主和諧的評價氛圍。俗話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影響很大。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堂評價,老師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師的評價語言要發自內心,以真情動人。對學生的讚賞不僅限於一句簡單的“你真棒”“你真聰明”。教師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一個讚許的點頭,一個鼓勵的微笑,拍一

拍學生的肩膀,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都不僅僅傳達了一份關愛,還表達了一種尊重、信任和激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更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於隨意的口頭表揚。

2、課堂評價應以學生評價為主體:

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評價的權利。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和同伴的學習,還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甚至可以評價教材,發表對教材的不同看法,從而讓學生打破評價的束縛,塑造創新性人格,增強學習的創新意識。對同一內容的學習,不但要儘可能地讓多位同學評價,還要允許一位同學作多次評價。

3、教師要發揮導評作用:

在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導評的作用,幫助學生矯正學習方向,點撥學習方法,啟迪學習思維,化解學習矛盾,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本領。如在讀書中評價,可按學習課本的環節進行:① 初讀課文,重在評價正確度和流利度;② 感悟課文的朗讀,重在評價情感度,促進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章的思想感情;③ 學完課文的朗讀,重在評價誦記度,促進學生熟讀成誦,豐富語言的積累。讓學生明白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評價要求。又如在同學的思考中,要善於發現同學答案中的獨特想法,在同學發言中,要評價同學的表達是否清楚。

幼兒園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這個活動我選了蘋果、梨和香蕉作為主體,因為這三種水果都是秋天常見的,孩子們也比較熟悉,我利用幼兒喜歡玩的捉迷藏遊戲,引導他們對常見水果從整體到局部地進行認知梳理,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整個活動巧妙地運用閲讀大書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蘋果、梨、香蕉的外形、顏色和從局部觀察整體來區分三種水果的不同。讓幼兒對三種水果從直觀形象到影子形象逐步昇華。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的遊戲中渡過,並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慾望。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着主導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為此,我們常常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巧妙地將教育目標藴含其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表達交流,又有親身體驗的。

4、目標為:

(1)嘗試從整體到局部觀察常見的水果,提高觀察能力。

(2)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5、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及美術領域等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觀察想象、判斷及語言領域的表達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表達想象結果。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從水果的輪廓——>影子——>顏色——>局部,去觀察、判斷,從而得出水果的整體。

對於突破重點所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多觀察多實踐,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事物的漸變過程

6、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1)自制大圖書;2)用紙盒做成“蘋果的家”,裏面裝入紅、黃、綠蘋果;3)用多張大圖書的頁面遮擋蘋果、梨、香蕉的圖片,在遮擋的頁面上挖洞,越往後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積越大。4)幼兒操作材料:①用黑色手工紙做成蘋果、梨、香蕉的影子,放於幼兒身邊的桌子上;②用透明塑封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藏於大圖書內的信封裏,多種顏色的底板紙。③活動室一角佈置成“水果樂園”

二、説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觀察法

在整個活動中一直都利用捉迷藏的遊戲讓幼兒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在幼兒觀察的同時教師不斷地用語言幫助幼兒去完成任務,並把觀察與判斷更好地結合起來。

2、直觀法

在活動中有兩處用到了直觀法。在第一環節中出示三種水果目的讓幼兒更有效地建構有關水果形狀的認知經驗;第二環節中出示“蘋果的家”請出三種不同顏色的實物蘋果,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教師出示實物進行小結,既讓幼兒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也起到了小結的作用。

3、談話法

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4、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始終以水果寶寶和我們捉迷藏為主線,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的,又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5、操作體驗法

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體驗活動:第一次是用捉迷藏的方法讓幼兒把找到的影子與相對應的水果聯繫起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主要是讓幼兒從直觀形象轉變成影子形象,並大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二次是讓幼兒尋找三種水果的顏色,為水果寶寶找衣服的顏色,從而提升了對顏色的鞏固;通過展示“蘋果的家”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並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水果與顏色之間關係的願望。第三次通過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讓幼兒從局部到大體再到整體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

此外,我還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穿插運用了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動一動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判斷,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體驗法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四、説活動過程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

尋找蘋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兒對操作性較強的遊戲活動較感興趣,尋找水果影子的環節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將影子形狀與水果形狀一一對應,以外形特徵為依據區分蘋果、梨、香蕉。

第二個環節:

尋找蘋果、梨、香蕉的顏色。小班幼兒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面性,這一環節讓幼兒在為蘋果、梨、香蕉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喚醒已有經驗,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使他們在充分互動中產生認知衝突。

第三個環節:

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這個遊戲是在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後進行的,具有挑戰性。三扇門中分別出示三種水果的局部,讓幼兒通過推理猜測是什麼水果,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jndxj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