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小班音樂説課稿三篇

有關小班音樂説課稿三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説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小班音樂説課稿三篇

小班音樂説課稿 篇1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媽媽之歌》

2、學唱歌曲《媽媽的心》

3、表演歌曲《媽媽的心》

4、音樂知識: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媽媽之歌》,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旋律婉轉起伏、寬廣綿長,充分表現了母子間的真摯。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於字裏行間。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通過母子兩人的對答,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摯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

二、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媽媽的心》,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作品充滿激情地表達了幸福生活的兒童熱愛祖國媽媽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在音調上節奏的鬆、緊變化,唱出了"媽媽的歌"、"兒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動萬千,把情緒推向高潮。

三、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範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導入(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你知道媽媽的心中最牽掛、最關心的是誰?生:自由回答)

2、放錄音,(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聽一首《媽媽的心》,聽後説説這首歌曲唱了什麼內容?用什麼速度演唱?出示大歌片《媽媽的心》聽錄音範唱兩遍,學生輕輕跟着錄音哼唱

注意區分: 5 3 3 . 1 │2 3 0│

媽 媽 的 心 裏

3、引 入四分休止符

(問:你們有沒有發現歌譜上有"0"?板書"0"簡單介紹:休止符,音樂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頓,在簡譜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書)四分休止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樣的,都是一拍。)

4、練習:

1)念與拍: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2)再聽錄音範唱,輕聲跟唱

3)討論: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麼作用?表達怎樣的心裏狀態?

結論:這裏四分休止符表達出兒女與媽媽心心相印之情

4)學生輕聲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頓)

談話:歌曲中"兒女""媽媽""祖國"三者的關係能理解嗎?你能唱出對媽媽、對祖國的愛嗎?

5、教師範唱

6、分段練唱再連起來唱(教師彈旋律,學生用打擊樂進行合作排練。

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跳,表演《媽媽的心》)

三)、欣賞《媽媽之歌》

1、導入:(老師又帶來一首《媽媽之歌》,聽後説説歌曲又唱了什麼)內容?

2、初聽(師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內容。)

3、介紹(師:這是一首雲南納西族民歌,納西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調"抒發對母親恩情的歌腔。)

4、學生跟錄音輕輕哼唱自已創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母親的深情。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並指出不足之處。

小班音樂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我所講授的是冀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內容《好媽媽》。 歌曲《好媽媽》是一首活潑、歡快的中國兒童歌曲,歌曲描寫了小朋友體恤媽媽勞動一天回家後的場景,意在表達孩子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景。

二、教學目標:

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並帶着情緒演唱。

三、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帶有情緒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難點:

最後一句“我的好媽媽”中附點和節奏的配合。

五、説教法:

(1)通過課前律動、活躍課堂氣氛

(2)通過情感的教育導入新課。

(3)利用補充歌詞、教師示範和師生接龍等環節來學習歌曲與節奏的'配合。

(4)利用派發打擊樂器和歌曲創編來為本課增色。

(5)利用新課的延展和情感的教育來結束本課。

六、説學法:

依據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方式的轉變,説出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達到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活動中歸納知識。

七、教育理念: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不再拘於只會演唱歌曲,而是通過表演、打擊樂器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並在愉悦的課堂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小班音樂説課稿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活動準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導入

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牀——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

(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嘩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嘩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關於X X X和X X X的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後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佈置寶寶新村,體會製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麼?(紙盒)。它可以做什麼?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麼?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範。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塗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餘的紙修剪掉,並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製作。

用過漿糊後要手擦乾淨,剪“門”時要沿着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佈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麼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製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j82q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