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熱門】説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熱門】説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説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説課稿 篇1

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這篇文章來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五冊,本冊書有兩個訓練重點,其中一條是“多讀多想,讀通課文”,本組課文有寓言也有童話,用具體的事情來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和體會課文的寓意,從而受到美好情操的薰陶和做人處世的教育。本文藉助狼和山羊的對話來寓示:像狼一樣的壞人,和狼一樣,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善於識破他們的偽裝,不被假象所矇騙。本文藉助動物之間的對話來表達一種語氣,情感。另外,文章對話並不是很難,三年級的學生可以讀懂,但是在理解語言上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去指導,我相信在指導的前提下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運用以前的知識積累,採取“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方法是可以理解的。

2.教材的內容

這是課文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掉進陷阱裏的狼,用盡欺騙和威脅的手段,企圖讓老山羊救它。但是老山羊從它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中認出它是一隻兇惡的狼,而沒有受騙。

這篇課文我們認為有這兩種目的,一、培養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的意識;二、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朗讀對話,初步體會説話語氣,表達思想感情。

學習這篇課文主要內是瞭解狼和羊的幾次對話,從對話中看出狼是如何花言巧語進行欺騙的,老山羊又是怎麼樣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來識破狼的真面目的。

課程標準強調:“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與完整”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與整體把握能力。注重迴歸學生,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心去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去着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探究學習要點)。並且還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學習,採取小組合作等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思維的廣度,同時增強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説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懂課文,瞭解狼和羊的本性,瞭解狼和羊的五次對話的語氣、語調。

過程與方法:自主閲讀、採取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領悟課文的寓意:明白像狼一樣的壞人,和狼一樣,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善於識破他們的偽裝,不被假象所矇騙。

重難點:

通過閲讀狼和羊的五次對話,體會狼和羊語氣語調,從而得出狼的狡猾、陰狠和羊的善良、機警與聰明。在明白內容的基礎上去理解深刻的寓意。

教法與學法:

1.化靜為動、走向合作,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積極提倡主動探究、團結協作

勇於創新精神。在本課學習中,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在讓他們小組合作(四人一小組)體會其中一兩句話(狼和羊的對話),然後在全班交流學習五次對話,這樣就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也同時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合作關係。

2.自主閲讀、邊讀邊想。讀通課文

在教學中我採取你喜歡讀哪一句你就讀哪一句的方法,讓他們去深刻的理解自己想要理解的話,這樣就可以引誘學生學習以下幾句話,而不需要老師生拉硬拽了。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學習興趣,還能從實際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閲讀水平。

3.巧用練習、巧設問題,理解課文

比如説在課的開始就説“狼在什麼情況下向老山羊説話的?”引出“狼掉進陷阱裏,怎麼爬也爬不上來。”在這裏強調狼的困境。在聯繫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比較“狼掉進陷阱裏,怎麼爬也爬不上來。”句子的不同。這樣可以取得理解課文與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的一石二鳥、一舉兩得的作用。

4.抽絲撥繭、挖掘深層,直搗中心

這課主要圍繞狼與老山羊的五次對話來寫的,在教的同時我也圍繞這五句話來理解文章,然後從狼與老山羊的五次對話來抽出其中的一根“絲”即狼的狡猾與兇殘,羊的機警、聰明不被假象所騙。在圍繞這根“絲”來編織課文。

5.文以載道,追求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在教學中我不僅僅理解文章的意思,還力求讓學生在記憶或媒體中找到與之類似的事情,達到對文章的深刻理解

把握課文,説程序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根據語文的應用,我採取與以往不同的導入形式,即在多媒體新聞發佈形式導入,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藉助字典,整體把握課文(初讀課文)

新聞發佈後我趁熱打鐵,把學生的閲讀本文的熱情調動起來,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去看這篇課文,這樣可以給他們有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感受。然後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讓他們聯繫生活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概述狼和羊的個性特點,為學好本課打下基礎。

3.質疑思考、個性學習,理解語句(二讀課文)

再由整體把握的結論來滲透課文,提出是怎麼樣看出來的。學生自由閲讀課文中的任意一句對話,同時説出自己的感受。這肯定有很多中看法,同時也能讓講出該句對話的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該句。還能在其他人的敍述中激發渴求慾望。

4.講求合作、討論學習,深刻理解課文(再讀課文)

在全班同學你一言我一語的回答中,總結得出板書。這時我讓學生分小組(四人)交流學習成果,然後在學習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彙報成果與不懂的問題,再讓其他學生討論解決,爭取有效的課堂學習時間,,在這裏不求知識的完整,讓他們去探索的學習。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體會。

5.適當遷移、拓展學習,學以致用

學習本課結束,我根據板書來總結説明,體會狼騙的越覺得好,它在陷阱裏就陷的越深。老山羊就站的越高。這時我讓學生想一想:你見過像“會搖尾巴的狼”的人麼?學生紛紛欲説,這不僅能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而且還能端正學生的為人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板書設計:

再會搖,也還是兇惡的狼

騙不了我

不像狗

羊 你是誰 機警、聰明

狼 好朋友 陰狠、狡猾

我是狗

我是狼狗

我會搖尾巴

6.呼應拓展,開放學習,找學語文的信心

最後我讓佈置兩個作業:第一、請學生給這個故事續個尾;第二、讓學生把這則寓言故事説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並且説出自己的感受。《語文課程標準》在“口語交際”中強調“能清楚明白的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能具體生動的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我把這一點放到課外,根據學生愛表現的心理,相信學生都會去做。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去學習。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花兒爭前恐後的開放着,到處都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結合《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應指導孩子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和創造自己的環境。因此我們想通過活動啟發幼兒運用身邊熟悉的材料-紙杯來製作一些美麗的作品,幫助他們在感受春天的同時,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啟發幼兒動手、動腦,並嘗試運用剪畫的方法把春天裏花兒的形態表現出來。

二、説教學目標

我設計的創意製作《紙杯花》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用紙杯做花的技能,並用彩筆進行裝飾,熟悉塗色的技巧。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設計製作的能力,提高環保意識。

三、説教學難點

根據本活動目標,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嘗試通過剪、畫等技能來製作紙杯花。只有幼兒掌握這技能才能製作出紙杯花。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發明創造新的不同類型不同圖案的紙杯花。利用PPT課間的圖片欣賞和範畫講解,幼兒可以發散思維,進行新的創造。

四、説教學過程

首先用從網上搜的紙杯花的圖片來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慾望。然後讓學生通過觀察範畫,探索瞭解紙杯花的製作步驟,接下來小探索式動手創作,在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讓幼兒知道還可以對作品進行加工,添加背景,使之成為一幅美麗的畫。

五、説學法

本次活動設計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式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通過本堂手工課,既可以使幼兒提高動手能力,又加深了環保意識,探索式教學使幼兒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就是我本次課程的設計意圖,請各位老師指正。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大江保衞戰》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3課。真實地記敍了1998年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英勇抗洪的動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於一體的。課文可分為三個版塊:險情危急、保衞大堤、救護羣眾。學習這篇,主要是讓學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襲時,人民解放軍為保衞大堤和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在教學這篇時,我主要設計了這樣的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2、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讀,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繫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3、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學習和借鑑“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背誦,理解和積累課文的語言,感悟人民子弟兵為保衞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教學難點:引導學習和借鑑課文“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

二、説“教法”:

1.抓人物的動作、語言,品讀感悟。

本課是一篇通訊,沒有太多的委婉曲折的抒情語言描寫,有的僅是對當時洪水暴發,形勢危急,環境惡劣的實況描寫。

本文的語言很有特點,短句多,排比多,短小精悍,鏗鏘有力,頗有氣勢。要想體會人民子弟兵那捨身忘我、英勇無畏、樂觀豪邁,心中只有保大堤,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的這些感人的精神,只有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通過反覆朗讀,來讓學生意會。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也認為“語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通過多種方式聯繫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

2.以課文為載體,用教材教,學習“點面結合”寫法。

本課是一篇沒有硝煙的氣壯山河、驚心動魄的大江保衞戰,既有氣勢恢弘的整體抗洪場面描寫,也有對對個別的官兵進行特寫的鏡頭,這樣“點面”結合,更能形象生動地凸顯人民子弟兵那心繫人民羣眾,英勇無畏的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要訓練目標。在讓學生掌握這一寫法之後,再遷移仿寫,就很容易達成目標。

三、説“教學設計”意圖:

板塊一:複習鞏固,概述課文內容。

課文是一篇 ,濃墨重彩描述了人民解放軍官名在大江保衞戰中的 場面, 英雄本色和 ,表現了人民子弟兵 、 的獻身精神。

設計意圖:1整體把握課文,將課文讀“薄”;

2採用填空式的概説,降低難度。訓練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板塊二:搶險護堤,“點面結合”。

(一)精讀第二自然段,領略“驚心動魄大決戰”的羣體抗洪場面。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圈點批註令你感動的句子。

2.組織交流,想想為什麼讓你感動。

出示句子:

A.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説話訓練:出示:

①子弟兵們全然不顧的是 ,全然不顧的是 ,他們顧的是 。

出示:②他們全然不顧的是肩頭沉重的沙包 ,顧的只有:“ ”

他們全然不顧的是在泥水中來回穿梭的勞累 ,顧的只有:“ ”

他們全然不顧的是嶙峋的片石割破腳趾 ,顧的只有:“ ”

他們全然不顧的是生命的危險 ,顧的只有:“ ”

B.狂風捲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人牆。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①段話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②引讀:他們……戰士們高聲喊道……你們看到了怎樣的人民子弟兵?

C.過渡: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老百姓對人民子弟兵給予了最高的讚譽:

出示: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

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二)精讀第四自然段,感悟“人民子弟兵錚鐵漢”的英雄本色。

1. 默讀第4自然段,圈畫描寫黃曉文語言、動作的詞語,在旁邊寫出你的感悟。

2.組織交流,談閲讀體會。

(三)瞭解“點面描寫”。

同樣是寫搶險,同樣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作用是什麼?

設計意圖:1給學生充分的靜心讀書思考的時間,圈畫批註,然後集體交流,“以點帶面”,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繫羣眾,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誓死保大堤的英雄氣慨。

2進行適當的説話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更深刻地雋永人民子弟兵的感人精神。

3對比朗讀、分析,掌握“點面結合”這一場面描寫手法。

板塊三:勇救羣眾。

1.讀第五自然段,劃出文中的排比句

2.“變形閲讀”,注意排比句式的朗讀,談體會。

3.用《弟子規》的經句來讚美這種行為?(泛愛眾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設計意圖:1根據文本語言特點,採用“美文美讀、變形閲讀”的方法,能更好地體會其句式美,結構美,意境美。

板塊四:歌頌人民子弟兵。

1.播放:《為了誰》;

2.説話訓練: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解放軍戰士,想説些什麼?

敬愛的解放軍戰士啊!

面對危急的災情,你們( )。

可親的人民子弟兵啊!

面對肆虐的洪水,你們( )。

你們的心中只有( ),

你們的心中只有( )。

你們是( ),

你們是( )。

設計意圖:1創設情境,歌圖結合,深化課文主旨,感受“軍民一家、魚水情深”的重要情感;

2再次説話訓練,銘記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結束課文。

板塊五:模仿練筆,做到點面結合。(任選一個)

1.描寫一次班級勞動的情景。

2.描寫一次體育比賽的場景。

板書:

大堤搶險 (面)英勇無畏

大江保衞戰 鐵漢本色 (點)

勇救羣眾 (面)魚水情深

説課稿 篇4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隻美麗的公雞和別人比美的故事,揭示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全文圖文並茂,情節起伏,生動的細節描寫,使文中的小動物更加活靈活現,淺顯的故事,卻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在當今社會中,經濟發展快,物質日益豐富,一些崇尚金錢,盲目攀比的思想影響着孩子們,學習本文的目的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美醜觀念,懂得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二年級的孩子們價值觀還沒有形成,他們是否能明辨是非、美醜、善惡,更顯尤為重要。

教學設計時,我準確把握快樂讀書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為學生形成獨立閲讀能力而加設的‘橋樑’”這一主旨,從學生的學設計教學過程,尊重學生獨特的閲讀體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大的語文觀。教學目標1.多種方式朗讀課文,明白“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助人們的事”的含義,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2.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品味課文語言美。3.認識10個生字,1個多音字。教學重點是:讀懂公雞對美的認識的`轉化過程。教學難點是:體會老馬的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美。

教學運用以自讀為主,感受讀書樂趣的教學策略,力求通過形成豐富,個性紛呈的朗讀引領學生從整體出發,圍繞“美”字,從現象看到“美”的本質,設計了四大教學流程。

一.未讀此文,先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講課伊始,我出示的自制的幻燈片,及文中插圖。讓學生通過觀看文中的插圖,猜想小動物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產生興趣,並急於想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帶着更多的猜想走進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明學法。

這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短文,非常適合朗讀,我以讀帶動全篇,採取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讀,使學生獲得讀書的樂趣。具體做法:

1.初讀讀正確,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請教同桌,也可藉助工具書解決。

2.再讀,讀通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三默讀,彙報讀懂的內容。反饋對讀文中產生的疑惑,有了前面的朗讀,學生會進一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問題,如:為什麼公雞不和別人比美了?老馬説的話是什麼意思等。在此,我引導:有疑問怎麼辦?交流中讓學生明白,朗讀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4.再次讀文,解疑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四次不同層次,由淺入深的讀文,讀懂了課文,明白了公雞為什麼不和別人比美了,也會體會到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人們做事的道理。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敢想,敢説,敢問中,學生自然會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三.研讀課文,悟“美”意。

本文的重點和關鍵是公雞心理變化的過程,教學中我這樣引言:老師很為同學們這麼快就把課文弄懂感到高興,你們很了不起。文中對小動物的描寫更是形象你最喜歡文中對那個小動物的描寫,願意試着讀讀嗎?學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角色,繪聲繪色的朗讀起來。彙報中,互相評價,體會到了要抓住重點詞來朗讀的方法。體驗角色中,學生加深了對公雞,啄木鳥、蜜蜂、青蛙、老馬的認識,一步步走入了文本,也走入了人物內心。為了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提升,我引導“文中共描寫了五個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麼?”孩子們在朗讀中積澱的語言和情感一下子釋放出來,將美內化,大膽的表達自己獨立的見解。如:我喜歡蜜蜂(啄木鳥,青蛙)因為他們勤勞,雖然外表不美,但心靈美。我喜歡公雞,因為這隻外表美麗的公雞,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認真改正缺點,幫人們做事,這是一隻真正美麗的公雞等。

閲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在此環節中,學生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昇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的評價,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體會到美不僅在外表,更在於內心,在於奉獻的情感,樹立正確審美觀。

通過上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讀書過程,初步落實初讀,研讀,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讓學生自我構建,學會閲讀。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評價,對語言材料進行昇華。我只在關鍵處引導,點撥,把大量的時間,空間都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閲讀,自主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美”的含義,在紮紮實實的讀的講練中提高語文素養。

四.拓展延伸,到課外

為拓寬“美與醜”的主題,我引導學生將 這篇童話改編成自己喜歡的形式,比如:課本劇,詩歌,童謠,評書,快板等。在此環節中,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開放和利用了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創編這種活動,提高運用語文的技巧和能力。

當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改編童話並展示後,我由衷發出感歎!是啊!真正的美,在於內心,在於奉獻。無私奉獻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你能説出來嗎?學生説出了很多,如:爸爸,媽媽,清潔工,農民,包括這次最牽掛人心的四川地震。於是我藉助多媒體,圖文並茂引導學生讀四川發生大地震,廣大官兵,消防員,志願者救助受傷者的故事。並談出自己讀故事後的感受。再配上《生死不離》,讓感人的旋律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感情昇華,此時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道出了對美的深刻認識。有的學生眼含熱淚。讓我不由讚歎:這是你們奉獻給災區人民最好的禮物。人説“大愛無形”相信有了這麼多甘與犧牲,默默奉獻的人們,四川人民一定會站起來,我們的祖國也會更強大。

在讀好原文,積澱語言,悟得規律的基礎上,我進行這樣的延伸運用,更激發了學生奉獻之心,將“美”進一步昇華。

總之,我覺得這節課的設計,能體現閲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的這一課程理念,實施了略讀課文“以讀為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學生在理解,感悟,品味,積累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審美觀,達到了學習此文的最終目的。

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第五單元十一課《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説教材:

北京,祖國的首都,一個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稱和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嚮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根據新課標要求及本課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把這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

説教法、學法:

採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學會質疑。然後通過自讀、、範讀、賽讀、表演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於大多數學生沒去過北京,但對北京有一種自然的嚮往之情,教學中通過看升旗儀式、聽歌曲等活動,點燃這種激情,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説教程:

我多想去看看説課稿精品

現在談談我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我認為這篇課文的課題命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多想去看看》,他會很自然地就問:“我”寫的是誰呀?多想去哪兒看看?為什麼想去那個地方看看呢?我緊抓這個培養學生質疑的良好學習方法的契機,讓學生齊讀課題後就問:“多想”什麼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讀讀嗎?為後面情感的激發打好伏筆。讀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這也是文章的內容所在。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呢?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學生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於是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讀。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學生現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們完全有能力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於是我首先採用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標出。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再小組合作讀,把你剛才還沒讀準的地方提出來向別人請教,或者你會讀了就幫幫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後,指名讀、範讀,跟老師比讀、小組賽讀,學生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探究內容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教師提問:通過剛才朗讀練習,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暢所欲言,隨機板書:北京城(遙遠)、天安門、升旗儀式(壯觀)。/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

四、創設情境,強化感受-我多想去看看説課稿精品

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了共鳴,學生的思維衝破現有時空的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於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説,此時,他們和山裏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看完錄像,我借情續情,帶上記者證,進行現場採訪,讓他們談談感受:你覺得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怎樣?你看了之後,心情怎樣?你現在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你想對五星紅旗説些什麼?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裏孩子的心願,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昇華。最後,利用聽音樂《國旗,國旗多美麗》,當唸到“敬禮、敬禮、敬禮”時,我充滿激情地對學生説;讓我們也莊嚴地向國旗敬禮!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了。

説課稿 篇6

我説課的內容選自湘版美術教材七年級上冊第5課《花圃》,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教材分析:

本課以花卉圖案設計為教學內容。教材改變傳統圖案教學思路,對寫生到變形設計的課序安排做出調整。按照課程標準“設計.應用” 學習領域的有關要求和建議,教材通過花圖案變形、圖形置換兩個學習活動的設置,重點突出圖形置換手法的應用,讓學生體會創意活動的樂趣,強調學生圖形創意過程中設計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自己喜歡的各種花卉的圖片、鉛筆、橡皮、水粉或水彩顏料、毛筆、剪刀或刻刀。

教師:多媒體課件(花卉圖片、圖案花等)花圃底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花卉圖片的欣賞、學習,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2、瞭解圖案的取材途徑和變化的規律,較好地運用簡化和誇張的手法設計花卉圖案,瞭解形的置換方法,能選擇合適地形狀進行形的置換練習。

3、能增強設計意識,在個性表現的學習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形的置換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運用簡化和誇張的手法設計花卉圖案。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標誌着學生已經進入中學學習階段,從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標準來説,是學生“從美化身邊環境”學段遞進到“形成初步設計意識”學段的銜接點。課前對本校學生學習狀況做了調查,小學有正常開設美術課的佔少數,還有個別學生小學沒上過美術課,造成美術各階段的學習呈現斷層。學生雖然喜歡手工製作課程,有自己的審美觀及需求。參與體驗活動積極性較高;但對於多種造型設計創想及材質的選擇和處理上有一定難度,大部分學生的設計意識不強。受原有的學習方式影響,許多學生習慣跟着老師依樣畫葫蘆,缺乏創新意識,需要改變學習方式來引導和培養其創新思維與能力。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室為舞台,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觀察探究創造,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

老師:播放準備好的課件資料,通過欣賞五彩繽紛的花卉圖片,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審美情趣;展示各類範畫,啟發生學思路,讓學生從範畫中尋找設計思路和繪畫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圖書,各自説出自己最喜歡的花以及這種花的象徵意義。在瞭解花形的基本規律,概括出其骨式與瓣形的基礎上,將花瓣置換成新的形狀,賦予花圖形以新的意義。創作過程中注意點、線、面的結合運用。在拼貼花圃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形的有趣置換、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色彩的鮮明搭配和簡單的鏤印技術。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在練習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繫實際,自由發揮,最後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後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於平等的地位。

四、教學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

學生:初步感知(欣賞作品)——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創作設計——情感昇華(愛學習、愛生活)

教師: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教學過程 :首先上課鈴響時放一些優美的圖片和音樂,讓學生觀察,探究,討論。這種讓學生觀察、發現的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時學生滿腔激情,仔細觀察,為學好本課打好基礎。再從花卉圖片、花卉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導入(利用問題導入法),引申到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花的基本骨式,引導學生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從花圃這一概念直扣主題,帶領學生運用形的置換方法,採用鏤印等不同形式進行彩色圖案的製作。並利用集體的智慧拼貼出一個大花圃。最後歸納總結: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並提出問題,使學生對本課知識更好地掌握。

説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一)、內容:

《西風胡楊》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滿激情和哲理的語言描述了“沙漠神樹”胡楊的堅韌、無私、悲壯的可貴品質,抒發了對胡楊的熱愛、同情和讚美之情。

(二)、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單元以神奇的大自然為題材,共選編了五篇課文,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時更要意識到:人類不僅有熱愛它的權利,更有保護它的責任。而注意作者是如何觀察大自然的,想象文章用了哪些表達方法是本單元的訓練專題,《西風胡楊》是本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在教學中,除了要繼續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外,還要繼續學習作者觀察大自然的方法和寫作的表達方法。

目標分析:

(一)、知識目標: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胡楊特點。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同情和讚美之情以及對環保事業的關注。

教學重難點:

瞭解胡楊的特點及作者對胡楊的深情讚美,理解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及對環保事業的關注。

學前準備:

老師: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我提前推薦孩子們閲讀《羅布泊,消失的仙湖》《沙原隱患》兩篇文章,豐富與課文有關的信息。

學生:預習時讓孩子們通過、詞典理解文中部分詞語的意思;查閲資料瞭解課文中提到的有關塔里木、羅布泊、樓蘭、西域的知識,瞭解胡楊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

教學理念:

以新課程標準以讀促講,自主感悟的理念為指導,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為:

1、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感悟。本文是一篇狀物散文,語言優美,充滿激情,散文之魂“情”動其間,讓孩子們在飽含各種情感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領略胡楊精神,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2、抓住“兩個版塊”,體會兩種情感。一是學習“胡楊之最”部分,體會作者對“沙漠神樹”的讚美,二是學習“胡楊之悲”部分,體會作者對“沙漠神樹”的同情。

教學過程設計:

一、直觀感悟,揭示課題

上課開始,伴隨着撼動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我給孩子們展示一組胡楊在荒涼的戈壁上以各種姿勢挺立的圖片,(課件展示),然後緩緩導入:“孩子們,這就是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胡楊,他們是生活在沙漠上最古老的樹種。”這個環節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胡楊在茫茫沙海中倔強挺立地姿態,再讓孩子們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談談對胡楊的印象,相機學習第一自然段:讓孩子們憑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探究文本,品味語言,讀中領略胡楊之“最”。

進入新課後,我提出問題:胡楊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樹?讓孩子們帶着問題有指向性地快速通讀課文。找到課文的2、3、4自然段,概括出胡楊“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的特點,孩子們彙報時我相機就板書出胡楊的三個特點(板書: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這個版塊作者用睿智的語言,生動的筆觸對胡楊的特點進行了描述,抒發了自己對胡楊由衷的讚美之情。針對這段文字的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步驟:

1、讀美文,讀中自主感悟。首先,我給孩子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們,胡楊的哪個特點給你的印象最深?”然後讓孩子們選擇印象深刻的內容自由讀,反覆讀,邊讀邊品味,邊讀邊欣賞,邊讀邊勾畫能反應胡楊特點的重點詞句,在讀中反覆揣摩它們的意思。

2、品詞句,領略胡楊精神。在孩子們充分品讀了課文的2—4自然段後,讓孩子們先進行小組交流,説説自己從哪些詞句體會出胡楊這一個特點的?然後再進行全班交流,這時課堂上可能會生成兩種情況:也許孩子們感悟頗多,都躍躍欲試,交流很順利,也許交流的孩子寥寥無幾,這時,我會帶着孩子們先領悟一個句子,等領悟方法後,再讓他們走進課文,讀中感悟。他們可能會感悟到:“胡楊能在沙漠、鹽鹼地中生存,生命力很強。”“胡楊很謙虛,不和別的植物爭名奪利。”“胡楊很堅強,死了也不倒下”等等,我都會給予肯定,讓他們充分的交流,而我,只需要根據孩子們的發言相機點撥這樣幾個句子,把孩子們的學習指向深入。(指幻燈)孩子們先説到哪一句就點撥哪一句:

(一)、點撥“他能在零上40攝氏度的炙熱中聳立……”這一句。先讓孩子們進行這樣一個句子填空(課件展示)再讓他們説説從所填的內容中體會到了什麼?然後抓住“零上40攝氏度”“零下40攝氏度”“侵骨髓”“斑斑鹽鹼”“鋪天蓋地”“層層黃沙”等詞語進行理解,再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説説自己從這些詞語中彷彿看到了什麼景象,聽到了什麼聲音?再孩子們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時,我相機讓孩子們觀看這樣幾張圖片,(課件展示),這樣,通過理解詞語,想象描述,觀看課件,孩子們更能體會胡楊生存環境的惡劣,從而領悟到胡楊與眾不同的堅韌、頑強。此時,我便順勢讓孩子們飽含着敬佩與讚美之情朗讀這個句子。

(二)、點撥“胡楊是擋在沙漠前的屏障…….可它們並不在乎。”“它們將一切浮華虛名讓給了牡丹……而是將這催肝裂肺的風沙留給了自己。”這兩句,先讓孩子們抓住“擋在”“身後”“不在乎”,三個“讓給了”,一個“留給了”體會出作者用擬人、比較的手法寫出了胡楊的無私,再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一個詞語也好,一個句子也好)來誇一誇胡楊,讓孩子們把心中對胡楊的讚美説出來,然後,我再用引讀的方式引領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個自然段,把心中對胡楊的讚美讀出來。

(三)、點撥“它們生前為保衞。。。。。”一句。這裏的點撥是在孩子們理解了“生前”“戰鬥”“死後”“仍堅定地挺立”幾個關鍵詞的意思後,我問孩子們:胡楊“生前戰鬥”是在為了什麼而戰鬥?“死後仍堅定的挺立着”又是在幹什麼?這一問讓孩子們聯繫第三自然段,體會胡楊是為了身後的城市,村莊、青山綠水、芸芸眾生而與肆虐的風沙、惡劣的環境進行着戰鬥;領會胡楊為了保護地球,保衞人類而耗盡生命作後一滴血的悲壯。

3、精讀延伸,學習寫作手法。在對課文的2—4自然段文本進行品味後,我再讓孩子們快速瀏覽這三個自然段,觀察這幾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從而啟發孩子們領悟出作者採用了先總後分的寫作手法來寫胡楊的三個特點。再以胡楊的第一個特點為例,引導孩子們抓住“二十幾米”““零上40攝氏度”“零下40攝氏度”幾個數字來體會作者採用了數字描寫法表現胡楊堅韌的特點,當孩子們領悟方法後,再放手讓孩子們領悟描寫胡楊的無私和悲壯的特點分別用了哪些表達手法?這一個環節緊扣本單元“領悟作者用了哪些表達手法”這一訓練專題,為孩子們今後寫作打下基礎。

4、賞美圖,情景交融,強化心中情感。在孩子們充分領略了胡楊精神後,我再向孩子們展示幾張胡楊的圖片(課件展示),當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懷着熱愛、敬佩、讚美的情感欣賞胡楊,感受胡楊的時候,我配聲情並茂的解説:胡楊曾孕育了整個西域文明。兩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鬱的胡楊覆蓋,塔里木、羅布泊等水域得以長流不息,水草豐美,滋潤出樓蘭、龜茲等西域文明。這一個環節,讓孩子們對胡楊曾經的繁盛有一定的瞭解,為接下來體會胡楊的遭遇埋下伏筆。

三、品讀中感悟真情,體會胡楊之“悲”。

(課件展示)

點撥句子:“我站在這孑然悽立的胡楊林中……哪怕就三天。”點撥這一句時,結合課後第3題,在孩子們抓住三個“祈求”,理解了每一個“祈求”所包含的不同意思後,讓孩子們聯繫生活,發揮想象完成這樣一道填空題:(課件展示)“此時此刻,我們也來到了這孑然悽立的胡楊林,我們繼續祈求,祈求……”這時,如果孩子們的發言不夠積極,我會給孩子們一些啟發,比如聯繫前面第五自然段的內容,祈求“上游的人們不要攔水造壩圍墾開發”,聯繫我們的甚生活,祈求“人們要節約用水,要愛護地球水資源”…….孩子們的想象空間打開了,發言也就更加踴躍了。

這一環節的設計,緊扣了本單元關注環保,愛護大自然的主題,讓他們意識到:人類不僅有熱愛大自然的權力,更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四、迴歸課題,昇華情感。

在感受完胡楊的崇高品格和悲慘遭遇後,再來解決孩子們第一課時提出的疑問:“課文標題為何用‘西風胡楊’”?這時,孩子們只要能聯繫課文中的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烈烈西風、摧肝裂膽等詞,説出胡楊在惡劣的環境中求生存,為人類作貢獻等等我都給予肯定。最後,為了把子們的情感推向高潮,我設計了這樣推波助瀾式的引讀方式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課件展示),這節課,就在孩子們充滿激情與信心的回答聲中結束了。

(板書設計:這是我的板書設計,在學習“胡楊之最”這個版塊時,我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板書了胡楊的三個特點:“堅韌”“無私”“悲壯”,學習瞭解“胡楊之悲”時,我板書了最能表現胡楊悲慘遭遇的三個詞語“哭泣、擔心、祈求”,昇華情感時板書了“讚美”一詞,迴歸課題時用紅色突顯出標題中的“西風”兩個字。此設計既緊扣課文的重難點,又突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簡單明瞭,讓人一目瞭然。

尊敬的老師們,以上便是我對《西風胡楊》一課的教學設計,抓住了“胡楊之最”和“胡楊之悲”兩個版塊,以讀為主,讓孩子讀中自主感悟,深刻體會到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讚美,也感受到了他對胡楊遭遇的同情和對環保事業的關注,教法的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重在以讀促講,自主學習的精神。其中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是北師大版初中生物第五章第1節內容。本課時中的內容之間相互聯繫,前後連續性強,每個實驗在解決某個問題的同時,又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為整個光合作用提出新課題。因此,這些內容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思維能力。

二、學情分析

經過前一課時的實驗學習、探究 ,學生已經對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實驗注意

事項等比較熟悉。學生願意也渴望重複科學家們曾經走過的探索之路。他們有設計實驗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礎,滿足學生的這一願望,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加。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瞭解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認識,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能力目標:鍛鍊學生對試驗現象的分析討論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綠色植物園的光合作用對於整個生物界乃至整個自然界的意義。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實驗注意事項---實驗結果分析---本課時小結

五、説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式教學、觀察比較法、多媒體演示

學法:觀察實驗討論、對比歸納、練習提高

六、評析

光合作用在教材中無疑是重點和難點,這個實驗做得好可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這部分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但由於這個實驗較難,教師要注意在課前給予學生較多的引導和幫助,並請他們在課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説課稿 篇9

【説教學設計理念 】

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整個生物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通過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構建和諧課堂教學關係、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發揮生物學科課堂教學特色,努力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使生物學科教育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是本人不懈的追求目標。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做好觀察實驗,加強直觀教學,上出生物學課堂教學的學科特色是實現生物學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首要途徑。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動學生,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搞好教材中所選編的每項觀察和實驗的教學。

巴爾扎克説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要使學生順利跨入生命科學的殿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至關重要。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好奇地發問,大膽地質疑,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創建一種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使學生有機地融入生物學教學。教師要善於通過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教學,增加課堂信息容量,較好地突破教學難點,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養成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為學生探究新知創設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大大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説教材目標及重難點】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一節是繼《生長素的發現》之後,闡述生長素作用以及應用的關鍵一節。在知識方面,學生已知道什麼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發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長素的產生、極性運輸和分佈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本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通過實例理解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能力目標集中在“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探究活動中。此項探究活動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嘗試探索如何將科學發現在生產實踐中進行應用。本節“問題探討”中的材料,與上一節所學內容似乎有點“矛盾”:上一節的內容顯示,植物生長素起促進生長的作用,而“問題探討”中的材料卻表明,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它竟然起抑制作用。從而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起學習本節的興趣。關於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材首先介紹生長素作為信息分子起作用這一特點,再詳細説明生長素的作用與濃度、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器官的種類等有關,最後再簡要介紹有關科學道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嘗試運用生長素促進插條生根的內容,主要是“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探究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此項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並體會科學理論如何應用到生產實踐的過程中。

【説學生特點】

我校雖然為市級重點高中,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來自農村。由於地域特點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較弱。精美的電教提示與探究性實驗方式有效結合,較直觀的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抽象的問題簡單化,能有效的解決學生理解能力較弱的問題,增強生物課學習的有效性。

【説教學設計思路 】

①本節課從解答思考題入手,回顧上節所學內容,得出相應的結論即植物生長素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接着展示“問題探討”的曲線圖,使學生比較直觀地認識植物不同器官、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對照曲線圖解答老師給出的一系列問題,由此得出“原來生長素所起的作用是兩重性的”的結論。

②通過對典型實例“頂端優勢”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最後簡要介紹有關科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③實驗“探究植物生長素類似物對插枝生根的作用” 要突出探究性。但由於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對於本次活動不要求學生親自操作,而是根據老師給出的實驗材料用具,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的設計思路,在學生説完自己的思路以後,應用課件展示實驗的設計步驟,使讓學生在對照中懂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説教學設計流程 】

本節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是教學的重點,教材首先介紹生長素作為信息分子起作用這一特點,再詳細説明生長素的作用與濃度、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器官的種類等有關,最後再簡要介紹有關科學道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本人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了教材中給出的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係曲線圖,使學生比較直觀地認識植物不同器官、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接着讓學生對照曲線圖思考解答了一些問題,結合這些“問題”討論此曲線圖所隱含的信息,即“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作用於同一器官上時,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促進效果不同或抑制效果不同);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於不同器官上時,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莖),也説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長所要求的生長素濃度也不同。”從而加深對生長素作用兩重性的理解。又通過對頂端優勢現象的展示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及相關的科學原理。二是嘗試運用生長素促進插條生根的內容,主要是“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探究活動。但由於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對於本次活動不能要求學生親自操作,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從老師給出的實驗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分析問題作出假設,並根據老師給出的實驗材料用具及所作假設,討論實驗的設計思路和實驗方法步驟,讓學生能夠結合實驗方法步驟在課後完成實驗操作,要每天觀察記錄各插條的生根數量,這些都很關鍵。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個重點的講解,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係”曲線圖來突出的,讓學生通過討論此曲線圖所隱含的信息,理解了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較高時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通過填空訓練,進而理解既能促進生長,又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又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説教學設計特色及教學反思】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於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此節課的亮點。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注重科學研究的過程,而並非是只強調結果。而且設計的問題,環環緊密相扣,對學生思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認同生物學知識主要來自科學實驗,領會生物學實驗中材料選取、理化技術的使用、巧妙的設計以及對複雜的結果進行理性分析的重要性。

通過分析這節課,也使我體會到:新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將知識的獲取過程化,學生知識獲取的過程是一個科學研究過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運用新理念指導生物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並非否定和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事實上,教師的責任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導作用更突出了。

本節課應用探究性學習,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過探究培養科學態度、科學精神;通過探究形成科學觀點、科學的思維方式。縱觀整節課的教學設計,一是以問題討論為主線,設計探究式生物教學,通過教師激發的一組組環環相扣的問題,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了一次生物知識的“再發現” ,因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於本節教材內容中抽象概括的結論性知識比較多,加上課時的限制也不可能過多的展開,因此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上就要多給學生“動”的自由。從課本的文字和圖表中讀取信息、學習用組織結構圖的形式表示過程,都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掌握的基本的學習技能。通過對這些方法技能的訓練活動使學生“動”起來,也就成為突破本節難點的一種方法,也是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出的有益的探索。

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作者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印的形狀特徵: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教師可根據兒童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最佳狀態,引導學生感知生活,觀察事物,在愉悦的氣氛中完成教國學任務。

二、説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1個生字,會寫“兒、用、魚”3個字。認識2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三、説過程:

(一)看看:

1、創設情境,感知“小畫家”是誰。

老師(戴頭飾)扮演冬爺爺説:我是冬爺爺,秋去冬來,我來到大地,大地將會有什麼變化呢?(啟發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回答),是呀,大地象鋪上了白地毯,今天我還邀來了一批動物王國的朋友,你們瞧它們是誰。這時四位戴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頭飾的同學上台自我介紹“我是……。”老師指着他們説:它們可是了不起的畫家,為什麼這樣説呢?你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2、藉助課件,感悟“小畫家”作畫。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竹葉、梅花、楓葉、月牙”這些自然物學生雖然熟知,但與動物腳印之間的聯繫似乎還有一段思維的距離。為了縮短這段距離,將學生帶入思維。最近發展區,可適時播放課件:白雪紛紛揚揚落下,伴隨着美妙的輕音樂,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腳印”氣學生看後再讀文。啟發學生,提問:你們讀懂了什麼?這時學生對第二、三句話的理解將豁然感悟。

(二)讀讀:

朗讀在低年級更顯重要,為此我設計以下不同形式的讀——

1、嘗試性的朗讀。

要求讀正確、流利,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提示注意第一旬的感歎號,要讀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要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

2、老師用問題提示引讀。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來了誰?學生讀: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它們是誰,怎麼畫畫?學生讀:“小雞畫竹葉。……幾步就成一幅畫。”誰沒有來參加?為什麼?學生讀:青蛙為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裏睡着啦。

3、分角色讀。

女同學讀一、二、五、六句,男同學讀三、四句。

4、全班練習有感情朗讀。

(三)畫畫:

動手畫,感知“小畫家”作品。兒童好奇、好勝、好動,動手操作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教學形式,為此,在學生領悟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下“小畫家”的作品: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有畫畫技巧的同學必將興致勃勃,他們將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畫的形式表達出來。不會畫的同學讓他們完;成課後作業,連一連、讀一讀,這樣通過不同的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通過畫或連線重!温了課文內容。

(四)想想:

為了引發學生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新的領域,在課的總結階段,啟發學生思考:

(1)雪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它們會畫出怎樣的作品?

(2)還有哪些動物沒參加?為什麼?

總之,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有利於激發童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標籤: 範文 十篇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q0l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