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藍白之美説課稿範文

藍白之美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藍白之美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藍白之美説課稿範文

一、教材內容

南通的藍印花布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本土民間文化藝術之一,是在幾千年的社會歷練中由勞動人民創造、發展起來的,在我國的傳統藝術奇葩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南通藍印花布以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素雅的風韻,清新明快的魅力而享譽海內外。它其中還飽含了許多美術知識和文化精髓,能給予學生許多知識,並且能使學生對家鄉的民間傳統工藝——藍印花布的發展史、藍印花布文化、技術等方面有所瞭解,能在此基礎上繼承和弘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 這也契合了《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的:美術教育要“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因此基於以上的種種,我為小學高段的學生設計了以“藍白之美”為課題的南通藍印花布的教學內容。

二、學情分析

小學高段的學生對整個小學階段的美術技能、技法的掌握已經過了較完整和系統的學習,在文學修養方面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其思維處在形象與抽象的過渡期,有着豐富的想象力和教強的理解能力,為學習好本課內容奠定基礎。但大部分學生對遠離生活的藍印花布缺乏瞭解和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藍印花布的人文性和藝術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兩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對藍印花布的歷史起源的瞭解,實物、圖例的欣賞,品位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2.選擇合適的材料,嘗試進行藍印花布創作設計,感受藍印花布的藍白之美,體驗設計創作的樂趣。

3.引導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特別是本土文化的關注,弘揚並傳承民間藝術。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藍印花布藝術的特點,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教學難點:合理的運用各種材質、方法進行藍印花布的設計製作。

五、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賣個關子:用老師講解民間故事的形式開始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從美麗的民間傳説中感受藍印花布是一種美的象徵。

(關於藍印花布的傳説:“有一天,兩個瘸腳的.男人在向一對夫婦乞討,等他們吃完夫婦給的食物後,他們唱起了歌:‘我有一株能印衣服的草,他們能永不褪色。’同時,他們播種了一些種子。年輕夫婦聽説那些草可以印染,於是他們割下一些,浸泡在大缸裏。可是並沒有看到顏色。一些天過去了。兩個瘸腳的男人再一次經過,向這對年輕夫婦乞討一些酒喝。善良的夫婦又滿足了他們的需求。等他們喝完,就倒了一些酒和石灰在大缸裏,年輕的夫婦發現,大缸裏的水變成蘭色。年輕的夫婦好奇地問兩個瘸腿的男人原因,並詢問他們的名字。兩人告訴他們,叫梅福和葛洪,給他們的草叫做靛藍草。草的顏色能染成布並永不褪色。於是就有了藍白相間花紋的布也就現在的藍印花布,第二天,年輕夫婦根據梅福和葛洪的囑咐開了一家小作坊。從此以後染坊在中國越來越多了,藍印花布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

聽完了故事,學生已經進入到藍印花布那美麗的,古老又悠遠的意境裏了,今天所學的課題也就豁然明朗了,教師直接揭題: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南通藍印花布的“藍白之美”。(出示實物藍印花布,讓學生眼見為實。)

2、探索研究

(1)初識藍印花布,談印象。

教師對學生説:其實剛才我們聽到的只是個古老的民間傳説,真正的藍印花布並不像我們想的這麼簡單,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幾幅漫畫中看出來它有着許多道複雜的工序,(出示課件:漫畫“藍印花布的由來”)接着請學生談談對藍印花布的第一印象。

對於大部分不認識藍印花布的學生和小部分聽説過藍印花布的學生而言,通過教師在課堂中説一個民間故事,看一組漫畫形式的藍印花布的工序流程圖,賞一塊真實藍印花布這三步後,此時,學生對家鄉藍印花布又有了新認識,能説出些許感受。

這個環節的設置同時也是要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官到藍印花布色彩只有藍白兩色,它有着質樸和素雅的特點,也是藍印花布名稱由來的原因之一。

(2)初初嘗試表現藍印花布的“藍與白”。

請學生思考、選擇過去所學過方法初次嘗試表現藍印花布。(用事先老師發的正方形小紙片)

然後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小練習展示,(其中有:剪紙、用宣紙印染畫、在藍色紙上用油畫棒或修正液畫……)學生簡單闡述方法,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藍印花布的紋樣特點之一:都是圖案由一些大小不等的點組成了,這因為它的製作工藝中的環節決定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主要有三個意圖:首先,能讓學生鞏固舊知的基礎上找到表現藍印花布的方法,其次,是讓學生把初次接觸藍印花布的感受表達出來,最後,是有了小練習後才能為大作業有更出彩的效果作奠基,也為學生能更深入的瞭解、欣賞藍印花布的人文性和藝術性作更好鋪墊。

(3)欣賞圖例,感受“藍白之美”的精髓所在。(課件出示)

在簡單的小練習展示後教師引出話題:除了剛才我們找到的這兩個特點外。其實藍印花布的能流傳至今,深受大家喜愛的原因還不止這些,讓我們繼續來找找看?(出示多幅圖片實例)從藍印花布的題材寓意和構成形式引領學生有目的的欣賞,從而通過討論概括出藍印花布的題材選擇,如:題材有動物、花卉等構成,形式也十分的多樣,如有角隅紋樣、二方連續等構成,更重要的是理解藍印花布中的圖案寓意,如龍鳳呈祥、十全十美……詳細又精練的舉例和説明。

這個環節放到最後是為了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們都是有着美好的願望,善良的品格,勤奮的精神與最多的智慧。學生也更加深刻的體味到了藍印花布的“藍”與“白”的融合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美,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的象徵,因此才會受到我們大眾的喜愛,甚至是外國的朋友也都十分喜歡這有着濃濃中國特色的藍印花布了。

3、作業及評價

在前面小練習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的請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表現藍印花布。

通過前面三個環節循序漸進的學習和感受,學生對藍印花布都有了最新的認識,在作業前請學生談談各自的創作想法,教師加以激勵,對學生能更好地完成大練習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

同時,教師提點學生在用不同方法表現藍印花布時所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問題,能讓學生作業更精緻。

學生作業展評時多注重學生的想法,教師多予以鼓勵和肯定。

4、總結拓展

藍印花布是由深沉的藍與純靜的白簡單組合而成,在它的質樸素雅、含蓄優美之外還飽含着濃郁的鄉俗民情,南通的藍印花布就是歷經歲月洗禮而綻放的一朵民間藝術之花。這就是它留於我們的印象。

問學生是否該繼續保留這古老的“藍印花布”請學生説看法,談感受。

這一問題的設置,對學生來説一是對本堂課的所學做一個總結,二是對我們民間工藝的去留擺出正確的認識,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

藍印花布也能成為非常時尚的包裝材料,教師出示一些圖例,提出希望:請同學們也能利用課後的時間將我們家鄉的藍印花布的做出更多有創意事物來,讓我們也來賦予藍印花布更新的“藍白之美”。

六、教學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採用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通過展示藍印花布實物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圖例展示,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直接感知藍印花布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素雅的風韻,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具體性和真實性的優勢,也體現了美術學科教學以視覺教育為中心的特點。同時用到談話法、討論法、欣賞法、嘗試練習法、自主評價等方法,這樣有更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我還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組織我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能由淺到深的去了解、欣賞藍印花布的美,最終能深刻理解藍印花布中藴藏的人文性和藝術性,將學生引領到由藍白組合而成的奇美世界。

謝謝,如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專家、老師能給我多提寶貴意見

標籤: 藍白 説課稿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87xg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