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用數學”數學説課稿

“用數學”數學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用數學”數學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用數學”數學説課稿

“用數學”數學説課稿1

教材分析:

這一節的內容包括8,9的認識,有關8,9的加減法以及8,9加減法的應用三部分,共5課時

"用數學"是第三課時,其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是通過同一情境反映兩個不同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二是讓學生學會看已知數量和問號之間的關係找到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式並計算;三.讓學生能看圖提出簡單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內容對剛入學不久的兒童來説,既有現實性,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另外,咯市還通過結合"用數學"的教學過程來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設計理念和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教學理念.它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符合其水平的思維情景和條金,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本節的"用數學"是讓學生能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結算出結果.在教學中還應讓學生尋找問號的數量時側重通過計算的出,而不是去數未知數的數量,所以本節的設計意圖是在指導學生找出求"一共有幾個蘑菇"用加法解決,而求"剩下有幾隻小象休息"用減法解決.讓學生初步知道求整體,用加法,求部分用減法,再通過加減法兩個題目的對比,引導學生總結出口訣:求總數,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求部分,用減法.總數減另部分是答案.再讓學生運用這個口訣,看圖提數學問題,層層遞進,讓學生逐步理解接受.

針對以上的教學設想,卻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能根據已知量和問號之間的關係,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式計算

4、能根據圖畫提出至少三個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程序: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為優化教學過程,實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課的程序安排為:

一、創設情境,引新設疑

1(播放錄音)

(出示電腦畫面,有聲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哈利,小朋友們,今天我要帶你們去快樂的森林玩一玩!,

提問:①你們知道哈利要帶我們去哪裏玩嗎?(快樂的森林)

老師板書題目:快樂的森林

②你見過的大森林是什麼樣子的?------------------(有美麗的樹木,可愛的小動物……)

老師教育學生要愛護大自然,愛護環境,愛護小動物

二、合作探究,體驗發現

1、引導學生體驗加法的含義

電腦出示動態蘑菇園,導入:哈利首先要帶我們去快樂蘑菇園聽小蘑菇們唱歌

問題①:通過觀察,你看到現在在唱歌的是幾個蘑菇呢?

(通過觀察,現在有6朵蘑菇在唱歌)

師:你再聽聽,(有聲音出:真好聽,真好聽,我們也想來一起唱.-------進入兩朵小蘑菇)

問題②:誰來幫哈利算一算:現在一共有幾朵蘑菇在唱歌了呢?並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①交流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把左邊的6朵與右邊的2朵加起來就是8朵

②引導理解:列式2+6=8對嗎?

(求一共有多少蘑菇就是把這裏的蘑菇加起來就得出結果了,可以是左邊加右邊,也可以是右邊加左邊,所以2+6=86+2=8都對)

小節總結與評價;

小朋友們這麼聰明又這麼樂於助人,哈利為了感謝你們對他的幫助,特意邀請你們去看看森林裏的節目表演-------小象跳舞

2、引導學生體驗減法的含義

(電腦出示的一共有9頭象的字樣.再3頭小鹿跳舞的畫面和音樂.再出示問題:有幾頭小象沒有跳舞?

①引導觀察,組織討論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弄清問題是:

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幾隻?

②引導學生列式解決問題:

因為一共有9只小鹿,3只跳舞,求不跳舞的小鹿就是用總共的9只小鹿減去跳舞的3只小鹿列式為:9-3=6

3,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再總結方法

(電腦出示蘑菇和小象圖的比較圖)

①提問:為什麼求小蘑菇的題用加法解決,而求小象的題用減法解決

②引導學生明白小蘑菇的題目是求整體的數,即總數,求總數就用加法.小象的題目是求其中的一部分.求部分就用減法

③老師總結口訣:

求總數,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

求部分.用減法,總數減另部分是答案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①出示課件一:(一共有8只小鴨子,水裏面有3只,求在岸上的有幾隻?)

讓學生觀察,把題意説給你的同桌聽聽,再把算式填寫完整

8-3=5

②出示課件二;(左邊有7只小狗,右邊有2只小狗,求一共有幾隻小狗?)

2+7=9

③引導彙報,結合學生回答,電腦演示,進行訂正

四、唱歌,休息

五、聯繫生活、整體感知、加深理解

(出示小鳥圖:原來有5只小鳥,後來飛來了4只,)

引導學生提問:①原來有5只小鳥,後來飛來了4只,現在一共是多少隻?

5+4=94+5=9

②有一些小鳥在樹上,後來又飛來了4只,現在一共是9只,求原來有幾隻?

9-4=5

③現在一共有9只小鳥,原來有5只小鳥,求後來飛來了幾隻?

9-5=4

④原來的小鳥比後來飛來的小鳥多幾隻?

5-4=1

⑤後來飛來的小鳥比原來的小鳥少幾隻?

5-4=1

六、活動練習,鞏固舊知

發給20位小朋友每人一張卡片,每張卡片上都有一道數學題,讓學生把得數是“8”的投入到“8”號信箱中,把得數是“9”的投入到“9”號信箱中,還有一些小朋友的卡片得數不是8也不是9,便找不到信箱,就請他們講講,自己沒有把信送出去的原因。

七、總結收穫,滲透聯繫

①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②回顧並記憶口訣:

求總數,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

求部分,用減法,總數減另部分是答案

“用數學”數學説課稿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內容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並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數學問題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數學問題。

3.經歷學具操作與討論的過程,獲得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法,並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體驗與同伴交流獲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是在“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算理和解答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基於對教材的理解,考慮到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做以下安排:

1.遷移類推,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

數學知識是密切聯繫的,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談話引入發現問題”時,充分發揮示意圖的作用,以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為講授新課做好準備。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學生儘可能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在課堂上突出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設置學生操作、討論、試説、試算等活動,引導學生自己揭示算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有利於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並從中體會與同伴合作獲得成功的愉悦。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像力是創造的靈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將多媒體引進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例如,第4道練習題,教師只給出已知條件,讓學生探求結果的可能性。一題多問,讓學生從各種設想出發進行探究,不拘於一種形式,不限於一種途徑,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發現問題。

1.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這個學期我們開展了作業評比得紅花的活動,大家一定都得到了許多紅花吧!有3個小朋友也得到了很多紅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

電腦顯示紅花榜:

(學生們都很有興趣,注意觀察紅花榜。)

【設計“作業評比”情境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並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引導觀察,發現問題。

師:看了這幅圖,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觀察,自由發言:

小雪多,小磊少。

小雪有12朵,小磊有8朵,小華有9朵……

師:你根據這幅圖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

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朵?

小雪比小磊多幾朵?

小雪比小華多幾朵?

小磊比小雪少幾朵?

……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自主探索,嘗試解決。

師: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麼多的問題,那麼你會解答嗎?你想説哪個就説哪個。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歡與難易情況來選擇答題。教師隨着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並訂正。)

生A:12+8=20(朵)

生B:12-8=4(朵)

師:為什麼用減法?

生:因為求小雪比小磊多幾朵。

生C:12-9=3(朵)

生D:12-8=4(朵)

師:同學們,根據D的口答,你想對他提出些什麼問題?

(學生思考後可能提出:

你為什麼用減法?

我同意他的方法。

生D可能回答:因為求小磊比小雪少幾朵,所以用減法……)

【通過問題提出與解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悦。】

2.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師:咦,老師從這些題裏發現兩個問題。

教師指着板書B和D,問:為什麼“小雪比小磊多幾朵”與“小磊比小雪少幾朵”的算式,都是“12-8=4(朵)”?“小磊比小雪少幾朵”用“12-8=4(朵)”來解答,是對還是錯呢?你們願意幫助老師來解答這兩個問題嗎?可以四人小組來討論一下,還可以借助學具,通過擺紅花來想一想。

教師巡視,給個別組適當提示。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並結合學具邊擺邊商量,推選一名代表在班內發言:

生A:“12-8=4(朵)”這個答案是對的。

生B:因為“小雪比小磊多幾朵”與“小磊比小雪少幾朵”意思一樣,所以算法也一樣,都用“12-8=4(朵)”。

……

師:同學們真聰明,下面還有一些問題等着我們去解決,有沒有信心?

三、鞏固反饋。

1.教科書第73頁“做一做”。

電腦示圖:

師:有兩個小朋友,小紅和小明,他們很喜歡看書,平時買了很多本連環畫,我想我們同學也很喜歡看連環畫,誰願意來讀一讀小紅説的話?小明的話誰來讀?你們會解答小明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讀題後,獨立思考,集體訂正。

【基本練習加以鞏固新知。】

2.教科書第74頁,練習十二第1題。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比賽跳跳繩,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各跳了多少下?電腦示圖:

師:電腦博士給我們出了兩道題。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師:你會解答嗎?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讀題後,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對比練習,加深“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與“另一個數比這個數少幾”的關係。】

3.選擇題(教科書第74頁第3題)。

電腦示圖:

師:你能根據算式選擇正確的問題嗎?(加大難度)

算式:44-40=4(盆)

(學生獨立思考後,選擇答案,並集體訂正。)

問題:一共有多少盆?

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還剩多少盆?

4.教科書第75頁第5題。

電腦顯示:

李平家養的家禽

師: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言:

鴨比鵝多幾隻?

鵝比鴨少幾隻?

雞比鴨多幾隻?

鵝比雞少幾隻?

……

學生根據問題列算式:

30-20=10(只)

30-20=10(只)

45-30=15(只)

45-20=25(只)

……

【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用數學”數學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用數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中的一個新內容。本節課是人教版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19頁的例3。

2、教材分析:用數學不是孤立專項的訓練,而是分散於新教材的各個單元,其目的在於讓數學更加緊密的聯繫實際生活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用加法減解答問題和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事實上,用數學目的是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進行綜合提升,同時也是為後面文字敍述式的用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本節課在設計時,力求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社會中藴涵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瞭如下所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問題的含義。

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感悟數學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瞭解並掌握問題的含義並提出問題

三、教具的準備

由於一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形象思維佔主導,我特意設計了動畫課件,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和多變性。

四、課時安排

本節課我安排1課時,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給出條件問題完備的應用問題,藉助情景圖讓學生理解問題的含義,知道什麼是問題;二是給出明確的信息,數據,由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理解意義進行計算;三是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受生活閲歷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難以理解,也為了體現數學源於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因此。我設計一個大家到公園遊玩的故事,讓孩子們隨着故事情節的推進不斷解決數學問題,在體驗成功的同時輕鬆完成學習任務。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 學習新知

1、教師:冬天過去了,春天到來了,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們出來活動了,你們猜他們去幹什麼了?下面我來做動作大家猜好嗎?

2、教師藏在講桌後面,喊:好了!學生一下子就説出“捉迷藏”;教師又拿出手絹,學生馬上猜出是“丟手絹”;接着教師比劃一個圓圓的東西放在地上一腳踢出去,學生情緒高漲,“踢足球”脱口而出。

3、教師:你們太聰明瞭,看來難不倒你們了。小朋友們在活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請大家幫忙解決,你們願意幫忙嗎?(學生會高興地説:願意!)

(二)、讀圖明意 探究新知

為了讓學生有針對性的提出並解決問題,把主題圖稍作修改,一塊一塊的出示,如出示捉迷藏區域,丟手絹區域、踢球區域。讓學生看一塊根據相應的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1、課件出示捉迷藏圖(伴音提示:13個同學玩捉迷藏,這裏有6個人,藏起來幾個人?

A、找出已知和未知

(滲透給學生一道完整的文字敍述題至少有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

B、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C、總結思路,全班交流。

2、 課件出示丟手絹圖(伴音提示: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有6個男同學,你能提出幾個問題?)

A、組內討論(教師巡迴參與,適時點拔,收集資料);

B、請小組代表發言,介紹自己的問題及想法;

C、講評、鼓勵;

3、課件出示踢足球圖(探究過程同2)

(三)、鞏固反饋 深化新知

1.教師:看到同學們這麼聰明,小動物們也來湊熱鬧,都等急了,看,他們來了。(課件出示:第20頁的小動物圖)

2.教師:都有哪些小動物呀?(學生:有小鳥、小鹿和小魚。)看着這幅畫面,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3.小組討論彙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板書問題。(這時,每當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課件中把學生提問的部分閃動幾次,以此讓學生進一步的明確所提問題。)

A、樹上還有幾隻小鳥?

B、草地上還有幾隻小鹿?

C、有幾條小魚在做遊戲?

D、飛走了幾隻小鳥?

E、跑了幾隻小鹿?

F、遊走了幾條小魚?

……

4、教師:你能又對又快地解決這些問題嗎?請你拿出練習本解決你喜歡的問題。

5、學生反饋,集體訂正。

(四)、練習鞏固

課本練習四的第一到第三題。

(五)、知識應用 體驗成功

教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能用數學知識解決這麼多問題,而且做得又對又快。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許多數學問題,你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數學問題嗎?和同桌説一説。(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身邊的事物提出數學問題。)

(六)、課堂總結

教師總結:今天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這麼多問題,而且還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看來學數學可真重要呀,我們一定要學好它、用好它。

(七)、佈置作業 課堂延伸

請同學們回家後,觀察家裏的物品,給爸爸媽媽提個數學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它,好嗎?

(八)、板書設計

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條件 問題

來了13人捉迷藏,這裏有6個人。 藏起來幾人?

有8個女同學,有6個男同學。 一共多少人?

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 。 還有幾人沒來?

標籤: 數學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redl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