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教學説課稿模板錦集11篇

教學説課稿模板錦集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説課稿模板錦集11篇

教學説課稿 篇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以選修教材《小學動漫》第三單元第二節“風景畫”教學內容為依據,教學內容為FLASH的“遮罩效果動畫製作”。

FLASH是目前國際互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動畫設計和製作的軟件,而Flash動畫的根本説到底就是“遮罩+補間動畫+逐幀動畫”與元件的混合物,通過這些元素的不同組合,從而可以創建千變萬化的效果。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補間動畫與元件的使用方法,本課開始學習遮罩的使用。遮罩是Flash動畫創作中所不可缺少的,是Flash動畫設計三大基本功能中重要的出彩點。使用遮罩配合補間動畫,我們可以創作出豐富多彩的動畫效果,本課涉及的實例都是實用性很強的動畫,通過這些實例,學生可以舉一反三來創作實用性更強的動畫效果。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前面已學習過Flash最基本動畫原理,能製作出簡單的逐幀動畫和動作補間動畫,並對幀、圖層已有了初步瞭解,但還未形成能很好理解,還需進行回顧與加深。本課學生通過實踐、探究,掌握的Flash遮罩動畫的製作原理及簡單應用,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體驗完成動畫作品的成就感,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對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結合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遮罩動畫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層與被遮罩層之間的關係;

(2)掌握圖片過渡影片的製作方法;

(3)能夠靈活運用所學動畫製作技巧,創作動畫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師生共同分析遮罩的實例,加深學生對於遮罩原理的理解;

(2)讓學生自主實踐,去完成過渡效果的動畫,使學生能夠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製作方法;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運用Flash動畫軟件創造作品的樂趣;

(2)體驗信息技術藴含的文化內涵,形成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慾。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遮罩的含義和遮罩效果的製作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遮罩與被遮罩的關係。

五、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採取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以及演示與講解、實例分析等教學方法。

演示與講解:對於知識性強的內容適當的講解結合演示,便於學生理解和提高教學效率。

實例分析: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

2、學法:

學法採用分層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學習法等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內容的學習也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圍繞知識點展開,通過自主式和合作式學習,最後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是相統一的,目的只有一個:“以學生髮展為本,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六、教學環境:

信息技術教室、多媒體教學軟件為教師演示和講解提供一個高效的工具,電子學習檔案袋為學生討論和發表見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展示作品,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可曾觀看過,用自己的照片做的電子相冊嗎?那種情景可曾讓你感到激動和難以忘懷。為了重現這些美麗的畫面,這節課我們將利用FLASH軟件來演繹一幕電子版的“相冊”的情景。

學生活動:

注:(遮罩動畫,俗稱“蒙板”動畫,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動畫製作方式。遮罩就好比在一個板子上打了各種形狀的孔,透過這些孔,可以看見下面的東西、遮罩可以是填充的形狀、文字、元件的實例,還可以將多個圖層組織在一個遮罩層之下來創建複雜的效果。)

(二)、實例展示

水波、萬花筒、百頁窗、放大鏡、望遠鏡、聚光燈……等等。(展示豐富的遮罩實例激發學生對新的FLASH特效的興趣。)

(三)、分解操作、設置學習任務,教師指導,學生自學

(以煙花盛放為例詳細介紹)

現在老師為大家提供了製作“電子相冊”動畫的基本元件,請同學仔細觀察老師的操作,考慮到動畫製作的難度和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將動畫拆分成三個操作步驟,學生分步上機練習。

逐步示範動畫製作步驟,指導學生製作動畫效果;分析操作步驟,揭示遮罩動畫製作原理

第一步,講解操作難點:在圖層中插入“空白關鍵幀”,調用元件,新建圖層 第二步,打開動畫文件,從元件庫中把做好的百葉窗效果拖入到場景中。

第三步,創建被遮罩層和遮罩圖層動畫,設置遮罩效果;

講解操作難點:強調百葉窗效果元件應與背景的大小一樣,設置被遮罩層的變形動畫效果。

展示源文件時間軸面板,幫助學生共同分析動畫的構成

提問:

1、有幾個圖層?

二個,一層放的是背景,一層放的是百葉窗

2、哪一個圖層中的內容在變化?(百葉窗)

3、“百葉窗”圖層中是什麼動畫類型?(補間形狀動畫)

觀察圖層的圖標,看看與前面製作動畫中的圖層圖標是否相同

引出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概念

遮罩層

被遮罩層

②遮罩層決定看到的形狀,被遮罩層決定看到的內容。

相信通過這節課大家掌握了遮罩動畫的製作技巧,希望大家今後留心日常生活的情景,勤于思考,製作出更多美麗的動畫。

教學説課稿 篇2

説目標

1、在歌曲的學習和演唱中,感受蒙古族音樂獨特的風格。

2、能夠用自然、自信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唱會歌曲。

教學重點

運用自然、流動的聲音唱會歌曲。

教學難點

解決歌曲中五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準。

教材分析

《銀盃》是一首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調民歌。採用了五聲羽調式構成旋律,旋律悠揚、起伏較大,中速,單樂段結構,在音樂上帶有歡快、熱烈的情緒特徵。

教學對象

七年級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的被動,因此,要調動七年級學生的興趣以及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音樂活動中,又能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備課時候把握的主要原則。本節課以蒙古族飲宴風俗為主線,以“唱”為本,通過對歌詞的理解、旋律的分析,體驗律動相結合,由淺漸深,使學生感受蒙古族音樂風格的獨特魅力。

説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啟發提問法、體態律動法、比較法、聽賞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説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歌曲舞蹈視頻。

2)在視頻中你覺得這個舞蹈表現的是哪個民族的特點?

3)你知道這個民族嗎?請同學説一説。

4)簡單介紹蒙古族代表性樂器——馬頭琴及蒙古族民歌概念。

5)簡單瞭解蒙古族最盛大的節日“那達慕節”。

6)揭題。

今天,我們就讓一起來學習《銀盃》這首歌曲,共同走進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音樂的魅力。

(板書:銀盃)

7)聆聽範唱。

要求學生在聆聽的同時要思考歌曲《銀盃》描繪的是什麼樣的一個場景?

(喝酒,聚會,親朋好友相聚……)

二、歌曲學習

1、簡單介紹歌曲內容。

師:同學們,蒙古族人民有這樣一種風俗,每當節日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主人家就會在飲宴的過程中端起奶酒,唱起祝福的歌謠,以表示對客人的盛情。這首《銀盃》就是一首典型的風俗性宴歌。

(板書:風俗性宴歌)

2、學生在歌詞中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賽勒日外咚賽”這一句。

師:同學們讀這一句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呢?(拗口…難讀……彆扭……)

3、簡單解釋“賽勒日外咚賽”的意思。

師:“賽勒日外咚賽”是來自由蒙語直接音譯過來的,意思是“好上加好”,祝願親朋好友生活越來越好的祝福詞。

4、完整的聆聽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變化)

5、起伏變化較大的地方同學們找一找,或音很高?。(“賽”字的演唱接“朋友的朋字”之間的八度,“乾一杯的杯”字五度)。

6、分句學唱旋律

7、難點解決

①從音準上解決大跳旋律的演唱。

(師用鋼琴帶唱大跳音程,一邊更準確的引導學生唱好大跳音準)

②從聲音上解決大跳音程的演唱。

(師引導學生用“爆發力”“情緒高漲”、“高興”的感覺演唱大跳音準)

師:讓我們再來聽聽剩下的幾句旋律,(彈完後)請同學們跟着鋼琴來唱一唱這幾句。

8、教師逐句開始教唱歌曲。

9、師用琴帶唱,直至學生熟練。

10、師生互動。

11、學生代表上台表演,小組表演,個人表演等形式。

三、拓展

1、在學生熟練歌曲的同時老師教學生蒙古民族舞蹈中簡單動作“擰肩”。

2、在熟練時將歌曲和“擰肩”動作結合在一起。完整的演繹。

四、課堂小結

這首歌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金盃》。這樣一首歷史悠久的民歌,它的背後必定是流傳這許許多多的故事。讓我們回去後上網查查有關歌曲《銀盃》背後的故事。

課後背唱歌曲。

最後:隨着歌聲離開教室。

教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中午,有幾個小朋友需要吃藥,我就幫助他們先拿好自己的藥,再幫他們把袋子撕開。有兩個小朋友帶來的是糖漿,他們很神氣地對我説:老師,我會自己開的!我也會!説着,就自己把蓋子打開了。旁邊看到的小朋友説:我也會這樣開瓶子的!在區角中,我們為孩子設計了幫圖形寶寶回家、響罐等遊戲活動,孩子們經常想打開罐子看看裏面的東西,也經常把蓋子搞得亂七八糟。正如杜威所説,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它不僅能提高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識活動成為快樂的事。幼兒的認識活動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的直接驅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使幼兒的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3~4歲的幼兒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幼兒觀察事物缺乏整體性,較隨意,只能直接地、簡單地表面化地認識一些周圍的事物。我班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提問,非常願意自己動手去探索,同時,也願意嘗試用詞語或簡單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發現,與老師、同伴交流。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利用幼兒活動中的興趣點,設計本次活動,密切聯繫生活中的現象,能夠較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活動目標設定為:

1、瞭解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

2、能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3、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定位重難點:重點: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並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難點: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並做好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的家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瓶蓋(大小、形狀、開啟方法不同)與瓶子。

3、小筐若干。

二、説教學方法

美國教育家克拉克(Leonard H。 Clark)和斯塔爾(Ivring S。 Starr)把教學方法定義為:教師為達到教學目的而組織和使用教學技術、教材、教具和教學輔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兩部分。教師適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便於傳授知識,使學生易於形成技能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根據這次科學活動的性質和需要,我採用了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實習法等教學方法,將在教學過程中作具體闡述。

三、説教學過程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主要活動過程分成四個部分:一。情景導入,激發好奇心;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三。再次操作,討論、擴展經驗;四。結束。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加涅(Gagne)認為,構成教學過程有九個要素,其中首要因素就是要引起學生注意。活動開始,出示圖片:小熊的家,今天,我們要到小熊家做客,看,熊媽媽來了!通過設疑提問使幼兒對教學內容加以注意:唉呀呀,這是怎麼回事?你們看,熊媽媽一不小心把瓶蓋全弄亂了,真着急呀,怎麼辦呀?這時,請幼兒幫熊媽媽想辦法,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3分鐘,情景法、討論法)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教師在引起幼兒注意之後,接着就應對幼兒提出教學目標。其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學習之前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將要做什麼和怎樣做。這裏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驟:提供每組幼兒一筐瓶子和蓋子,自己嘗試給瓶子蓋蓋子。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們面對真實,向真實發問,與真實接觸。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探究解決問題。在這裏,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條件和可能。第二步驟: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通過之前的探究操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有許多刺激、動覺的經驗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處於半意識狀態的東西,通過思考和適當的方式表達形成想法,通過交流梳理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現的事物特徵和關係,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幼兒在探究之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也有向別人傾訴的慾望,在這裏,通過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即能夠滿足幼兒的訴説慾望,也能幫助孩子形成知識點。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後,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第三步驟:幫助幼兒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在之前的操作中,幼兒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通過大家集體討論,視頻演示來幫助幼兒解決困難,為幼兒相互學習,分享經驗提供平台。

(12分鐘,實驗實習法、討論法)

(三)再次操作,討論、擴展經驗。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驟:提供更多的瓶子和蓋子,請幼兒自由操作,鞏固對瓶子和蓋子特徵的認識。第二步驟:再次討論,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通過材料操作難易程度的變化,引導幼兒對瓶蓋的不同開關方法產生興趣,幫助幼兒擴展經驗。

(8分鐘,實驗實習法、演示法、討論法)

(四)結束熊媽媽感謝小朋友的幫助,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説課稿 篇4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屬於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Flash CS5平面動畫設計與製作案例教程》一書中第五章第六章Flash動作腳本、組件部分,Flash動畫腳本可以使觀眾控制動畫的進程,實現畫面的互動。本節課主要是在對flash基礎知識初步掌握的前提下,用影片剪輯拖放語句和複選框組件,製作點菜寶軟件。

以項目《點菜寶製作——flash腳本運用》為主題,把學生當前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職業素養。本項目共分3課時完成,本節課是第3課時的內容。

項目名稱

《點菜寶製作》——flash腳本運用

項目描述

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餐飲企業由“電子點菜”代替“一張紙、一支筆”的傳統點菜模式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電子點菜方便衞生、圖文並茂,還可實現多種附加功能。計算機是為其它行業服務的一種工具,我校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充分利用自身專業技能為全校師生提供服務。

今天,我們要為烹飪專業學生的餐飲創業項目提供支持,利用flash軟件,設計一款“點菜寶”。

項目分解

任務一:電子點菜功能瞭解及素材收集(1課時)

任務二:點菜寶界面設計與佈置(1課時)

任務三:點菜寶功能實現(1課時)

2、學情分析

作為計算機專業大專班的學生,他們對該課程的學習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課堂上自律性強,學習氣氛濃烈,在效果實現上有追求。

橫向,開設過幾門計算機語言課程,有一定的編程能力,知道如IF等常用語句的功能及基本格式。

縱向,已能熟練使用flash中常用工具及創建元件,掌握了逐幀動畫、動作補間、形狀補間和路徑動畫、遮罩動畫的製作,學習了部分組件的應用及簡單代碼的編寫,對基本動畫的製作有了初步的感受及實踐能力。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知道複選框(Check Box)組件和影片剪輯拖放函數(startDrag、stopDrag)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

(1)能創建複選框(Check Box)組件,並正確設置相關參數,編寫AS代碼實現多選功能。

(2)能利用startDrag、stopDrag函數對影片剪輯進行拖放操作。

情感目標:感受學習的樂趣,培養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精神,樹立創業意識。

4、重點、難點和結合點

重點:

1、能進行復選框(Check Box)組件的創建及功能代碼的編寫。

2、能知道startDrag、stopDrag函數的格式並能利用其對影片剪輯進行拖放操作。

難點:

功能代碼的正確編寫。

結合點:

通過這個“點菜寶製作”把flash課程和就業相結合,不僅讓學生學會本課知識技能,更體會到了在現實中的運用,為今後的就業創業打下伏筆。

二、教法分析

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在授課過程中,我主要採用項目教學法。

1、先創設情境,並展示參考作品“點菜寶”,激發學生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

2、採用項目任務書,把項目分解成了三個任務,並給予難點提示,引導學生為了達成任務自主探究。

3、創建QQ交流的羣,給課前預習資料共享、學生作品上載、作品評價投票、難點交流提供平台。課堂學習着重於答疑、評價和提高。

4、運用小組(4人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各組長的組織能力,在任務實施中合理分配,創建QQ討論組。

5、通過設置課後鞏固和拓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鼓勵創新,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和學習興趣。

三、學法分析

在學習方法上,採用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對項目的分析,結合學案提示,探究出實現的方法並實踐操作。另外,運用QQ交流的羣將上課學習內容延伸到課外,學生通過提前知識預習和任務實施,帶着問題進課堂,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從而學會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目標,培養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

本節課主要採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採用課外QQ羣投票評價和課內評價相結合。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教室、項目書及反饋表、課件、QQ交流的羣、“點菜寶”參考效果

六、教學過程

前期工作(第2學時):

教案:附後

教學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教科版語文第十冊第六課《月光曲》。這是一片精讀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了《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作者借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既表現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又展現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華,同時也告訴人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傳説、美景、深情於一爐,使學生感受到樂曲之美,領悟到語言之美,更讓學生體會到了人的情感之美。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閲讀理解能力,但對文字的鑑賞力還不強,情感和認知能力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很難走進貝多芬的內心世界,不能很深切的體會《月光曲》裏包藴的情思。

三、説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學會7個生字,理解“清幽、純熟、陶醉、恬靜、波濤洶湧”等詞語,背誦課文第八、九自然段。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的同情和愛,從而培養學生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並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3、學會根據實在的事物展開適當的聯想,在讀寫結合訓練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説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創作過程,體會貝多芬情感的變化。

教學重點:理解“人物的心境和樂曲意境”的統一。

五、説教學策略

本課我的教學策略是:以情感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書為根本。

六、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瞭解貝多芬的生平。

七、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氛圍,激發學生情感

多媒體出示貝多芬的畫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隨後,播放《月光曲》,並隨樂聲簡介貝多芬。

教師引導:看來同學們都沉浸在美好的樂曲中了,你們知道這首曲子的名字嗎?(板書課題,學生齊讀)關於,月光曲的創作,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説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

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暗示了課文的中心內容,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文中的“入場券、琴鍵、陶醉、清幽、恬靜、波濤洶湧”等詞語,指名認讀,理解“陶醉、清幽、恬靜”等詞語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簡單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質疑問難,以學定教。

1、學生提出讀不懂的問題,師生解決。

2、梳理學生的問題,引出讀議的重點:課文的那一部分是直接描寫《月光曲》的?

(四)直奔重點,體會意境。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而文章並沒有描寫其琴聲、節奏及旋律,而這一內容文章是通過皮鞋匠聽音樂時的聯想表現出來的。

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我做了如下設計:

1、學生自由地、深情地閲讀描寫《月光曲》意境的段落。

2、教師播放《月光曲》的片斷,學生邊聽邊讀課文,畫出描寫窮兄妹看到的畫面。

3、引導學生將樂曲的內容分成三個部分,教師相機板書,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靜”、“月亮升高,穿過微雲”、“月光照耀,風起浪湧”。

3、分辨事物和想象:這幅美麗的海天月色圖,是兄妹倆真正看到的嗎?

4、學生配樂有感情的朗讀相關的句子,並配以樂曲的三個樂段,同時多媒體出示三幅不同的畫面,體味貝多芬琴聲旋律的變化,讀出貝多芬的情感變化,讀出窮兄妹的驚喜。這樣,以圖畫展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有機結合,即撼動了學生的心靈,又突破了重點,並讓學生分辨了事物和聯想。

(五)突破文章難點,解決“兩境”統一

為理解本課難點“人物的心境和樂曲的意境”的統一,我讓學生連貫全文,出示:如此美好的樂曲,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

學生先自學。再出示插圖,師生共討論,讓學生明白兄妹貧窮的現狀,特別是對愛音樂又懂音樂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是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礎,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貝多芬的卓越才華和他對勞動人民的關心、同情,實現了本課的思想教育。再引導學生理解,貝多芬的情感變化,和《月光曲》的三個樂段的變化,是緊密相關的,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六)重視想象能力,拓展創新意識。

在作業設計上,我説:貝多芬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美的鋼琴曲,課後,同學們可以再找一首貝多芬的曲子或者你喜歡的其他樂曲聽一聽,邊聽邊展開自己的想象,然後把你想象的景象寫下來,與大家共同交流。這樣,實現了讀寫結合,課外延伸。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能力的思想。

教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瀑布》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首自由體寫景詩,詩歌描繪了瀑布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讚美壯麗的瀑布,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按照“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山路忽然一轉,望見瀑布的全身”、“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即由遠及近的順序分3節來寫瀑布的。分別寫到了瀑布的聲音、顏色、形態之美。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優美,形象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為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①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②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覆誦讀詩文,結合《望廬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獲得美的薰陶,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這首現代詩文質兼美,採用了確切的比喻,使得整首詩節奏感強,韻味十足。我確定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抓住瀑布的聲、色、形,體會瀑布的壯麗、奇異,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二、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1、主題教學,讓語文與生活共振

主題教學是竇桂梅老師所倡導的,是要從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認識並整體構建課堂教學。本節課,我圍繞“瀑布”這一主題,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與葉聖陶的《瀑布》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探究文本,感受文本主題的內涵和語言的魅力,擴大學生的視野,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讓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孩子心中產生共振。

2、情境創設,讓表達異彩紛呈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我努力實現詩化的語文課堂。詩化語文,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繪聲繪色地引導學生進入形象化的意境,從課堂教學中力求營造一種切合文本的詩意氛圍,循循善誘,逐步提升。比如,開課時,我創設和諧的談話氛圍,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結課時,播放瀑布畫面,讓學生的心靈隨之震撼。

3、朗讀感悟,讓詩歌熠熠生輝

一首好詩,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好酒,我們讀詩,也就是飲這杯好“酒”,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出其中豐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而這必須要指導學生善於朗讀,由“略讀”到“細讀”,由“細讀”到“品讀”,讀出感情,讀出神韻,領會詩的意境,才能達到讀有所獲,把握詩的內容與主題。

(二)學法

教師應給以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自主探究,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自己喜歡的詩句旁做旁批,培養學生樂學善思的能力。此外,結合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表達方法,比較中昇華感情。

三、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課時,我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腦筋急轉彎引出課題,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構建師生和諧平等的對話氛圍。

(二)聯想比較,以詩會文

由瀑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想起傳誦千古的《望廬山瀑布》,感情誦讀,帶學生走進如詩如畫的文境中。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有了讀書的慾望後,自讀文章,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展示朗讀。

(四)品讀課文,交流感受

學生再次品讀課文,自主探究,讀思結合,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詩,在旁邊做上批註,彙報交流時,根據學生髮言,相繼出示三小節詩交流感受,感情誦讀,使文本中的形象活躍在學生的朗讀中,情感激越在學生的想象中,理念閃現在學生生動鮮活的感悟中。

課堂上,我一方面運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架設學生與文本相通的橋樑,緊緊抓住“珍珠的屏”“千丈青山襯着一道白銀”,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再現瀑布聲音、色彩、形態之美,讓學生滿懷激情的誦讀,與學生共同創設出一種“人與文相融,情與智共生”的詩意境界。

(五)比較異同,學習表達方法

我以《瀑布》為主講教材,結合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進行分析對比,學習詩文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和採用比喻修辭手法的表達方法,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技能的滲透,使古詩與現代詩二者相融,情景相融,作者相融,師生相融。

(六)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在學生沉浸在瀑布雄偉壯麗之美景時,一種對瀑布的喜愛、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我隨即話鋒一轉,你們還想看一看更為壯觀的瀑布嗎?播放世界著名瀑布視頻欣賞,給學生另一種心靈的震撼,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情感昇華,深化了文章的主題思想。學生進而更加喜愛葉聖陶筆下的瀑布,齊聲深情吟誦《瀑布》時,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在課堂上湧動。

四、説板書

板書是依照作者思路設計,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縮影,板書瀑布的特點和詩文的寫作方法,簡單明瞭,提煉精華

教學説課稿篇7

一、説教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條理晰,以風趣親切的語言,把大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淘氣可愛描述的栩栩如生,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學習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試着比較課文在表達上的不同特點以及和本單元前兩篇課文寫作手法上的不同之處,其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引導學生感受“語言大師”寫作的精妙手法。通過個性解讀、多元感悟課文“人愛貓,貓親人”的感情主線,從而體會人與貓之間相互信任,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二、説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根據小學四年級素質教育的要求(着重進行篇的訓練,加強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理清層次的訓練,重視培養觀察、分析事物和連段成篇的能力。根據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課文的能力,我要求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脈絡,瞭解老舍筆下貓的特點,並是從哪些方面,用什麼寫作方法來表現貓的性格的。也使學生感受到主人與貓之間那份和諧、美好。

三、説目標:

1、掌握13個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枝折花落”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作者抓住貓的特點描寫的方法,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抓住貓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從描寫中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四、説教法、學法:

憑藉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採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法,展示不同形態的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講讀、自讀,合作交流等方式,鍛鍊學生自學和解決疑難的能力;“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架設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台,是使閲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橋樑。

五、説教學流程:

(一)情趣談話,揭示課題

t:同學們,從你們帶來的照片來看,大家都非常喜歡小動物,老師也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你們想見識一下嗎?(出示貓的圖片)這小朋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來,讓我們一起來呼喚它(教師板書課題)

(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領悟感情

t:讀過閲讀課文後,大家有什麼感受,老舍筆下的這隻貓有什麼特點?和同桌説説。

(經同學間合作交流後,大致能感受到這隻貓淘氣可愛,性格古怪,作者喜愛貓的特點。而這些恰好是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t:今天我們先來走進大花貓,看看它究竟古怪在哪呢?

(三)重點研讀第1――3自然段。

(通過講讀第一自然段,自學二、三自然段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抓重點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方法來建構學習。教師通過引導,加強對學生學法的遷移。並在朗讀中體會貓的性格特點,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閲讀後完成填空練習: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既()又();既()又();既()又()。

教學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賣報歌》是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舊上海一個小報童的真實生活經歷創作的一首歌曲。歌曲為五聲宮調式,四二拍,基調樂觀活潑,形象單純,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這三段歌詞在演唱時要進行不同的'情感處理。因此,本節課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情感體驗,鼓勵音樂表現為基本理念,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動地表演歌曲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賣報歌》,在生動的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報童生活經歷的感受。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學習小報童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所保持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3)技能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得到體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正確的評價能力。

(三)教學重點:

(1)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2)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1)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2)使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課件、報紙等與多媒體相結合。

二、説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兩年來的學習,掌握了一些基本節奏,積累了少量的學習經驗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更要求我要利用學生的已有學習經驗和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成教學目標。

三、説教法:

本課我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

四、説學法:

1、體驗感知法:通過體驗舊社會貧苦的孩子小報童的悲慘生活經歷及他對待這種生活那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從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要學習小報童樂觀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學習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比較選擇最適合體現歌曲內容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視頻圖片,從而引出一位特殊的賣報人物——解放前舊社會窮苦人家的孩子——小報童,然後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來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和作者,把學生帶入解放前舊社會這個環境當中,使學生懂得音樂來源於生活。接着,我再設置一個疑問——真正觸動著名作曲家聶耳的是掩藏在小報童單薄破舊的衣衫後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對待悲慘生活的態度,那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用心聽了歌曲後就會感受到的,從而自然的引出課題《賣報歌》,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及情感,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鋪墊。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説明: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説明: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説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五)教學評價

在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中,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首先,我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教材的認識。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全章的入口,是學習天氣與氣候的基礎,對日後認識氣温、降水等天氣與氣候的基本要素具有重要意義。教材以生活中的天氣現象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天氣與氣候的複雜多樣性,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培養學生觀察地理現象、探究地理本質的能力。因此,本課對以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結合本章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具體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

知道天氣的含義,並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學會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初步瞭解天氣預報的相關知識;知道大氣污染指數是評價大氣環境質量優劣的標準,並能用實例説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會污染大氣,被污染的大氣反過來又會危害人類。

(2)過程與方法:

新課程提倡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啟發誘導學生,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以合作探究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努力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主線的開放式教學模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人類活動對大氣質量的影響及解決措施,讓學生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①天氣的特點,用天氣預報圖預報天氣;

②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針對初中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①識別各種天氣符號;

②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説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以學定法,科學合理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教法上,我主要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引導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學生閲讀、討論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可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在學法上,我主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有讀圖分析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以科學探究學習為主線,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課堂導入能使學生一開始就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課前我從《三國演義》中兩個著名的故事“趁濃霧草船借箭”和“借東風火燒連營”以及二戰中蘇聯紅軍利用冬季的有利條件打敗德國法西斯的戰爭實例入手,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引出本節課——《多變的天氣》。

(二)、新課探究

1、本課的第一個重要內容是“天氣及其影響”。

我圍繞四個問題展開教學:

①什麼是天氣,如何描述天氣?

②天氣的特徵是什麼?

③氣候的特徵是什麼?

④天氣與人類有怎樣的關係?提出四個小問題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第一步,通過閲讀教材,讓學生簡單瞭解什麼是天氣。

第二步,着重説明怎樣描述天氣。採用多媒體,舉例介紹幾種天氣的狀況,如晴、多雲、下雪、陰、霧、閃電、雨後天晴等,通過短暫的天氣情境再現,可激發學生產生無限的暇想,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人們是怎樣用語言來描述天氣的語言。

第三步,通過練習區別天氣與氣候的不同。首先,出示內容,然後,讓學生根據天氣和氣候的特徵判斷是天氣還是氣候。學生思考後舉手回答。通過課堂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體現了新課改理念中的認知與情意的統一。

第四步,舉例説明天氣與人息息相關。首先,提問“天氣究竟對人類社會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讓學生完成課本上的活動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然後,展示“天氣與交通、天氣與農業、天氣與軍事等信息資料”。最後,引導學生認識天氣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

2、本課的第二個重要內容是“明天的天氣怎樣”。

正是因為天氣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影響,瞭解天氣預報就成了本課的第二個重要內容,即“明天的天氣怎樣?”我採用以下順序進行課堂教學。

第一步,學生討論問題。讓同學們討論,瞭解“明天的天氣怎樣”有哪些主要途徑?天氣預報有什麼作用學生會説出許多的答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是學習對生產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通過討論會使學生認識到,收聽天氣預報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步,看懂天氣預報。首先,我提出問題:你會收看電視天氣預報嗎?中央電視台每天播放天氣預報時,最先出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張什麼圖?其次,引導學生識別衞星雲圖,主要是讓學生識別衞星雲圖中的不同顏色説表示的含義,即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雨區。再次,引導學生識別風向標和識別天氣符號,通過多媒體出示常見主要天氣符號圖,引導學生通過分類記憶、形象記憶來熟悉天氣符號。圖文合一。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易於理解和記憶。

第三步,通過遊戲鞏固。讓學生做個小遊戲,學做小小主持人—模擬播報天氣預報,為學生更好的掌握天氣預報做準備。

3、本課的第三個重要內容是“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第一步,為什麼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空氣質量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由於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空氣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在教學中,我首先提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討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空氣”並歸納出“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第二步,學生討論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讓同學們討論二個問題:能不能改變焚燒秸稈這種傳統的肥田方法呢?怎樣解決汽車尾氣污染這個問題呢?

第三步,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引導學生認識到保護空氣環境、從我做起,並樹立環保意識。以達到本課的情感教學目標。

(三)、課後探究

課後讓學生“收聽天氣預報”,並記錄下自己所聽天氣預報獲得的信息,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培養學生關注天氣的意識,並養成收聽天氣預報的好習慣。

(四)、課堂小結

課堂的最後就是本課的小結了,讓學生結合板書自己總結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講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教學説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本文寫於xx年,那時正是俄國xx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着沙皇統治的根基。來自社會底層、深諳人民疾苦的高爾基,觸摸到剛剛開始跳動的新時代的脈搏,以敏鋭的藝術感悟力創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鬥激情的頌歌。據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內涵為切入口,激發學生興趣,迅速深入文章內容。

2、設計意圖:

本文的設計,遵循以下幾個思想原則:

⑴、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徵,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

⑵、通過精心設計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以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受和把握。

⑶、“美文需要美教”,通過朗讀、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探索求真,展現自我。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1、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閲讀鑑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第1、2條作為能力訓練目標,第3條作為德育訓練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設計意圖和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1、理清本文的主要形象及其精神內涵,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2、理清本文的象徵意義。

3、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四、教學方法的確定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

對於初中生來説,怎樣把實際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採用誦讀法,主要有教師範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2、提問法:

對於形象思維,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形象,並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

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我採用仿説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四大塊組成:

1、第一塊:導入新課:

運用詩歌和散文的有關知識,出示海燕的有關圖片,進入《海燕》散文詩的學習氛圍。

2、第二塊:誦讀:

⑴、教師範讀。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並抓住特徵,理解作者賦予這些形象的感情。

⑵、學生自由朗讀,進一步把握文意。

3、第三塊:理解象徵意義:

在第二塊誦讀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詩人對不同形象賦予的不同感情,結合時代背景,歸納出本文形象的象徵意義。

4、第四塊:拓展延伸:

讓學生拋開時代背景,賦予“海燕”新時期新的象徵意義。學習“海燕”精神的內涵,以説話的形式來表現。

教學説課稿 篇11

一、教材分析

《説“屏”》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五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主要介紹了中國在其悠久歷史,豐富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幾個精華,包括園林建築,名勝古蹟。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題材豐富多樣,主題集中,《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範的説明文,《橋之美》《説“屏”》則是帶有一定説明性的小品文。

《説“屏”》是一篇比較輕鬆隨意的小品式説明文。對於屏風,作者不是從專業者的角度,而是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了屏風的實用功能和藝術裝飾功能,作者的看眼點在於對屏風的使用和設置方面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期望屏風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這篇課文特點鮮明,不能只把它當説明文來教,教學中應強調訓練學生的閲讀概括能力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體會小品文語言優美的特點。教學擬用一課時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説明對象及特點,提高説明文的閲讀能力。

3、以屏風為媒介,激發審美情趣,體會作者的感情。

4、學習引用説明法,感受語言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把握説明對象及特點,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説明文的閲讀能力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文章內容,初步體會作者的情感,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以屏風為媒介,激發審美情趣,體會作者情感,培養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説明對象及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屏的感情,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學習説明已有一段時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説明文的知識,掌握了簡單的學習説明文的方法。《説“屏”》是一篇語言優美,比較輕鬆、隨意的小品式説明文。但很多學生對屏這一具體事物缺少直觀性的瞭解,因此,教學開始,教師可通過用多媒體展示屏風的圖片,增進學生直觀性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對於屏的學習和探究興趣。文中幾處關於屏的古詩詞,學生不易理解,可在課前佈置學生查工具書理解詩詞大意。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點撥引導法”和“讀——賞——移”三步教學法。

學法: 自讀法、自主探究法和討論交流的方法。

六、教學準備:

為了拓寬課堂,實現生活、語文、課堂的對接,體現大語文觀,實現綜合學習,在上課之前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過程由情境導入、學習新課、拓展延伸、佈置作業,四個板塊組成。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標》要求我們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

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鑑於此,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口技》中的句子引出屏的作用。要求學生説説屏的作用,初步感知屏。使學生主動自覺地進入下一板塊——新課學習。

第二板塊:學習新課,瞭解“屏”

這一板塊主要由我是記錄員,我是解説員,我是評論員,我是收藏家四部分個環節組成。

環節一:我是記錄員

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了解課文作者,解決文中的疑難字詞。

1、介紹作者

陳從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築園林專家,並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著有《説園》等。

2、解決字詞

字詞注音,根據意思寫詞語。(多媒體展示)

環節二:我是解説員

這是本課的重點,旨在突破重難點,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此環節,要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學習訓練。

1、感知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2、成果展示

學生以解説員的身份,向大家講解課文介紹了哪些有關“屏”的知識?

學生獨立思考後回答,但由於理解能力的限制,回答還不夠全面,其餘學生交流、補充,然後明確。教師歸納,展示板書內容。

環節三:我是評論員

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課文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2、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對屏風的感情?

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鼓勵他們在交流、啟發、展示自我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環節四:我是收藏家

學生展示蒐集的有關屏的詩句,教師補充。

第三板塊:拓展延伸、學習民族文化

我是推銷員

如果你是一名推銷員,要想推銷自己的商品,你認為需要抓住哪些特點,運用什麼方法,怎樣説才能快速地售出你的商品?(扇子或燈籠)

在這一板塊,我先讓學生思考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沒有和“屏“類似的物品,併為這件物品做最簡單的介紹。這樣的教學設計,其目的是讓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並能將所學的內容加以拓展,體會其中聯繫,從而實現知識遷移。

第四板塊:佈置作業

1、結合文章內容,為“屏”設計一段解説詞。

2、從多媒體顯示的圖片中任選一種,寫一篇小的説明文。(要求把握物品的特徵,用途及歷史文化意義)

八、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難點,起到了歸納、小結的作用。

説“屏”

説明內容:屏的作用,屏的分類,屏的設置

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説明方法:分類別、引用、舉例子

表達情感:嚮往、喜愛、讚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0ygn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