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説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説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説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月亮姐姐的新夥伴》是小學語文,思想品德第三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知識性童話。

從內容看,它與第四單元19課的《海娃娃》有類同性,這兩篇課文都以童話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介紹一些科學知識,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海娃娃》介紹了人們利用海浪推動發電機發電的知識。《月亮姐姐的新夥伴》通過月亮姐姐與人造衞星的一番對話,告訴我們人造衞星對人類的貢獻。

在寫法上,它主要採用了對話形式。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安排這樣一個訓練點:即對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的常規技能訓練。另外,課文第三段出現了一個“……會……會……會……會”的句式,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這個句式,學以致用,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建築的材料。

根據《大綱》對小學二年級的教學目標,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可操作性,易檢測的要求,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認識:

理解課文第三段的內容,知道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造衞星能幫人們做許多事,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2)發展語言:

a.會讀出生字表上的生字,能正確書寫“轉、播、視、察、尋、煤、炭”這七個生字,多音字“轉”能據詞定音;理解“人造衞星、轉播、新聞、尋找、煤炭、日日夜夜、不停地轉”等詞語的意思;能寫出“尋”的近義詞

b.能讀通課文,背誦課文第三段。

c.模仿“會……會……會……會……”的句式説話、寫話,體現讀寫結合。

(3)發展思維:

用學習人造衞星第一個功能的思維策略,瞭解另外幾個功能。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正確書寫第三段中的七個生字;會説人造衞星能做哪些事。

難點:瞭解人造衞星能幫人們做哪些事。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的教學設計着力體現“以讀促講,以講促讀”的教學特色,注重教給學生學會讀懂知識性童話的學習方法。

2.學法

二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但他們的思維仍以直觀、形象為主,持久性差,教學時要注意動靜搭配,有張有弛,要充分運用幻燈、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以一帶三,以讀帶寫”,使學生化知識為能力,是本課時教學的終極追求。

“以一帶三”的學習方法主要體現在兩個環節的設計上:

a.在學習“人造衞星會……會……會……還會……”這句話時,教師指導學生學懂第一會,以此帶動學生自己學另外三個“會”的內容。

b.在掌握“會……會……會……還會……”這個句式時,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以致用。

三、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教學一開始,我們利用直觀教具錄像,把遙遠的宇宙空間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説説月亮、地球、星星。知道星星是月亮的夥伴。在這一過程中,結合學習“日日夜夜,不停地轉”兩個詞,理解詞義,引出課題,學習“夥伴”一詞,齊讀課題。

2.讀讀課題,你知道哪個字最重要?針對“新”字,你想知道什麼?(月亮組組的新夥伴是誰?它有什麼本領?)

3,對啊,小朋友提的這些問題真有水平,怎麼辦呢?請打開書,讀讀課文就會明白的。

這樣設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解疑能力。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抓住“人造衞星會幹什麼”這條主線,既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又在語言環境中學習了生字新詞。

1.月亮組組的新夥伴是誰呢?它會做哪些事?讓學生自讀課文。並提出下列讀書要求(投影出示):

(1)讀讀課文,遇到有拼音的字讀正確。

(2)用“~~~~”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意思,自己不能讀懂的詞語在下面畫上“?”

(3)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請用“1、2……”標出。

這樣,通過讀、劃、想的過程,不僅知道課文所寫的事,而且促進了閲讀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

2.檢查閲讀,及時反饋。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自學情況。這一環節教學時,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音難,形難字,易錯字,有針對性指導。“轉、視、察”三個字是翹舌音,“停”是後鼻音;“轉”又是多音字.要據詞定義。我們藉助(動作演示)形象感知,並結合看拼音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訓練,進一步掌握“轉”的用法。這一課中“轉、播、察、煤、炭”5個字形難,筆畫較多,筆順容易寫錯。教學“轉”右半部第3筆是“豎折撇”,要一筆寫成,“察”的中間部分,“煤”的右上部分重點書空。

(2)總結識字方法,指導書寫。識字教學不光要讓學生學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根據這一課生字的特點,本課時主要採用以下識字方法:a.採用形聲字識字;b.編字謎記住字形,熟字加偏旁記字形。

(3)抄寫自己認為難記生字兩遍。

(4)指名分段讀課文,讀正確。

這樣,既幫助學生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在語言環境中掌握了生字的讀音,學習了生字新詞,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精讀重點段,培養能力

第三自然段是人造衞星迴答月亮姐蛆的話,具體地介紹了自己的本領。要求學生會説出“人造衞星會做哪些事”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可這樣進行教學:

1.月亮姐姐的新夥伴是誰?它是怎樣介紹自己的?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找出人造衞星介紹自己的一段話,用( )做上記號。

2.讓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3.學習第一句。

(1)齊讀第一句,你知道了什麼?(月亮姐組的新夥伴是人造衞星。人們把人造衞星送上天。)

(2)討論:a.什麼叫人造衞星?(幻燈演示,講解人造衞星)。

b.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把人造衞星送上天的?(出示幻燈片,簡要介紹衞星發射過程)。 4.學習第二句。

第二句話有四個分句,句式相同(誰會幹什麼),在學習時,教師指導學生學懂第一“會”,歸納學法後半扶半放學習另外三個“會”的內容。這樣,不僅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教給了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了自學能力。

(l)精讀第一分句。

首先(出示投影)我會轉播電視新聞,讀後問:“我”指誰?什麼叫新聞?(師用紅色粉筆圈上“。。”)會轉播電視新聞的叫什麼衞星?(板書:轉播)通訊衞星是怎樣轉播電視新聞的?把“通訊衞星”代替“我”放到句子裏談一談。接着,指導朗讀,“通訊衞星”能幫助人們做這些事,它向月亮組組介紹時,心情怎樣?自己自豪地讀讀這句話,想想該突出哪個字?

最後,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這一分句的過程,歸納學法:

①邊讀邊想,“我”指誰?是什麼衞星?

②找出重點詞語理解句意。

③説“通訊衞星”會轉播電視新聞。

④有感情地朗讀。

(2)人造衞星還會幹什麼?請用這一方法學習人造衞星另外四大本領。

(3)反饋交流。

①誰知道會偵察飛機、軍艦,會報告天氣變化的,會尋找地下石油、煤炭的叫什麼衞星?(偵察衞星、氣象衞星、探測衞星)誰能把“偵察衞星、氣象衞星、探測衞星”分別換成“我”放到句子空位上説説呢?你找什麼重點詞理解?(第二個會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第三、第四“會”可讓學生把自己找的重點詞寫在黑板上,並説一説,大家評議)。

②“偵察衞星”是怎樣偵察飛機、軍艦的?氣象衞星會告訴我們哪些天氣變化?為什麼要探測衞星去尋找煤炭?(分別出示幻燈片講解)

③指名朗讀,評議有否讀出自豪之情,評議、齊讀。

5.句式訓練。

讓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掌握遣詞造句的方法,在運用語言文字的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訓練:“人造衞星本領真大,會……會……會……還會……”。

先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説話訓練,再根據這一句子模式聯繫生活實際,學會運用。如:

(1)我是媽媽的好幫手,我會……會……會……還會……

(2)我是小學生,我會……會……會……還會……

6.練習背誦第三自然段。

背誦訓練是學生大量積累語言的有效方法,是閲讀材料的語言內化的最好途徑。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看板書抓重點詞語來背誦。可採用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等多種形式來完成。這樣,不僅佼學生把課文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積累了詞彙和句式,還使背誦訓練有實效,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激發感情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月亮組姐的新夥伴一一人造衞星,知道它會轉播電視新聞,會偵察飛機、軍艦,會報告天氣變化,會尋找地下的石油、煤炭,能幫人們做許多事,本領真大!現在,我國已經發射了78顆人造衞星,今後還要製造更多的衞星。靠誰呢?要靠你們每一位小朋友,從小努力學知識,長大為國 家出力,作貢獻。

這樣,激發了學生從小愛科學的熱情。

附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是文章的脈絡,它清晰地展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的精華。巧妙的板書能培養學生的概括性、條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夏天的夜晚》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課是一篇寫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藍色的夏夜圖。圖文對照,相互迎襯,形象地表現了夏天迷人的美景。全文采用比喻、擬人等手法,把夏天的夜晚寫得那麼熱烈、那麼富有靈性,讓人讀後有一種賞心悦目、陶醉其中的感覺。這篇課文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説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

(二)學情分析:低年級的孩子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慾,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圖文並茂的文本,孩子們樂於通過朗讀、觀察插圖、表演等手段獲得新的嘗試和體驗。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知識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學習聯繫上下文或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積累好詞佳句。

情感目標:

(1)、激發培養學生的識字,讀書等興趣。

(2)、在朗讀中,想象課文描寫的景象,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在讀文中認識本課生字;引導學生美美地朗讀課文,美美地欣賞景色,美美地感受大自然,美美地積累語言。通過感情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和課件,學生提前觀察夏天夜晚的景色。

二、説教法

⒈創設情境法: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散文,而且圖文並茂,根據教材這一特點,我設計了用圖畫再現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欣欣然走進情境中去感受,體會夏夜之美。

⒉以讀悟情法

讓學生喜歡朗讀、能讀、讀好課文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設計了自由讀、圖文對照讀、配樂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多種形式入情入境的朗讀,體會夏夜的寧靜、熱鬧。

⒊合作表演法

表演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有效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表演的形式又能讓學生很自然地把自己當成文中所描述的對象去感受,體驗情感。活動的創設滿足了學生的需求,自然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⒋練習説話,培養想象法

在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學生的表達説話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説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競賽、遊戲法,自學、合作、探究法,讀、思、議結合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説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兒童是用聲音、畫面等來思維的。他們對具體形象的東西最容易產生興趣,每一個細微的聲音,生動有趣的畫面都能引起他們的無限遐想,帶來獨特的情感體驗,是低年級語文課上很好的課程資源。根據學生這一特點,開課時,我通過課件讓學生欣賞夏夜的美景,再説説欣賞後,你覺得夏天的夜晚怎樣,從而揭示課題,導入新棵。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由於這是一年級第二學期,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很多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學生在識字、認字方面已掌握了加一加、減一減、加減混合等許多方法來解決生字。因此,我設計了小組自學紅綠燈學習生字。讓組長安排活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交流學習生字的好方法。教師四處巡視,瞭解各組學習情況,重點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全班交流時,我設計了小組擂台賽。這就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合作學習生字,開動腦筋交流識字的好辦法。

(三)、美讀課文,欣賞感悟積累。

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訓練,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通過想象讀、思考讀、體會讀等方式進行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學生初步整體感受夏夜之美。

2、抽讀課文,師生評議(正音、停頓、音量等),學生互相協助體會夏夜之美。

3、圖文對照,再讀課文,勾出美詞、美句

4、抽生説出你認為美的詞語、句子,教師相機指導朗讀。重點體會夏夜天空、大地之美。

5、通過想象讀、思考讀、配樂讀,體會夏夜的意境之美。在學生朗讀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物,想象它們在夏夜的表演,並盡情地展示。

6、讀讀自己最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我這樣設計,為學生創造了在課堂上自由閲讀、自由體會、自由發表意見的時間和空間。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閲讀。為學生閲讀興趣的培養及獨立閲讀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四)、欣賞夏夜圖畫,描繪夏夜的美。

夏天的夜晚太迷人了,聰明的漢字娃娃不僅寫在了書上,而且還把它畫了出來,他都畫了些什麼呢?

教師出示夏夜圖課件,學生觀察欣賞課件,描述圖意,力爭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

(五)、拓展延伸

夏夜美擂台賽:任選一項內容即可。

1、讀夏夜。選擇課文內容讀出夏夜之美。

2、説夏夜。你覺得夏夜美在哪裏?

3、寫夏夜。用幾句話描繪你眼中的夏夜美景。

4、畫夏夜。作畫內容是描繪一幅反映夏夜最美的圖畫。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畫描繪出來。

我這樣設計,為學生提供創造及想象的空間,面向不同層次不同喜好的學生,便於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利於教學的高效,體現語文教學的綜合性。

五、説板書設計

板書應具有直觀性,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天空(圖):寧靜

夏天的夜晚

迷人

大地(圖):熱鬧

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二章第(1)節內容。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初中數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識,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同時為今後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數打下基礎。

(二)、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會把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會判斷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係數、一次項係數和常數項。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的快樂,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介於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差異與不同,立足滲透類比這一重要思想方法,又根據大綱的要求,所以我確定教學重點為:由實際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學難點為:由實際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及準確認識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和係數以及一次項和係數還有常數項。因此這節課的關鍵則為通過問題情景的設計,課堂實驗的研討,引導學生髮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學生分析

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激發興趣為目的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出發。九年級的學生較為活潑開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較強。使得他們很快就能融入課堂,接受知識也事半功倍。當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發現列出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時,他們自然會想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有關方程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變厭學為樂學。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①教法分析:本節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原則。為了使學生在知識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本節課我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和合作交流法。首先是探究式教學法,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創設合適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以及學生學習探究方法。其次是合作交流法,就是讓學生共同討論,有淺入深、有特殊到一般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②學法分析: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研討式學習方法,讓學生思考問題、獲取知識、掌握方法,藉此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中的主體。

四、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體現在教學中循序漸進,講練結合的特點,本節課安排了情景引入、新課學習、

歸納小結、鞏固練習、課堂小結、課後作業六個環節組成。

(一)、情景引入

給出3個數據x,6,3,請同學們自己編一道方程,並求出這個方程的解。這個設計在於引導學生回憶複習已經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通過自己編方程的形式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緊接着我又出示這樣三個數據:6,3,x2,你還能編一個方程出來嗎?因此在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引入本節課《一元二次方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順利地進入新課。

(二)、新課學習

因為數學來源與生活,所以以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為素材創設情景,易於被學生接受、感知。通過課件演示課本中的實例:

一張矩形的鐵片,長100釐米,寬50釐米。在他的四角各切去一個同樣地正方形,然後將四角突起部分折起就能製作一個無蓋的方盒。如果要製作的無蓋方盒的底面積為3600平方釐米,那麼鐵片各角應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應用多媒體對其進行分析,充分顯示多媒體演示中的生動性、靈活性,把圖形的靜變成動,增強直觀性;同時幫助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學生自然會想到用方程來解決問題,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學過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順利地進入新課,同時突破難點之一的“由實際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通過上述情景分析,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列出方程。

英國一位著名的數學教育心理學家曾説:概念的教學要從大量實例出發,通過實例幫助完成定義,而不是就定義教定義。因此,我在課本的基礎上,又補充第2個實例:

要組織一次排球邀請賽,參賽的每兩個隊之間都要比賽一場。根據場地和時間等條件,賽程計劃安排7天,每天安排4場比賽。比賽組織者應邀請多少個隊參加比賽?

這裏我設計了三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①全部比賽共有多少場?

②如果邀請x個隊比賽,每個隊都要與其它隊共賽多少場?③甲對與乙隊,乙隊與甲對的比賽是同一場比賽,所以全部比賽共有多少場呢?小組討論,並列出方程。

《新教學理念》指出: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同時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也讓學生更有興趣的去分析和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三)歸納小結

在學生列出方程後,對所列方程進行整理,並引導學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徵,同時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較,找出兩者的區別與聯繫,並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來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由於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所以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自我嘗試、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讓學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內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個未知數(3)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因為任何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都可

以化為“ax+b=c(a≠0)”的形式,由此類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為“ax2+bx+c=0(a≠0)”;並由一元一次方程項及係數的概念聯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項及係數的概念。

(四)鞏固練習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我出示以下練習。判斷下列各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①x2+2x-y=3

②mn+3=0

③a2=4

④13x2+2x+1=0

我讓學生鞏固練習,在鞏固中提高。從學生心理條件來講,喜歡參與一些有

挑戰性的活動,而老師又希望學生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因此通過這組練習加深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對概念進行變式應用,可以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緊接着,我遵循鞏固與發展想結合的原則,先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例題,接着進行賞析。這個例題已經明確讓我們“將方程化為一般形式,並分別指出它們的二次項、一次項和常數項及它們的係數”。其實,即使課本沒有這樣指明,或者説,課本安排這道例題的用意,就是讓學生養成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後再進行研究的良好習慣。因為,所謂的“二次項、一次項和常數項”都是在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後的項。

接着,就是練習了。在學生做練習時,進行巡看,及時掌握學生的練習情況,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評講。

(五)課堂小結

最後我再引導學生做如下思考: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數學知識?

(2)這節課你又學會了什麼數學方法?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對你又有什麼幫助呢?

一節有趣的數學課,就是要照顧到每一個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成就感。因此整個過程我讓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

(六)佈置作業

考慮帶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分層次佈置作業,作業分為必做、選做、思考題三類。以便同時兼顧到學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

教學評價

現代數學教學觀念要求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否積極,而且注重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

説課稿 篇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健康活動《白白的牙齒》。

一、説教材

《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的健康教育要求“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衞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衞生”,並“與家長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盥洗生活習慣”,健康教育要把握好時機,循序漸進的安排在幼兒的生活中。現在的孩子喜歡甜食和軟食,不注意牙齒的保護,據調查,20xx年濟南市兒童齲齒率高達80%,因此,讓幼兒知道牙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並能堅持早晚刷牙,餐後漱口,養成保護牙齒的良好習慣非常重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選擇故事《愛吃糖的老虎》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在活動中使用多種方法和手段,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並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激發幼兒探索牙齒奧祕的興趣。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衞生習慣。

3、在自主發現和交流的基礎上,使幼兒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學習和掌握簡單的保護牙齒的方法:早晚刷牙,餐後漱口,

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關注自己牙齒的健康,瞭解保護牙齒的常識,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作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把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作為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針對幼兒喜歡動畫和電腦遊戲的特點,我設計了大量符合幼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課件,並從知識和物質兩方面做準備。

知識準備:知道本班幼兒保護牙齒的情況;家園聯手創設保護牙齒宣傳角。

物質準備:1、教具:《愛吃糖的老虎》課件、齲齒形成過程的課件、齲齒的形

狀圖片、“我是小牙醫”課件、節奏譜圖片、題板兩個、響板兩個。

2、學具:每人一張有關保護牙齒的圖片、每人一面小鏡子。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講解法

是指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範講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活動目的。在活動中,我結合實際參與品嚐巧克力餅乾,激發幼兒探索的的慾望,讓幼兒在瞭解牙齒的功用的基礎上,形成保護牙齒的概念,並探索保護牙齒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

2、媒體演示法

活動中我把故事製作成課件直觀生動的將活動內容展示出來,並在集體討論時同步播放齲齒形成的原因及預防齲齒的方法的課件,從而激發幼兒興趣,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活動的愉悦中。

3、觀察法

利用觀察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看圖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提問法

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用語言描述出來,讓孩子更方便的理解故事的內容,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三、説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1、討論法

觀看討論動畫《鼕鼕的牙齒》的感受,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我設計《我是小牙醫》的遊戲活動,面向全體,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和快樂。

四、説教學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觀看FLASH動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主題。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愛吃糖的老虎》請小朋友們邊聽邊想一下:老虎的牙齒到哪裏去了?用 “FLASH動畫引出課題符合現代教育,符合幼兒的特點,引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2、直觀形象導入內容

提問:老虎為什麼拔掉了牙齒?有誰知道我們自己的牙齒是什麼樣子的?通過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並展示齲齒的形狀圖片,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觀察認識齲齒,瞭解齲齒的危害。並同步播放課件。

教育不能通過灌輸來進行,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通過觀察、討論這一活動達到了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看課件《鼕鼕的牙齒》進一步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怎樣保護牙齒

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幼兒心理,貼近幼兒生活是激發幼兒興趣的關鍵。在瞭解齲齒後再請幼兒觀看《鼕鼕的牙齒》動畫,幼兒自然而然地將自己融入故事中,初步瞭解保護牙齒重要性,並説出自己保護牙齒的方法。集體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本環節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

4、在遊戲《我是小牙醫》中,掌握簡單的保護牙齒的方法

“我們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那就來做一名“小牙醫”來診斷圖片上小朋友對待牙齒的做法吧!”幼兒觀察課件上的做法,診斷正確與錯誤,並説出理由,課件給出相應的“你真棒”或“繼續努力”。

年齡在4歲左右的幼兒處於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通過扮演“小牙醫”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幼兒在遊戲中自然習得保護牙齒的方法。

5、結束活動,牙齒保健操

“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牙齒保健的知識,一起來給牙齒做個保健操吧。”幼兒隨着隨節奏譜扣齒練習,既突出了本課主題,又給幼兒帶來了快樂。

陳鶴琴先生説:"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以上是我的生活健康活動設計説案,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四個太陽》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作者憑藉着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立畫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得與美好的心願。這樣的課文有景,有情,有境。在寫法上才有並列的形式,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其間運用形象擬人的手法,充滿了兒童情趣,從訓練角度來看本文是對學生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熟記語言,創造訓練語言的好課文。

2.説學情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動,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對新鮮的事物,活動的事物產生興趣。思維方式以形象,直觀為主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點。

3.説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掛,街”等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温暖,凍僵”等詞語。

(2)過程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集中精讀,賞讀中積累詞彙,獲得語感美。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作者畫太陽體會作者美好的心願。

4.説重點難點

《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閲讀,是關係到培養讀寫能力和發展智力的一種發展性閲讀。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因為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閲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同太陽的含義。

二.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情景教學法:理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與美麗的畫面中進入課文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慾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課文。

朗讀教學法:“讀”時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語言訓練法:學以致用,不管如何學最終是要回到自我表達,這樣才能使文本變成自己的知識,為以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説學法

與教學相應,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索,感悟,朗讀四結合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三.説教學流程

1.組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我上第二課時,當然少了新鮮感。學生很容易厭煩,所以剛開始時的.組織教學就會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在剛進教室時就與學生做了一個有趣的遊戲,我拍手或做其他的動作,要求學生和我做相反的動作,這樣他們會興趣大漲。有了這樣好的狀態,那麼學習的動機就會極易被調動起來。

2.感受課文形象,領悟課文神韻

學生在萌生“激情”之後,緊接着就是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文學巨匠巴爾扎克説過:“作家必須看見他所要描寫的對象。”因此,在引導學生從進入“品讀”的過程中,我總是飽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形式,在學生面前再現課文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並在感受課文,領悟課文中,緊抓學生看,聽,説,讀的訓練,同時注意各部分的銜接過渡,力求毫無雕飾,自然流暢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先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聆聽,並提出要求,“看看自己可以聽到什麼?”在聽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感受課文的感情還可訓練學生的聽話能力。隨後的教學中我沒有按照課文順序與四季順序來進行教學,而是在學生讀完課文後先説出自己讀懂了什麼?並隨機設計問題“為什麼他要畫不同的太陽送給不同的季節”然後順着學生的回答進行教學。如:學生回答“冬天畫了紅紅的太陽是讓冬天變得暖和。”我先讓學生觀看冬天的圖片,聽冬天呼嘯的北風,這樣孩子們很快的進入情景,感受到的冬天的寒冷。我有隨機問道“你們站在操場上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活動方便嗎?”在學生回答之後,我出示“凍僵”一詞,自然而然學生就理解了這個詞語。然後又讓學生觀看冬天出現紅太陽的場景,學生自然感覺到温暖,也就理解了為什麼冬天畫了紅紅的太陽,同時也在音樂中感受到了歡樂喜悦的情緒,這又為朗讀做好鋪墊。在此後的銜接上我出示一個夏天的圖片,上面畫有紅紅的太陽,我問學生“現在這個紅太陽你還喜歡嗎?”答案不用多説,之後便進入夏天部分的教學,我按照“觀看情境——聯繫想象——朗讀感悟”的方法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接着進行秋天與春天的教學,這部分我主要讓學生感悟語言,訓練語言。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説,我準備了大量的關於春秋兩季的圖片,美麗圖片自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看了圖片之後會有話可説,這一有意識的讓學生抒發情感的語言訓練,學生自會深刻地領悟“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秋天是個金黃的季節”,教學難點也被輕鬆突破。最後結合圖畫抓住“邀請,多彩,香甜”等詞進行朗讀教學。使觀察,想象,朗讀相結合,進而落實教學重點。

3.在領悟課文的基礎上移情

在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聆聽聲音,感情朗讀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這是他們已經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我順勢總結四季為什麼畫不同的太陽的原因,然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認為畫太陽的孩子的孩子是一個什麼養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出“有愛心,善良”這樣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美好的心願,情感目標自然達到。

4.在表達情感的語言中訓練抒情

學生感受加深了,情感自然會被調動起來,這是趁熱打鐵播放音樂《種太陽》在學生快要產生疲勞的時候音樂會讓他們為之一振,當然聽的過程中要求他們注意歌詞,在音樂聲中學生情感是很容易被激發的,隨後一句“你想畫什麼樣的太陽送給誰?”這時候語言成了學生抒發感情的最好渠道,各種奇思妙想便會湧動而出,這樣既訓練了説話又真正變文本為自己所用。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以節課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我在本課設計的板書是圖文結合,既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有利於複述課文

板書設計:

春(多彩)

夏(涼爽)美好的心願冬(温暖)

秋(豐收)

五.説教學特色

本課設計以情感為紐帶,以朗讀貫穿始終,加以語言訓練。,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課堂教學有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繫,變得更富感染力和誘惑力。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促使他們在愛學、樂學中逐漸懂得了愛,懂得了熱愛崇高,追求美好,以至達到豐富知識,增長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獲得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説課稿 篇6

本節課以新的課程標準為依據,樹立 “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寓快樂於體育教學之中”為教學目標。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給學生創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首位,在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強調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設計是在遊戲的基礎上,以遊戲的形式提高跳躍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讓學生樂而不疲,使教材變枯為趣,進而培養培養正確的跳躍姿勢,發展體能和靈敏、協調等能力,以及果敢、克服困難等心理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1、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有趣的遊戲情景最能吸引他們進入課堂角色。課伊始以同學們熟悉的小動物為背景展開,幾句簡單的對白,引領學生自然地進入活動中不但拉近了學生與教學情景中的主人公小白兔小袋鼠間的距離,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準備活動以遊戲的形式代替了傳統的徒手操,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模仿動物跳躍。教學過程中不僅很好的活動了身體各關節,還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模仿創造能力。

(二)個性展示

1、巧設障礙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我們該怎麼過去呢?”教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巧設障礙,採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鋪路。學生分組研究然後動手鋪路並檢驗是否牢固可行。此環節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遊戲中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2、促思啟智

“同學們自己動手鋪的小路經過檢驗它既牢固又美麗,走在自己鋪的小路上心情是不是十分舒暢?不知道你還能設計出不同的小路嗎?”在肯定了學生的勞動成果後再次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勇敢嘗試,讓學生在遊戲中開發潛智力。

3、勇闖難關

為了迎合學生的好勝心裏,鍛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體會遊戲帶來的樂趣。遊戲中,讓學生精心設計一個難度係數較高的組合,進而加大娛樂氛圍,鞏固雙腳跳技術。同時讓學生勇敢的接受別人的挑戰。此環節設計培養學生勇敢、機智,團結合作,勇於克服困難等良好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

4、花樣跳法

“同學們通過重重險阻,表現的都非常機智勇敢,雙腳跳的動作技巧掌握的非常好。你還能用其他的跳躍方法來過河嗎?”在同學們的雙腳跳躍能力已經掌握的非常好的情況之下了,教師再次拋出問題,啟發學生進行其它的跳躍方法。為遊戲活動加碼,拓展學生的技能知識寬度,鍛鍊學生的綜合跳躍能力以及同伴們友好相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良好表現。

5、智勇大沖關

看到滿樹的果子,同學們躍躍欲試準備摘果子。教師及時講解遊戲規則:單腳跳到墊子前,越過墊子,雙腳分開跳進兩個呼啦圈裏然後再單腳跳進小圓圈內,跨跳到前面的小腳印處再雙腳跳越過前面的障礙物,雙腳跳到大樹下摘到果子快速跑回來,下一個同學接着出發。此環節設計使整節課的遊戲氛圍達到高潮,既愉悦情智又鍛鍊學生的綜合跳躍能力。

(三)身心放鬆

1、師生互動,請學生談談成功的關鍵所在和體驗快樂的感覺。

2、在悠揚舒緩的音樂聲中,學生跟隨教師的語言及動作的提示進行創想活動,放鬆身心,使肌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最後同學們在輕鬆歡快的音樂聲中下課。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初衷,希望各位老師能給以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7

《水與生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學科學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課的內容,本課在引導學生交流對水已有認識的基礎上,安排了“觀察水”、“水與生命”、“榨果汁”等三項活動。目的是將學生各自已有的認識作較為科學的梳理,引導學生知道水是什麼樣的,水與生命的關係,激發學生研究更多的有關水問題的興趣。我選擇的是這個內容的第二課時“水與生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地球上的人類和一切生物,都與水有着極其密切的聯繫,它不僅孕育了生命,還為人類提供了物質資源和文明發展的基礎。在本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看待水與生命的更深層次的關係,使學生體會到生命離不開水,還將為今後進一步認識水與生物的密切關係、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等內容打下基礎。

2、活動目標

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後,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水是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動中起着重要作用。

瞭解常見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標:

能和同學交流自己對於水與生命關係的不同看法。

大膽想象沒有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3)情感目標:

意識到水與生命的密切關係,養成節約用水的生活習慣。

3、教學重點

能意識到水與動植物和人的密切關係,並能以實際行動珍惜每一滴水。

二、説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精心設計有關水與生命的探究活動,強調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身經歷、調查研究和討論交流來學習科學。並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力、思維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三、説教法

根據《水與生命》這一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知識層面,讓學生輕鬆地把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探究法

劉默耕先生的“引導——探索”教學法有別於布魯納的“發現法”,也不同於蘭本達的“探究——研討”教學法”。“引導——探索”教學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學着像科學家那樣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祕密的探索者。

2、分組討論法

分組討論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他們樂於交流,並能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

四、説學法

根據新教材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作啟發式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增強自身的科學素養。

五、教學模式

1、結構

情景導入—組織討論—動手實踐—交流彙報—數據顯示—延伸探究

2、理論依據

《科學》教材在編寫指導思想上強調對學生的發展格外注重,表現在從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人”的關注,強調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認識自然和社會。本課從知識目標上來説是比較淺顯的,較容易達到,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聯繫生活實際和探究技能訓練是本課的重點。

六、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播放一幅優美的山水景,屏幕上美麗如畫的景色配上動聽的詩歌朗誦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體驗美的感受。然後讓學生猜猜詩中讚美的是誰?接着提問為什麼水使小草變得嫩綠,使魚兒遊得歡暢,使地球變得美麗。當學生暢談感想後,教師歸納:水是生命之源。

2、交流反饋,體驗彙報。

實踐表明:探究能力最好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這固然可以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來進行,但絕不能沒有科學教育——因為科學教育的實踐性、基礎性、科學性和綜合性決定了它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也是其它各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在上節課“觀察水”這一內容後,我讓學生通過查閲資料,收集圖片和詢問家長等形式做一些有關水與生命的調查,要求每人説10個動物、植物和人離不開水的事例。討論生命離不開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豐富學生對生命的認識,而課前的準備工作在這裏就顯得尤為重要。關於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教學的目的是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把學生頭腦中支離破碎的知識納入到比較完整的體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關水與生命的精美圖片,使學生獲得視覺體驗。學生對生命與水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人、動物、植物“渴”了要喝水,生物維持生命需要水。最後,師生小結:水對生命來説真是太重要了。生物體內的一切生命活動,如呼吸、消化、蒸騰、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主體參與,動手實踐。

怎樣利用科學教育的優勢,使它成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搖籃,讓學生“學會體驗、學會探究”呢?我的體會是:實施開放教學,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操作、質疑、觀察、想象、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誘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激發探究慾望,訓練探究思維,從而充分開發學生的探究潛能。

我出示課前用透明塑料袋罩上的盆栽植物。提問:“塑料袋原來是乾的,現在內壁上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學生觀察並討論。最後得出結論:塑料袋內壁上的水是從植物身上“跑”出來的,説明盆栽植物體內也有水。接着我趁熱打鐵:“從人出汗、排泄等生理活動中可以證明人體內有水,但我們的身體裏含有多少水呢?我們吃的米飯、麪條、豬肉、魚、雞蛋這些食物中又含有多少水呢?牛奶都是水組成的嗎?”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測和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討論。最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觀察比例圖,初步瞭解幾種食物中的含水量。讓學生在比例圖中瞭解人體、各種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瞭解人們在吃食物補充營養的過程中,也補充了大量的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更加關注生命活動。

為了更直觀的展示動、植物成長離不開水,我引導學生大膽設計實驗證明並提前準備了“植物喝水”的活動。方法如下:剪下兩朵月季花(莖長一些),將它們分別插入裝有水和乾土的試管裏,觀察哪一朵花先凋謝。同時將裝水的試管裏滴幾滴油,在水面上做好記號,觀察這朵花每天喝多少水,同時做好記錄。這個活動需要學生在幾天甚至十幾天內進行觀察,圍繞“生命離不開水”這一目標,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演練他們的科學技能,也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可選擇性,豐富了教學的素材,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恆心和毅力。

4、拓展活動,反面例證。

通過學生收集資料、討論交流、彙報並動手實驗等多種科學探究方式,學生對水與生命的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果沒有水,世界將會是什麼樣的?”學生們各抒己見,我在他們的討論過程中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出缺水給大自然和生命世界帶來的災難。然後通過VCD觀察小狗在缺水的情況下有什麼反應。從而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生命離不開水,並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珍惜每一滴水。使學生知道:滴水匯成河流,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節約用水。討論結束後,啟發學生根據已有的信息,畫一幅以“沒有水的世界”為題的想象畫,或寫一篇同樣題材的短文。

5、續寫小詩,激情導行。

最後,出示本課開頭的優美景色。“因為有你,小草變得嫩綠;因為有你,魚兒遊得歡暢……”未寫完的小詩道出了生物對水的依賴,明快的詩句展現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麗。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用詩句來讚美水,感受水對自然的恩惠,在經歷科學教育的同時,也將在孩子們心裏構築起對水的美好情感。

“因為有你,鳥兒才唱得很動聽。因為有你,鮮花才開得漂亮。因為有你,天空才有美麗的白雲……如果沒你,魚兒會死掉。如果沒你,花兒將不再盛開。如果沒你,校園將不再可愛……”用編小詩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命離不開水的知識的理解,學生樂於接受;小詩形式和內容的雙重要求,使學生在回憶相關科學知識的同時,又在濃濃的詩情中受到美的薰陶。學生自己提出“如果沒你”的創新話題,進一步拓寬了思維,使討論向縱深發展。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懂得在平常的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

(三)教學體會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新課改理念作指導,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寓教於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klv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