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10篇

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説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10篇

數學説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區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學會找數量間相等的關係,列方程解應用題。

2.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發展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數量關係,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難點:找出數量間相等的關係,準確列方程解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判斷單位1練習。

的數量為單位1。)

單位1。)

2.找準單位1,並用乘法算式表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係。

3.準備題。

説出下面各題的特點,並列式解答。

導入:這兩道題中出現三個量,即蘋果、梨、桔子,下面老師把這兩道題改編成這樣一道題。

(二)講授新課

出示例5。

1.找出題中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他們畫圖。

提問:這道題裏有幾個量?需要用幾條線段來表示?(有三個數量,需要畫三條線段。)

提問:先根據哪個條件來畫線段,表示哪個量?(根據梨的筐數是蘋

師:把蘋果看成單位1,畫在上面,梨和蘋果比,畫在蘋果的下面。

線段畫在梨的下面。

2.分析數量關係。

提問:蘋果的筐數和哪個量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和梨的筐數有關

提問:梨的筐數又和哪個量有關係?有什麼關係?(梨的筐數和桔子

提問:梨、蘋果、桔子三量之間是什麼關係?(組織學生討論)

提問:你能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等量關係式嗎?

如果學生回答不上來,老師可繼續提問。

3.根據等量關係列方程。

解 設桔子為x筐。

答:桔子有25筐。

列式後繼續提問:

(3)等號兩邊表示的都是誰的筐數?

(4)等號兩邊都是根據什麼列的算式?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來列式的。)

師:為了檢驗同學們對分數乘除複合應用題的掌握情況,請同學們做下面練習。

(三)鞏固練習

(投影片)

1.第52頁的練一練。(討論)

(1)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説説誰是單位1?

的重量)

2.看圖列方程解題。

找出本題的等量關係,列方程解題。

3.填空並列式解答:

(4)設為x萬米。

(5)列方程為。

通過填空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數量關係的分析,所以應讓學生根據這幾個填空進行討論,老師可根據學生的討論填空。

副標題#e#

4.對比練習。

釐米?

設誰為x釐米?等量關係式是什麼?(設高為x釐米,等量關係式為:

米?

設誰為x釐米?等量關係式是什麼?(設高為x釐米,等量關係式為

對比;第一道題是分數連除的複合應用題,第二道是分數乘除複合應用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應用題有什麼特點?(是以前學過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複合題。)

解答這類題應注意什麼?(弄清題裏有幾個量,它們之間什麼關係,找出等量關係。)

(五)佈置作業

(略)

課堂教學設計説明

這是一節分數乘除複合應用題的新授課,題中哪部分屬於乘法題,哪部分屬於除法題,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以在教案設計中儘量做到有畫圖、有討論、有比較。引導學生有重點地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從而找到數量間相等的關係,列方程解題。

在練習設計中,重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填空,對比練習,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深入思考,把思維的過程一步步引入深層,逐漸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統一到分數乘法的意義上來。這樣,不僅揭示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聯繫,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本教案無論是新授還是練習,都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做為訓練重點,通過教學,達到激發學生情趣,培養能力之目的。

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平面直角座標系》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七章7.1.2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平面直角座標系及相關概念。有序數對在上一節已經進行了講解,並且之前也學習了數軸的概念,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有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本節課的內容為後面研究函數的圖像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二、説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瞭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説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簡單的邏輯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為本節課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什麼是平面直角座標系,會通過點的座標找到位置以及通過位置寫出點的座標。

(二)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平面直角座標系以及點的座標與位置關係時,提升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幾何直觀。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説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説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平面直角座標系及相關概念。這種方法學生首次見到,難以理解,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必要性,體會平面直角座標系中點與座標的一一對應關係。

五、説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採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説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那麼我先提問: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是什麼?能否舉一個例子。

根據學生回答追問:有序數對所表示的位置如何直觀表示?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平面直角座標系》

利用有序數對而不用數軸進行導入,是因為有序數對是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而數軸是上學期學習的內容,距離學生相對比較遠。這樣利用學生剛剛學過的知識進行導入,更好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生更容易接受。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節,我主要採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法等。

學生對於該問題能夠根據之前的知識經驗考慮使用數軸,我便和學生一起回顧數軸的三要素。接下來進一步引導:對於有序數對有兩個數應該如何表示,進而轉到用兩個數軸。

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人教版數學第十二冊的內容。比例的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比的知識和除法、分數等的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教學內容的第三個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節課,主要屬於概念教學,是為以後解比例,講解正、反比例做準備的。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初步接觸函數的思想,而且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可以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觀察、比較,讓學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

(3)學會用比例的意義或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並寫出比例。

3、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並寫出比例。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讓學生在“計算——觀察、比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三、[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多媒體出示有關國旗的四幅情境圖,讓學生説説圖的內容,並找找圖中共有的東西。接着出示四面國旗的長和寬的具體數據,並提示國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製作標準,然後讓學生去思考,猜測。

二、探究新知主動參與

這裏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學比例的意義;第二部分,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義

1、根據學生的發現,讓學生任意地選擇其中的兩面國旗,先寫出長和寬的比,再求出比值進行驗證自己的猜測對不對。

2、把學生的計算結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國旗都有)接着請學生仔細觀察計算結果發現了什麼,發現他們的比值都相等。從而引出比例的意義。

3、揭示了比例的意義後及時進行練習。判斷幾組比能否組成比例,為什麼?讓學生説理鞏固概念。

4、回到四面國旗,讓學生找比組成比例。(可以是國旗的長與寬的比,每兩面國旗長之比,寬之比)這裏教師要適時引導,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以加深對比例意義的認識。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質

1、教學比例的各部分名稱。這部分的教學,我採用了閲讀自學法。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由“學會”變“會學”,這裏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課本時,老師寫出比例的兩種形式,引導學生注意內項和外項的位置。認識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稱後讓學生説説比與比例的區別。

2、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觀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兩個內項的積與兩個外項的積的關係,引導學生把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分別相乘,比較結果,然後引導他們回答兩個內項的積與兩個外項的積有什麼關係?再讓學生歸納出比例的基本性質,探討寫分數形式,歸納“交叉相乘”積相等。

3、練習,p34的做一做

4、小結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意義,也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基礎練習

1、寫兩個比值是0.4的比,並組成比例。這裏先讓學生寫,然後請其他學生判斷他寫的比例對不對。(可以用比例的意義,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質)

2、猜數遊戲,一方面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知識,另一方面,為下節課“解比例”做鋪墊: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項,這是我們下節課要研究的內容“解比例”。

發展練習:

1、把乘積相等的式子改寫成比例。這個練習是鞏固比例的基本性質,意圖是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有學生可能只能改寫一個,而有學生可能改寫4個,還有學生可能改寫8個。

2、如果5a=3b,那麼a:b=():()

四、課堂小結,迴歸目標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探索樂園安排了四個探索內容,通過生活中的事例瞭解“集合”這一基本思想。集合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學生在低年級時學習過的分類思想和方法實際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基礎。本節課一方面幫助學生藉助直觀、熟悉的題材,理解數量關係,通過集合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初步認識集合圖,滲透集合的有關思想方法,體會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材設計的一個亮點就是起點低,步步為營,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鍊。讓學生掌握解決重疊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初步體會“集合思想”,能夠藉助於讀圖來解決問題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又不能總是依賴於讀圖來解決問題,必須重新回到實際問題中進行應用。在靈活應用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能畫集合圖表示事物中的數量關係,能解決一些特殊的數學問

過程與方法目標:結合具體事例,經歷探索並畫圖表示一些特殊數學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用圖描述事物的直觀性,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畫圖來分析和解決

教學重難點:

能畫圖表示事物中的包含、相補和相交數量關係,能解決一些特殊的數學問題。

二、説學情

1. 學生在低年級時學習過的分類思想和方法。

2、學生喜歡動手做數學。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我安排了口算、創設情境、探索活動、知識應用4個環節:

下面,我將詳細講解每個環節。

——口算環節:選擇20個小題,含加、減、乘、除、乘方運算。

——情境環節:【創設情境 認識圓錐】

教師談話複習三種統計圖在表示數據方面的特點,引出研究用圖表示數學問題。

——探索活動:

【活動一 用圖表示包含的數量】

首先,課件出示“六(1)班有40名同學,其中女生有18名。”找出有關數據學生討論: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有什麼關係?得出: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是包含關係。

其次,提出:如何用圖表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學的關係呢?鼓勵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畫圖表示。

最後,交流學生的表示方法,要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機會。教師參與交流,重點介紹用集合圖表示的方法。

設計意圖:教學時先選擇了我班學生人數為例,為學生創設身邊生活中的數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再引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通過交流的方式學會用集合圖來表示這種關係。

【活動二 用圖表示互補關係的數量】

找出有關數據和信息,讓學生討論每人最多隻參加了一個小組是什麼意思?師生討論“這個問題中三個數據之間的關係”,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小組、合唱小組的人數是並列關係,總人數和全班人數是包含關係。提出:並列關係的事物用怎樣的集合圖表示呢?師生討論,然後教師示範介紹並畫出集合圖。先討論:大橢圓中其它部分表示哪些同學?進而提出:既不參加數學興趣小組,又不參加合唱小組的同學有多少名?鼓勵學生自主計算。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説一説怎樣想的。給學生表達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的機會。

設計意圖:

拋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然後尋求小組合作,達成統一意見,師適時點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活動三 用圖表示相交關係的數量】

出示比賽事情,找出相關數據及信息。討論“同時參加兩項比賽的有8人”是什麼意思?讓學生討論:題中的三個數據和上題有什麼不同?瞭解題中參加田徑比賽的人數和參加籃球比賽的人數有交叉。師生共同完成集合圖。教師邊提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畫圖。教師談話同時説明圖的特點,提出“六⑴班共有多少人蔘加兩項比賽?”的問題,鼓勵學生藉助圖解答。交流學生計算的方法和結果,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計算方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

問題的逐漸加深,激起探索的慾望,師點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中讓學生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和成就感。

——知識應用:

第一層:【活動四 鞏固相交關係的數量】

教師出示教材106頁助殘問題,讓學生讀題,先口答第(1)小題,再自己完成(2)、(3)小題。

第二層:完成達標檢測題。

設計意圖:

檢測學生學習成果,考察學生是否能利用所學知識解答相關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數學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工程問題》這部分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三單元分數、小數應用題的最後一部分內容。它是學生在學習了整數工程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類應用題是用分數來解答有關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之間相互關係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與整數工程問題基本相同,只是題中沒有給出具體的工作總量,解題時要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用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由於計算的不是具體的數量,學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二、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工程問題的結構特點, 掌握它的數量關係、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並能正確解答工程問題的基本題。

基本技能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課堂教學中引用家鄉的湯山公園、杭州灣大橋建設等大量圖片,滲透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教學重點: 工程問題的結構特點、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單位1”表示工作總量,用單位時間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三、説教法。

由於工程問題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原則貫穿教學始終,採用嘗試、發現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發現自學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能力。在引導學生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找到正在探討的問題和已經知道的問題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髮現新問題,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養成主動發現新問題的習慣。這節課前我讓學生做了三道整數工程問題的應用題,使學生髮現整數工程問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發現“為什麼這三道題的工作總量分別是120畝、20畝、1畝而用的工作時間相同呢?”進而引入分數工程問題,把前三道題的工作總量去掉,還能不能解答?讓學生嘗試練習,進一步發現和掌握分數工程問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循序漸進,既緩減了教學的坡度和難度,又使學生能理解掌握分數工程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便抽象思維為具體形象思維。

2、聯繫生活教學:在本課中圍繞一條主線;即湯山公園綠化展開教學,湯山 公園為學生所熟知,在教學中通過對公園綠化的不同陳述,展示了不同工作情景下關於綠化的工程問題,通過學生的練習,讓學生感悟了公園的美景,。在聯繫中明白 把一項工作、修路、運貨等全部的工作量看作單位“1”,也逐步把握了工程問題的特點,及其數量關係。

四、説學法。

在教學中,把着眼點放在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上,使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使學生能主動獲取知識。本節課注重培養了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説教學程序。

這節課按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這樣幾個程序進行:

1、複習鋪墊:複習與新課內容緊密聯繫的舊知,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必要的、充分的準備。

2、課前讓學生做了整數工程問題的應用題,引導學生髮現工程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然後引入分數工程問題,讓學生嘗試練習,發現規律,進一步類推出分數工程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變抽象為具體。

3、練習鞏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基本練習、變式練習、深化練習。

4、全課總結:對本節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總結,使學生對本節內容有一個整體認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佈置作業。

數學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本科數學**號選手,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課題是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第一課時《函數單調性與最大(小)值》(可以在這時候板書課題,以緩解緊張)。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五個方面來陳述我對本節課的設計方案。懇請在座的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節課主要對函數單調性的學習;

(2)它是在學習函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同時又為基本初等函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他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可以看看這一課題的前後章節來寫)

(3)它是歷年高考的熱點、難點問題

(根據具體的課題改變就行了,如果不是熱點難點問題就刪掉)

2、 教材重、難點

重點:函數單調性的定義

難點:函數單調性的證明

重難點突破: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認真觀察思考,並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辦法來實現重難點突破。(這個必須要有)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函數單調性的定義

(2)函數單調性的證明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瞭解由簡單到複雜,由特殊到一般的化歸思想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善於合作的意識

(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更注重教學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才會有效。新課程標準之處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着這一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開放式探究法、啟發式引導法、小組合作討論法、反饋式評價法

2、學法分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只是。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題,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影響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學法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歸納總結法。

(前三部分用時控制在三分鐘以內,可適當刪減)

四、教學過程

1、以舊引新,導入新知

通過課前小研究讓學生自行繪製出一次函數f(x)=x和二次函數f(x)=x^2的圖像,並觀察函數圖象的特點,總結歸納。通過課上小組討論歸納,引導學生髮現,教師總結:一次函數f(x)=x的圖像在定義域是直線上升的,而二次函數f(x)=x^2的圖像是一個曲線,在(-∞,0)上是下降的,而在(0,+∞)上是上升的。(適當添加手勢,這樣看起來更自然)

2、創設問題,探索新知

緊接着提出問題,你能用二次函數f(x)=x^2表達式來描述函數在(-∞,0)的圖像?教師總結,並板書,揭示函數單調性的定義,並注意強調可以利用作差法來判斷這個函數的單調性。

讓學生模仿剛才的表述法來描述二次函數f(x)=x^2在(0,+∞)的圖像,並找個別同學起來作答,規範學生的數學用語。

讓學生自主學習函數單調區間的定義,為接下來例題學習打好基礎。

3、 例題講解,學以致用

例1主要是對函數單調區間的鞏固運用,通過觀察函數定義在(—5,5)的圖像來找出函數的單調區間。這一例題主要以學生個別回答為主,學生回答之後通過互評來糾正答案,檢查學生對函數單調區間的掌握。強調單調區間一般寫成半開半閉的形式

例題講解之後可讓學生自行完成課後練習4,以學生集體回答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2是將函數單調性運用到其他領域,通過函數單調性來證明物理學的波意爾定理。這是歷年高考的熱點跟難點問題,這一例題要採用教師板演的方式,來對例題進行證明,以規範總結證明步驟。一設二差三化簡四比較,注意要把f(x1)-f(x2)化簡成和差積商的形式,再比較與0的大小。

學生在熟悉證明步驟之後,做課後練習3,並以小組為單位找部分同學上台板演,其他同學在下面自行完成,並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證明步驟。

4、歸納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函數單調性的定義及證明過程,並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善於合作的意識。

5、作業佈置

為了讓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我將採用分層佈置作業的方式:一組 習題1.3A組1、2、3 ,二組 習題1.3A組2、3、B組1、2

6、板書設計

我力求簡潔明瞭地概括本節課的學習要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這部分最重要用時六到七分鐘,其中定義講解跟例題講解一定要説明學生的活動)

五、教學評價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跟主動性,及時吸收反饋信息,並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讓內部動機和外界刺激協調作用,促進其數學素養不斷提高。

(這一部分不能缺,話語可適當精簡)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設計,謝謝!

板書設計:

1.3.1函數單調性與最大(小)值

一、定義 二、例1.

(-∞,0) X1,X2 X1f(X2) ↙

X1-X2<0>0 ↙ 2.

數學説課稿 篇7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解簡易方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過程分析等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的四則運算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和等式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而今天學習的內容又為後面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等內容時都要直接運用。所以本節課起着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參照課標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1)?知道解方程的意義和基本思路。

(2)?會運用數量關係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質對解方程的過程進行語言表述。

(3)?會對具體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並能與同學交流。

(4)?會獨立地解答一、二步方程。

(5)?能夠驗算方程的解的正確性。

3、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解方程的兩種方法及檢驗,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是幫助學生確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説教法

1.演示操作法

藉助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觀察法

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尋發現通過等量關係來列方程。

這些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

三、説學法

1、合作學習法

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比較、交流、分析等過程,鼓勵學生把發現的規律都説出來,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使學生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2、自主學習法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注重探索過程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聽為自主學,學生積極動腦去思考、動口去表達。通過交流、猜測、驗證、總結歸納,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四、過程分析

本節課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鋪墊

鞏固方程及等式的性質,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走進新課

1?彙集問題,尋找出路

用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的熱情。

2?解決問題,形成方法(例1教學)

先通過學生仔細觀察,回答下面的問題,把學生推向主體位置:

①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②能根據數學信息説出等量關係嗎?

③請大家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④這個方程的解是多少?你是根據什麼得到的?

然後組內交流,班內展示,統一方法與答案。

① 解方程的格式(先提行,寫下一個“解”字;為了美觀,儘量使等號對齊,兩邊寫式子。);

② 解方程的依據(等式的性質或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

③自覺檢驗。

嘗試練習:寫出求解的過程和驗算的過程,不會的可以問問同學和老師。

出示:20+x=30。

3?類比推廣,深化探究。教學例2

學生寫完後,互相交流,老師一一展示各組的解方程過程

方法一: 解3y-8=13 方法二:解 3y-8=13 方法三:解3y-8=13

3y=13+8 3y-8-8=13-8 3y-8+8=13+8

3y=21 3y=5 3y=21

y=21÷3 3y×3=5×3 3y÷3=21÷3

y=7 y=15 y=7

驗算3×7-8=21 驗算3×7-8=21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學習方法的同時辨析滲透檢驗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

(三)練習鞏固

強化重點,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回顧總結

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五)課堂檢測

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查缺補漏。

(六)佈置作業

數學説課稿 篇8

一、教學內容。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新人教版教材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分數乘法》例5《小數乘分數》。這部分是教材新增加的內容,用一課時進行教學。

二、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部分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小數乘法、分數乘法、以及整數和小數混合運算、簡便計算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教學。教學中不僅涉及到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整數與分數的互化,而且對如何判斷一個分數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數等知識都會涉及。通過教學本例題要使學生經歷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運用多樣化的解題思路開拓學生的計算思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教學例6、例7的分數混合計算和簡便計算奠定基礎。

2、學生分析

大部分學生有了一定的運算基礎,特別是剛學的分數成分數的計算方法和對算理的分析探究過程都是本節課學習的基礎。教學本課主要還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根據學生生成的問題進行再教設計。為了更好的教學效果,我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並掌握小數乘分數計算方法。

技能目標:經歷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情感目標: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4、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5、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小數乘分數的計算。

6、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才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採用了自主學習教學法、合作探究法和討論交流彙報法以及比較學習法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四、説學法

學法的指導要寓於教學的始終,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可能出現的困難,給學生的學習予以一定的指導,根據學生學情實際,重點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學生的學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練習比較學習,利用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探究學習,在學習中形成多樣性的解題思路。

五、説教學過程

(一)、説教學程序

整個教學按以下6個程序進行教學:複習舊知、情境引領、探究新知、歸納總結、鞏固練習、課堂小結。

(二)教學實施策略

1、複習導入

這部分設計了分數乘整數和分數乘分數的算式題和小數與分數的互化,主要是為了鞏固已學的知識,同時為新授課的教學做鋪墊準備。

2、情境引領

出示形象生動的課件展示,引領學生進入問題情境。通過鬆鼠歡歡和松鼠樂樂的對話不僅使學生掌握一些科普知識,如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而且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能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輕鬆的列出乘法算式2、1×和2、4×接着放學生開始探究算式的特點。

3、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指明學生黑板上板書過程。如果學生在計算過程出現困難及時給予指導。接着同桌交流,小組交流計算的方法,分別説説説自己的解題思路。不重複説,儘量抓緊時間。最後每組選出最優學生彙報結果,總結計算方法。

4、歸納總結對於小數成分數方法一:可以都化成小數進行計算;方法二:可以都化成分數進行計算;對於直接約分的方法可能只有提前預習的學生會做,可以讓這些學生説説自己的做法,教師隨之補充小結。

5、鞏固練習

通過讓學生完成做一做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並進行再教練習設計,課前準備了階梯式的習題,根據學生的熟練程度做彈性式處理。

6、課堂小結本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麼知識?掌握了什麼學習方法呢?觀察比較小數乘分數的三種計算方法有哪些特點?怎樣靈活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分數乘法計算呢?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使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更加的明瞭。

總之本節課力求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多樣性的數學思想,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六、板書設計

小數乘分數

2、1× 2、4×

= =2、4× 能約分先約分,更簡便

=(dm) =1、8(dm)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用時過長,課堂顯得前鬆後緊節奏不協調。學生對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準確度不高也影響了課堂的進度,如把2、1化成假分數,應該先理解小數意義2、1=2+0、1也就是表示2個一和一個十分之一的和,分數單位,寫成假分數。對於個別學生對已學知識遺忘,及時回顧舊知的同時又會使課堂練習時間減少,因此預設的練習任務沒有全部完成。

八、教學中的啟示與思考

1、課前要注重及時喚起學生對新授課內容相聯繫的相關知識,課前安排對相關知識提前鞏固練習,課堂能達到熟練應用。

2、要備好教學內容的同時,別忽視備學生。對於不同的學生要進行因材施教,新知識的學習過程每位學生可以同步進行,但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此這也是每位老師應下功夫思考的教學環節。

3、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在教學與反思中讓自己進步是我在今後教學中的奮鬥目標。

希望各位老師能對自己的教學環節中的不足給予指正,以利於自己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改進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數學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中安排本節課的知識有:探索有關0的除法的規律,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並且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為了提高課堂實效,留給學生更多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算理及算法真正感悟、理解,達到內化、提升的目的,我把本節課的內容加以調整,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現在所説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0的除法規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算理。

(2)理解與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並理解算理。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悦。

3、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以及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二、説教法和學法

教法和學法分析:在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上,本課以開放式教學為主,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於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經歷運算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學習,讓學生體驗除法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三、説教學設計

下面我具體説一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整節課,我以小猴分桃的故事貫穿始終,把本節課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三)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四)評價提升,總結全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我就不細説了,主要是第二環節。

第2環節: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我從以下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

依託“把0個桃平均分給4只猴子,5只猴子,6只猴子以及更多的猴子,每隻猴子能分得多少個桃子?”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得出:0÷4=0、0÷5=0、0÷6=0……(師隨機板書)並讓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算式,説説自己的發現。通過以上活動,學生不難得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於0。這時,我故作疑惑的問:是不是0除以所有的數都得0呢?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爭議時,我適時的拋出算式:0÷0、5÷0,讓學生進行計算,學生在計算時,通過體驗、辨析,並聯系實際發現0÷0的商不能確定,5÷0找不到商,從而得出0不能作除數。(板書:不是0的)

[在這個環節中,我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合作探究,自主發現,在嘗試、辨析中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從而順利的進入本環節的第二個層次。]

2.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我繼續延續故事情境:有4只猴子因沒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於是它們一起繼續在山上找啊找,終於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樹(課件出示)。樹大桃子多,它們非常高興,摘下桃子數了好久才數清,“哇,共有408個桃子呢!”為了公平,它們決定平均分這408個桃子,同學們趕快估計一下每隻小猴能分得幾個桃子?當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後,再讓他們試着準確計算,學生可能會出現口算和豎式計算兩種方法,我讓不同算法的學生藉助展示台分別講解他們的算理後,重點板書學生出現的豎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交流後得出:當百位上正好分完,沒有餘數,而十位上數字又為0時,可以在十位上直接商0。

[這個環節,我注重讓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進行估算、計算,理解算理,明確算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感悟的過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最優算法。]

為了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我把被除數408改為416,讓學生嘗試進行計算,當學生髮現並提出問題,“十位上1除以4不夠商1,怎麼辦?”時,我抓住時機,再次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後師生共同小結:當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時,就在那一位上面直接商0。

至此,學生已把抽象的算法轉化為內在的理解,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掌握,突出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為了及時鞏固學生的新知及時過度到第三環節靈活運用,鞏固新知主要是出示一些同類型有階梯性的題目讓學生解答。至此本節課已接近尾聲過度到第四環節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數學説課稿 篇10

教材分析

這是本章的第一節,研究對象是函數,目標是怎樣通過函數的解析式求其定義域,其學習以函數的概念為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藉助於求代數式的值的方法,確定研究的方向,因勢利導,在整個過程中注重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培養學生猜想,歸納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為後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

去年帶的畢業班上的老教材,今年接的初二是第一屆二期課改的新教材。對於我來説,本身也和學生一樣有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這兩個班的學生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3)班學生非常活躍,到了初二學生有這樣的熱情是難能可貴的,確實值得我去珍惜和正確引導,(4)班就是另一個極端,他們比較冷漠,上課不會呼應你,時常讓我感覺到是在唱獨角戲。兩個班中都有一部分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基本計算能力和技能較差,因此在教學時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環境,以直觀,操作觀察,概括和交流作為重要的活動方式,通過課前準備和課中交流去引導學生,發現求函數的定義域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感知,認知水平和知識歸納能力。

學生在第一節中已經學習過"函數的概念",對函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研究函數的定義域對後繼的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道函數的定義域。

掌握根據函數的解析式求函數的定義域的方法。

掌握複合函數的函數求定義域的方法,並正確求出不等式組的公共部分,特別強調"且"字的使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函數的解析式求函數的定義域的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求出不等式組的公共部分,特別強調"且"字的使用。

教學分析和學法指導

本課教學採用發現法,啟發引導,講練結合,其依據是:

遵循教材的結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學方法改革發展的新趨勢:注重啟發式,加強對學生學法的研究和指導。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參與有機的結合。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函數嗎 什麼是函數呢 其三要素是什麼

生:(略)。

設計意圖:回顧函數的概念以及三要素,為學習函數的定義域做準備。

(二)提出問題,探究新知

師:請同學們把預習的表格拿出來,小組進行討論一下。

1,操作(學生事先已經準備好)

已知函數y=2x+5和y=x ,按要求分別進行以下操作:

輸入x →y=2x+5→輸出y

對變量x取一些數值,分別代入式子2x+5中,把x每次所取的值與計算結果填入下表中:

x

y

輸入x →y=x →輸出y

對變量x取一些數值,分別代入式子x 中,把x每次所取的值與計算結果填入下表中:

x

y

2,思考:

師:對於函數y=2x+5,自變量x可以取任意一個實數 函數y=x 呢

生:(略)。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已函數的觀點重新認識學過的求代數式的值,讓學生知道由函數y=x 説明函數中自變量的取值常會有限制,用數學式子表示函數y=f(x)要考慮自變量的取值使f(x)有意義。

3,通過學生操作,討論引出函數的定義域的概念

使函數解析式或實際問題有意義的自變量x 的取值範圍叫做函數的定義域。

由函數解析式求函數的定義域

1,當函數是簡單表達式時

例1: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y=5x—3(2)y=(3)y=x—1 (4)y=3x—2 (5)y=

設計意圖:説明"求函數的定義域"的思考方法。在知道函數解析式和對定義域未加説明的情況下,函數的定義域由確保解析式有意義來確定,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和解題的方法。

學生練習1: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y=2x+5 (2)y=(3)y=3x—4 (4)y=

設計意圖:乘熱打鐵,通過練習指導學生如何根據函數解析式的特徵列出不等式來確定函數的定義域,使學生在模仿中對知識加以鞏固。

想一想:根據函數解析式的特徵求這個函數的定義域,一般應怎樣思考

由函數解析式來確定定義域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整式——x取一切實數

分式——x取分母≠0的實數

偶次根式(例如:二次根式)——x取被開方數≥0的實數

齊次根式(例如:立方根)——x取一切實數

設計意圖:在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的基礎上,由學生總結:如何根據函數解析式的特徵確定函數的定義域時,一般按解析式中的表示函數的式子是整式,分式或根式(偶次,齊次)等不同歸類,培養學生歸納能力。

2,當函數是複合表達式時

例2: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1)y=(2)y=

設計意圖:當解析式為複合表達式時,引導學生運用新知尋求解決方法,首先逐個列出不等式,求出各部分的允許取值範圍,再使用數軸求其公共部分。

學生練習2:求下列函數的解析式

(1)y=(2)y=(3)y=(4)y=

設計意圖:當函數解析式為複合表達式時,因為初中的函數不會很難,因此我認為學生最困難的不是列出不等式組,而是取公共部分,特別是"且"字,往往有許多學生亂用,看到不等號就用"且"連,因此通過學生練習2,指出學生的弊病,加強"且"字的訓練。

拓展練習:求下列函數的解析式

(1)y=x+(2)y=—x +3x (3)y=2x—1 +2—3x (4)y=2x—1 +

設計意圖:對於大多數學生只要求掌握例1和例2,而對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他們掌握得難度深一點,以拓展他們的發散思維。

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師: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分組討論後請同學發言)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你還有疑問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歸納,總結,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求函數定義域的方法,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業:練習冊P36習題18。1(2)

反思

平時非常注重學生新課的預習,提前預習能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也要預防學生懂了之後上課不聽的狀況出現。

由於本節課內容較多,而且引出新課前還有一個操作,因此我提前把這個操作安排到學生的預習工作中,在課堂上可以節約許多的時間,對於計算能力差的同學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去完成。

這兩個班是我新接的,只靠一個月的時間去深入的瞭解他們顯然時間是不夠的,但現在通過各種途徑知道他們層次不一,"貧富懸差很大",特別是兩個班都有不小的尾巴,因此我放慢速度,爭取一節課能解決一個到兩個問題,我想效果可能會好一點。

本節課在最後運用新知拓展訓練中,提升了一定的難度,有一部分學生可能不那麼容易理解,需要進行適當的點撥,對於取公共部分還需通過數軸加強訓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rek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