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寓言》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鄭人買履》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學習重點】

學習並掌握文中一詞多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學習難點】

理解《鄭人買履》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自學、引領、討論、點撥

2、查、劃、寫、記、練、思

【教學準備】

《古代寓言二則》課堂學習活動單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先説個謎語給大家猜猜,請聽好:稀奇古怪兩隻船,沒有槳來沒有帆。白天載人四處走,夜晚橫卧在牀前。(學生回答謎底)

“鞋”在古時候也叫“履”。這節課我就帶着我們聰明的同學們穿過時空隧道,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去看一看在那兒發生的一個與鞋有關的故事——《鄭人買履》。二、目標展示

首先請同學們來熟悉並解讀下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鄭人買履》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三、活動方案

活動1:熟讀翻譯課文

1、今天我們學習的文章是寓言故事,相信同學們對於寓言的閲讀不在少數,不過我們今天接觸的是文言文。首先我們要學會古文是如何來朗讀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同時請2位同學上黑板演示要注意的字音,3分鐘之後請每小組代表來朗讀,注意正確停頓、突出重音外,還應注意語氣和節奏。

2、同學們讀的都非常棒。讀書讀書,朗讀固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們還需要能夠讀懂文意,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預習來向大家説説你學到了哪些文言字詞?你能夠翻譯整篇課文嗎?等下請同學們向大家展示下你完成的預習問題三。

活動2:文言現象積累

到此我們學習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詞,那同學們,你覺得那些文言字詞是需要重點掌握,哪些句子是與眾不同的呢?請小組討論並向大家展示:

1、歸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象:

(1) 自度其足:動詞,(duó)量長短

(2) 吾忘持度:名詞,(dù)這裏指量好的尺碼

2、 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

(2)反歸取之:同“返”,返回

3、特殊句式積累:

(1)定語後置句:鄭人有欲買履者------有欲買履之鄭人

(2)倒裝句:何不試之以足?------何不以足試之?

活動3:讀懂了文章的大意,現在就需要我們來思考文章的內涵了,首先告訴大家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從這個故事中你們發現什麼祕密了嗎?而這個故事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有什麼啟示?

寓意:做事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相信以往的經驗或書本上的教條是愚蠢的,不會成功的。

啟示:告訴我們書本上的東西並不一定可靠,根據現實需要大膽地試,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隨機應變,不可頑固守舊,不知變通,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活動4:嘗試背誦課文及重要字詞→小組內一對一背誦,過關

四、歸納總結

這是我們學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都有什麼收穫?

示範:1、這節課我掌握了這些重點文言字詞;

2、我能夠翻譯整篇文章大意了;

3、我從這節課中瞭解了《鄭人買履》這則寓言的…寓意;

4、從這兩則寓言中我能夠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並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了。

五、教師小結

這則寓言中的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因而鬧了大笑話,説明這個鄭人的思想僵化、不知變通。而我們以後就要引以為戒,要做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人。

【答案】1.(1)《韓非子》 戰 法ó dù 3.(1)鄭人/有欲買履者4.(1)量長短 代詞,代量好的尺寸 5.(1)先自己量好腳的尺碼,卻將量好的尺碼放在座位上。(2)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6.(1)坐,同“座”,座位。 (2)反,同“返”,返回。 7.鄭人買履 諷刺了那些固執己見,墨守成規,處理問題不從實際出發,不敢大膽嘗試的人。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刻舟求劍》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學習重點】

學習並掌握文中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等。

【學習難點】

理解《刻舟求劍》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自學、引領、討論、點撥

2、查、劃、寫、記、練、思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積累文言重點詞語並瞭解《韓非子》和《呂氏春秋》。

2、引導學生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把握故事情節,領悟寓意。

過程與方法:

在揣摩、理解寓言故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意”的閲讀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認識固執守舊、脱離實際的不良後果,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並背誦兩則寓言。

難點:引導學生深層理解寓意進而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教學方法】

朗誦法、合作討論法、品味欣賞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課時教學要點:引導學生學習《刻舟求劍》

一、情景導入

在一個短小的故事中藴含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鄭人買履》,下面我們一起來背誦這篇短文(學生背誦),通過這篇寓言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呢?(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則寓言,看看從這則寓言中我們又會明白什麼道理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背景資料(多媒體顯示)

呂不韋戰國末秦相,相傳門下有賓客三千

《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是戰國末秦相呂不韋的門客編寫的一部書,是雜家的代表作。

2、引導學生敍述故事內容

3、學生展示所積累的字詞(多媒體顯示)

涉shè遽jù契qì矣yǐ若ruò

4、學生初讀課文,要讀出人物的語氣。

三、合作討論、疏通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理解詞語,疏通文句,圈點勾畫疑難文句。

2、學生交流疑難文句,合作研討,學生試譯課文,教師對疑難問題予以引導。(多媒體顯示)

明確:重點詞語:遽:立即、匆忙。契:雕刻。是:指示代詞,這兒。

疑難語句:遽契其舟:急忙在船邊上刻下記號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3、學生合作,師生共同釋疑:(多媒體顯示)

1)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故事的起因?

2)結果找到了嗎?

3)為什麼沒找到?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

4)文中哪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這是個什麼句?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明確:1)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2)沒有

3)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學生答“舟已行矣,而劍不行”亦可)

4)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反問句。

4、引導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議論的順序背誦全文

四、合作探究,理解寓意

1、教師預設:楚人最可笑的地方是什麼?(多媒體顯示)

學生分組討論,師生共建明確:楚人最可笑的地方是不懂得船既然離開了河中心,而刻記號的地方已經不是掉劍的地方了。

2、教師預設:請用“這則寓言諷刺了,從而告訴我們”的句式談談你對文章寓意的理解。(多媒體顯示)

學生分組討論,師生共建明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因循守舊、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客觀實際而採取靈活對策的蠢人,從而告訴我們做事要根據客觀實際與變化了的情勢,以發展的眼光靈活機動的處理事情。

五、鏈接生活,啟迪人生

學習了本文,你有什麼啟發?(多媒體顯示)

學生討論,明確:(示例)我們做事要根據客觀實際與變化了的情勢,以發展的眼光靈活機動的處理事情。尤其是我們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面對變化了的環境以及新的學習內容,我們不能完全沿用小學的那套學習方法,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絕不能因循守舊做刻舟求劍中的楚人。

六、當堂訓練,複習鞏固(多媒體顯示)

翻譯:是吾劍之所從墜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學生試背全文

七、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時所學的知識

1、呂不韋及《呂氏春秋》

2、重點文言詞語及課文翻譯

3、文章寓意及對我們的啟示

八、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刻舟求劍》

2、完成《基礎訓練》

【板書設計】

古代寓言二則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並寫出課後第3題中帶點詞語的意思。

2、藉助註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藉助註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藉助註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具:

字典

教學過程:

1、導入

我們學過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給大家聽嗎?

説説怎樣學習文言文?

2、新課

學生藉助註釋和譯文自學課文,解決不了的詞句標出,在小組中討論。

3、小組合作學習

説説每句話的意思,再一起説説課文的意思,解決不理解的詞句。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講解

屏幕出示: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

學生説説句意,重點説明帶點字的意思。

亡:丟失。

鈇:斧子

意:懷疑

其:代詞,他的。

鄰:鄰居。

子:兒子。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兒子偷走的。

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

視:看。

其:代詞,指鄰居的兒子。

行步:走路。

竊:偷。

顏色:指面部表情。

言語:説話。

無為而不:沒有一樣不像。

(他)看鄰居的兒子,走路的姿勢,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説話的腔調,像偷斧子的。舉止言談(一言一行)沒有一樣兒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後來再看鄰居的兒子,舉止言談沒有一點兒像偷斧子的了。

4、朗讀

自己説説課文的意思。

朗讀課文,試背誦。

通讀全文,背誦課文。

5、作業

思考:丟斧子的人為什麼前後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説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説明的理。

教學難點:能借注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你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給同學們講講嗎?最好能説出語言給你的啟示。

二、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1、自讀: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利,並標註有疑問的地方。

2、互讀:組織學生協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並互相評讀儘可能解自讀時的疑難問題並標註互讀時產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3、聽讀:播放兩則語言的錄音朗讀,要求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三、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1、小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

3、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集體釋疑

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指導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麼,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準確的把握股市的內涵呢?

(自選配音或作畫的方式)

第二課時

一、創新設計——提升理解。

續編故事:現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合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的棒。

交流評價。

二、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敍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本節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穫呢?與同桌交流,並記錄下來。

四、積累內化。

1、背誦兩則語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五、實踐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板書

14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強求速成畫完蛇能喝到酒不顧客觀實際

結果苗死反而弄糟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qdng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