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寓言》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後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並能聯繫學習、生活實際,發表感想。

〖教學用具

錄象、自制教學幻燈片等 。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説出“掩耳盜鈴”的意思。

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

圖文結合 理解內容 反覆朗讀 悟出道理 聯繫分析 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

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亡羊補牢──羊丟失後修理羊圈。

2、分節讀文,質疑:

糾正讀音:街坊 坊讀輕聲

窟窿 窿讀輕聲

質疑:

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

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隻羊後,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當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後,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

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⑴ 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⑵ 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麼?

(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 比較句子:“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反問句語氣更強,突出了養羊人根本沒有想到後果,執迷不悟。指導朗讀,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讀出。範讀,個別讀,齊讀。)

⑷ 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

過渡:由於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隻羊的結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⑴ 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

⑵ 比較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他很後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

(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後悔、知錯”的語氣。個別讀,範讀,齊讀。

⑶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後悔呢?用“”劃出有關的詞語。(“趕快、結結實實”可看出他的行動上改過了)指導讀出重音。

⑷ 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後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

5、朗讀全文,思考:

這個故事説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後老師小結。

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説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後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三、指導複述課文,聯繫生活實際談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

四、堂上練習

1、指導造句:

從此──

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後,再試説句子。

五、作業

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2、説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理解句意,讀懂《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

2、通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

〖教學重點

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領悟道理。

〖教學具

大黑板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閲讀課文,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自學質疑

1、自由閲讀,個人質疑:

⑴ 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⑵ 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閲讀。

2、學生説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麼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麼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麼?

3、組織閲讀課文:

⑴ 齊讀;

⑵ 自由讀;

⑶ 個別指導。

二、討論解疑

1、隨機閲讀,結合課文,聯繫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 組長負責結合組員。

⑵ 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 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組彙報、講讀課文

1、組員彙報形式(自由選):

讀文作答 口頭説答 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 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⑵ 自由閲讀、分角色閲讀,理解問題。

① 角色:坐車人;

② 角色:朋友

⑶ 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説明(動畫展示) 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 (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 總結故事內容 ,複述故事。

⑵ 講説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 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閲讀,指名複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⑴ 分擔角色;

⑵ 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五、作業佈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後感。

3、蒐集古代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後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

《寓言》教學設計2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聯繫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並説説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揭題釋題。理解寓、則的意思。(寓:寄託,包含;則,篇的意思。)

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學生通讀全文後,找出題眼盜。

2、,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

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根據題意,提出問題。

(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

(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麼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

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

(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繫插圖,瞭解什麼是鈴鐺。

(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説説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麼?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就,表示必然出現的結果。)

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麼?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後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係。(轉折)

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麼做的?

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繫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生的結果。)

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容。

(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麼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麼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説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出來。

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

《寓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①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 分析故事情節。

③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④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 分析故事情節。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註釋試着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 課文

在文學寶庫裏,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説説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 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 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並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 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後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並解釋加點的詞。

聯繫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 不築,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於古今異義,有的屬於一詞多義,有的屬於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後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複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複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儘可能每個人都説,然後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説説好事、壞事在什麼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於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儘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麼,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麼,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後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並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①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繫現實生活體驗,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佈置作業 。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導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麼?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並説説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後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後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後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裏。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説:“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着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説:“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後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後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麼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後,為什麼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裏這時是怎麼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閲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鍊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後,他的心情如何?他説了些什麼?b.蚊子戰勝獅子,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後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並在最後點明寓意,然後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並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峯,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鍊學生想像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係,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並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佈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閲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寓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生詞的釋義讀懂文章內容。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領會寓言的含義。

3、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對這兩則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學過程】

《白兔與月亮》

一、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審美 風韻 慷慨 閒適 金窖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二、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三、學生思考並討論

1、兔的心情為什麼會有前後的變化?

(白兔和月亮的關係不同:欣賞──擁有。)

2、為什麼能夠“擁有”,反而不快樂?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得失之患。)

3、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四、老師提問

在生活中,什麼是你的“月亮”,你又應該如何去對待你的“月亮”?

五、作業

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式,仿寫一則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難的王子》

一、導入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我們面對“不測風雲”、“旦夕禍福”時,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相信大家在學了這則寓言後,應該有了自己的選擇。

二、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多愁善感 稟告 厄運 突如其來 行乞 正色

三、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四、針對導入部分,請學生回答

寓言裏的王子落難時,他是怎麼做的,怎麼説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説:“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五、王子在落難時的所做所説,和文中哪處的描述行成對比

(課文第一節)

六、王子為什麼會有前後兩種不同的想法與説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遭受了厄運;後一種。)

七、小組討論

1、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因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會迫使你正視和迎戰災難,不讓自己被災難打倒。)

2、請思考:在寓言裏,如果沒有“厄運”,王子的想法和命運會是怎樣?

那麼你認為,這樣的“厄運”,對王子來説,是好還是壞?

3、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現幾次?有什麼作用?

(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八、作業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厄運”嗎?你是怎麼對待的?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聯繫課文,請寫出你的感受。

《寓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正確朗讀《畫蛇添足》,藉助註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韓非子難勢》裏的一則小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故事,這次帶給大家的是《戰國策齊策》裏的故事,聽一聽、猜一猜。

(放錄音——講故事——看幻燈片——猜成語)

你們能不能根據剛才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圖畫猜出這個故事的題目呢?(引出課題——《畫蛇添足》)

二、讀悟探究

1、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斷句。)

3、説一説小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故事是怎樣發生?怎樣發展?結果怎樣呢?

4、發生:學生讀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説大意。

(教師注意引導結實“足、餘、之、成”等詞語,並鼓勵學生用上上節課的學習方法。)

5、教師: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誰來讀讀?

用自己的話説大意。(教師注意引導關鍵詞語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這樣説?怎樣做的?讀一讀你感受到什麼?

“吾能為之足”指導學生用十分傲慢的語氣去讀,擺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態來。(個別讀)

6、教師:他很得意!可是最後卻沒有喝到酒,為什麼呢?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①理解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讀出反問的語氣,將質疑、不屑的神情表現出來。(個別讀、分組讀。)

出示: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①故事的結果怎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個人“終亡其酒”呢?------他自作聰明,違背事物本來的面目,弄巧成拙,辦糟了事情。

②帶着理解讀一讀。

三、學以致用

1、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過“畫蛇添足”的時候,用這個成語造句。

教師點撥:比如同學們寫作文,本來結構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廢話湊數,這可以説是什麼?

四、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並在小組內相互説一説寓意是什麼?

2、你能將文言文講給別人聽嗎?選擇一篇試背。(教師可以提供課文留白或成語故事的圖片)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2、分小組選擇一個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學習“百花園一”時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語言故事,瞭解一下寓意。

板書設計:

寓言二則之畫蛇添足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寓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導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麼是寓言?(生説,如説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後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誇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説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而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説話、做事相互牴觸,互不相容的現象。

《寓言》教學設計7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衞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衞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瞭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當學生提出問題後,我會以鼓勵性的語言來激發更多的學生大膽提出疑問。

雖然這則寓言比較簡單,但是學生在總結課文主要內容時回答得還不夠完整,這時我並沒有急於打斷學生,而是通過引導式的語言讓他們完善答案,比如:你説的還能再具體些嗎?你還有需要補充的嗎???這樣的語句來引導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答案。在這節課的伊始,我設計了學生朗讀課文的環節。第一個舉手站起來的學生是我們班平時不太敢舉手的同學,當她流利的讀完課文時,我以讚揚的語氣鼓勵了她,並且給了她一個滿意的微笑,從而讓這位同學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並且鼓勵她今後更要大膽的舉手回答問題,這樣也會鼓勵其他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

《寓言》教學設計8

(簡介寓言〕寓言和童話一樣,也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寓言的特點是篇幅比較短小。在生動、

形象的故事裏隱含着一種規勸或是諷刺的意義。常常在結尾時點出這層寓意。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多是虛構的,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或其他東西被擬人化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簡介伊索及《伊索寓言問

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紀古代希臘的寓言家。相傳他是一個被釋放的奴隸,經常引用寓言故事和奴隸主進行辯論,後來被德爾斐人殺害。《伊索寓言》實際上是古希臘流傳於民間的 寓言故事,因為伊索是一個善於説寓言故事的人,這些故事被後人蒐集起來,就叫做《伊索寓言》了。

(寓言理解〕

一、教師在上課前,找一名朗誦較好的學生請他作準備,老師給以適當輔導。上課時,讓他為全班同學表情朗誦這則寓言。最後一句揭示寓意的話不朗誦出來。聽的學生不看課文,只是聽朗誦,記下故事情節,分析寓言的寓意。

二、請用一句話點明這則寓言的寓意。看誰理解得深刻,表達得準確。然後打開課本和原文對照,教師評析學生的發言。

三、默讀一遍課文,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背誦下來。教師給最先舉手的同學記下所 用時間,並不許他(她)再看課文,但可以默想,準備到台前背誦。多數學生舉手後教師記下所用時間。請記得最快的學生到台前背誦,大家補充、更正。比一比誰記憶力最好,找出記得最好的學生,請他談談是如何背誦的。(實際上,背得快的學生~定是理解、分析得比較好的學生。)

四、在學生談背誦體會的時候,教師順理成章地引入對內容的分析。

(內容分析〕

討論下列問題:

一、赫耳墨斯化作凡人瞭解雕像價值的目的是什麼,在瞭解之前,他心裏是怎麼想的?(他化作凡人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他以自己和宙斯、赫拉相比,人們肯 定會更尊重他。所以,想到人間證實一下他的想法。)

二、赫耳墨斯“笑”的心理活動是什麼?(他認為宙斯的像只值一個銀元,太不值錢了,流露出輕視宙斯的J動理。)

三、赫耳墨斯得知他自己的雕像一錢不值(白送)時,可能會有什麼想法?(從他驕傲的心理去推測。)

蚊子和獅子

〔寓意理解)

一、請一位同學表清朗讀這則寓言。最後一句不讀。

二、討論: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下面的歸納概括學生只要答對一點即可,鼓勵相互補充、辯論,挖掘故事比較豐富的寓意。(①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了。②驕兵必政。③一物降一物。④人貴有自知之明……)

(內容分析〕

一、蚊子第一吹吹喇叭是什麼心情?(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比獅子強,流露出驕傲的情緒。)

二、蚊子第二次吹喇叭又是什麼心情?(得勝後,更驕傲了,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勝利。)

三、發揮想象力,設想一下蚊子被蜘蛛網粘住以後,會是怎樣的,請具體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寓言》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

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

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

活動3.再讀課文,瞭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麼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麼事讀文交流,彙報成果瞭解寓意。

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衞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並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麼?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你認為蔡桓公怎麼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覺得是什麼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對蔡桓公説些什麼?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不信

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

腸胃非常不高興

不治―深入骨髓渾身痠痛---病死

作業設計

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

射箭練腕力

唱歌練基本招式

書法練眼力

武術練丹田之氣

教後反思

《寓言》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説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説明的理。

教學難點:能借注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你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給同學們講講嗎?最好能説出語言給你的啟示。

二、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1、自讀: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利,並標註有疑問的地方。

2、互讀:組織學生協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並互相評讀儘可能解自讀時的疑難問題並標註互讀時產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3、聽讀:播放兩則語言的錄音朗讀,要求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三、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1、小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

3、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集體釋疑

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指導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麼,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準確的把握股市的內涵呢?

(自選配音或作畫的方式)

第二課時

一、創新設計——提升理解。

續編故事:現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合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的棒。

交流評價。

二、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敍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本節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穫呢?與同桌交流,並記錄下來。

四、積累內化。

1、背誦兩則語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五、實踐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板書

14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強求速成畫完蛇能喝到酒不顧客觀實際

結果苗死反而弄糟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寓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能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講述“鄭人買履”的故事,表演《鷸蚌相爭》。

4、知道這兩則寓言所講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規以及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知道這兩則寓言所講的故事。

教學難點:懂得不要墨守成規以及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利的道理。

查閲資料:兩則寓言的原文。

板書設計:

26寓言二則

鄭人買履 鷸蚌相爭

量——尺碼——忘 鷸——啄

| 蚌——夾

-寧信尺碼 ,不信腳 被捉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瞭解《鄭人買履 》的故事,理解內容,懂得不要墨

守成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 寓言二則》

2、我們學過那些寓言?簡單説説內容。“寓言”?“則”?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讀準字音。

2、讀一讀(小黑板)集市 鄭人買履 匆匆忙忙 尺碼 寧

問:“鄭人”指哪的人?“履”?“尺碼”指什麼?

3、同桌互讀,檢查讀書正確、流利。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生朗讀,其他人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讀思考:這則寓言先講了什麼?後講了什麼?(事情發展順序)

3、用自己的話講這則故事?

4、讀寓言故事。

5、鄭人能不能買到鞋?為什麼沒有買到鞋呢?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小組討論)

四、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

2、表演故事,以小組為單位。

五、 課堂小結: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寓言《鷸蚌相爭》懂得兩人一味相鬥,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讀一讀

鷸蚌相爭 毫不示弱 啄 夾

鷸 蚌、啄、夾各是什麼意思?

3、同桌互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生讀課文,其他人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講故事。

3、有感情朗讀。

4、你認為鷸和蚌怎樣做就可以不被漁夫捉去?

5、討論: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如果你是漁夫會怎麼想?被捉後得鷸和蚌又會怎樣想?

四、練習。

1、 朗讀課文。

2、小組表演課本劇《鷸蚌相爭》

五、小結。 學完課文,談談體會。

《寓言》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理解寓言的含義。

2、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3、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學習重點】

感受優美的語言,理解寓言的含義。

 【學習難點】

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

【知識鏈接】

1.題目解讀

《白兔和月亮》一文中,白兔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明白了,擁有月亮,並不能給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惱,那就不如沒有。《落難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懼厄運,王子那樣脆弱的人都挺過來了,誰又不能呢,厄運可以使人變得堅強。

2.走近作者

周國平,著名哲學家,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長於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自我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關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於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

3.相關資料

(1)英國作家蕭伯納有句名言“人生中有兩大不幸,一是沒有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

(2)周國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穫智慧和超然。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3)介紹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中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於民間傳説。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淮南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特徵:運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自主學習】

1.根據拼音寫漢字

險象die()生

各具風yun()

得失之huan()

心曠神yi()

bing( ) 告

e() 運

lu( ) 去

che xiao()( )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1)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2)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

(3)優美的姿態神情。( )

3.“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4.“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合作探究】

5、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把握結構)

6.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説明了什麼?

7.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麼含義?

8.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揭示中心。

9.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10.只有落難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精讀精練】

讀《白兔和月亮》下面語段,回答文後的問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可是,説也奇怪,從前的閒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着一個念頭:“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財主盯着自己的金窖。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在她的眼裏,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消那個慷慨的決定。

11.這段文字採用哪些方法來寫白兔?表現了白兔的什麼特點?

12.選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詞用得好,好在什麼地方?

13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財主盯着自己的金窖”這個句子是比喻句嗎?為什麼?

14.選段最後一句中的“和人類不同的是”這幾個詞能刪去嗎?為什麼?

15.文段中説“在她的眼裏,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請你根據具體的情境,展開想象,將白兔所看到的“險象”具體的描述出來。

16.為這段文字添上一句結尾點明寓言的寓意。

【主題閲讀】

小溪

⑴春天到了,屋後的小溪突然活潑起來,整夜聽着她輕快的腳步聲一路跳躍。

⑵初搬到山上時,正值嚴冬,又是風又是雨的。我只好蟄伏在我的小屋裏,透過大大的玻璃窗,看雲天夕陽的變幻,山間晚霧的瀰漫;除此之外,就是這條小溪終日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動的音符。我一直沒見過小溪的模樣,但我和她卻是那樣熟識。深沉的夜裏,當我讀累了,寫疲了時,我就放下書,擱下筆,靜靜聆聽小溪以她獨特的“溪語”訴説着大地的心聲。屋外寒風凜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腳步總是遲緩沉重的,是她也耐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熒燈火,體會些許我關懷的心意?多少時候,我倆是深相契連的。

⑶天氣漸漸暖和,小溪的步子也開始變得輕快流暢。想來,她一路穿過青山,行過原野,驀然發現溪邊的小花結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蝸牛怯怯地探出了觸角;大地一片青葱,萬物欣欣向榮,便不由得一陣驚訝,一陣歡喜,忙不迭地要將這好消息帶給大家。聽聽,這小溪正以愉悦的聲音告訴你一

個亙古彌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⑷什麼時候,挑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訪我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將以怎樣的歡樂迎接我哩!

17、把“屋後的小溪突然活潑起來 ”中的“活潑”換成“活躍”好不好?為什麼?答:

18、“這條小溪終日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動的音符”,句中“生動的音符”指的是什麼?答:

19、小溪的腳步“遲緩沉重”是指小溪的什麼狀態?“輕快流暢”又是指小溪的什麼狀態?答:

20、“忙不迭地要將這好信息帶給大家”中的“好信息”是指什麼信息?答:

21、作者在本文裏主要是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把小溪寫得活靈活現的?

答:

【拓展提升】

22.寓言、是文學體裁中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為,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情節較,主題充滿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和的表現手法。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臘的《》。

23.由今天所學內容我們知道應如何面對厄運?我們遭遇厄運的人應怎樣培養堅韌意志?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説説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

《寓言》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鷸蚌相爭”的意思。

重點難點

能結合自己得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教學準備

動物面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狐假(Jia)虎威(Wei)。

2.寫課題:課題中有三個是生字,你願意來寫哪個?

3.過渡:小朋友,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茂密的大森林,走進動物的王國。

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這篇課文的題目,還是一個成語呢,你理解嗎?

二、學文。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來細細地讀課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樣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1.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文。要求:説一説: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又是一隻怎樣的老虎,為什麼?()的老虎()狐狸

(2)同桌分角色讀文;自由練讀;指名讀。

(3)老虎啊,讓我採訪你一下,當你鬆開爪子的時候,你心裏想的是什麼?過渡:老虎啊,其實你心裏想什麼,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為了讓你徹徹底底地相信,它趁你發愣的時候,早就又想好了一個妙計。

2.學習第6~8自然段。

(1)自由讀第6自然段,指名讀(扮演狐狸的學生讀)。

(2)引讀: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課文中這個情節寫得非常好,老師還想請小朋友來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準備:

①想一想:你對哪個角色最感興趣?

②找一找、讀一讀:劃出描寫你感興趣的那個角色的句子,並仔細讀~讀。

③試一試:試着演一演,你想怎樣演好這個角色呢?

(4)請學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動物)請學生評價。

(5)神氣活現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順利逃脱的小動物們,如果我再給你們一次表演的機會,你最想用什麼動作來表達你現在的心情呢?小觀眾們,現在老虎還是摸不着頭腦,你們是觀眾,是旁觀者,請你們來告訴老虎真相,幫它撥開疑團吧!

3.學習第9自然段。

(1)引讀:老虎受騙了。狡猾的狐狸……

(2)學到這裏,“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你理解了嗎?

三、説一説。

出示圖1(狐狸)、圖2(老虎)、圖3(作者)

小朋友們,你最想對它們中的誰説一句話?

板書設計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風)嚇跑(野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圖片(這是一隻河蚌)。

問:被暖暖的太陽照着,河蚌會有怎樣一番感覺呢?

也許它會説什麼?誰來演河蚌?交流。

(可這時,來了只鷸)出示。

問:鷸?河蚌?分別想什麼?指名學生説。

(河蚌急忙把殼兒合上)演:合殼(牢牢地夾住鷸的嘴不放)

問:這時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這是故事的起因,我們再完整地聽一遍錄音。(提醒:注意,聽仔細了)

3.打開書本,看完這部分內容,先自由讀,要求試着複述。

4.學生試講。(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大聲點)

評價:提點意見,優點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過渡:鷸和蚌之間的這場爭鬥,會如何發展?

請看第2、3兩段中鷸蚌之間的一段對話。

1.自由讀。

2.簡單説説故事如何發展?(互相爭執)

3.這一段寫得非常生動,再請同學讀。提醒:加表情。

(動腦,怎麼讀才有味道)

4.説説此時鷸蚌之間的局勢?

(威脅、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當、互不相讓)

5.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哪個人配合角色朗讀。

(前後、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請一對搭檔分角色讀,為了體現故事的完整性,再請一位同學做旁白。

(可喊暫停,提醒:注意語氣,表情,要進入情境)

7.評價。

8.課後也可通過表演,複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過渡:鷸蚌互相爭持,所導致的後果會是什麼呢?

1.錄音範讀。

2.回答:鷸蚌雙方——筋疲力盡。

板書:漁夫——沒費一點力氣,就把它們一齊捉住了。

3.揭示寓意:這正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四、總結。

1.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些什麼?

2.交流

五、發揮想象。

1.鷸和蚌貝漁夫抓住後又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討論)

板書設計

鷸蚌相爭

鷸蚌漁翁得利

《寓言》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寓言這種文體閃耀着人類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們的生活,是可貴的語文教學資源。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寓言不是一種陌生的文體,他們之前就學習過《亡羊補牢》《南轅北轍》等寓言,但這些寓言相對來説篇幅短小、寓意單一。《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則不同,通過講述紀昌向飛衞學習射箭,最終成為射箭能手這個故事。揭示瞭如何有效學習,最終取得成功的多重因素,給讀者以多方面的啟迪,其寓意是豐富而多元的。

對於像《紀昌學射》這樣的寓言,限於學生寓言閲讀經驗的不足,剛一接觸,會出現原有閲讀認知圖式與新材料之間的衝突──學生會按照以前閲讀過的、寓意單一寓言的方式閲讀這篇課文,進而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豐富學生的閲讀圖式;另外,因為閲讀經驗的不足,生活閲歷的缺失,這則寓言的一些啟示也是學生自讀領悟不到的,這也需要教師在解讀方向上給予指導和幫助;有些啟示學生只能模糊地感受到,卻無法清晰地説出來,這同樣需要教師提供相應的幫助和輔導。因此,《紀昌學射》這則寓言是讓學生經歷閲讀能力發展,豐富寓言閲讀經驗的.好素材,也是教師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怎麼去閲讀的好素材。

針對教材特點和學情特點,教者力求找準教學起點,引導學生關注看似一望而知,其實一無所知的細節,理解感悟,使學生認知水平得以提升,閲讀經驗得以豐富,閲讀能力得以發展。

教學本則寓言,教者力圖抓住《紀昌學射》與以前閲讀寓言的不同──給人以多方面啟示這一特點,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修正其原有的認知圖式,為學生提供閲讀活動展開的內驅力;抓住本則寓言“審智”閲讀的特點,引導學生在閲讀中不斷領會新的學習啟示,從而豐富其原有的認知圖式,感受到閲讀發現的樂趣。從而契合本單元“走進故事長廊,感受它的魅力,體會其中的道理”的主題和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領悟本則寓言關於學習的多重啟示,感受寓言指導生活、啟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斷髮現寓言多重啟示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質疑、想象、對比等閲讀方法和策略,繼續學習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含義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豐富寓言閲讀的經驗。

3.在閲讀中體會寓言語言簡潔準確、生動傳神的特點,積累“聚精會神”“下功夫練眼力”“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等生動語言,學習分類積累語言的方法。

4.認識“妻、蝨”兩個字,會寫“昌、妻、刺”三個字,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不斷髮現寓言多重啟示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質疑、想象、對比等閲讀方法和策略,繼續學習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含義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豐富閲讀寓言的經驗,積累和發展語言。

難點:領悟本則寓言關於學習的多重啟示,感受寓言指導生活、啟迪智慧的魅力。

四、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紅、藍兩支筆。

教師: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以每一則寓言都會給我們以啟迪這一原有認知為基礎,引導學生預測本則寓言帶給我們的啟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產生閲讀期待,激發閲讀興趣,帶着明確的目標展開探究性閲讀。

(二)初讀課文,分享啟示

1.學生默讀課文,批註。

2.全班交流分享閲讀啟示。

預設:學生通過初讀可能會感受到“學習要勤奮刻苦才能成功”“學習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學習中不能驕傲自滿”等啟示。

3.教師伺機引導學生爭論,這則寓言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進而讓學生認識到,今天閲讀的這則寓言與以往不同,它會帶給我們多方面的人生啟迪,以此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研讀的動力。

(三)再讀課文,探尋寓言的多重寓意

1.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批註。

2.學生交流發現,教師相機引導,豐富學生的閲讀策略和閲讀經驗。

教師引導預測:

(1)引導學生關注文中“飛衞是一名射箭能手”這樣的語言,發現“要想成功得有名師指導”這一啟示。

預設:學生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章關鍵語句,從而豐富對寓意的理解,滲透閲讀方法的學習。

(2)引導學生關注飛衞的語言,發現“想成功練就一項本領,先要打下紮實的基礎”這一啟示。

預設:學生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引導學生採用自主質疑、討論、釋疑的閲讀方法,豐富對寓意的理解。

(3)通過引導將飛衞的教和紀昌的學進行對比閲讀,發現紀昌的學習智慧,體會要創造性地學習這一啟示。

預設:學生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引導學生髮現紀昌練習的方法並非來自飛衞的傳授這一事實,引發學生的思維。

先扶後放,體現學習能力的遷移。

【設計意圖】這篇寓言中紀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種,可以從中讀出多種關於學習的啟示,但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們竭澤而漁式地把這些啟示都揭示出來,而是在每一個啟示的發現、提煉中豐富學生的閲讀經驗,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3.教學小結。

引導學生梳理總結:發現獲得的啟示都是學習成功的因素。

【設計意圖】在閲讀寓言的過程中豐富認識,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俯瞰全文。關注語言文字,通過想象、聯想和對比等方式進行閲讀就能豐富思想。

(四)關注表達,積累語言

教師指導:寓言帶給我們豐富的啟示,讓我們感受到它的智慧美;寓言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語言精練、傳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學習和積累本課的語言材料,也是這則寓言學習的重要價值。

屏幕出示語句,指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歸類積累語言的方法。

(五)認讀生字,書寫漢字

【設計意圖】通過字理識字,讓學生感受漢字文化。

(六)本課小結,遷移閲讀

推薦學生課下閲讀《扁鵲治病》,產生新的閲讀期待。學生預測會帶給我們哪些方面的啟示,積累哪一類新鮮的語言材料。

六、板書設計

預設:板書根據學生的理解相應調整,《紀昌學射》中關於學習成功的因素不可能通過這一節課全部揭示出來,引導的目的在於,感受閲讀中不斷體會、不斷髮現的樂趣,從而學會思考,學會閲讀。

《寓言》教學設計1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鄭人買履》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學習重點】

學習並掌握文中一詞多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學習難點】

理解《鄭人買履》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自學、引領、討論、點撥

2、查、劃、寫、記、練、思

【教學準備】

《古代寓言二則》課堂學習活動單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先説個謎語給大家猜猜,請聽好:稀奇古怪兩隻船,沒有槳來沒有帆。白天載人四處走,夜晚橫卧在牀前。(學生回答謎底)

“鞋”在古時候也叫“履”。這節課我就帶着我們聰明的同學們穿過時空隧道,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去看一看在那兒發生的一個與鞋有關的故事——《鄭人買履》。二、目標展示

首先請同學們來熟悉並解讀下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鄭人買履》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三、活動方案

活動1:熟讀翻譯課文

1、今天我們學習的文章是寓言故事,相信同學們對於寓言的閲讀不在少數,不過我們今天接觸的是文言文。首先我們要學會古文是如何來朗讀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同時請2位同學上黑板演示要注意的字音,3分鐘之後請每小組代表來朗讀,注意正確停頓、突出重音外,還應注意語氣和節奏。

2、同學們讀的都非常棒。讀書讀書,朗讀固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們還需要能夠讀懂文意,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預習來向大家説説你學到了哪些文言字詞?你能夠翻譯整篇課文嗎?等下請同學們向大家展示下你完成的預習問題三。

活動2:文言現象積累

到此我們學習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詞,那同學們,你覺得那些文言字詞是需要重點掌握,哪些句子是與眾不同的呢?請小組討論並向大家展示:

1、歸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象:

(1) 自度其足:動詞,(duó)量長短

(2) 吾忘持度:名詞,(dù)這裏指量好的尺碼

2、 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

(2)反歸取之:同“返”,返回

3、特殊句式積累:

(1)定語後置句:鄭人有欲買履者------有欲買履之鄭人

(2)倒裝句:何不試之以足?------何不以足試之?

活動3:讀懂了文章的大意,現在就需要我們來思考文章的內涵了,首先告訴大家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從這個故事中你們發現什麼祕密了嗎?而這個故事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有什麼啟示?

寓意:做事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相信以往的經驗或書本上的教條是愚蠢的,不會成功的。

啟示:告訴我們書本上的東西並不一定可靠,根據現實需要大膽地試,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隨機應變,不可頑固守舊,不知變通,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活動4:嘗試背誦課文及重要字詞→小組內一對一背誦,過關

四、歸納總結

這是我們學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都有什麼收穫?

示範:1、這節課我掌握了這些重點文言字詞;

2、我能夠翻譯整篇文章大意了;

3、我從這節課中瞭解了《鄭人買履》這則寓言的…寓意;

4、從這兩則寓言中我能夠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並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了。

五、教師小結

這則寓言中的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因而鬧了大笑話,説明這個鄭人的思想僵化、不知變通。而我們以後就要引以為戒,要做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人。

【答案】1.(1)《韓非子》 戰 法ó dù 3.(1)鄭人/有欲買履者4.(1)量長短 代詞,代量好的尺寸 5.(1)先自己量好腳的尺碼,卻將量好的尺碼放在座位上。(2)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6.(1)坐,同“座”,座位。 (2)反,同“返”,返回。 7.鄭人買履 諷刺了那些固執己見,墨守成規,處理問題不從實際出發,不敢大膽嘗試的人。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刻舟求劍》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學習重點】

學習並掌握文中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等。

【學習難點】

理解《刻舟求劍》所藴含的寓意,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自學、引領、討論、點撥

2、查、劃、寫、記、練、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nkkrr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