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經·國風·秦風·蒹葭,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註釋:

這篇似是情詩。男或女詞。詩中所寫的是:一個秋天的早晨,蘆葦上露水還不曾幹,詩人來尋所謂“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環繞,好像藏身在洲島之上,可望而不可即。每章一、二兩句寫景,以下六句寫伊人所在。

1、蒹(兼jiān):荻。葭(加jiā):蘆。蒼蒼:鮮明貌。《傳疏》:“蒹葭,即萑(環huán)葦之未秀者。” 《毛傳》:“蒼蒼,盛也。”

2、所謂:所念。伊人:猶“是人”或“彼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集傳》:“伊人,猶言彼人也。”

3、方:邊。在水一方:就是説在水的另一邊。

4、溯(素sù):逆水而行。這裏是説傍水走向上游。看下文“道阻且躋”可知是陸行而非水行。洄:回曲盤紆的水道。從:就。

5、阻:難。

6、遊:通“流”,流是直流的水道。

7、宛:可見貌,猶言“彷彿是”。從以上四句見出彼人所在的地點似是一條曲水和一條直流相交之處。詩人如沿直流上行,就看見彼人在曲水的彼方,好像被水包圍着;如走向曲水的上游,雖然可繞到彼人所在的地方,但道路艱難而且遙遠。

8、萋萋:猶“蒼蒼”。

9、晞(西xī):幹。

10、湄(梅méi):水草交接之處。

11、躋(基jī):升,升高。

12、坻(遲chí):水中高地。

13、采采:猶“萋萋”。

14、涘(似sì):水邊。

15、右:古讀為“已”,迂曲。

16、沚(址zhǐ):小渚(主zhǔ),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着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着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着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詩經故事:

褒姒是很美的。

秦逸重十三歲那年跟隨父親去勤王,曾在烽火台下見過褒姒,雖説是離的很遠,雖説是周圍的兵士大人一遍怨罵聲起,雖説是大家罵的都是幽王身邊那個一身素白的女子,可秦逸重遠遠的看見了她時,看見了站在烽火台上,長髮繚繞、衣袂飄飄、雙眉緊蹙的褒姒時,心頭似被什麼敲擊了一下,他正待張開隨大夥一塊漫罵的嘴,就怎麼也罵不出了,是的,儘管很高很遠,秦逸重卻真的看清了那緊蹙的雙眉。

其實秦逸重很早就定了親了,他的媳婦是原上方里長家的小蘭,只是才十一歲,得過幾年才為他們成親;可自從勤王歸來後,秦逸重就時常的去原上看小蘭蘭了;小蘭是知道他來原上的,小蘭的很多小夥伴也知道他,所以一看見他來,就忙迭迭的去叫小蘭,一邊叫還一邊笑着喊叫道:“小蘭,小蘭,你的漢子又上了原……”小蘭那好意思這樣啊,紅着臉早躲了出去,因此秦逸重每一次去,最好的情景就是看見一個女孩子在老遠的地方一閃過,就再也沒了蹤影,他只是到了小蘭家中,送上帶去禮物,行了禮,吃過小蘭家招待他的酒飯,行禮告辭後,又下了原回家。始終沒有見上小蘭的一個正面的,清晰的側面和背影也沒看清過。

去的多了,那影子也飄現的多了,身材高挑了,步伐輕盈了,身上的衣袂也隨風舞動了起來;常常是靜靜的立在那裏看他,等到快要看清時,那人影一閃,就出了視野,不知道藏那裏去了。

如果是這樣發展下去,那這個故事就完了。

正當兩家都張羅着辦喜事時,秦襄公的王令到了,襄公説:犬戎龔擊了周王室,殺死了周幽王,搶走了褒姒,天下諸候震動,多在觀望,而秦是要為周王室盡力的;秦襄公盡力興周,秦逸重的喜事就辦不成了,他隨了襄公去了鎬京,又護送周平王去了洛邑,接着就近十年的征戰,等把犬戎趕得西去,再回到故土時,家鄉的一切都變了,殘垣斷壁,野草蔓蔓,他的父老鄉親不知了去向,原上的小蘭一家也沒了蹤影。

打聽了很久後,他才得知,他離開家後,犬戎的人馬就殺了過來,原上原下的人四處逃難,有的隨軍去了鎬京、洛邑,更多的是進了南邊的大山,聽人説,他的父老和原上岳父家一道也進了南山。

現在的秦逸重是要去尋找他的父母鄉親了,去尋找他從未看清過的那個妻子小蘭了。

翻過了一座座的青山,趟過了一道道的山澗,很多的夜晚是在樹洞裏與小獸為伴,很多時間裏,三四天也見不着個人面,他一直朝南走着,直到走到褒國,才遇上兩個以前在原上認識的鄉親。雙方問清認定了是老鄉後,就緊緊的抱在了一團,過了很久,秦逸重對兩人説:“眼下犬戎已被趕得很遠了,秦襄公又恢復了秦國,周地,鄉親們可以回家了。”兩位高興的把他引到了秦民們聚居的地方。

在那裏秦逸重知道了父母親人和小蘭家的消息;犬戎來時,兩家人合做了一起朝南山逃去,翻大山時,小蘭的父母就雙得了病,病亡在了深山中的老樹林裏,小蘭隨了秦逸重的父母,到了褒國後,又遇上了野人襲擊,秦逸重的父親為護家人和鄉親,和野人搏擊而死,他的母親傷心過度哀號三天三夜、水米不進,也隨了去,那蘭兒哀求着同路的鄉親,藏了兩位老人,就一直朝南走了,誰也不知道她去了那裏。

秦逸重聽了後,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醒時見眾人都在收拾着回家鄉了,有人知道他立下了戰功,襄公封賞的也很厚重,官職也不小,就央着他領着大夥兒一塊回去,並願意都做他的屬民。

可秦逸重拒絕了,他讓人們先行回家,而他還要朝南去,去尋找那朝南走去了的小蘭。

秋風動了,野草黃了,秦逸重來到了一條大江旁,河洲上的蘆花紛飛,蘆葉漸黃,一隊大雁南飛在葦叢上空盤旋陣陣,落入了葦叢中;夕陽西下,落霞灼金,水天一遍,全染上了一層金黃;秦逸重見天色已晚,就在葦叢中尋了一處乾燥地方,歇了下來。

喝了幾捧清咧的江水,吃了隨身帶的乾糧,烯起了一堆火來,火光中,他一陣一陣的迷忽過去了。

身邊的蘆葦青了,那葉子碧的很是可愛,葉上的白霜漸化為露珠,在朝陽下閃閃發亮,河對面一個窈窕的身影在飄閃,似是多年前烽火台上的褒姒,更像是原上他多次遠遠見過的蘭兒,他急了,忙尋找着過江的地方,朝上看去,路險峻、無方向、巖高聳、曲道長;回頭朝下,卻見那人影飄到了水岸相接的地方,似是也想過江,他急着高喊:“別下水,等着我!”卻怎麼也喊不出聲來,忙朝江水中跳去,腳下下一絆,醒了過來。

秦逸重雙目淚下,靜靜的在黎明的微曦中,看着滿目枯黃的蘆葦,那上面結滿了厚厚的白霜。

一羣大雁從葦中飛起,盤旋三週,排齊了隊列,飛向南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i)。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鑑賞:

東周時的秦地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陝西大部及甘肅東部。其地“迫近戎狄”,這樣的環境迫使秦人“修習戰備,高尚氣力”(《漢書·地理志》),而他們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風》裏的十首詩也多寫征戰獵伐、痛悼諷勸一類的事,似《蒹葭》、《晨風》這種悽婉纏綿的情致卻更像鄭衞之音的風格。

詩中“白露為霜”給讀者傳達出節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曉,因為蘆葦葉片上還存留着夜間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凌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呈出冷寂與落寞,詩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兒在哪裏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邊。但這是一個確定性的存在嗎?從下文看,並非如此。是詩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處,還是伊人像“東遊江北岸,夕宿瀟湘沚”的 “南國佳人”(曹植《雜詩七首》之四)一樣遷徙無定,也無從知曉。這種也許是毫無希望但卻充滿誘惑的追尋在詩人腳下和筆下展開。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順流而下或者沿着彎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會影響到對詩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長恨歌)中,楊貴妃消殞馬嵬坡後,玄宗孤燈獨守,寒衾難眠,通過道士鴻都客“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仍是“兩處茫茫皆不見”,但終究在“虛無縹緲”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楊貴妃,相約重逢於七夕。而《蒹葭》中,詩人一番艱勞的上下追尋後,伊人彷彿在河水中央,周圍流淌着波光,依舊無法接近。《周南·漢廣》中詩人也因為漢水太寬無法橫渡而不能求得“遊女”,陳啟源説:“夫説(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説益至。”(《毛詩稽古編·附錄》)“可見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詩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隱約縹緲的,或許根本上就是詩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覺。

以下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這種僅對文字略加改動的重章疊唱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具體到此詩,這種改動都是在韻腳上——首章“蒼、霜、方、長、央”屬陽部韻,次章“悽、唏、湄、躋、坻”屬脂微合韻,三章“採、已、渙、右、濁”屬之部韻——如此而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給人的感覺是:變化之中又包涵了穩定。同時,這種改動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如“白露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間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氣温升高而融為露水,露水在陽光照射下蒸發——表明了時間的延續。

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毛詩序》、鄭箋),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姚際恆《詩經通論》、方玉潤《詩經原始》)。但跟《詩經》中多數詩內容往往比較具體實在不同,此詩並沒有具體的事件與場景,甚至連“伊人”的性別都難以確指。上述兩種理解也許當初是有根據的,但這些根據或者沒有留存下來,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們的結論也就讓人懷疑了。《詩經》的歷代注家往往是求之愈深,卻得到失之愈遠的相反結果。況且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見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科林伍德《歷史觀念》),對文本的闡釋也具有當代性。現代大多數學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詩。

詩意的空幻虛泛給闡釋帶來了麻煩,但也因而擴展了其內涵的包容空間。讀者觸及隱藏在描寫對象後面的東西,就感到這首詩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詩人拿來單純地歌詠,其中更藴育着某些象徵的意味。“在水一方”為企慕的象徵,錢鍾書《管錐編》已申説甚詳。“溯洄”、“溯游”、“道阻且長”、“宛在水中央”也不過是反覆追尋與追尋的艱難和渺茫的象徵。詩人上下求索,而伊人雖隱約可見卻依然遙不可及。《西廂記》中鶯鶯在普救寺中因母親的拘繫而不能與張生結合,歎惜“隔花陰人遠天涯近”,《蒹葭》中的詩人也是同樣的感覺罷。

詩人的追尋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終究還是水月鏡花。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則説坦塔羅斯王因自我吹噓犯下罪過而遭受懲罰——忍受永遠的焦渴和飢餓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頷,湖岸長着果樹,累累果實就懸在他的頭頂。可是,當他口渴低頭喝水時,湖水便退去;當他腹飢伸手摘果時,樹枝便盪開,清泉佳果他始終可望而不可即。目標的切近反而使失敗顯得更為讓人痛苦、惋惜,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失敗是距離成功僅一步之遙的失敗。

探索人生深刻體驗的作品總在後代得到不斷的迴應。“蒹葭之思”(省稱“葭思”)、“蒹葭伊人”成為舊時書信中懷人的套語。曹植《洛神賦》、李商隱的《無題》詩也是《蒹葭》所表現的主題的迴應。而當代台灣通俗小説家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説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就是以此詩為本改寫的。

事實的虛化

一般説來,抒情詩的創作是導發於對具體事物的感觸,因而在它的意境中,總可看到一些實實在在的人事場景。然而(濛濛)的作者卻似乎故意把其中應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虛化了。追尋者是 什麼人?他為什麼而追尋?我們不知道;被追尋的“伊人”是什麼 身份?為什麼他那麼難以得到?我們也不知道;以至於連他們是 男是女也無從確認。特別是“伊人”,音容體貌均無,一會兒在河的上游,一會兒在河的下游,一忽兒在水中央,一忽兒在水邊草地,飄忽不定,來去渺茫,簡直令人懷疑他是否真有實體存在。無疑,由於追尋者、特別是被追尋者的虛化,使整個追尋人物、追尋事件、追尋內容都變得虛幻願隴起來;然而也正是由於這事實的虛化、膜猶,詩的意境才顯得那麼空靈而富有象徵意味。

意象的空靈

實際上,詩中所描述的景象,並非目之所存的現實人事,而是一種心家。這種心象,也不是對曾經閲歷過的某件真事的回憶,而是由許多類似事件、類似感受所綜合、凝聚、虛化成的一種典型化的心理情境。這種心理情境的最大特點,是不粘不滯、空靈多藴。“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就是這種空靈的心理情境的藝術顯現。在這裏,由於追尋者和被追尋者的虛化,那看來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險阻,乃至逆流、順流的追尋路線,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諸種地點,也都成了虛擬的象徵性意象。對它們均不可作何時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則,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連兩個人何以都不渡過河去也成了問題。《蒹葭》的成功,就在於詩人準確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創造出似花非花、空靈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詩的意境呈現為整體性象徵。

意境的整體象徵

詩的象徵,不是某詞某句用了象徵辭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體象徵。“在水一方”,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們可能經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衝擊;讀者可以從這裏聯想到愛情的境遇和喚起愛情的體驗,也可以從這裏聯想到理想、事業、前途諸多方面的境遇和喚起諸多方面的人生體驗。意境的整體象徵,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難以窮盡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國維曾將這首詩與晏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相提並論,認為它二“最得風人情致”,這顯然是着眼於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徵意藴。

事實的虛化、意象的空靈和意境的整體象徵,是一個問題的三個層面。從事實虛化到意象空靈,再到整體象徵,這大致上就是象徵性詩歌意境的建構過程。

《蒹葭》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詩經》的常識

2.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3.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教學重點]

1..掌握起興的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結構特點

2.領會全詩的情感

[教學難點]

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年湖南衞視的快男比賽已近開始了,那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去年快女比賽的劉惜君?她演唱的那首《在水一方》想必你們還記得吧。那你們知道“在水一方”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哪嗎?是的,就是出現在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這首《蒹葭》中。

二.簡介《詩經》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詩經》又稱“詩”“詩三百”。漢代以後,儒家奉之為經典,始稱《詩經》

2..我們談到《詩經》就少不了要提到詩經“六義”。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詩經》共分風(106篇),十五國風,多是各地民歌,這些民歌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會矛盾和統治的罪惡。雅(105篇),分為大雅(大部分是貴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雅(貴族作品)。頌(40篇),包括周頌、魯頌、商頌。頌多為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詩經》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即敍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擬。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即環境描寫,渲染烘托氣氛。

3.《詩經》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反覆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題目取自於句首。

三.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根據課文的註釋,理解全詩並試着體會裏面的思想和意境。

四.詩意理解

㈠疏通詩中的文言詞法知識

1.通假字。例如:“蒹葭悽悽”中“悽”通“萋”,意為“茂盛的樣子”。

2.古今異義。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義為“迂迴,彎彎曲曲”,今譯為“表示方位”。

㈡分析“伊人”的多層內涵,掌握詩歌的主題,體味詩歌的意境美。

因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朧,千百年來讀者對“伊人”的解讀也是眾説紛紜。對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導致了主題的多義性。歷來對此詩的解讀:

(1)“愛情説”:近代學者餘冠英認為“這篇似是情詩,男或女詞。”翻譯家許淵衝就將這首詩譯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2)“明志説”:“伊人”象徵高潔品質,代表自己對美好高潔品質的追求。

(3)“諷刺説”:漢代《毛詩序》中説“《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意思是説這首詩是諷刺秦襄公的,因為他不遵守周禮,因此將招來亡國之禍。(東漢鄭玄《詩箋》:“秦處周之舊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為諸侯,未習周之禮法,故國人未服焉。”所謂“伊人”是“知周禮之賢人,乃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遠”。)

(4)“求賢説”:清代學者姚際恆認為“伊人”是春秋時代一位隱居水邊的賢人,該詩表達了君主求賢招隱之意。

(5)“人生哲理説”:涵蓋了世間各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難得、知音難覓的悵惘,仕途坎坷、功業未遂的憂思,理想幻滅、前途渺茫的失望。

“伊人”是一個具體而縹緲的目標,他(她)或許是詩人思念追尋的愛人,或許是千載難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尋覓的賢臣,或者是一種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這種借美人來表現一定主題的寫法對後世影響頗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賦》、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葉燮在其《原詩》中指出:“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託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旨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為至也。”《蒹葭》就達到了這種境界,它的這種主題的多義性恰恰又一次體現了詩歌含蓄朦朧的特點,而這種含蓄朦朧正是全詩着力營造的意境美。:

五.賞析詩歌

問題1:剛才朗讀並對詩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學談談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明確:渺遠迷茫,憂鬱纏綿,悵惘感傷。

追問:詩人為什麼迷茫憂鬱感傷呢?

明確:渴慕傾心於伊人,執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艱險,然而伊人卻宛在水中央,如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悶感傷憂鬱。

問題2:詩歌中哪一些詩句表現了詩人渴慕伊人,歷經艱險,執著追求,然而卻求而不得的苦悶感傷情懷?

明確:“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這一些詩句都表現了詩人渴慕伊人,歷經艱險,執著追求,然而卻求而不得的苦悶感傷情懷。

“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説明愛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艱險。然而儘管道路曲折艱險,詩人卻仍然“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達伊人在望,然而卻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悵惘憂鬱苦悶情懷。

問題3:詩歌中哪一些詩句描寫了景物?所寫景物有怎樣的特點?寫景有什麼作用?

明確:首章的“蒼蒼”,次章的“悽悽”,末章的“采采”,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畫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説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着,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總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造成了一種渺遠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氣氛,烘托了人物憂鬱感傷的情懷。

問題4:這首詩一共三節,大家比較一下這三節詩,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特點?

明確:二三節詩是第一節詩的反覆,只在押韻的地方換了幾個字而已。這是一種重章疊唱的方法。《詩經》善於運用重章疊唱的方法來抒發感情,我們現在的詩歌也常常採用這種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dxwzd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