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詩詞翻譯賞析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詩詞翻譯賞析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寫於萬安縣造口壁的一首著名的詞。此詞寫作者登鬱孤台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詩詞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詩詞翻譯賞析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的詞意:鬱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出自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原文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譯文1

鬱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裏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譯文2

鬱孤台下滔滔奔流的贛江水,流水中有多少逃難人的眼淚。我向西北遙望故都長安,可憐只見到千萬重山巒。

青山重重也難把流水擋住,它畢竟還會向東流去。暮色蒼茫我正滿懷愁鬱,又聽到鷓鴣聲聲震我耳鼓。

賞析

本篇為登臨抒懷之詞。這首詞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州、途經造口時所作。此詞寫作者登鬱孤台(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西北部賀蘭山頂)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詞中寫景或含情或象徵或擬人,自然貼切。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敍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藴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上片由清江水引出歷史回憶,抒發的淪亡喪國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鬱孤台下清江水”起筆橫絕,詞人借鬱孤台下滔滔奔流的贛江水,抒發了激憤的心情。“中間多少行人淚”,在一江流水中有多少逃難人的眼淚。建炎三年,隆佑太后被西路金兵追到造口,為了逃命,隆佑舍船而去,化裝成農夫的樣子逃離。而東路金兵則渡江攻陷了建康、臨安兩城,宋高宗被迫浮舟海上。“行人淚”指的就是造口之難。“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意為我向西北遙望故都長安,可憐只見到千萬重山巒。詞人因回想隆祐太后被金兵追到造口之事,進而聯想到國家的浮沉,自己獨立造口遙望汴京,就如當年杜甫獨立夔州仰望長安一樣,但卻被無數青山重重遮擋,什麼也看不見。

下片借景生情,抒發愁苦抑鬱之情。“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寫詞人所見之景。雖然重重青山能夠阻隔住長安,但難把流水擋住,它畢竟還會向東流去。此處詞人以東流而去的江水,比喻祖國的大好河山;而無數青山,則是比喻敵人,即金兵;“遮不住”三字,將青山的圍堵之感一筆推去,暗含大宋終會光復中原之意。“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意思是在暮色蒼茫中,我滿懷愁鬱,卻又聽到鷓鴣聲聲震我耳鼓。此二句寫景,詞人藉此抒發內心滿懷的愁苦,將對懦弱無能的朝廷一味妥協的失望之情,寫得極為含蓄,卻又無比悲涼。

擴展:

創作背景

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常巡迴往復於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捨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7gloq2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