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千里馬不再悲鳴散文隨筆

千里馬不再悲鳴散文隨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再讀三國,韓愈的這篇文章陡然 冒上心頭。蓋因讀到趙子龍單騎救主,威震長阪坡一段。且説子龍雖威不可擋,然大軍之中團團圍困,如何得脱?正左衝右突之際,恰被曹操看到,急問左右是誰,聞報後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脱此難......殺出重圍,將阿斗交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為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千里馬不再悲鳴散文隨筆

於是又想到了“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一章,此時玄德兵敗,雲長被圍於土山,實已為刀俎魚肉。孟德招降,雲長約三事方降。不由掩卷沉思。遂有所感:

雄才偉略曹阿瞞 假仁假義劉玄德

若非曹公愛英雄 關趙已做刀下客

談判是基於實力的合作。試想,曹公軍事上處於絕對優勢,若非愛惜人才,豈容你敗軍之將提什麼條件?又或是心胸狹隘,早被雲長的傲氣激怒,拂袖一揮,雲長早就身首異處,那還有什麼千里走單騎,那還有什麼武聖?劉關張徵黃巾時救了董卓,老賊聞聽三英雄是白身便看不起。與曹公之愛才相比,實不可同日而語。

自古以來,多少能人志士,豈非如千里馬的.命運一般?歷史的長河裏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俊傑。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句話道盡了人才命運的無奈。對於雲長、子龍來説,劉備無疑是伯樂。但正如前文所説,二位英雄若不是曹操,也許早就做了刀下客,又怎能成就以後的豐功偉績?所以,曹操也是伯樂,而且是極難得的伯樂。

伯樂和千里馬誰更珍貴?當然是伯樂。一個伯樂可以讓一匹甚至是多匹千里馬馳騁奮蹄,而再多的千里馬,卻不能造就一個伯樂。論其價值,伯樂遠超千里馬。尤其是在等級森嚴,士農工商的舊時代,“千里馬”自由奮蹄的道路本就狹窄,若無伯樂,千里馬多數也只能是“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伯樂於千里馬之重要,俯拾皆是,秦穆公羊皮換百里奚,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等等,不勝枚舉。論身份,伯樂則必為權貴,至少也是極有威望之人,千里馬則不然,是初出江湖,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古代應往屆、尚未就業的“畢業生”。論地位,伯樂是老闆、是領導,千里馬是打工者、是員工。千里馬縱有日行千里,甚至萬里之能,若無伯樂的發現與任用,也只能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歷史長河的風浪聲中,隱隱夾雜着千里馬無奈的聲聲悲鳴......

千里馬難道除了遇到伯樂,就只能哀鳴不能奮蹄了麼?

不會的。

地球是轉動着的,歷史是前進着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話説自夏、商、周以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從未停息。正是:浪花淘盡英雄,千古風流人物,亦不過,一紙歷史“封神榜”而已。眨眼間,高鐵高速,飛機豪車取代了車水馬龍,進入了“網事悠悠”的時代。千里馬於槽櫪之間陡然睜目,已然發現古今世界殊。假如,咱們不妨也玩玩穿越,假如一番看看如何?且説善文的李白、杜甫、曹雪芹...他們來到了當今世界,你説,他們還會窮困潦倒麼?且看看當今網紅,文尚不能驚千古,收入已然驚世俗。善武的林沖、武松、魯智深等人來到當今世界,命運又怎會是妻離子散,斷臂出家?且不説世界冠軍的輝煌,單是去武林風打出點名堂,生活總也過得下去了吧!更不説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了,他們到了當今時代,莫説建立企業集團,僅僅是申請個專利,就不得了了...

時代與人類的進步,終於,千里馬不再悲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07vxl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