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親愛的嫩江現代散文

親愛的嫩江現代散文

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日子裏,站在嫩江看嫩江,真的是別有一番風韻。問冰雪嫩江,城池温暖,想冰雪嫩江,放歌四方。嫩江的雪是瀟瀟灑灑的,一下就是漫天遍野,不像是南方的雪柔柔綿綿的,根本就站不住,嫩江兒女總是在風雪中出門,在風雪中成長。撫今追昔,時光一去好多年了,有時候,我喜歡坐在時光裏,靜靜的看嫩江,歲月帶走了許多的東西,最純淨的留了下來。

親愛的嫩江現代散文

久居嫩江,對故鄉有一種摯愛之情,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是51萬嫩江人不變的追求。嫩江因水而得名,古稱墨爾根,《盛京通志》裏稱其墨爾根城為“北負羣山,南臨沃野,江河襟帶,上下要樞”,被譽為“大豆之鄉、北國糧倉、礦產搖籃、古道驛站”。自古就是邊陲進入內地的咽喉要道,曾是我國東北邊疆“邊外七鎮”之一,驛站文化、抗聯文化、軍墾文化、知青文化孕育了嫩江縣的城市氣質,成為我國北方歷史名城、全國的大豆之鄉。當前,三帶百村工程全面展現嫩江科學發展的新常態,農業農機現代化全面彰顯嫩江縣農業發展的新成果,城鄉一體化建設全面展示嫩江區域特色發展的新路子,嫩江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踐行開放、包容、誠實、創業的嫩江精神,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新嫩江。

建設新嫩江,愛融入大地,情灑進麥浪,換來了五穀豐登,嫩江吉祥。大豆在嫩江歷史很長,先民種植的五穀中,就有大豆的名字。生在大豆鄉,長在大豆裏,對大豆最熟悉不過了,只要你閉上眼睛,側着耳朵仔細地聽大豆搖鈴的聲音你就會充滿了喜悦,你聞到了秋天豐收的味道。豆莢裏的豆兒們呀,正在興奮,隨着風啊,搖呀搖,鈴聲熱鬧了你傾聽的耳朵,豐收了你閉着的眼睛,豐滿了你久違的心靈……少年時,種子播下,一場夏雨後,大豆便長出兩片青芽,之後就自己茁壯成長,享受陽光,經受風雨,沐浴秋風,收穫金黃。突然有一天,大豆它長大了,從纖細的少年長成了健壯的小夥子。秋收後,拔幾棵大豆回來,摘下豆莢,洗淨,放在鹽水裏煮熟,端上桌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大豆,有股獨特的香味,藴含着大地的味道。勤勞的母親將豆子泡發,磨碎,搖動,倒在一塊吊起來的紗布上,把水瀝下去,加上添加物,放到模子裏,壓上重物,把水壓出來,豆腐就做成了。菜市場裏,總有幾個豆腐攤子,並排擺在一起,我總買一家的,回到家裏做豆腐,放點油,葱花炒出香味,豆腐放鍋裏,炒熟,加上鹽和味精就好了,成為我最值得懷念的美味。中學時,在外求學的孩子,每個人帶一罐豆瓣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味道絕對是千差萬別,有香的,有鹹的,有餿的,有酸的,家裏做的,永遠是不鹹不淡,宿舍的窗台上,排放着高高低低的各式各樣的裝滿了豆瓣醬的罐子,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週六把空罐頭瓶提回去,週一帶回來,周而復始,因豆子而分享着快樂,所有一切都是對豆子的.最美好回憶。

嫩江歷史文化積澱豐厚,驛站風情文化獨特,民間習俗文化各異,特別是抗聯文化激情滿懷。在偽滿時期,完成西征的東北聯軍多次在縣內遊擊作戰和諸多戰役中,給日本侵略者以嚴重打擊。現存抗聯遺址雖然為數不多,但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聯文化的感染力,已成為激勵嫩江人民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今天折你翅膀,來日平原再戰”,這是何等氣壯山河!何等的大氣凜然!何等的"怒髮衝冠"。六、七十年過去了,槍聲似乎還在那裏迴響,火光還在那裏照耀,王鈞同志書寫的十二個大字還在展現,抗聯所表現的民族精神萬古長青,所表述的共產黨人偉大使命浩然長存,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將激勵千秋萬代。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祖國的的偉業,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熱血兒女一批批從家鄉走進嫩江,他們沒有抱怨,沒有逃避,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甚至生命,奉獻給了這片遼闊的土地。他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將自己的根深深地紮根在黝黑土地上,譜寫了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壯歌。在50多年的屯墾戍邊過程中,凝聚成了"北大荒精神",形成了獨特的軍墾、農墾文化,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嫩江記得我的過往,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破棉襖,一把把舊鐵犁,一面面褪色的錦旗,無聲地訴説着一段平凡而偉大的歷史。孩子時代,親愛的嫩江就是一個小女孩。青年時代,親愛的嫩江就是一個壯小夥。而立之年,親愛的嫩江就是一個奮鬥者。曾幾時,冰雪消融的嫩江南岸,楊柳吐綠的高中校園。曾幾時,意氣風發的莘莘學子,憧憬着祖國的美好明天。曾幾時,豪情滿懷投身鍾愛的事業,腦海中描繪着未來的生活畫卷!我們在嫩江黑土地上辛勤耕耘,釀造着生活的芬芳,孕育着自己的希望,實現着共同的夢想!

筆墨丹青抒壯志,豪情滿懷頌嫩江。親愛的嫩江,魂牽夢繞的故鄉,我喜歡將您遠遠的眺望。親愛的嫩江,古老神奇的地方,時刻見證着我的成長。親愛的嫩江,哺育乳汁的乳孃,留存着無數的回憶渴望。很多時候和朋友一起在嫩江邊看水,看着漫天的江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地向西馳去,自豪感油然而生,因為嫩江奔流向海,自強不息的精神,閃爍着青春和生命奮鬥的光芒,煥發出無比的生機和活力,使我們感受到了嫩江的詩言,嫩江的壯歌,嫩江的胸懷,讓我們豪情無限,壯志在胸!正是這種勇敢向前的嫩江精神,啟發、教育、激勵、鞭策着嫩江兒女,歷盡百年滄桑,嫩江再創輝煌,也正是有了這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們中國才會會繁榮富強,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標籤: 散文 嫩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k7lg3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