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兒子的經典散文

兒子的經典散文

整理以前的相冊,發現了兒子的一些照片。轉到空間相冊裏——我的家人。

兒子的經典散文

粉紅的桃花,淡紫的熏衣草,金黃的向日葵,春陽花朵之中,兒子的笑容是那麼的純真燦爛。

從呱呱落地的嬰兒,懵懂稚氣的兒童,頑皮淘氣的少年,到現在英俊帥氣的青年,一路的成長曆程,許許多多,都牽引着我的思憶。我算不上一個好母親,但跟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我愛我的兒子,非常非常地愛他。

兒子出生的那個時候,他爸是不在家的。他是一個軍人。我獨自撫養兒子,我的爸媽和姐姐也幫着照顧。

家庭不算寬裕但也不貧窮。兒子可能生下來就對我有些不滿意,不願意吃奶,四元多錢一包的奶粉,算是高消費。那時沒有錢的人家,只喂一元五一瓶的煉乳。喂出的兒子也還算健康的,等到差不多半歲,他突然不願意吃牛奶了,要吃媽媽的奶,可我每天要上班了,八小時工作制,不能遲到也不能早退,只能上班前和下班後來喂他。從家裏到工廠,近三公里的路程得每天騎自行車二三個來回。

白天上班,晚上帶兒子睡,他生病的時候總是要睡搖窩裏,要我搖個不停,我就只好橫躺在牀上,雙腳踏在搖藍上,就這麼整個晚上。我想呀,也可能是我不該給他取個這樣的名字吧?他叫“遙遙”,人生之路漫長……理想天空遠闊……

兒子是很聰明的,一歲多,話還説不清,就能疊紙飛機、紙輪船,我是沒有教過他的,只是我疊這些東西逗他玩的時候他看過。讓我感到很奇怪。兒子哦,是不是真有點天才?我期盼着。

二歲多,能數得清一到一百,能清楚地背得出十來首唐詩,三四歲的時候,能夠獨立寫字了,而且還比較工整的,想來,這應該是塊讀書的好材料,更何況,在我的想象中,兒子應該是有些遺傳因素的,我可是從小讀書就不差的呢。

兒子真的是很乖的',很少纏着我吵,即算摔在地上,手掌膝蓋都碰出血來,也只會哇哇哭幾聲,然後自己爬了起來——因為他是男孩子,我不想嬌慣他,希望他勇敢,堅強。

可是有一次他玩玻璃瓶,瓶子打碎了,小玻璃扎到手掌裏,我竟然不知道,玻璃刺長到肉裏去居然沒有發炎,只留下一個硬結,很久以後,是他興奮地到牆壁上拍蚊子,玻璃刺出來好多血時我才知道的,只好去請醫生想法子取出來。這件事情,想起來還是有些內疚的。

兒子三歲多的時候我帶他離開家鄉的,去他爸爸那裏生活。我沒有上班,自己開一家小店,兒子放在部隊幼兒園裏。

兒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上幼兒園的時候,他能夠騎着小自行車去一里多外的村莊幫我買菜。六七歲能自己弄蛋炒飯了。

有一次,我要外出,離家前告訴丈夫,要他管兒子的晚餐,可他下午也有事,不能回家做飯,而且他還忘記了我交待的事。兒子從幼兒園回來,門是鎖着的,鄰居們要兒子上他們家去吃,可兒子就是不肯,他説:媽媽講的,不能隨便到別人家去吃飯。

部隊的家屬區有一口漁塘。兒子從窗户裏爬了進去開了門,拿了一根釣魚杆,從炊事班裏拿了一隻剩饅頭,到魚塘裏釣起魚來,還真釣了十多條魚,有大也有小。

幼兒園的老師説:遙遙,你把魚送給老師吧,到老師家來吃飯。

兒子挑了幾條不大不小的送給老師去,但拒絕在她家吃飯。

事後老師告訴我,她開玩笑地對我兒子説:我想要那條大的呢。兒子回答她:大的我要留給媽媽,小的我自己吃的。

他挑了幾條小魚,自已動手把魚的肚腸弄乾淨,洗好,撿了些樹枝柴草,在水泥坪裏燃一堆火,用鐵絲把魚穿起來,自個兒烤起魚來,魚烤熟了,外表燒得有點黑,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卻也跟他一起吃起烤魚來,個個嘴巴鼻子都是黑的。

回到家,看着兒子的模樣,聽着鄰居們講着兒子的“故事”,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兒子上學了,讀書的情況離我的期望值很遠。他變得太頑皮。上課不認真回家不做作業,就算監督着他做也是應付着,使我大為惱火。我的兒子,你為什麼會這樣呀?

我很多時候想不通,打他罵他。其實,原因我還是很清楚的。

夫妻間的不和,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爺爺奶奶溺愛孩子,我一訓兒子就有幫腔的,罵了等於沒罵,打了等於沒打。自已是個成年人,都沒有心思在這個家庭中生活下去了,能要求兒子安下心來讀書嗎?我後悔不該帶兒子離開家鄉。

兒子只讀了職高,後來考了個三流的大專。能把學業堅持出來,兒子呀,媽媽知道自己沒有理由苛求你。

大學三年級,兒子在實習期間就自己打工了,至今畢業三年多,都是靠自己找工作的,現在還談了女朋友,一個漂亮能幹的女孩子。

父母願子成龍願女成鳳的心情總是那麼迫切的,但每個作父母的回憶自己數十年人生,又只能感歎人生如夢。

今年我退休了,開始走向老年。兒子不在身邊,我陪着媽媽過日子。嬰兒,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一輩子,説不容易?時光似水,説很容易?坎坷艱辛。酸甜苦辣,五味人生,好過歹過都是過的。

兒子呀,榮華富貴都是煙雲,媽媽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健康快樂。

兒子的婚事,我不作任何干預。希望他們幸福,希望他們無悔。

標籤: 兒子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dkz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