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礱谷舂米散文

礱谷舂米散文

常言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不單單只是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種耕耘的勞累,而且是説即使是收割進倉的稻穀,要將它變成珍珠似的白米,然後再煮成香噴噴的米飯,在沒有電力、機械的那些漫長的歲月裏,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礱谷舂米散文

記得童年時,我曾看到我的二哥汗流如雨地為人家礱谷、舂米,可究竟這勞作的全過程是怎樣的,卻不甚了了。為此,我在探望年已九旬的大哥時,特意請教了他。老人家説起往事總是興致盎然。他娓娓道來,讓我受益匪淺。

整個過程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現代人所説的“破耖”:將包裹穀粒的外殼(俗稱礱糠)和米粒分離開來。這個過程當時就是“礱谷”。顧名思義,礱谷是在谷礱裏完成的。在我們這兒谷礱是用硬木製成的,和石磨差不多,有上下兩層組成,中間接觸面也和石磨相似,刻有從圓心出發的凹凸有致很規則的礱紋,就是依靠這些礱紋和穀粒的相互摩擦,將穀糠和米粒分離開來。

所不同的是:石磨是將東西磨成粉末,上下兩層可以緊緊粘合,而谷礱卻是把穀糠和米粒分離,不可以將米粒磨成粉末,這就要求上下兩層必須保持一定的間隙:離得太開了,穀子還是整粒穀子,離得太近了,穀糠是剝離開來了,但是米粒也變成粉末了。要做到既能剝離又不磨粉恰到好處,在現在看來似乎十分簡單,可是在當時就成了一種“絕技”,只有少數的幾個熟練的礱谷師傅才能掌握。他們在谷礱的上下兩層之間裝上一個名為“礱烏龜”的裝置,在仔細調節兩層的距離和平衡以後加以固定,然後才可以開始礱谷。

礱谷一般由一個人單獨操作。谷礱的底層固定在一個低矮的四腳木架上,上層邊緣裝有一個木攀,一個丁字形的磨擔的傳動件插在這個木攀的圓孔中,操作者像推磨那樣推動磨擔帶着谷礱的上層作勻速旋轉。推磨者一邊推磨,一邊還得用一個竹製的“礱撬”不停地從礱的上層追加稻穀。

這樣不停地推、不停地轉、不停地加......被分離的糙米和礱糠就不停地從谷礱的兩層間吐落出來。

“破粆”以後,就得設法將礱糠和米粒分離開來,這時就得用上“風箱”了。

風箱一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農村裏還經常可以見到。那是一個木製的大傢伙:四隻腳支起一個一頭圓、一頭方的箱體,上面放着一個四四方方倒扣着的錐形木漏斗(就像寺廟外矗立的旗杆頂部的那個鬥),它的狹長的出口正對着箱體的進料口,箱體的右側套着一隻竹製的風箱罩,這罩子除了下方還有一個出口,頂部和其餘的三面全都封閉。

關上進料口那個調節進料流量的小閥門,就可以用畚斗往木漏斗里加進礱好的糠、米混合物,然後用力搖動手柄,讓箱體裏的風葉快速轉動起來,打開小閥門,漏斗裏的料就下來了,由於風力的作用,礱糠被吹到右側的風箱罩後,掉到對着下口的竹籮裏,米粒因為比重大,就直接掉落到出料口流進前面的容器中,還有一些未破粆的穀粒,比重介乎兩者之間,既沒衝進罩子,也沒直接流下,就從箱體的中間的空檔位子掉了下來,這就是所謂的“肚下”。風箱的`操作看似簡單,其中也有不少學問,一是手搖的速度必須適中,搖得太快了風力過大會將米粒吹到風箱罩裏去;搖得太慢風力不夠,礱糠就會和米粒一起直接流下來。還有這個小小的閥門,用一條有彈性的竹片固定,竹片的另一頭可以在一塊有齒的木檔上分檔調節,進料的多少必須和你手搖的速度相配合。

被扇出來的礱糠,一部分留在家中生火缸、生火熜,其餘的賣給有礱糠灶的人家當作做年糕或做酒時的燃料,還可以和石灰拌在一起當做建築材料。

這時的米粒外還包裹着一層黃黃的糠皮,被稱作黃糙米,必須進一步“出白”,才可食用。“出白”的過程就是“舂米”。

一口用整塊大石頭雕鑿而成的搗臼和一隻石頭製成的搗子頭就是舂米的主要工具。

搗臼上口的直徑大約在三四尺左右,下口只有二尺左右,上口挖有一個半圓形的凹槽;搗子頭也是由一個半球形的石頭製成,上面鑲嵌着一個木頭支撐的連接杆,這杆上橫裝着一條較長的手柄。據老人們説,搗子頭根據操作者力氣的大小,有十四斤、十六斤和十八斤等等不同重量。

將糙米放入搗臼的槽內,不能太多,大約佔凹槽的三分之一吧,然後用搗子頭一下一下地撞擊,搗子頭要不偏不倚地打在搗臼的中間,糙米就會沿着搗臼的邊沿向上移動,沿到一定高度時,最上層的就又落到了搗臼的中間,這樣隨着搗子頭的不斷撞擊,糙米也就在不停地上下翻動,靠着米與米、米與搗臼和米與搗子頭之間的互相摩擦,包裹在糙米外層的細糠就漸漸地被剝離下來,糙米也就慢慢地變成了白米。

舂米一般是一個人操作,也有兩個人對舂的。兩個人相對而站,搗子頭輪流上下揮舞,合着節拍,相互配合,搗子頭都得打在搗臼的中心,所以一定得心無旁騖,專心一致。

舂米完畢,最後就是過篩。一把直徑約為三尺、圓圓的米篩,是用篾絲編織而成,細細的篾絲下用較粗的篾片拉成網格,這樣可以保證米篩的挺括耐用,四周有厚厚竹片圍成一寸高的擋圈固定篩體,同時可以阻擋篩中米粒的掉落。篩米的時候,將舂好的米從搗臼中舀到米篩裏,然後雙手分開握住米篩的邊檔,把米篩平穩地前後推拉,讓篩面上的米粒在上面做圓周運動,有經驗的師傅那篩面上呈現的就像是河面上那層層漣漪,密密麻麻的網眼可以將米粒留在篩上,而混在一起的細糠在有節奏的擺動中紛紛揚揚地從小孔中飄落下去,而一些尚未剝離的穀粒會慢慢地向中間移動,師傅停下篩,捧出穀粒,最後雙手那麼一揚,那篩面上的白米就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準確無誤地飛進了米籮裏。

就這樣,白米、細糠各就各位,礱谷、舂米也就完成了。

標籤: 散文 礱谷 舂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433p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