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文帝議佐百姓詔的譯文解析

文帝議佐百姓詔的譯文解析

【作品介紹】

《文帝議佐百姓詔》選自《漢書》卷四《文帝紀》後元年(公元前163年)春三月條。漢文帝名恆,劉邦妃薄姬所生,先被封為代王,周勃等平定呂氏外戚後被迎立為皇帝,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本文是漢文帝在位第十七年下達的語令。由於他在位時間較長,深知治國的艱難,所以能在文中提出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種種問題,試圖找到對策,以減輕百姓的疾苦。

【原文】

文帝議佐百姓詔

出處:《漢書》

間者數年比不登①,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②。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廢不享與?何以致此?將百官之奉養或費、無用之事或多與?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③,而計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猶有餘,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百姓之從事於末④、以害農者蕃⑤、為酒醪以靡谷者多⑥、六畜之食焉者眾與⑦?細大之義⑧,吾未能得其中。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⑨、博土議之⑩,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隱。

註釋

①間(jiàn):近來。比:近來,連續。登:作物的成熟和收穫。

②咎:災禍、禍根,也可引申為過失。這句是説,不明白它的禍根所在。

③度(duó)田:丈量土地。

④末:古有士、農、工、商的順序,商排最末尾。有輕視商的意思。

⑤蕃:繁多。

⑥醪(láo):酒。靡(mí):浪費。

⑦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

⑧義:道理,意義。

⑨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這裏是以祿俸為職務的代稱。

⑩博士:秦及漢初立博士,掌管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到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置弟子員,此後博士專講經學傳授,與文帝、景帝時的博士制度有區別。

【譯文】

近幾年來收成不好,又有水、旱,疾病、瘟疫的災害,我非常發愁。我愚蠢而不聰明,不明白這是由什麼過失引起來的。想來是我的政治有失誤處,而執行得有過分的地方呢?還是天時不順、地裏出產的財富收不回、人事處理不當、鬼神被怠慢了沒有供奉祭品呢?為什麼會達到這種地步呢?是不是百官的奉養過於奢侈、無用的.事情辦得太多了呢?怎麼老百姓吃的糧食這麼少、這麼缺乏呢?

丈量土地,數字並沒有比前減少,統計人口,也沒有增加。按人口平均土地,比起古代來還增多了,可百姓們的口糧卻非常不足,那問題出在哪裏呢?莫不是百姓們在經商做買賣,因而損害農業生產的人多了?釀酒時浪費的穀物多了?牛、馬、羊、狗、豬、雞吃得太多了?大小原因,我未能找出合適的答案。我要和丞相、列侯、郡守、博士們討論這個問題,大家要儘量地想得遠一些,凡是可以幫助老百姓得到好處的建議,都不要有什麼隱瞞。

【解析】

漢文帝是封建社會中一位比較能體貼民間疾苦的皇帝。《議佐百姓詔》表達了這位封建帝王對百姓疾苦的關心。詔中探求民眾疾苦的原因,反覆設問,誠意躍然紙上。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注“詩詞網文言文閲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這篇文章全文共分四段:首段説明憂慮民生的日益困苦。二段從朝廷行正和官吏方面設想民困的原因。三段從民情習俗方面設想民困的原因。末段令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等仔細討論,不可以隱諱。通篇辭、意委婉,官式文書而如話家常,流露在字裏行間的愛民之心,特別感人。漢文帝劉恆是封建社會中一位比較能體貼民間疾苦的皇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yvyz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