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定風波這一文從表面上是寫的途中遇雨,實際上卻是在抒發作者曠達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態度與理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定風波原文及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原作】

定風波——[宋] 蘇軾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註釋

定風波:詞牌名。

雨具先去:雨具沒了。

餘:我。

已而遂晴:一會兒天氣就晴了。

莫聽穿林打葉聲:不要去聽樹林中敲打着樹葉的雨聲,意思是説不要聽到雨聲就害怕而奔跑。

何妨吟嘯且徐行:不妨吟詩長嘯,悠然自在地慢慢前行。吟嘯,吟詩長嘯。

竹杖芒鞋輕勝馬:手持竹杖,腳穿草鞋,輕便勝過騎馬。芒鞋,草鞋。

誰怕:怕誰,怕什麼。意為對風雨根本不畏懼。

一蓑煙雨任平生:有一領蓑衣就足以對付一生的風雨侵襲了。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寒伴隨着春風吹來正好醒酒。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回首向來蕭瑟處:回頭看剛才經過的遭受風吹雨打而使人感到淒涼的地方。蕭瑟,冷落,淒涼。

也無風雨也無晴:無雨無晴,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古詩今譯】

不必去理會那敲打樹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詩長嘯,一邊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腳穿草鞋,比騎馬還要輕快,有什麼可怕的呢!有一領蓑衣就足以對付一生的風雨侵襲了。

料峭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這時,山頭初晴的斜陽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樣。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地方,雖然曾經遭受過殘酷的`風吹雨打,但是信步歸去,好像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彷彿什麼都沒發生。

賞析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二十歲進士,官至翰林侍讀學士,但曾在官場上幾經沉浮。他在散文、詩、詞、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詞感情奔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即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屬於即景生情之作,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了。《東坡志林》中説:“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寫出這樣一首於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

作品從表面上是寫的途中遇雨,實際上卻是在抒發作者曠達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態度與理想。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開篇一句一方面渲染了雨驟風狂的環境感受,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瞭不受外力左右的定力與襟懷。“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也是小序之“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的呼應,同時又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何妨”,更增加挑戰色*彩。“吟嘯且徐行”,有笑對人生之意。首兩句是全篇核心,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髮。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衝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悦和豪邁之情。

“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直麪人生的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寫的是雨過天晴時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闕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了鋪墊。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作者從自然界風雨變化的瞬間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只要懷着輕鬆曠達的心情去面對,自然界的風雨也好,政治上的風雨(指貶謫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麼,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況且,我這麼多年,不就是這樣風風雨雨過來的嗎?此際我且吟詩,風雨隨它去吧! “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暗指官場中殘酷的政治“風雨”和險象叢生的人生旅途。

縱觀全詞,一種無喜無悲、無雨無晴、成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作者曠達超逸的胸襟和獨到的人生感悟。

標籤: 原文 翻譯 定風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e2ok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