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近年高考滿分議論文

近年高考滿分議論文

議論文,又叫説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下面是關於近年高考滿分議論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近年高考滿分議論文

【篇一:至於收穫,要量力而為】

秋,這個熟悉又充滿詩意的季節,收穫的季節同時對於不同職業的人們來講卻意義不同。有人曾説宰相肚子裏能撐船,我想這句話並不是説那麼簡單,多數人認為是説這個人有度量,能寬鬆別人,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是他真正的看到了自己的標準。

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是,那是多麼的自豪,一直被光環所為繞,可是什麼都改變了,你的到的不是真正的自己,一切都已改變。你前進會有無數的掌聲,以及父母的疼愛和吻。可是人有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那麼多的誘惑在身邊。身體的原因和種種過錯,那麼你稍微的擺動,結果可想而知無數的流言蜚語向你撲面而來如同春天綻放的花朵的芬芳,擋不住,然而壓力的過大,確實會讓你崩潰。

家是人們精神的慰藉和停泊的港灣,然而時代的不同更多的家長要孩子攀比,比學習比孩子得的獎,然而你們真的能明白,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孩子們真的能收穫多少,這是教育育人。不是看分數而評論孩子的努力,儘自己的全力那就是成功,讓孩子心裏有負擔有壓力,並不代表會成功,反之確會加劇他們的心裏情況。這些你們真的想到了嗎?

叔叔阿姨們?孩子們的未來是他們自己來決定的,你們只是他們的引路人,但是不要把自己的過錯沒完成的願望讓孩子們去做,他們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未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關懷和幫助。並不是責備和敷衍,是用心去給他們愛,讓他們去收穫,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人生。

【篇二:成績如葉,勿一葉障目】

漫畫中,第一個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個吻的獎賞,後因考98分得到一個耳光的責罰;第二個孩子先因考55分被賜一個掌印,後因考61分被賞一個吻。看罷漫畫,不禁深思,僅因一時分數升降便或獎或罰,實在失之偏頗。其實,孩子就像正在成長的樹,他取得的成績就像一片片的葉子,實在不必因孩子之樹上長出一片好看的葉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長出一片不太好看的葉子而全盤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孩子的成長中,不只有學習,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詩和遠方”。但是在唯分數論的大語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數的提升,不能有絲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滿分。這和飼養速成雞有何區別呢?讓雞不會生病,只在激素、飼料的作用下瘋長速成,這是違背規律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幸福,更需要經受困難挫折,他在學習過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後都能立刻進步,懂得進步未必能立刻體現在成績上,懂得成績起伏本就是正常現象,只有持續努力,不斷積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從而開出人生之花,結出人生之果。父母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隨意地唯分數而無視對孩子全面的評判?孩子似樹,成績如葉,家長勿因一葉而障目。

與此相似,在中國,擁有升學壓力的中小學學校,很多時候也會因成績這一葉而障目。比如在評價教師上較為片面,常只看教師所帶班某學期某學段末尾的考試成績來評判一個教師,往往看不到教師平時的努力付出與血淚辛酸,更難以理解絕大多數掙扎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之苦。同樣的,教師的教學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理解與賞識,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教師似樹,成績如葉,學校勿因一葉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這張成績單,會因這如一葉的成績單而障目,看不到理應有的誠信,看不到理應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動之上理應高懸的“義”,才有地溝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駭人聽聞的事件。再如,過分注重GDP數值的成績單,而忽視國民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道德素養的豐富等更重要的問題。這些都是因為太看重利益成績單而導致的容易一葉障目的結果。成績、利益如葉,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當然,人不免受侷限為外物矇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標準,但是不能光看到數值而看不到全面與整體,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評價標準與評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葉障目。

【篇三: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這一則漫畫是一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對比。先拿滿分後拿98分的孩子先後收穫了香吻和一個耳光,而先拿55分後拿61分的孩子則先後得到了一個耳光和一個香吻。從這兩個孩子境遇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有意無意抱有的一種心態:追求卓越,積極進取,否認失誤和退步,哪怕這個“失誤”僅僅兩分。

努力進步當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畫中的第二個孩子,他從不及格到達到及格,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質變與成就。攀登雖艱辛,而在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是徘徊在山腳下的人無法享受的。然而,從100分到98分就是應當受到指責的墮落嗎?並不是。93分依然是一個令人豔羨的好成績,98分和100分同屬於優秀水準。從100分到55分才是應當警醒的墮落。

依然優秀的第一個孩子被對待的態度落差如此之大,連我也不禁感到委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許多人奉行苛求完美地極端精英教育,嚮往着“高處不勝寒”。從虎媽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橫掃千人”的高考標語,人人的神經成了一張繃緊的弓,生怕遭受橫飛而來的一記耳光。

可是,有一句亙古樸實的真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心心念念“直掛雲帆濟滄海”,卻忘了挫折與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這起伏之間。寬廣的大海永不會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靜,清淺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穩,但是也失去了承載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沒有後退,沒有低谷,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和空間,也就沒有厚積薄發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極冰海的企鵝,想要躍到岸上,並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掙扎,而是猛地扎進深水,憑着一股衝勁兒再躍出水面,華麗地落在岸上。第二個孩子就像這隻企鵝,在不及格的深潛後獲得騰躍的力量。

而我們,當然應該給第一個孩子以鼓勵和支持,不是必須得到滿分才是優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洶湧起伏能淹沒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這兩分的差距中彌補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滿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獲前進的勇氣和動力。

【篇四:一點進步,一種人生】

暮色暗淡,殘陽如血。

北方的風凜冽地颳着,刮的人生疼。一個十八歲的少女坐在河邊,手裏拿着最後一次的模考卷,上面的分數令她心寒。她考差了,離自己夢想的學校還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傷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將她痛罵了一頓。

女孩於殘陽中站了起來,她撕碎了手裏的試卷,回到了家。沒有人知道那個夜晚女孩想了什麼、想了多久。只是看見,從那以後,女孩彷彿在書桌旁生了根。

幾個月後,女孩坐在高考考場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幾份卷。也許是好事多磨,女孩雖然比最後一次模考分數多出了很多,但是依然未能考上夢想院校,只因幾分。

女孩流着淚在田野上使勁奔跑,最後累到躺倒在地。盛夏,農村的夜空被點點繁星照亮,女孩睜着流着淚的眼睛,看着熱鬧的夜空,彷彿自己的夢想跟那星星一樣離她如此遙遠。這時,女孩的父親躺在了她的身邊。“對不起,我還是沒考上,你罵我吧。”“不,孩子,最後一次模考罵你是因為你的心根本不在學習上,然而後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進步。有進步就是好的,雖然你的進步並未幫你達成目標,但是那又怎樣?只要能進步,在哪都能成就精彩。”

父親的話好似一豆燈火,點亮了女孩心裏哪怕只有一平方釐米的地方。幾個月後,孩子聽了父親的話,背上行囊,去了一個二本的院校,繼續着自己的人生。

那後來女孩大富大貴了嗎?沒有。畢業後,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車,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地活着。只不過,不管有多平淡,她都會把生活過好,努力讓自己進步。

再後來,她結了婚,生了小孩,成為了我的母親。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經歷,我媽媽從小到大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績,所以在別人學奧數的時候,我基本上都在扔泥巴。但是我媽媽也是有底線的,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滿分、90分,她只要求我每次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上了高中後,由於我的愛好,我學了藝術,成為了藝術生。功課落下了不少,成績自然也不算優秀,媽媽也還是隻有“進步”一個要求。她只是不想我也像她一樣因為沒有努力和進步而在迷霧中穿梭。

如今,我走在了媽媽曾經走過的路上,只求問心無愧和爭取進步,或許我的進步十分微小。使我趕不上我想要搭乘的那輛列車。不過,後面其實還有很多輛車在等我,因為我一直在努力進步,就像小樹一直在努力進步和成就一片繁茂;就像水滴一直在努力進步匯成一曲江河,奔向所夢想的遠方。

一點進步,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篇五:説尺子】

從100分到98分,挨一頓揍;從55分到61分,得一個吻。這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卻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許多人看來,前者退步了捱揍是天經地義,後者進步了得吻是理所當然。

我們常説,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應當説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是拿在不同人的手裏,去度量不同的人,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我們習慣了媽媽在廚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總是準時吃到可口的飯菜,可當有一天,我們回家面對着幹鍋冷灶的時候,卻首先想到的是無飯可吃,沮喪之餘,面露愠色,甚至開口責備,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撐不住了,連燒口開水的力氣也沒有了;而我們的爸爸偶爾下一次廚房,煮一碗麪,卻能讓一家人感到萬分知足。慣性,使我們的尺子變得富有彈性,卻無法丈量出愛的深遠。

每個單位都良莠不齊,有乾的有看的,也有搗亂的,總有一些禿子混在和尚之中濫竽充數。奇怪的是乾的永遠在幹,看的一直在看,而幹得越多失誤也越多,得到的批評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爾偷機取巧做做樣子,就會名利雙收。甚至那些搗亂的`,變得乖巧一些,就會讓領導和一席眾人皆大歡喜,心滿意足。惰性,使我們的尺子帶了偏見,就再也無法凝聚眾人的力量。

大家還記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嗎?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來,熬上滿滿的三鍋熱粥,免費送給寒風中瑟縮的清潔工、窮苦人和乞丐,數年如一日,不曾間斷。而當有一天,一位老漢從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頓時將一碗熱粥潑在大嫂的身上,而領粥的人,也瞬間劃分為兩大陣營:有人説老漢不該撒野,也有人指責大嫂不該摻沙子。薄情,讓我們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開縣一輛滿載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險情,一頭栽進深達五米的水塘。當地村民金有樹跳進冰冷刺骨的水中,砸開車窗將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卻因長時間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舉債治療數月,告借無門,不得不離開醫院,病死家中。19名倖存者無一人去醫院探視,更無人為他送行。金有樹臨死前寫下一封信,第一句話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現在誰來救我的命。”冷漠,讓我們的尺子訇然寸斷,留下無盡的遺憾。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把尺子。我們用它來衡量別人,更要時常度量自己。這個世界,應當有這樣一把尺子,於情充滿温暖,於理凸顯公平,於法彰顯正義,時時刻刻閃耀着人性的光輝。只要堅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苛責自我,寬厚待人,星星之火,勢必燎原,人間終會灑滿陽光,灑滿愛。

【篇六:拒絕教育“懶政”】

前段時間鬧得轟轟烈烈的“虎媽”、“鷹爸”事件想必仍記憶猶新。他們培養出的孩子各個品學兼優,才華橫溢,教育方式引來一批人追捧。但冷靜思考之,才發現這不過是教育的“懶政”。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可厚非,但虎媽鷹爸們卻把孩子們當成了他們達到某種目標的工具;制定各種高強度的學習方案,規定凌晨5點起牀、晚上12點才睡覺的嚴苛作息,成績必須得到全優……但試問,這些孩子了一摞高過自己的證書,他們的童年還剩什麼呢?

漫畫向我們展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種是分分必爭純粹以分數至上為目標,另一種卻是注重於孩子的點滴進步。我為後者擊節叫好!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故父母要擔當起人生導師的責任,在孩子的人生各方面為他們點亮明燈。而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成績優異生,成為自己口中驕傲的談資。這種父母無疑是自私的,無疑是最懶怠、最沒有用心關注孩子成長的。

千年的儒家文化為何能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我想那便是孔老夫子的那一句“因材施教”化為春風沐陽,化為每個人心田裏的一絲希望。孔子弟子三千,情形各異的人不勝枚舉,但他卻能以諄諄教誨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後輩。反觀某些家長,抱怨自己孩子難管,將孩子的失誤責任推向學校、老師,不免過於失職。三千弟子都能成長有素,何況一個孩子呢?

再者,教育絕不能粗暴行事。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才是教育應有的生態。家長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拒絕往規則、制度裏框住孩子,要靈活變通,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講求“精準教育”,也不要在語言上抱怨責備孩子,惡語傷人三分寒,暖語人間四月天。多給予他們鼓勵、支持,不但要善於做一個“批判者”,也要善於做一個“建設者”。

成長的塑造不單是由學識堆砌而成的。無知膚淺如“北大炫證女”,憑自己聰慧頭腦與努力在大學內考過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證件,但目的卻是將證件鋪在牀上顯示自己很有本事的照片,來譁眾取寵,奪人眼球。你能説這是教育的成功範例嗎?過多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已使他們迷失方向,讓原本純潔的求學心染上了“利慾色彩”。所以,父母更多的應該讓孩子學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為那些公序良俗遠比冷冰冰的知識重要。

莫讓孩子成為機器,讓他們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深入社會的人。莫讓“懶政”使孩子走向深淵!

【篇七: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今人之於古人,更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視化為對於點點成績的糾結,平日裏的“天子驕子”因點點失誤而被“由愛轉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點點進步而頓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態度因一點點分數改變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是對待成績過於主觀、生硬的行為。

分數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維方式、老師出題的難度,甚至於個人的運氣皆可改變成績的高低。僅以“這次比上次高了幾分”來界定孩子是否認真學習是不客觀的、表面的。高分學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來的勤奮與不綴,低分學生的父母不能認識到孩子的能力與水平。單次成績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評定父母心中的“寶”,難以認識到孩子的水平,終會致使孩子深陷那紅色的分數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禮記》有言“父之愛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愛本是無條件,而現今因分數一點點退步或增加均可改變父母的愛,則此愛易流於表面而不觸其心。孩子退步了兩分即捱了巴掌,或許便是錯罰了試題變難仍是班級第一的他。孩子學習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進,這一路上,父母的關愛與理解是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讓前路陽光明媚。而若父母的愛變得“有償”,須用分數進步來贏得,只會讓孩子戰戰棘棘,時刻揹負“優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擔”。

古人云,“愛其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應侷限於那小小的分數。考試是對孩子學習的評估、卻並非是對孩子的評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數的眼光也不應侷限於一隅,而應看到整體的、比較的,這樣才能知道成績背後那點點浮沉的真正意義。父母的“巴掌與吻”是可影響孩子一生的。曾幾何時武漢神童驚人跳級、學業有成,而父母慣於其優異,容不得半點失誤或退步,他終頂不住壓力而厭學,“泯然眾人矣。”

成績那點點浮沉並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壞”、“優差”,也不能作為孩子贏得父母的愛的籌碼。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實力,給予及時支持,方能在無涯學海上為他撐起一片小舟,助他學成至彼岸。

【篇八:雙重標準】

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精神拷問的時代裏,麻木的歡笑着,痛苦着,那些所謂的大眾用苛刻的眼光對優秀的人求全責備,對失敗的人的一丁點進步卻大肆讚美,即使他的進步離優秀很遠很遠。

真是可笑的雙重標準。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常常感到疑惑,那些很優秀很成功的人們的願望,為何僅僅是成為一個普通人,我想,他們是累了吧,他們被這大眾的雙重標準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中,人們總在那小小的陶片上寫上他們心中曾經偉大的將軍和政治家。因為本該完美的人們犯了小小的錯誤,人們無法接受本該完美的人的不完美,於是,優秀的人們被放逐了。

人們把城邦中最優秀的人一個個逼走,雅典焉有久存之理!假若人們可包容那些細小的不完美,雅典的繁榮不是指日可待?

不完美才是一種完美,沒有黑哪有白?沒有綠葉哪有紅花?把包容給優秀的人吧!原諒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敗,原諒李寧的漢城之敗,記得他們曾經輝煌的過去,並相信他們會創造比過去更美的未來。

不要一味地包容那些不優秀的人,因為那樣會讓他停滯不前,你一定還記得身為天才的仲永吧?一味地包容讚美之下,有了我們今天所讀之文《傷仲永》。

天才尚且承受不住鮮花與掌聲的重量,又何況那些本就不優秀的人呢?銘記“仲永之誡”,不要讓你的包容改掉一個本可以走向成功的人!不要在經年之後想起,對一個又一個的人扼腕歎息。

尼采説:“那些所謂的大眾,就是把他無法理解與期待相反的事物視為異類而加以迫害。”優秀並不等同於完美,作為大眾的我們何必苛求本不存在的完美,作為大眾的我們又何必閒到去讚揚那些本不值得在意的進步?

放下我們的雙重標準吧!

荊軸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隙。去接受不完美,嚴而促進,去推動提升。

標籤: 滿分 高考 議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y0y8p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