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活着的讀書筆記(通用8篇)

活着的讀書筆記(通用8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着的讀書筆記(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着的讀書筆記(通用8篇)

活着的讀書筆記1

餘華的《活着》,幾乎是用了一下午時間,一口氣讀完。好的文學作品如同有魔力般,讓讀者不忍放下。讀完的第一感受是富貴的一生太悲慘了,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他身上。

在書中你能看見興盛、看見衰敗、看見頹唐、看見生活怎樣折磨一個人,看見離奇卻又平凡的人生。但正如作者所言,這個故事是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

生活對富貴而言,真的是一條路,沒有枝杈,就這麼走下去,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倒下了就再站起來,繼續蹣跚前行。他對苦難的承受力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讓我對生活,乃至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與理解。人生的喜怒哀樂,都建立在活着的基礎上,活着需要韌性,活着才是一件幸福的事。

人生的意義或許真的不在命運之外,可能活着的意義就是在活着本身。當我們還在抱怨生活裏的不如意,為生活中的不完美而糾結抓狂時,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書,或許你會更加感恩和接納生活,感恩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平靜與幸福,接納生活給予的不足與苦難。

活着的讀書筆記2

人為什麼活着?為什麼而追求?為什麼而奮鬥?答案是熱愛生活,善待他人,懷有追求,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作者就是因為外祖母告訴他:“人活着有一萬個理由。”那時,因為作者好奇,真的去籌集了一萬個活着的理由。直到他有一天他明白了“活着的一萬個理由”,可是她的外祖母卻病危了,外祖母臨死前告訴她:“我在聽心跳的聲音。”

心跳的聲音何嘗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仙樂呢?生命是多麼的輝煌燦爛,多麼值得我們去珍惜!

人活着,不就是為了要活的精彩嗎?只有努力過了,才知道結果,沒有試過,又怎能確定自己必輸無疑呢?人生就要過得精彩,過得豐富,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既然努力過了,不管他是失敗還是成功,你都必須要讓它開花結果。辛辛苦苦把一棵幼小的樹苗澆灌成一棵參天大樹,可他卻不能開花結果,這不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嗎?應該鼓起勇氣,想辦法讓他開花結果,雖然開花結果後會枯萎,但這一生就會輝煌了。

人活着,就是要讓生命之花開的`絢麗,燦爛!

活着的讀書筆記3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好多人應該都看過了。

《活着》薄薄一本書,卻讓我捨不得放下,以前我知道這本書是個悲劇,所以一直不忍看。今天看完了,我卻發現,這本書並不是我以為的那樣。福貴跟隨着歷史大潮,從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變成努力生活的農民,他能從過去中腳踏實地過日子,雖然他的人生中一直遭遇着不行,但是他身邊的人,也都是給他温暖的人。有不離不棄的老婆,聽話的兒女,老實的女婿,在被充軍的日子裏,還有共生死的夥伴。

這裏面,沒有壞人害他,他逃不過的,好像是命運,但是他又一直努力的抗爭着,努力的活下去。他賭博失掉了地,卻在幾年后土改免得被槍斃,他被解放軍俘虜後,不想參軍要回家,當不了縣長,卻在批判中得以安命,是得是失,要看個人理解。最後富貴獨自一人,養了條老牛也叫福貴,他對牛説: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看到這裏真是讓人心酸,他就是用着這種方式,懷念着逝去的親人,然後自己,努力的活下去。

活着的讀書筆記4

説真的,福貴這個人的一生太過於悲劇了,生活在那個動盪戰亂文革土改的年代,看着自己的親人,老婆,孩子,孫子一個個死去,福貴經歷了一次次刀剜肉體似的悲愴哀痛!他是一個小老百姓,歷史上千千萬萬中的一個,而他的一生折射了中華民族曾經經歷的苦難創傷。從他的身上,從餘華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變遷,一個民族的厚重感,人性的善良和韌性,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我們有理由相信,餘華理解了人生,而福貴,也理解了人生。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活着,就是生而為人,最偉大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當我們有一天真正看懂了《活着》,説明我們已經真正經歷了苦難,懂得了忍耐,扛起了責任,瞭解了人生。

也真正,成為了一個人!

活着的讀書筆記5

“生活中其實沒有幸福或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的活着”富貴就是這樣一個人,年少的他自私自利,因嗜賭而輸光了家裏所有的財產,因為他的為所欲為,父親離他而去,不久母親也撒手人寰,使他與貧窮·痛苦結下了不解之緣。

讀完這本書,我便一直糾結於作者為什麼要給富貴安排如此悲慘的結局,不給讀者留下一絲喘息的機會,但細細想想,作者傳遞給了我們的確確實實是一種正能量,“人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富貴在命運的浮沉着不斷的掙扎,他活着僅僅是想自己和家人能平平淡淡地靜靜地活下去,然而,上天似乎註定要與他作對,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女婿,他的六位親人離開了他,最後甚至連他的小外孫,他最後的希望也被剝奪了,當種種苦難一件件的加於他的身上,他仍然有好面對命運,樂觀的活着,靜靜的活着。

活着無論經歷痛苦也好,快樂也罷,都是命運所賦予我們的,當我們無力去面對他的時候,不如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苦澀會給我們帶來堅韌,喜悦會贈與我們希望,無論如何,活着就是一種希望。

活着的讀書筆記6

有的人活着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物質享受,有的人活着是為了追求一種精神,還有一種人活着不是為了什麼,也不知道為了什麼。他們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而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正如《陽光的快樂生活》中所唱的那樣:糊里糊塗地活着也挺樂呵!雖然他們並不樂呵,但他們的生活態度詮釋了生命的真諦!

打開《活着》這本書,耳邊悠揚地響起美國民歌《老黑奴》,聽着聽着,彷彿那位飽經風霜的老黑奴不經意間走進了我的視線:枯瘦的骨架外面搭着一件濫衫掉色的破布,散亂的頭髮被風吹的更加散亂,黝黑的面頰上爬滿了歲月的皺紋。不由的,我對老人生出一種憐憫之心。他向我挪動着,軀體彎得像一個拉緊的弓,似乎在拼命的直起身,想往遠方看,然而始終沒有抬起頭來,但還是讓我看到了他的腮部在動,好像在訴説着一個生命的不幸。他一生經歷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樂觀地面對生活,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每當我無所事事,寂寞纏身之時,我都會思考,人到底為什麼要活着呢?這時,老黑奴的形象躍然於我腦海,他彷彿問我:"今天你過的怎樣?其實我每一天都過得比這還累。"

活着的讀書筆記7

書中最後這樣寫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句話,總結了福貴的一生。

相比於富貴生活的那個年代,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美好的。但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玩物喪志、自怨自艾,更有甚者輕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了愛情,為了面子。每當看到這種新聞時,我啞然並震驚於為何會有人把生命看的如此之輕,你所輕易捨棄的生命,是那醫院病房裏的人不願放棄的,是那身體有殘疾的人努力爭取的。

有時我也會對平淡的生活感到煩惱,如今我卻懂得,我們所厭倦的恰恰就是富貴窮極一生渴望追求的。誠然,我們如今都在活着,而每個人卻都不同的活着。有的人泡在煙霧縈繞的網吧中“虛擬”地活着;有的人把課桌當做牀糊塗地活着;有的人在費盡心思爭取周圍人的讚許誇獎中“努力”地活着;有的人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地活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方式,我們不能説哪種方式是錯的。但是,當自己選擇的路走完時,當窮盡一生時,每個人收穫的卻也不盡相同。

我們每個人都在向死而生,我們都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相伴人生,何必自怨自艾,何不熱熱忱忱地活着。

活着的讀書筆記8

當這部沉重的小説結束時,活着的意志,是富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這是美國《時代》週刊對餘華這本小説的評價。在我讀《活着》這本小説時,對作者餘華還不瞭解,抱着一種輕鬆的心態去看這本書,卻不想看到結局處,心情沉重。

這本書從一個老人在夕陽下趕着一頭叫福貴的老牛幹活切入,然後緩緩向我們展開這位老人的浮世繪,老人名字叫福貴,他曾經是個地主少爺,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然而,所有的悲劇才剛剛拉開序幕,他親手埋葬了妻子,女兒女婿,兒子和外孫,最後只剩他和那頭老牛,可這樣,也是活着的啊。

活着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但我們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我們有家人有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活着,更要精彩優秀的好好活着,因為只有這樣,我們自己的閲歷變豐富了,我們就可以更好的,更有資本的帶領着我們親愛的家人,可愛的朋友一起更好的生活,為這不知道花了多少年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換取的今世相識相知的緣分增添些許色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xv9re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