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融讓梨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1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從中知道了我們中國許多具有優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在六歲那年,他媽媽買回來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靈靈的梨,洗的乾乾淨淨後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和姐妹們,而孔融卻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媽媽十分不明,“孔融,你為什麼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説:“夫子説過,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給他們吃吧!”媽媽聽了之後,連忙點了點頭,説:“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關心別人,令我萬分敬佩。現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當做心肝寶貝,十分的寵愛,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什麼只想到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見冰箱裏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開,“咕嚕,咕嚕”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打開冰箱看見果汁沒有了就問我,我説:“全喝完了!”爸爸媽媽沒説什麼,但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從孔融身上學到了關心別人的優秀品質,我也認識到自己以前犯了好多的錯誤,我一定要改正這些錯誤,我真的很希望所用像我一樣犯過這種錯誤的同學,都能像我一樣,知錯就改,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2

一天,我在弟弟的書櫃中看到了《孔融讓梨》這本書,便很感興趣的看了起來。文中寫道: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非常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盆梨子,叫孔融先拿,而孔融卻拿了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這要做,孔融説:“哥哥比我大,大梨當然應該讓給他吃,弟弟又比我小,我做哥哥也應該給他吃大梨,父親和母親又是長輩,也應該吃大梨,我理所應當吃小梨。”父母聽了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讀完之後,一種欽佩之感湧了上了,在我心中油然而起。我想: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麼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巧妙的回答深深打動了我,實在令我印象深刻,過目難忘。這種簡單的話語,卻藴含了尊老愛幼的精神。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是我們所模範的對象,他的故事家喻户曉。比起孔融,想想自己四歲的時候,和孔融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一個天,一個地啊。孔融四歲時已經這麼懂事了,而我才剛開始懂事。一件事在我腦海中飄蕩着。我那時也是四歲,媽媽正在看電視劇,我一把就把遙控器搶過來了,換成了動畫片。媽媽有點想把遙控器搶回去,但又不敢似的。那時還沒有電腦,電視裏動畫片天天都可以放,而電視劇卻一集一集的放着,也不會重播。媽媽一直都在追這部劇,從第一集一直追到現在,由於對我的寵愛,媽媽便默默地走開了。如果讓我回到當初,我一定會把電視讓給媽媽的。因為我現在明白了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德,有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也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本修養。尊老愛幼的事情在我們身邊也有發生,比如:公交車上要讓年邁體弱的爺爺奶奶們和瘦弱幼小的小朋友們座位……

讓我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吧!讓社會充滿温馨與和諧,給我們帶來希望和力量!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3

我今天讀了《孔融讓梨》這個小故事,它主要講的'是孔融在祖父過大壽那天,有人端上了一盤黃澄澄的梨,祖父讓孔融分梨,孔融把大梨都分給大人和哥哥們了,自己卻留下一個最小的,祖父很驚訝問:“孔融,為什麼你把最大的留給哥哥們,卻留給自己最小的呢?”孔融説:“我的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哥哥們比我大,應該吃大的。”在場的人連連稱讚道:“小小年紀就深明長幼之禮,古代聖賢也不過如此啊!”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起我自己平時吃飯時見到長輩不招呼,而且還把自己喜歡吃的菜都放到自己的面前,覺得太不應該了,我以後一定要改正這種自私行為了。並且在學校也要做到尊敬老師,謙讓同學,向孔融學習。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4

大家一定都讀過孔融讓梨這篇文章吧,下面我來説説我的讀後感吧。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四歲的孩子在和哥哥們分梨時,哥哥們都搶大梨吃,只有孔融他拿了一個最小的梨,説大梨應給比我大的哥哥吃,小孩應該吃小梨。當時他父親就表揚了他,説他哥哥還沒他懂事呢,他哥哥們愧疚的低下了頭,那個小孩就是孔融,是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尊老敬長要懂得謙讓,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愛幼,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呀!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5

我讀了《孔融讓梨》以後,我覺得孔融是一個聽話、懂事和好學的孩子。

小小的孔融知道在一筐大梨中選擇一個最小的,而把其它的“大個子”全部讓給別人,從中使我學到了孔融的優良的品質和心胸,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有與別人共同分享的意識,與別人共同分享快樂,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任何事都不能只先想到自己,要先想到別人,要主動去理會他人的感受,我會像孔融一樣在選擇東西的時候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別人,自己選擇他人最不願選擇的東西。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貌禮節。我要向孔融學習,從小多背一些詩賦,多看一些書,多學一些知識,多懂一些道理,長大為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我還學到從小就要學會待人禮節,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平時大人或別人在與我説話的時候要虛心傾聽,不卑不亢,要懂得尊重別人。家有客人到來時,要主動招呼客人,為客人倒茶、洗水果。在坐公交車時要主動給老人讓座。遇到熟悉的人要主動打招呼,表示問候……

總而言之,今後我要永遠牢記《孔融讓梨》的精神,我一定要做一個聽話、懂事和好學的好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greo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