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看見》讀書筆記(精選15篇)

《看見》讀書筆記(精選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看見》讀書筆記(精選15篇),歡迎大家分享。

《看見》讀書筆記(精選15篇)

《看見》讀書筆記 篇1

今天把一整本《看見》看完了。這本書買來以後我僅僅翻看了幾頁就把它扔到書架上,這一放就是一年。原因是這本書太厚了,當時的我比現在浮躁多了,根本無法沉下心來耐心看完一本這麼厚的書,更何況當時買書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和動機,就是覺得人活着應該多讀書,腦子笨更應該多讀書。於是就在網站的暢銷書榜單裏看到了這本《看見》,看銷量和評論都還不錯於是就買了回來。直到前陣子隨手翻了幾頁才發現這本書寫的還挺好,挺真實,於是就每天睡前看一章,每一章都記錄了一個真實的事件,看書的過程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像書的名字看見”一樣,我可以通過柴靜的眼睛看見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像自己親眼見證過一樣,妙不可言。

本書由央視著名記者柴靜所寫,她細緻入微地描寫了自己十年來在央視的成長曆程,引用作者在這本書的開頭和結尾的一段話來理解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最合適不過。

“在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滿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果報道自己。”

這本書一共二十個章節,每一章是一次採訪記錄,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中發生的人和事都真實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本書中的採訪對象有殺人犯、抑鬱症少年、同性戀者、留守兒童、政府官員等等……每一個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個事件所反映出的問題都直指這個國家和社會的病症,如果不是看了這本書,我壓根兒就不會去關注這些邊緣羣體以及羣體背後的事件和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很幸運,柴靜在這本書裏細緻入微地描述了每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她沒有過多地被固有成見和個人感情所束縛,而是站在觀察者和陳述者的立場客觀地講述這些事件。她把包裹在真相外部的表皮一層一層地剝開,將真相暴露在讀者眼前,讓我不至於疑惑和茫然。也許書中的結論並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結論足夠客觀,不同的人對同一件的解讀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各種感受只能因人因事而言,決不能一概而論。

《看見》讀書筆記 篇2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説,她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着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着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

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脱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為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打磨着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設備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着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着譏笑的説: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着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着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

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説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裏都放着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着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温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説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為,可以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為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説: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筆記 篇3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羣策羣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裏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説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裏説得: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説《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説: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説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説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説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説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鋭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説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謝謝,柴靜《看見》。

《看見》讀書筆記 篇4

這本書呢是我剛開始進微讀時加入書架的第一批書,算了算時間,從開始到現在讀完,有一年多的時間……

打開這本書沒幾頁,我就被震撼了,這裏面每頁都有好多想法,可見看這本書的人超級多。為什麼吃驚,是因為在此之前我看了好幾本名著類的經典書,但是想法量跟這本書裏的數量卻有很大差距……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心裏是不大認可的,總覺得是跟風,我當時覺得不是因為這本書好,才有這麼多小夥伴看。而是這本書的作者火,連帶着帶動了這本書的人氣……

知道柴靜,是霧霾最嚴重的那幾年,她的《穹頂之下》轟動了好久,一直想着看,一直到現在也沒實現。

讀到最後,之前的想法全被推翻,這本書真得是一本很值得認真研讀的書。

其實,看書是一個不斷深化自己的過程,懂得越多的人越謙虛。因為,書讀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知識的狹隘與貧瘠。一開始的我是不太愛寫想法的,寫了也是僅自己可見,一來是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想法太淺薄了,寫出來惹人笑;二來也懶,總不願靜下來慢慢思考,不斷修正去輸出。

讀這本書,給我感觸很大,但是又沒辦法具體説明是什麼方面的觸動。也許是“潤物細無聲”的那種吧,一點一點地滲入到三觀中、滲入到想事做事的邏輯思維裏……

《看見》讀書筆記 篇5

在我上高中時,此書盛行一時,班裏有本《看見》輪流傳閲,封面都快被翻爛了。但喜好讀書的我卻沒借來看,因為我看書慢,怕耽擱了大家看書的熱情。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擔心此書展示的話題過“重”,社會現實的背面會讓我懷疑生命的意義,又擔心此書過“輕”,不能深入地去剖析“看見”的人生百態,只會在原本生活的掙扎中徒留些許感歎。

如今重拾此書,不是説我有夠成熟。而是我覺得我可以去承受社會中的灰色,甚至能夠接受了。“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我想我能夠試着去理解這個社會,去理解我們腳下的土地,和我們看見看不見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向上的本能,卻很少有人有蹲下身子的勇氣。包括幾年前的我,不願意去接觸底層的生活,不願看見社會的寒冷。如果你足夠相信新聞聯播的美好,那麼就是盛世太平,而現在的我明白了這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但是很可怕的是,身邊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不去關注社會新聞,不去了解時局動態,不願意蹲下身子看看腳下的土地,而是越發精緻地利己,在意淫的美好中歡呼雀躍,極盡人世歡愉。我不知道為什麼,二十多歲的我們,失去了同理心,也失去了憤怒的能力。

《看見》讀書筆記 篇6

再次看完這本書,已經有點不太記得上次看完的感受,只是覺得人嘛,逃不過選擇:我們做什麼、怎麼做,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都是偽命題。

人,是很有趣複雜的生物,這也是之前我一直以為我能做人力資源的原因,因為好奇因為想探索。回過頭來想一想,不管是新聞好,記者也罷,人力資源也好,只要是在生活,哪裏能逃得過人這個話題,關鍵是我們想要什麼,通過人我們能看到什麼,學到不敢講,我現在都覺得我跟柴靜一樣偏執又狂傲,不敢説理解,只能希望自己看見。

我們能看見什麼呢,我們能發現什麼呢。xx—xx年,離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當時隨便一個新聞都能讓人震驚,讓記者們抓住不放,現在呢,感覺漫天都是鍵盤俠,説真話又能替人做主的是誰呢?我猜想應該還是新聞吧,必須應該是那些能夠深入生活的記者吧,大概現在記者這個詞也很少被人提起了吧,現在還有多少人有探求故事發生的結局了,紕漏一些真相的堅持了,現在看新聞也是wow,沒了然後。

之前重慶公交墜江案,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後續處理…我不知道是隻有我這樣還是很多都這樣,我反思,我門看見應該不只是想看見,是為了改善是為了前進,對不起整篇文章我現在只記得一句話:新聞的主題是人。

《看見》讀書筆記 篇7

説實在話,本來看完的時候想寫一篇書評,但是覺得腦袋裏的思維混亂,就停着了,打算過會寫,想整理一下腦袋裏吸收的東西,覺得任何草率的書評,都是對這本書的不尊重。所以,放置了一天,結果就是拖延症,拖了今天就不想寫了,甚至於説我剛打開尾部點評的時候,只是覺得需要給我看完這本書的一個交代,最起碼讓有些書友知道這是一本好書。

這本書如果以我先前看這些類型的書的進度,大概可能就是囫圇吞棗的一略而過,不會用時9個多小時。但是,我想這本書的文筆自然精彩,但更精彩的是,人物的故事,那些鮮活的生命,那些生活中掙扎的人,還有柴靜從年輕懵懂,到中年走出自己一番風格的歷程。

按照以往的寫書評的習慣,要麼是簡單兩語,要麼是長篇大論,這本書,我覺得説的再多,或者給你提煉出再多的精華,都不如親自去感受裏面的一個個小細節,那些能夠讓你心靈動容的人,讓你眼眶濕潤的事,才是真的好的書評。

我覺得希望自己做到的就是不輕易評人,不輕易允事。

《看見》讀書筆記 篇8

看見是什麼呢?是迴應。

弗洛伊德曾説過,無迴應之地即是絕境。死亡就是無迴應之地。

我覺得説得特別好,以前也聽到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在一間黑屋子裏大叫:“阿姨,和我説話,我害怕,這裏太黑了。”

“我説話有什麼用呢?你又看不見我。”

“沒關係,我雖然看不見你,但你説話就帶來了光。”

如果一個相對的弱者,他的任何需求都沒有人看見,他會覺得這世界愛他嗎?他又會愛這個世界嗎?

柴靜正是帶着一雙“看見”的眼睛,透過表象,看見了許多看不見的東西,迴應了許多需要回應的東西,也遇上的許多人,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人性本色,然後努力成長、前行。

她説: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

或者説,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我們又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探尋着什麼呢?

多少人走着走着就忘記了自己原來想要的,忘記了抬頭,忘記了回頭,也忘記了看看自己的內心?

《看見》讀書筆記 篇9

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不知道是因為柴靜深厚的文字功底還是被其不加修飾自然流露出直擊心扉的情感所吸引,全程隨着作者的視角,彷彿已完全融入書中所述情景,切身感受她所經歷的這一段段故事,所以花了13個小時才讀完這本書。撇開對10年來柴靜所重現的大小事件除新聞報道外從另一個角度有了更貼近的瞭解和感悟不説,更感慨於柴靜毫無保留的呈現在讀者面前一個固執,驕傲,凜冽,不服輸,這樣真實的自己。而正是如此不完美卻完整的形象讓我念念不忘。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和她何其像有時又會略帶自嘲清醒認知自己哪能和這樣一位知性能幹的央視著名女主持相提並論。我和她一樣典型的固執,不服輸,卻羨慕她的自信和驕傲,羨慕她一直做着自己喜歡的事,堅持自己的原則,有着從未質疑的方向,並朝着目標不懈努力,踏實奮鬥,一步一步成就了越來越好的自己。人一旦做自己喜歡的認為對的事,就不再會計較付出得失,只要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行,無論遇到多少艱難困苦都會想着如何去戰勝而絕非放棄。而回頭看即將22歲的自己卻還處於面對抉擇依然唯唯諾諾,患得患失,不敢貿然前行的階段。

陳氓説,不要因為走的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也曾在某個清晨,集體跑步到後山晨讀,用書角稍擋遠方冉冉升起有些刺眼的朝陽,後來再沒那麼強烈的覺得,未來有無限希望和可能。只希望自己不要漸行漸遠,卻忘記真正的出發。

《看見》讀書筆記 篇10

《看見》讀的比較淺,寫的比較菜,還是那句話:你還是應該去做,去堅持,把一些讓你手舞足蹈、靈光乍現的想法寫出來,哪怕只是一絲幽微的光芒,也能喚起一些人心裏同樣的動盪。

晚上下中班,12點多回到宿舍,牀上空無一物,意識到土豪潘把我的被子鎖在了他的宿舍,幾番敲門打電話無果,當時心裏那個氣,這照我之前的脾氣,非得把他門踹開不可,照我之前的脾氣,第二天早晨非得罵的他狗血噴頭……然後就這麼裹着一個單被,挾着寒意把《看見》看完,第二天早晨身體蜷成一團……同事們都説柴靜,有時候話倒是不刻薄,可就是那臉色讓人感到怕,柴靜自己從來沒有意識到過,然後對着鏡子左看右看,看的自己都有些怕了。很不巧,第二天早晨出門第一個就遇到了土豪潘,還沒來得及準備,我在努力剋制,可是我能看到自己的臉色,以及聽到自己刻薄的語氣,然後我開始調整,你怪人傢什麼呢,自己把被子放到人家宿舍曬,自己晚上沒有打電話告訴人家收,然後人家還給你收了被子,你生哪門子的氣呢?!大家都説《看見》所呈現的,就是柴靜在央視成長成熟的歷程,一個不斷推翻舊我,建立新我的過程。剛進央視的柴靜有些心高氣傲,採訪總是那樣的凌厲,把採訪對象當做對手一般去搏擊,漸漸地她學會了如何去尊重一個個客觀存在的人,如何去呈現一件件客觀存在的事,學會了如何去平常的説話,學會了如何去寬容待人,學會了如何做回自己……

平時我總是喜歡這樣那樣的要求別人,苛責別人,常以一種精神導師似的姿態説教別人,有時他們反擊説,你也是一身子臭毛病還批評別人,我説我知道啊,我想,我的缺點我都知道,我只是懶得改,你能要求我怎麼樣啊……這樣的自以為是!一個聊的來的朋友説我,其實每次你都當眾戳他們的缺點,這樣不好,我説那是因為我覺得我們可以那樣無羈的談話,他説,再好的的關係也不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已經定了,你再怎麼説都無濟於事啊,還傷了和氣。我感覺他説的很對,總感覺生活中少了些陳虻之於柴靜這樣説罵她的導師,我説我要改,可是步履維艱。我苛求別人,只不過是想把他們塑造成為我心目中那種理想主義的朋友,但我不是女媧,別人也不是橡皮人!

《看見》讀書筆記 篇11

“看見”一詞,在《看見》這本書裏,依我的理解,不單只是看到的意思,而是看見真相,看清社會。作者柴靜告訴了我們她所見的真相,依稀可見社會醜惡與悲涼的一面。

我也想看見這個國家最真實的樣貌,為什麼?因為我想了解我的國家。國家不止是我們生活着的小圈子,它是一個需要我們去探尋,去思索的領域,每個人都該試着去“看見”這個國家,並嘗試讓它變得更好。

柴靜在《看見》裏面説,她關心新聞當中的人。沒錯,看見不必大到一整個國家,可以從留心身邊的人做起。人,是國家最直接的反映。

我,在廣州小北路,看見過老婆婆被青年撞倒在地,誇張地大喊大叫,卻在被青年怒斥一通後罵罵咧咧地跑了;我也看見過在地鐵站前面的老乞丐,拼了命地磕頭,把自己的頭狠狠撞在地上,一刻不停,額上是一層厚厚的繭;我還看見過同學對天災人禍的不以為意,不在乎他人的生命——“關我什麼事,死的又不是我!”城市並不總是我們以為的那樣花前月下,這就是真相。

我,在四川大涼山,看見了它的貧窮與無助。許多孩子嚴重營養不良,每天只能吃土豆和辣椒,沒有上學機會,失去雙親,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些遭受種種不幸的孩子們用空洞呆滯的眼睛看着我。我惶恐地避開他們的視線,為自己的生活優越和束手旁觀感到羞愧難當。他們的悲苦與茫然,深深地刺痛了我。只是換一個地方,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甚至會看見這樣截然不同的面貌。

你,看見了什麼?

看一個國家,要看它的整體,看它的缺點,而非盯着它的優點不放。在大多數人都讚頌自己國家表面的光鮮亮麗時,需要有人發出反對的聲音,揭露這社會的不光彩,甚至是醜陋。以色列有位記者吉登,記錄並報道了許多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遭受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存在部分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卻引發一些以色列人譴責,招來仇恨,甚至被人威脅殺他全家。然而,吉登的做法喚醒了許多以色列人的良心。在《看見》中,柴靜提到已經離世的央視媒體人陳虻的一句話:“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才可怕。”這是在講人,卻也適用於國家。有人站出來揭露真相,批判社會,正是每個國家所需要的,否則這個國家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缺陷,不會在真正意義上取得民主,不會拋棄仇恨與痛苦以迎接新生。因此,我希望我們能夠在開展公益助學幫助大涼山孩子們的同時,成為看見並敍述真相的人。

生活中存在整天都在抱怨批評自己的國家的人,存在只説不做、麻木不仁、直冷眼旁觀的人。我們不需要用太多精力去譴責社會的冷酷,惟要一點一點地嘗試,連續三年不間斷課餘勤工儉學,傳遞給大涼山孩子每年數千元的助學款。我們嘗試用文字和語言,讓更多人去看見並瞭解大涼山的真相,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努力。也許我們透過讀書,行走中華不過是冰山一角,但只有真正關心,並參與改變世界的行列,才能對自己國家的進步感到自豪,乃至看見生命的美好,感知自己的存在。

《看見》讀書筆記 篇12

《看見》,一個揮之不去的十年,一段記者成長的歷程,一本讓人深思的讀物。書中柴靜在説到自己的職業時,她這樣説到:“記者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它賦予我打開別人心靈的權利,這是至高無上的權利,打開別人的心靈瞬間,你會觸碰到一些真相。”也許就是這樣一種態度,讓《看見》直擊我們的心靈,從而讓我們深思。

看見是需要勇氣的。在讀《看見》時,我總會想起魯迅先生,柴靜和魯迅同樣都是用筆記錄了自己對社會、對自我的認知與反思,同樣都是在不段斷地描述着自己的所見所感。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是真正的勇士,他們都敢於面對現實,面對社會,面對自我。人們常説,眼不見心不煩,可是人們忘了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只有鼓起勇氣、發自內心地去看見,才能不斷的完善自我,完善社會。

看見是需要不斷反省的。柴進在講述十年的人生歷程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反省自己,同時也在矛盾着,她總在情感與採訪間掙扎,曾經她可能更多會關注事件,慢慢的她學會了關注着事件中的人,就像她自己説的打開別人的心靈。她希望更加全面的報道,她希望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我深深地記得她説過,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所以在報道每個事件時她都在反省着自己報道的不足與缺失。古人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也可以算作是一種看見的能力吧,我們在看見別人的同時也要學會看見自己,只有不斷看見,不斷反省,才能不斷接近完美。

看見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在很多人眼裏柴靜是一個敬業的記者,但在文字中,她卻是謙卑的,她説:“我的起點太低,用不着發愁別的,接下來幾十年要做的,只是讓自己從矇昧中一點點解敷出來,這是一個窮盡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這點就踏實了。”小時候我們會單純的看見這個世界的美好事物,當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和閲歷的不斷增多,我們看見的事物多了,在看待事物時我們慢慢的學會了區分善與惡。就像有人説過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源於量的積累。

我看見了,我感慨了,我反思了,可是我還沒有改變。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也是這個社會某一方面的真實寫照,我們常常會看到社會醜陋的一面,我們或許會抨擊它,可是在抨擊過後,一切又歸於平靜了,這樣周而復始,社會總是存在着某些弊端。而我們需要做的是看見,反思,改變,再看見,再反思,再改變,這樣的循環,這樣才會慢慢地改變社會的弊端。

看見表面上是一個質樸的詞,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一種能力,但在看見背後我們做了些什麼。柴靜在看見背後,深入其中,創造了《看見》,當我們看見她的這本書時,我又有何反響?巴金説,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通過《看見》,或許每個人都會看到不同自己,看到不同的社會層面。一個人的看見或許是微小的,但當我們每個人都主動去看見,主動去反思,漸漸的,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會開始反思,開始變得更美好。

柴靜用這樣的方式與標準來衡量着自己的看見:“我試着儘可能誠實的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人也由無數個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我想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衡量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所變,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有意義。

《看見》讀書筆記 篇13

《看見》這本書,很早我就看過簡介,一直沒有時間看。那時很心動的就是這個書名,作者看見了什麼,我能從這本書上看見什麼。只是看見這個詞在心理學裏也會用到,人人都渴望被看見,所以我對這對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書中記錄了作者她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和她身邊的人。她在首頁中寫道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上滿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她在書中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

我們很多人也像柴靜之前一樣,從開始的柔弱,文藝,慢慢地被現實摔打,從書本中的理想主義向現實的經驗主義轉變,變得厚重,踏實。經歷了地震和現實採訪,把頭腦裏的疙瘩揉出了韌勁。慢慢的作者的心也沉澱了一點。她寫道我就生活在這裏,沒有完美新世界,沒有需要等待的未來,沒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許需要通過跟誰比較才能判斷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靜在書中記錄自己採訪開始是關注自己,對錯分明,戾氣,倨傲,後來慢慢能看見自己,看見他人,看見真實了。這一轉變和鬆動讓她更有“人”味了。採訪不用來評判,只是用來了解;不是用來改造世界,只是用來認識世界。記者的道德,是讓人明白。在採訪中她寫道第一次有了與對方討論的心態,因為我漸漸知道,有時候偏見的造成是利益和庇護,也有無知和矇昧。媒體重要的是呈現出判斷事物應有的思維方法,而不是讓一個人成為公敵。柴靜就是這樣如實的記錄下了她一路走來的十年曆程,感知着每個人真實流淌的東西。新聞記者有責任去記錄持任何一種觀點的人,評判是觀看者自己的事。

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要看見什麼?我們為什麼看不見?怎樣才能看見?什麼是真實,怎樣面對真實?

一、要看見什麼,看見自己,看見“人”,看見真實

翻書的第一面我就被一句話吸引了,看見就是看見真實的人。作者在書中寫道我們和他人的相同,萬物流變,千百萬年,誰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當中,採訪是什麼?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不光采訪,任何職業都是一樣,看見是什麼,是看見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願望是一樣,對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樣,只要她生在這兒,這麼活着,我來到那兒,那麼活着,都是偶然。在哪裏生活都是一樣的,沒什麼生活在別處。人類只是個概念,一代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這輩子決定你悲歡的就是你身邊的幾個人。作者什麼時候看見自己了,從他人的評論中,從領導的敲打中,從她採訪一次次的記錄中,從她真實感受她身邊的人,真實發生的事情中,她漸漸地看到了自己,看見了人,看見了真實。真相自有千鈞之力。生和死,苦難與蒼老,都藴涵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入水中。書中記錄了她採訪了女囚犯等等邊緣社會人,敏感話題的社會事件。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隻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在看見裏面柴靜採訪過,她寫道知道和感覺,是兩回事,要想了解他人,他人受之,我必受之。才能算真正瞭解一個人。那麼我如何能看見我自己呢,從生活中,從身邊的人中,從文字記錄的反思中看見自己,看見他人,看見真實。

二、我們為什麼會看不見自己,甚至看不到別人,看不到真實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的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被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她寫道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誰都有年輕時候認識的侷限。我們時常有“自我”的存在。我們靠它保護,但又受到它的限制。我們都曾像柴靜那時候一樣,年輕,説道理的時候,往往都是説的應該如何,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內心只有倨傲,只有判斷,卻沒有對別人的感受。

她在《雙城的創傷》章節中寫道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我們在聽到自己經驗之外或者與自己觀點相悖的意見時,臉上會流露出詫異、驚奇、反感、不屑,想通過提問去評判對方,刺激別人,想讓對方糾正,那種冷峻的正直裏暗含着自負。所謂專制,就是堅持是自己不會錯的想法。讓他人屈從自己,那麼他失去了看到自己的機會,也阻礙了他人看到他自己。她寫道準確是記者這一工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絕不能走到探尋真相的半山腰就號啕大哭。認清真實最大的阻礙是自己的限制和情感先行。用各種情緒賄賂自己,包裝自己,取之便捷,容易成癮。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辦法真實地認識事物了。

為了一個目的,哪怕是一個正義的目的,就像車輪一樣狠狠輾過人的心,也是另一種戾氣。碰到自己認為非得如此的時候,就免不了疾言厲色,而且一定是衝自己最親近的人來。啟蒙的定義不是誰教化誰,而是人擺脱自身造就的矇昧。人往往出自防衞才把立場踩得像水泥一樣硬實,如果不是質問,只是疑問,猶豫一下,空氣進去,水進去,他兩個腳就不會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質是不安,一個人一旦左右搖擺,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現了,自會剝離掉泥土露出來。

三、怎樣才能看他人和自己,看清真相

能以別人可能是對的為前提來思考一些問題。而不是專制的認為我就是對的。錢鋼老師對她説,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後面的就知道了。陳虻説別在生活裏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裏發生的東西。就是片子一定要帶着問號行走,不管我們在瞭解的過程中發生了錯誤,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真的。對於記者來説是真的,對於觀眾來説就是真的。

不人云亦云。書中寫道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與信念,一腳一腳地踩下去。他們根本不管你做了什麼或者試圖做什麼,只説你乏味。不要聽那些聲音,你唯一需要關心的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

如何與他人溝通,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説,我理解你。寬容的基礎是理解,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會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柴靜在《無能的力量》章節裏寫道外國人盧安克説:“如果已經理解,然後再去跟他們説一句話,跟反感而去説一句話是不一樣的。如果自己作為老師,想象學生怎麼樣,總是把他們的樣子跟覺得怎麼樣比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礙。這樣我們無法跟他們建立關係,這個想象就好像一面牆隔在學生和我之間,所以我不要這個想象。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麼了,沒有用的,沒有效果,那是假的。這個很奇怪,想影響別人,反而影響不到。因為他們會感覺到這是為了影響他們,他們才不接受。我以前考慮過很多方法,最後都放棄了,如果很開放地看得到,很自然地就會有反應,適合學生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學生很喜歡,很容易接受。教育就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不管是故意還是不故意。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要通過行為來學習,而不是説話,説話時抽象的,不侵入他們的感受,但用行為去學習,更直接。”這段話裏面盧安克告訴了我們方法,要想影響他人,要先去感受,用行動,而不是説教。

四、真實是什麼,怎樣面對真實

真實就是客觀的陳述事實,裏面的情感自然就會流露,而不是加入自己過多的解讀。當你拋下成見和忘記自己時,你才慢慢接近事實的真。在書中引入了《罪與罰》裏的一句話,什麼是真實,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中看到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裏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真實就是具體的生活,越具體越好。戒峻奇陡峭,置身高寒,要温暖平易。別在生活裏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裏發生的東西。哪怕是過去的事情,重讀歷史的原因是因為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在現實面前,不必有任何裝飾。

糾正偏見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意見市場流通出來,讓意見與意見較量,用理性去喚起理性。從理想主義向經驗主義的轉變,認識到書本概念如果變成教條,容易像飛人雜耍一樣腳不沾地,左右擺盪。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緒判斷的,但要有個戒備,念頭起來要能覺察,覺察之後你就不會跟隨它。得誠實地説,例如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礎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為可貴。書中錢鋼老師對柴靜説不要太愛惜自己的羽毛。柴靜的自我剖析是做調查記者最容易戴上“正義”、“良知”、“為命請命”的帽子,這裏面有虛榮心,也有真誠,但確是記者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現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風雨時也許無可蔽頭。就像我們那些自我限制的想法,就是阻礙我們認清自己,認清他人,認清事實的阻礙。我們要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面對他人和事實。就像把蝸牛的殼撬開一樣,我們沒有了遮蔽自己的屏障了,把自己脆弱和細嫩露出來了,雖然沒有了遮蔽,但更接近事實了。對於擺拍新聞,陳虹説到,在認識這個事件的時候,有一個干預它的事件發生了,但你原本可以通過拍攝它,看到這背後更深刻的真實,你失去了一次認識它的機會。多麼像日常的我們,為了完成所謂的任務,而忽視真實發生的事情,而不去認識它,矇蔽了真相也矇蔽了自己。

追求真相的人,不會被任何東西脅迫。當柴靜受到他人質疑的時候,錢剛老師對她説:“我們要在甚至更遠的地方來看我們自己。別太着急回答對還是不對,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十年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當有人質疑柴靜無法做調查新聞時,柴靜如是寫道只有善良的人才剛性。善良的人做對抗性採訪,不會躍躍欲試的好鬥,但他決定看護真相的時候,是絕不撤步的對峙。在《我只是討厭屈服》這章中,柴靜採訪陳丹青時説的話:“我接觸最多的情況不是質疑、反抗、叫罵,而是——————這是讓我最難過的,所有人都認了。柴靜問:“怎麼叫認了?”陳丹青回答到:“我現在隨便到馬路上拉一個人來,你見到這個人,就知道他認了,從很深處認了。”胡適説,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你們説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文章末尾中柴靜寫道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能積極地參與國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惡知道憤怒,我認為他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公民。

我們怎樣面對真實,就是思想上能意識到沒有絕對的黑與白,世界上也存在於灰色地帶。允許他人表達,不先入為主,不屈從,不盲從,追求獨立與自由。

看完柴靜的《看見》後,我有了一種面臨真實的力量了。書中寫道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這些痛苦也不是沒有用,從痛苦的經歷中我得到將來面對問題時需要的力量。現實就是擺在那裏,不管你是看,或者回避它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實實發生了。陶行知説千教萬教,叫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慢慢能理解這個真了,他就是從你身上自然而然流淌的東西,你掩飾不住。真真實實感受自己,從情緒和矇昧中掙脱出來,看見自己;真真實實感受他人,理解與尊重;真真實實面對發生的事情,不漠視,不屈服,不盲從。

《看見》讀書筆記 篇14

終於讀完了。第一次讀這類書,做了很多筆記,需要以後慢慢消化。筆者的筆觸十分細膩,讀她的書,就像自己親臨其境一樣,有血有肉,讓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她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一切。對於我這樣,沒見過世面的人來講,着實是開了眼界了。看其他書,有些地方可以快讀,這本書快不起來,都是一字一句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讀。最近事情特別多,把所有能利用上的空閒時間都拿來看這本書,終於看完了。

下面貼一段之前的感悟。

柴靜的書觸碰到了我的靈魂,大概是因為她所經歷的一些心路歷程,也是我所經歷的,從她的書裏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此前,我就一直生活在“當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和自己所面對的世界。雖然身邊就有一個憂國憂民的人,我卻一直不以為然,覺得他就是庸人自擾,現在感覺自己之前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真是太愚蠢了,完全就沒有開化。在直面過生死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內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書裏的很多東西能讀懂了!在這之前,我可能根本不會看這樣一本沉重的書。過去的四十多年只成了一種存在,毫無思考和思想!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我,激發了我沉睡已久的心智。其中很多東西需要長久的消化才能吸收!

幾個事件穿起的一段心路歷程,讓我看到了筆者不斷的成長與思索,更看到了她背後那些人的智慧和胸懷,感覺自己這麼多年都白活了……

所有這些真實的事件,筆者的感受,青春的流逝與無奈,各種進退取捨,各種看見與看不見,各種衝突,逆反……書裏的每一個字都在敲打着我最深處的靈魂!

不會寫書評,只會寫自己的感受,我太佩服自己了。

《看見》讀書筆記 篇15

從這本書裏,我一是看到了柴靜個人的成長,青澀怯懦的小姑娘看見自己的急躁,擺臉色,太過鋒芒畢露,一點點琢磨沉澱,對他人的意見由反對蔑視到認真反思。二是看到一個初出茅廬鋒利尖刻的記者怎樣被現實衝擊,被新聞裏的人與事衝擊,但又不拘泥於感動,貴在抽絲剝繭,講述了自己怎樣在冷靜的職業需要和內心的柔軟之間做一個平衡。三是一個人在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貴人相助,比如陳虻,老範,老郝,史努比,陳虻在柴靜的職業生涯中一直扮演着指路明燈的作用,話聽起來刺耳,好在經過生活歷練之後明白他是對的。

老範和老郝更多是以搭檔和閨蜜的角色存在,提出柴靜不經意間會擺臉色,也更為温柔委婉。柴靜本身讓我驚豔的是她的穹頂之下,透過這本書,才明白這並非一蹴而就,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澱。她的視角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做的節目也更加地有深度和厚度。喜歡她的較真,不經意的尖刻,(這證明她在不斷思考,只是揭示真相與人情世故往往不能兼顧),不隨大流。她讓我看到了一個記者的擔當,也看到了央視的良心。“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標籤: 讀書筆記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8qzx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