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歡迎閲讀與收藏。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1

《看見》裏面有很多話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有辦法真實的認識事物了。這是陳虹對柴靜説的,彷彿也是對我説的。我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不瞭解我的人會認為我很冷漠,是一個經濟學上所講的理性人,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實,他們不瞭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藍,它喜歡陽光,喜歡温暖,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太冷漠的人我會遠離,因為內心承受不了冰冷的東西。

書中還有一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將來,永遠有下一撥人,下一個地方,不一樣的生活”。我現在還是很念舊,恐怕自己會一直這樣下去,捨不得的東西太多,那些青春年華,那些燦爛的回憶,儘管模模糊糊地在腦子裏遊蕩,可是就是存在,有人説,存在即合理,但它會影響我向前邁進的步伐,因為我會回頭張望,腳步沉沉地,邁不出去,不過,總有一天,我會忘記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個日子應該快了吧。

花了兩天時間把《看見》看完,正像她自己説的那樣,她沒有刻意地選擇標誌性事件,只是選擇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僅此而已。正式因為這樣,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記者,這位主持人,因為她的一份簡單。在《看見》中,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我自己。她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別人看來或許會有些許孤傲,其實,我和她一樣,我們只是將獨立看得很很重要,不喜歡依賴,喜歡背起包就走的灑脱與豪邁。性格上的另外一些地方,説不清楚確切的點在哪裏,反正我是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説,《看見》這本書的開頭部分並沒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陳述讓我感到彆扭,也曾經閃過一絲放棄閲讀的念頭,不過慶幸的是我讀完了,感受頗豐。柴靜的主要工作是採訪,這就要求她必須去接觸一些具體的人物,具體而細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瑣碎,或熱門,或悲痛,請允許我用這個詞來形容汶川地震。柴靜的每一次採訪,每一個報道,即使她是簡單記錄,字裏行間我依舊能夠感受到她天生對細微事物有着深刻的體會,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2

看《看見》之前,我先看了本書的簡介,當看到“自傳性作品”時,我在內心已經把它定性為一個優秀記者的成長之路。等真正看完之後,才發現和我想象的還是有一些區別,這本書以柴靜的採訪作為線索,在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查的同時,自己也在一步步成長,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到真正成熟的記者的轉化,在她每次的自省當中,又一次次的昇華自己。

“看見”,從鏡頭中看,從每一個人的眼裏去看。當我們看到一些事件,往往已經定義上了善惡,往往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譴責。而柴靜卻能夠通過鏡頭,告訴我事實真相併不是想象中的非黑即白,當事人為什麼會做出這些決定,在作出決定的背後又經歷過什麼,抽絲剝繭般的把真相展露出來。

當我看到非典那一章的時候,對我的震撼不亞於一場心靈地震,我從未想過非典是那麼的嚴重。當時我還在上小學,對非典並沒有什麼概念,只是每天例行公事一樣的探測體温,從來沒有想過非典是這麼的可怕,可以輕輕鬆鬆剝奪無數人的生命。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無數白衣天使站了出來,為抗擊非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阻止了非典的蔓延。

在汶川地震時,遠在河北上初中的我都能感覺到震感,更不必説位於震源地區的汶川了,那是我根本想象不出來的災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在當時,無數人民子弟兵和志願者趕赴災區,全國人民捐錢捐物支援災區。地震災民就算親人在災難中喪生,也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園。

在每次的災難面前,並不僅僅只有黑暗,在黑暗中,有那麼一絲絲的希望像陽光一樣照射進來,慢慢地擴大。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了這些與我們休慼相關的事,也讓我們知道了我們肩上的責任和擔當。

在社會陰暗面的揭露上,我並沒有對當今社會失望,相反,只有把這些陰暗面揭露出來,社會才會變得更好。我始終相信,什麼東西都會慢慢變好的。

在看這本書時,經常能找到共鳴,許多觀點直擊內心。對人性也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每個人都是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做出的選擇,都是符合自身的利益的。人並不是只有一面,也不可能只有一面,世界上並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在做事上,無論做什麼,都要堅持下去,行百里路半九十,想要成功,就只有堅持這一條路。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3

對於柴靜最早的結識不是《看見》,而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已經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閒來無事,無意間在飯後翻了幾頁,便一發不可收拾讀完了這本書。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鋭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鋭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那些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如今此書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書中敍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鋭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聞裏到底是應該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裏非典期間隨時面臨着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裏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裏默默無聞地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着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現在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信息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保持着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添加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後,我想説柴靜是一位有良心,敢説真話的`新聞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鋭雙眼、堅定與堅持精神。她冷靜客觀,有着一顆熾熱的扶持弱者的心靈,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險,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需要這樣的新聞工作者。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4

柴靜,1976年1月1日出生於山西臨汾,1988年,到長沙鐵道學院(現中南大學)讀書,1995年,電台主持《夜色温柔》節目,1998年,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電視編輯,並在湖南廣播電視台主持《新青年》節目。

20xx年11月起擔任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主持人。20xx年擔任《新聞調查》記者,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20xx年起擔任《看見》主持人。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十年前她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台新聞主播,卻因毫無經驗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為現場記者後,現實生活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她一點一滴脱離外在與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為寬廣與深厚的理解。在書中,她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敍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

讀《看見》,第一感覺,這是一部揭開生活霧霾的書,也是一部打開心靈窗口不懈追問的書,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我在閲讀的時候深切地感到了心理的起伏,它引領我不由自主地展開對人生與命運、性格與成長、理想與現實、社會與家庭、思維與方法的思考。

書裏有穿隔離服、戴眼罩和手套的醫生、護士,有青春煩惱的問題少年,有沉淪的吸毒者,有不堪家暴的殺夫女,有醜陋的商人和蠅苟的官員,有江湖耍猴人,有被災難奪去家園和孩子的夫妻,有人造的老虎,有洋志願者,等等。

她把骨子裏的文藝氣息,在一件件添堵的事件和端坐的當事人面前,一層層剝下來,留給了犀利的追問和寬容的探討,然後落成了書中雨點一樣敲打的文字。

她刻意迴避着“我”,沒有把自己成長的背景、親人的關愛和她對他們的追念,集成一個段落,而是把所有這些富有温情的色彩,潑灑在了似乎完全不相關的場景中。

正如她把與領導與同事的交往也不斷拆散開來一樣,讓每一章節的主體事件不那麼孤立,不那麼生硬,不那麼缺少人情和人性,確保自己所拿出的每一塊布料都有粗糙或細滑的真切質感。

柴靜帶給人的力量,不是來自這些故事本身,而是來自於柴靜認識人,瞭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認識人的過程中認識自己,也讓我們跟隨着她去認識我們自己。我想這才是真正地看見。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5

“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能不能打開它,可能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雙城事件,是整本《看見》裏最能引起我共鳴的章節。不為什麼,只因為我在那些接受採訪的孩子和父母身上,看見了我自己,和我家庭的影子。不不不,不是説我也因為失去朋友而服下老鼠藥,我沒這麼幹過。是我的內心世界也曾經是不被人所瞭解的,無人能説清楚它是什麼樣子,甚至我自己。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都拒絕向其他人説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不是我不想説,而是我不知道找誰説,覺得沒人能理解我。正如文中的小蔡陳述的一樣,“聽別人説話的人”才是我認為能理解我的人。那時候,我父母的觀念就像苗苗父親,“給她吃好的,穿好的,還要啥?”只在乎我的温飽,不在乎我的感覺。而同學們對我又都是像小陳一樣,“班上的人多了,哪個都是朋友。”不甚關心。老師?他們就是一羣板着臉的陌生人。簡單地説,我的想法就是“沒有人會認真聽我講,他們聽了只會笑我。”於是,懷着對這個世界的不信任感,我把自己的心鎖起來,門焊死,窗用磚塊堵上,認為“這樣就沒人會笑我了”。這樣一來,也確實沒人因為我説出心裏話而笑我了——因為我成了一個喜、怒、哀、樂都在心裏“解決”的人。心裏“解決”不了怎麼辦?我就主動遠離自己的內心,玩遊戲玩一整天,在成就感中忘記內心的想法。這樣過了很久,也就有了今天我的“嚴肅”表情。

我認為,相比起事件中的孩子們,我比較幸運。因為我隨着年齡的增長,個人經驗和知識儲備的不斷積累,我再度接受了這個世界,心靈又再次“對外開放”了,沒有因為自己的封閉而造成嚴重後果。而雙城事件中的孩子們,他們的不幸是因為他們長期處於“沒人懂”這一狀態,只能抱團取暖,一旦團體中心的熱源消失,所有人都會受凍。事件中的苗苗,就是那個熱源。其他孩子,是圍着熱源一起抱團的人。對這個世界的不信任和成年人們的不理解,是寒風。正是寒風吹滅了熱源,才讓孩子們接二連三地倒下,最終成為一個轟動全國的事件。

雙城事件的確已經過去很遠,但是跟這起事件中的孩子一樣的人,像曾經的我一樣也不信任這個世界的人,還有很多。怎麼樣去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怎麼樣去引導孩子們相信自己是“聽人説話的人”。這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只有每個人都面對了,寒風才不把孩子們逼上絕路。

標籤: 讀書筆記 感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2ypv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