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通用18篇)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通用18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範文(通用1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通用18篇)

《我們仨》讀後感1

自古以來,緬懷逝者的文章多如牛毛,從向秀的《思舊賦》到潘岳的《悼亡詩》,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到“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哀婉,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每一篇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宣泄了悲傷,每一篇都有它自己的動人之處。而我從未見過一篇像《我們仨》這樣的祭文,如此渺茫,如此悽美,如此痛徹心扉,如此地特殊而驚豔。

作者沒有睹物思人,沒有觸景傷情,只是用平淡質樸的語調講述了一個平淡的夢、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

夢,本該荒誕而不合邏輯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言行舉止卻如此正常,和生前一樣,這是因為作者對逝者太過了解,連在思緒紊亂的夢中,都知道他會如何説、如何做嗎?夢,本該是模糊不清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一怒一笑都如此真實,這是由於作者對他太過熟悉,在頭腦混沌的夢中都能如此清楚地勾勒出他的臉龐嗎?夢,本該是很快會被遺忘的,而夢醒之後,作者都能如此如此清晰地回憶起逝者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聲語調,這是因為思念太深,連夢中出現的幻覺也不願放過嗎?思念,是得要多厚重,才能讓人做夢都在念想;思念是要有多麼痛入骨髓,才能讓夢的麻醉都沒有效果,讓逝者的音容在夢中都如此清晰!

作者通篇未提思念,而這個夢卻讓思念顯得如此宏大。思念的境界,不是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而是做了一個如此清晰明瞭的夢。

對逝者離去的痛,為什麼必須要哭天搶地、長篇大段的回憶才能展現?作者只用平淡的語言,便寫出了她尋尋覓覓的茫然。夢像一層輕紗,遮住了意識,也的話了痛苦,留下滿滿的絕望與不知所措。潛意識透過薄紗,預示了結局的悲痛,而恍惚知道結局的夢中人卻只能無助地在夢中的夢中看着女兒一天天消瘦,無助地跟着丈夫的船一天天走遠。迷茫覆蓋了整個夢境。也許,喪親帶來最多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這種不知所措。太習慣了有他們的生活,太習慣了他們的一言一語,而他們逝去了,未亡之人卻久久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在這個她不能理解的、沒有他們的世界裏彷徨。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心理,卻將喪親的感受如此精確地呈現出來。

作者夢到的是驛站。這是多麼絕妙的暗喻!人生在世,孑然一身,哪裏才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只有家人,能給予我們安定與幸福,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於世。而當作者的家人離去時,她就失去依靠於安寧。從此,家不再是家,而只是她的驛站了。她也不再存在於世,只是寄居在人世間、漂浮不定的旅客,像一片枯葉,沒了大樹的根系,從枝頭滑下,孤獨地飄在空中。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孤獨,而這個夢卻奏出了孤獨的絕響。

夢的清澈寫出來思念,夢的平淡寫出了渺茫,夢的內容寫出了孤獨絕望。作者僅僅描寫了一個夢,而它卻驚人地展現了作者對逝者無限的愛與思念,展現了這人世間做真實、最深切的情感。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一個夢,竟能如此淒涼哀婉;一種愛,竟能如此偉大而深沉。

《我們仨》讀後感2

轉眼在中山這個城市已經生活半年多了,越發喜歡中山這個城市。

就讀書而言,中山的圖書館就比北京便利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無需押金,刷身份證即可(國家圖書館和朝陽區圖書館的押金合計1000多,還沒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證機子自動吐出一個讀者證,選好的書放在指定位置,自動全部借閲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確定自己借閲成功沒,哈哈。

“市民選書,政府買單”,不錯吧,幾乎你想讀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裏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給政府發書單啊,哈哈。

最近借閲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讀書之前對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經典語錄多有耳聞,只覺得是距離自己遙遠的名人而已。讀完之後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實、簡單、真實、樸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邊的一個賢良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有趣的爸爸,讓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啟發。

最喜歡他們仨“小石子”的習慣: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爾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小石子”,可惜我這個母親太懶了,總是有各種藉口忘記記下,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讀完此書,熬夜寫此文,那個小可愛不停地在身邊搗亂,那就先寫到這裏吧,晚安啦!

《我們仨》讀後感3

《我們仨》是幸福家庭的典範,是我心中嚮往的一方恬靜而又舒適的淨土。當閲書後而悟書時,更能真切地體悟到在平淡生活中,親情方是最暖人心的。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楊絳先生在晚年所寫下的和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媛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她回憶了他們一家所經歷過的平淡恬靜與跌宕起伏,幸福與艱難,快樂與痛苦。回憶的網交織在一起,情感的線串聯在一起,想念的人聚集在一起,質樸簡單的文字體現出了真正美好的模樣。

對文學的研究和書籍的熱愛,是這個家的文化傳承。錢鍾書夫婦在牛津大學期間,楊絳先生寫道,丈夫最愛在那裏的圖書館中閲讀書籍,常常是將大量時間投身其中。而錢鍾書先生也稱讚楊絳先生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兩人都出身於書香世家,如若沒有相投的志趣,契合的靈魂,又怎會相遇、相愛再到相伴一生呢?不僅如此,他們也經常與女兒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如此書香濃厚的家庭文化,真是令人心馳神往啊!

想到黃庭堅所説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劉向所感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高爾基所悟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覺書籍之於楊絳先生一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

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是這個家的親情的核心,在書中所寫的女兒錢媛,有時像楊絳先生的姐姐,有時也像錢鍾書先生的兄弟。家中常常是歡聲一片,笑語連連,有的不僅是父母與子女間的嚴肅,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包容如朋友一樣的關係。如此看來,在平淡生活中,融洽的親子關係是最温暖的。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親情是最純真簡單的,也是作者最牽掛的回憶。

繾綣時光路漫漫,莫等逝去方珍惜。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與他們同閲讀,共分享,勤交流。只因親情最温熱,情感最質樸。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間煙火,琴棋書畫鳥草花點綴幸福。親情延續,直至心間最深處。

《我們仨》讀後感4

我曾做了一個夢,夢裏有我,有鍾書,還有我們的圓圓。夢裏似真似幻,想要脱離這夢境,卻又不知從何而醒。

夢裏鍾書一聲不響地和人走了,説是開會,然而他已上了年紀,又有什麼會要開。興得阿圓最靠得住,三兩下就領着我找到了鍾書暫居之地。這裏驛站密佈,家家卻開得相似。阿圓牽着我走着驛道,叫我小心些走。古道狹長,看不見盡頭,兩旁栽的有柳樹,花絮紛吹,自開自賞。我們走了好久,直到正午烈焰散去,方見一處殘損道路,斷口前有湖,一片幽藍延伸至遠處黑點。湖很廣,稀稀落落置着些小船,有幾隻沒有拴繩,飄得老遠。阿圓左右尋了一陣,指着艘有“311”墜飾的木船叫喊,説就是那隻。我同她踏了進去,果真是鍾書的船。船上空得嚇人,不見衣櫃也沒有簾窗。再去俯身瞧鍾書,瘦了,不過幾天未見,就薄得像一片枯葉,套在肥大的中衣裏。眼鏡沒了,手提包該是也不見了,看着像個落難的災民。我低聲喚他,他動了動,彷彿睜不開眼睛似的,臉上纏着扭曲的淚痕,伸手去探我的身子,阿圓也跪坐下來去理他的發。然而不過短暫相遇,阿圓要回家裏備課,我也必須在天黑前回客棧,這是這兒的規矩。

柳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新枝未盡,枯枝已襲。我在客棧與木船之間穿梭,阿圓也在週末來看望,倒也樂得悠閒,混過了幾個春冬。只一天週末,女婿忽然駕車來了,是來接阿圓的,阿圓説是久病再犯,不過有專家説如今已可根治,只是要住院半年左右。我真心為圓圓高興,過往這病折騰了她不少。送他們遠走,孤寂了些,我想也無可厚非。唯有一點,自從圓圓住院後,我夜夜泛起了夢魘,夢到阿圓躺在病牀上,與護工聊着天。女婿為她添了冰箱,放着許多吃食,不過阿圓胃口小,總分一半給護工大媽吃了。應當的確是不嚴重了,阿圓也是這麼認為的,還想要起來批作業。然而沒有幾周,病情越來越嚴重,翻身也成了難事,我焦急地發慌,講給鍾書聽,鍾書聽的專注,叫我別亂想,老人就愛做這種夢。直至一日又是夢魘,夢中女婿與專家交談,方得知早已無藥可救,能拖一陣是一陣了。阿圓依然不知道。我忙跑去同鍾書講,他這次沒有懷疑我這夢是假的,只是悽然,心中流着淚,他應當也是夢到了。阿圓沒過多久就死了,在睡夢中,走得很安詳。我從未想過我會有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窘境,其實也説不上,阿圓也早已成了白髮。不過説着也奇怪,阿圓逝後,我再沒犯過夢魘。

於是兩個老人照心不宣地“忘記”阿圓的死。

大約過了幾個月,鍾書發了高熱。

留我一人活在夢裏,“忘記”他們的死。

不知道兩個痴子,會不會忘了吃早飯。我早教訓過他們早飯一定是要吃的,不知道忘記了沒有。

《我們仨》讀後感5

前幾年在新聞上看到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惋惜,不僅惋惜這樣一位偉大作家的離去,也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因此,便忍不住又讀了一遍楊絳先生的著作:《我們仨》。

書的開始就是一個長長的夢,夢的內容主要是楊絳先生一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一次次相聚,一次次別離。初讀此書,我並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講述的是怎樣一個故事,但我能深刻體會到楊絳先生對這個家庭的依戀和熱愛。懷念往日生活時,楊絳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的,總讓我覺得我的心底似乎有一顆種子,準備破土而出。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楊絳先生依然懷着一顆平和的心,去面對所有困難,也許正是她的淡然,才使她平實的文字,處處散發着魅力!書中並沒有悲痛欲絕的呼喊,也沒有令人揪心難過的詞語,讓我感受更多的是楊絳先生對丈夫和女兒的濃濃思念。寫作時,楊絳先生一人,懷念我們仨,那條古棧小道上,也只剩楊絳先生一人踽踽獨行。我想,回憶裏温馨的家庭,女兒的關愛,丈夫的牽念,才是真正的大愛吧!我喜歡他們一家人的性格,喜歡錢鍾書和楊絳的不諳世事,不爭不擾,喜歡錢瑗的大膽聰穎,孝順聽話。

換做我,我是不能接受最親的人雙雙離去這種事情的,我自然不如楊絳先生如此脱俗待世,楊絳先生如此看破紅塵,想必她的內心也是經歷無數次掙扎的。也許寫下這本書,懷念那段往事,是對楊絳先生內心的少許安慰吧,誰能忍受原本和睦的家庭不復存在,原本親愛的人從此陰陽兩隔呢?楊絳先生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坦然接受命運的不公,在她的書中感覺不到對人生的埋怨,對不公平社會的抨擊,反而傳遞給我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坦然迎接生命中的風雨,把風雨當作洗禮。

楊絳説:“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是的,有了情和愛,還談什麼痛苦和折磨呢?

《我們仨》讀後感6

每日勵志:為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一個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日子裏,我試着接受了“我們仨”的温暖與滄桑。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的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這是一個夢,一個虛幻卻又真實的夢。在夢中失散,在夢中分別,夢中悽悽惶惶,卻充滿萬千思念。夢裏四顧彷徨,那人不在,夢醒身旁温熱尚存。害怕別離,害怕那種手足無措的彷徨。我很幸運,16年來,沒有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也很不幸,在今年的清明節我目送我的大表叔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火化之前的最後一眼,他似乎還是生前那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也似乎昨天他還在喚我小名。一個夢一個尋尋覓覓十幾年的夢,夢中人在天亮的那一刻,晨曦微醒,他揮了揮手,説:就這樣,走了。獨留他人淚目。表嫂本來很平靜的為他整理着着裝,可是啊。看見朝夕相處數十年的枕邊人就那麼離開。終是忍不住嚎啕大哭,泣不成聲。楊絳先生微微歎息:“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表嫂何嘗不是。人生的死別生離,一場萬里長夢.......

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在《我們仨》第二部中,楊絳先生開頭寫到:“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都是夢。”這一篇章,夢境與現實交錯。鍾書在客舍,阿圓在醫院,而“我”兩頭奔波,夢裏輾轉。“我”陪伴着他們,“我”送別了他們。回不到從前的美好,只能在夢中一遍遍温存。阿圓終於還是回到了屬於她的“自己的家中。”那裏沒有楊絳和鍾書,只有阿圓自己。“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温軟親熱的一聲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了。”“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直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奔回客棧,跨進門,店家正要上閂。”對圓圓的愛,隨着她的離去而變成令人心痛的詛咒,心活生生被剜下來一般,是骨血經脈撕裂的疼痛。這個夢不再像以前那般温馨。曾經那個萬里長夢若是能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那該多好。生活累了,把這萬里長夢的美好,取一部分,細品,撫慰破碎的心。把一個又一個的小夢拉成萬里長夢。

相守相助,相聚得失。想把每一個美好的瞬間放慢,拉長,一直到未來的未來。我和我所珍視的人和物,不會別離,不會悲傷。曾經是這麼想的。

可是啊,在“我們仨”温暖感傷的文字中,我明白了。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摧,我們在人生道路已走到盡頭了。”

嬋嬋:世界上最殘忍的不是久久不相遇,而是當生命線交織再一起後不得不的離別。每個人終會歷經生離死別,最終化作一捧黃土。願你我都能再短暫的一生中快快活活,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守一起,相聚一起。

《我們仨》內容簡介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讀後感7

在我身邊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個表哥和表嫂的愛情故事,朋友們裏公認的人生贏家。他倆自初中情竇初開起,攜手九年戀愛長跑後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個青春;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有彼此陪伴。他們經歷了學校畢業後前路未知的迷茫,經歷了重大火災被困,經歷了賺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數夫妻一樣,婆媳關係處理,工作矛盾糾紛,柴米油鹽。沒有誰的生活總是順風順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們好像從未有過爭吵,什麼事都是一起商量着來,難得的是,他們總能意見一致,齊心協力朝着一個目標。有些親戚會説他們很自私,總在自己的小圈子裏不問世事。我卻覺得,他們總是彼此鼓勵,奮勇向前,像一隊團體,誰都不掉隊。我無論什麼時候見到他們,都能感受到愛意綿綿;彷彿在初戀,彷彿在新婚。

我記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飯後表哥洗碗,我們起鬨説,怎麼不讓嫂子洗,他説:“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讓你嫂子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隨口説了一句很平常的話,我們卻眼裏滲滿淚水。那時候我覺得,表哥個子不高,人也不帥,但卻像日出時的青山,巍峨、熾熱。

表哥從一開始的高薪工作,到事業滑鐵盧,如今自主創業,不是什麼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裏勤懇工作了近十年,從一個小職員逐漸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倆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中都逐漸成為了佼佼者。婚後苦於一直無子,多方治療,如今都二胎了。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了相戀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輩子的人生。

我們可能會説,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青梅竹馬啊,這樣的故事發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見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侶。在90歲高齡的時候,還寫着家庭回憶錄,積攢了滿滿的照片與信箋,記着幾十年前相守的時刻。

我們所見大部分夫妻的生活,無非是因“柴米油鹽”爭執不休,耗盡感情,或許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爾掛念,時常埋怨。就算《梁山伯與祝英台》、《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故事,即使能熬過喜結連理,婚後生活,我們也絕不會相信能如初見般美好,從小生活環境及認知懸殊的兩個人,只能在最開始彼此吸引時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智慧,才能艱難的長久相伴。

經濟學家薛兆豐説:如果世界上有兩個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們這輩子都不會見面。世界上有70億人,想象一下,有70億個綠豆在一個大缸裏,有兩顆紅豆放進去,攪啊攪啊,它們會碰上嗎?在短暫的一生中,它們不會碰上。如同我們海誓山盟許下終身承諾的那個人,實際上只是我們身邊看上去,覺得差不多時間到了而挑選的人。

有些人終其一生在等那顆“紅豆”,大部分人選擇了身邊的“綠豆”,而我們所羨慕的,其實是那些能讓“綠豆”變成“紅豆”的“魔術家”。我們要從這些“魔術家”身上學習這種技能。這也不難發現,他們總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認為理想的伴侶,是相互依賴,卻又彼此獨立。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錢鍾書聞名遐邇,但在生活上很依賴楊絳,不會修燈泡,不會洗桌布,家裏維修的活都得楊絳做,楊絳絲毫沒有抱怨,迎難而上,做他堅固的後盾。楊絳有自己的探索領域,才氣不熟錢鍾書,她不喜做飯,早飯也都是錢鍾書早早起來做好。他們經常教女兒“格物致知”,以身作則的示範求知精神,他們的女兒錢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們並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處事觀,外人看來會覺得,傲慢、自私。他們是一個團體,像極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計較得失,因為害怕自己利益受損,在夫妻相處中索取變成了本能。很少讚美對方,甚至打壓對方變成了習慣,覺得自己是站在上風。但夫妻本就是團體,你的得意如果是通過對方的失意所換來的,那這對團體的綜合水準並未提高,還有可能隱藏着深不見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麼狀態吧。

還有一些人,本性純良,絲毫不知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會在親密關係中逐漸失去自我。我記得我的初中班主任説,“愛是一種責任和付出”,這句話一直影響着我的愛情觀,經過了十幾年我才明白,她只説了一半,我們愛別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愛自己,在你足夠愛自己之後,再去承擔責任,去義無反顧的付出。這缺一不可。如果兩個人都能如此,這對夫妻團體才能穩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多麼幸福的事。這樣在經過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後,到老了你才會感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翠”,這輩子都沒處夠。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裏,我們都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8

《我們仨》是92歲的楊絳用心記錄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楊絳,我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他所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她被尊稱為:楊絳先生。

剛開始,是以一種淡然的感情讀《我們仨》——一本回憶自己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媛點點滴滴的回憶錄。楊絳先生筆下的一家三口,總是讓我感覺到温馨。懷念往日的生活,她的筆觸總是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平靜而柔和。平緩、敍述、回憶,這三個詞足以概括整本書的基調,可是越讀越能體會到楊絳先生筆下的力量。

一個“夢”、一個“美麗的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深處夢中卻不願意相信這是夢。是啊,在夢中與家人離合聚散,道一聲再見,但又能在下一個古棧道相遇,又怎捨得一覺醒來夢裏的人卻不在身邊,這是楊絳先生筆下一家人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

錢鍾書生活上的憨厚與學問上的嚴謹,楊絳自由温和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女兒圓圓大膽聰穎有孝心。幾十年來,他們一家人過得平淡安穩卻富有滋味。在國外留學期間自己學做飯攻克學問難關,回國後遇上戰亂文革相互支持,文革後伴隨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讀書工作中安詳靜默。無論多麼困難,對他們來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圓,只求在自己的方圓裏求得一份自由閒適。

無奈,美好的生活總是容易消逝,九七年春錢媛去世了、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去世了,曾經的永遠,成為了漸行漸遠。“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她難過、她懷念,可她卻將自己波濤洶湧、噴薄欲出的情感埋藏在了這平緩的字裏行間。這是她對現在生活的滿足,更是對平凡生活的流連忘返,他們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我們仨》讀後感9

第一次看到我們仨是被它的封面給吸引的,富有紋理的封面,略微泛黃的紙張,上面印着Mom、Pop、圓圓。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走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整本書彷彿是個夢境,語言虛幻飄渺,寫了這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二部分通過夢來寫,抹上了一層思念愁苦的感情色彩,錢鍾書與錢瑗身患重病,楊絳一人思念與愧疚之情流露出來。在煙霧迷濛的古驛道上,通過大量描寫落葉,昏暗,柳樹,寒風,以虛寫死,讓人震撼。

最讓我感興趣的部分仍然是第三部分對於家中三人的思念,楊絳與錢鍾書先生在英法留學,生下錢瑗(圓圓)。留學期間,夫婦二人喜歡“探險”,外出散步,或者自己學着做一些菜餚,錢鍾書先生照顧着楊絳,常説着“不要緊”,生活雖然清苦但是卻頗有趣味。同時,牛津大街的寧靜,法國對嬰兒與母親的關懷,以及對友人的描寫都讓這本書讀起來富有人情味。

全文楊絳先生的語言低調又平和,一邊自嘲一邊又以幽默的語氣寫着錢鍾書和圓圓打鬧玩耍。我很喜歡其中的三張照片,仨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擾,感受到的是他們一家人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圍。書中雖然沒有用誇讚的語氣,但是對於女兒圓圓也可以看出滿滿的自豪和喜愛之情,從小時候展現出過人的記憶力和乖巧的性格,到之後在學校在工作中表現的優異成績。有一個片段我記得很清楚,在文革時期,錢鍾書和楊絳先生成了“牛鬼蛇神”,而女兒作為革命羣眾又無法替父母説話,她在大院內貼上大字報,思想上劃清界線。然後依偎在母親旁邊為她縫製睡衣,帶來爸爸喜歡吃的夾心糖,剝好後放進瓶子裏,將糖紙藏進書包,免得被人發現。這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錢瑗做事具有條理,不慌不亂,同時還能看得出她對父母的愛!在她身患重病,即將離去之際仍然想着父母,不願讓父母擔心,她安排着父親外出的事宜,她想着寫父母如何教她的事,算是不浪費光陰的一點努力,她還寫如何製作簡單飯菜,教媽媽做飯,誰能想到這是一位將去之人所做的呢!她對父母的愛或許不算偉大,但是深沉,她時時刻刻想着父母,這也是值得我所學習的。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們仨》讀後感10

今天重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感覺和第一次讀的時候感覺相似又有些地方不太一樣,第一次讀更加感動,現在讀反而太過理性,怎麼都讀不出那種動容的感覺,第一次讀更加傾向於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膜拜的心理,第二次看更加傾向於捕捉一些第一次看的時候忽略的細節,也要把忘掉的情節找回,我發現其實這次的感覺和第一次讀其實保持了一致,但是又有些新的見解。今天記錄一下重讀的感受。第一次讀的是電子版本,字一個個從眼前溜走,只留下感覺,那種複雜的感覺並不是閲歷多了一些就能有更加敏鋭的感悟力,我現在反而覺得單純的時候感悟力更強。這次讀的是紙質書,字還是那些字,可能讓我覺得精彩的地方還是那些地方,但我再也找不回當初讀的那種動容的感覺了,可能後半部分還沒有讀完吧,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此生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錢鍾書和楊絳還有女兒在這個世界上形成了一個温暖的家庭,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好很好,錢鍾書希望有一個女兒,像楊絳那樣,這是他的原話,書裏是這樣寫的鐘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

今天看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讀起很心酸也很淒涼、壓抑,更有一種虛實之間的痛苦,為錢鍾書後遭受的打擊心酸,還有錢媛的去世,第一次讀的時候很恍惚,並不太明白其實這是作者運用的一種寫作手法:以虛寫實,她一直説自己在做夢,其實是實情,她受不了失去女兒的打擊和痛苦。

第三部寫的是她和錢鍾書一起去英國讀書,後去巴黎大學讀書,並且生下女兒圓圓的經歷,這的節奏明快,讀起很幸福,他們在英國和法國過的比較自由快樂,錢鍾書對妻子很好,每天早晨都會給她做早餐,楊絳也給他做飯,在國外做飯填飽肚子也是很有樂趣的一事。

第三部寫了他們回國後,錢鍾書一直在到處謀事,回國後就顯得比較壓抑和不順利,一方面受戰爭的影響,一方面受鍾書父親的影響,他的工作一直不順利,鍾書太聽父親的話,在西南聯大還沒做夠一年就去藍田謀職了,楊絳勸他別去藍田,應該等着回清華,但是受不住父親給的壓力,他還是去了藍田。

楊絳和錢鍾書一直是很多人心中完美的伴侶,其實他們之間更多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過的生活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年輕的時候也不會做飯,不會用爐子,在生活的磨礪中學會了做飯,而且做飯成了他們的一種樂趣,所以我想神仙眷侶的生活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我更加喜歡楊絳對錢鍾書的照顧和在乎,他們之間更像是朋友,他們在牛津時,楊絳一直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為只有特別關心一個人才願意為對方做飯(講真寫到這裏我都覺得寫不下去了)。

但是楊絳的角色又不是簡單的做飯,她在關鍵時候還能幫錢鍾書規劃自己的道路,她不願意讓他離開清華的教職,但是鍾書願意去,她就不吭聲了,因為他們約定尊重對方的決定,而不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做到這點更難。

我覺得那些羨慕他們兩人生活的人可以讀一下《我們仨》你會發現,生活在平凡處才動人,兩個人相互尊重,相互體諒,能夠容忍對方的笨拙更難。

《我們仨》讀後感11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

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説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説。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閲讀的興趣。楊絳先生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敍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

《我們仨》讀後感12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痛定之後,只剩下滿紙洞徹生死的達觀……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為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一樣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一樣於我們。但是,一向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完美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説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簡單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我言語,在親人墓前一齊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為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説:“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能夠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理解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我的人、自我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我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着孤單的身影,對着寂寞的枱燈歎息。

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個性是錢瑗先去後,對於楊絳女士這樣不喑廚事,專做學問的人來説,他們的生活起居更是簡單、不容易了。所有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感慨萬千、長歎不已……

楊絳説:“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一個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們仨》讀後感13

《我們仨》,此書是楊絳女士在2003年發表,那時楊絳女士的先生錢鍾書先生離開已五年時間,愛女離開六年時間。楊絳女士將他們三人的平淡生活通過這本書,以快進方式的形式再次走了一遍。字裏行間裏表達了楊絳女士對於丈夫於女兒的思念,對於他們仨平凡而又不平淡生活的懷念。另一方面,通過寫自己的生活告訴我們,生活唯有簡簡單單才是真,有了親人的陪伴,才是幸福。

對於楊絳女士與錢鍾書先生的崇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在當時的亂世時代,他們博學多才,為我國文學界貢獻了極大的力量。對於我個人一直以來,我的文學功底特別不好。本就是個理科生,從初中到大學畢業,文學方面基本沒有什麼進步。所以,對於他們文學的寫作我是不能從根本上面理解。但是,閲讀了《我們仨》,我深深的被他們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深深打動。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讓我衷情,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兩老愛女圓圓的博學多才,對父母的關心與體貼照顧。讓我覺得對於一個體弱多病的女子能夠擁有這樣的才華,不愧是錢楊二老的愛女。此書值得多次閲讀,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文學功底的人來説,閲讀一遍,根本體會不到楊絳她老人家要勾勒出的真正含義。

對於閲讀後的感受,我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只是通過書中內容知道,他們一家在面對生活痛苦的平靜淡然,面對榮譽的低調。為人處世是那麼的真誠,只求問心無愧,事實將就跟着自己的內心去走,在那個亂世中,他們的思想不被現實生活的殘酷所左右。

可以這樣理解,他們平凡的生活,體現出了他們生活的高貴。這種生活才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羨慕的生活吧。對於一個文學作家,文學研究家用這樣簡單而樸白的文字寫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進一步的説明楊絳他老的用心。既而,我們再多的語言也無法表達出她老人家本要表達的本意。那讓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評價吧。

楊絳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從容而談,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從照片上看,楊絳不算漂亮;老年後,發現他們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簡單地從楊絳散文中知道,他們家也曾處世交,於是結成親家,不管當時是否以愛情為基礎,這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為他們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經歷了多少的苦。

《我們仨》讀後感14

近期閲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全文用一種温馨而親切的語言描述了錢鍾書、楊絳和他們的女兒錢瑗一家人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他們一家三口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都是才高八斗的文化人,本以為他們的生活肯定是非常無趣和死板的,但在《我們仨》裏,確是如此可愛的一家人,彼此尊重又相互調侃,充滿着煙火氣息。眾所周知,錢鍾書先生是一名才高八斗的博學鴻儒,是個大文豪,但在《我們仨》裏面,鍾書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丈夫,一個平凡的父親,同時,還是一個生活盲,洗不掉墨水的慌張,砸掉枱燈的焦慮,門把手脱落的愁容,與他的形象形成一個“反差萌”,讓人忍俊不禁。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寫在封面上的這句話,想想就心酸。他們一家三口,從英國到巴黎到回國,從家境優渥到居無定所,從倍受尊敬到文革時的動盪,從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直到晚年,才有一個像樣的寓所,但在他們心裏,有彼此的地方就是家,哪怕是租賃的房子,哪怕只是一間小小的辦公室。

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讀起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聯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身處異地,想到自己無法經常和家人在一起,想到回家時媽媽張羅的一桌飯菜,想到聊天時爸爸那一句句關懷,想到相見時爺爺開心的笑臉,思念之情不禁湧上心頭。

我們已經長大,但在他們眼中永遠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在他們一句句嘮叨中,明知道父母是在關心自己,偶爾也會覺得煩,這其實是最要不得的。父母不過是想知道你在外好不好,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有沒有想他們……就是想跟你説説話而已。

楊絳先生説:我們仨,沒有生離,唯有死別。關於親情,最無法言喻。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儘量多去陪陪家人,説話時耐心一點、語氣温和一點、事情詳細一點……父母已經陪我們長大,我們要陪父母變老,家才是永遠的港灣。

《我們仨》讀後感15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該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了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她的語言樸素、平實卻感動人心。沒有輝煌時的炫耀,沒有坎坷時的抱怨,更沒有失去親人的聲嘶力竭與吶喊,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敍述出來。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湧,字裏行間飄散着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我彷彿看見老人那滿頭白髮裏藏着經歷過的曲折坎坷,那滿臉的皺紋中藏着飽受的艱辛與磨難,那清澈明亮的眼神裏藏着睿智和堅強的女性的偉大。

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二部以一段夢靨般的古驛道之旅開頭的。第一個夢"我"夢見鍾書自顧撇我而去。"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我感覺到了老人內心極度的恐慌,那份對家人的珍惜與不捨都出現在夢裏。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生,為夢的開始,殤,為夢的泯滅。

第二個夢是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聚與失散,正是一個家庭真實的寫照。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無能為力,卻又想寸步不離。年邁的老人惶恐的走在人生的驛道上,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愛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對人生的重大打擊,而愛侶的日漸衰弱更加讓她心緒難平。

"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到底是快刀斬亂麻還是抽絲剝繭般依依不捨,這種矛盾的心情對於楊絳先生是萬般痛苦的抉擇,書中那割捨不斷的親情、愛情不自覺地讓我深陷其中,感慨不已!幾十載風雨相伴,相親相愛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這位老人。她説:"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其悽苦與悲涼,讓人看得傷心落淚。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有幸福時光,也有艱苦的日子。志趣相投的夫妻倆、乖巧伶俐的女兒,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們總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又稱"石子",把平淡的生活調節的有滋有味。

她們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不拘小節。楊絳先生總是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毛巾折得有稜有角,但從來不嫌棄錢鍾書隨意;錢老在外是名人、是學者、是教授,在家是好丈夫、好父親,每天堅持笨手笨腳的為家人準備早餐;女兒雖然體弱多病,但是還要照顧不敢走夜路的媽媽。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都表現這個家庭的和睦温馨。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們仨"。

回國後的動盪不定,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文革期間一家三口的分離,和文革後相聚的艱辛,居無定所的飄搖,他們都坦然接受,相濡以沫、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家人在哪,哪裏就是家,有個安身立所之處、有書讀就是最幸福的。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他們不求名分,不求富貴,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標題就讓我潸然淚下,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先後失去愛女和丈夫兩個至親,那種孤獨和恐懼沒有顯現出來,而是化作平淡的文字感染了無數人。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對往事美好的回憶。誰都看得出,這是一部含着淚用心寫就的書。一位92歲高齡老人對家人的追憶,平實、自然。温婉平實的文字中,藴涵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的生活裏,無不彰顯着濃濃厚重的親情。我曾想,楊絳先生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來回憶和家人一起的日子,我讀不懂。"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的心情,也許需要用很久的時間和深厚的閲歷才能夠領悟。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我想,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實無華,方才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為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閲!親情,不需要過多華麗語言的修飾,那份温暖的感覺像冬日裏的温泉緩緩流入每位讀者的內心深處。

《我們仨》讀後感16

讀楊絳先生的作品,細細讀來,似乎是與其促膝談心,老人用她平緩的筆觸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家三口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平和温馨的家庭氛圍。它不僅生動地將一家三口平日裏工作,讀書,生活的場景表現出來,還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巧妙地融入書中,更將自己對家人的愛意委婉地在書中表現。

誰都看得出,這是一個智慧而和諧的家庭。正是這個家庭的温馨讓我感動,並且在感動之餘引發我的深思。三口之家均為當代學者,錢老和楊先生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在那個時局動盪的亂世中,她們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始終堅持在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文革時期風雨攜手,同喜悦共患難,身隔兩世,心繫一身。

最欣賞他們那種淡泊名利的心態,在他們心裏只有自己鍾愛的文學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錢老的一句話道出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識的人"。他們只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名利,這是何等的境界!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楊絳先生的這段話正入我心,她們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組合。她們一家是學術界的名人,但他們始終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面對壓力不低頭,面對榮譽不炫耀。錢老儒雅而幽默,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楊老睿智而平和,她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她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而在錢老眼裏,她是一個賢妻良母;女兒樂觀、孝順、懂事,她遺傳父母的精髓,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她吸取二老的精華,憑藉自己的實力在北師大教授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生。

《我們仨》讀後感17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覆覆讀了幾遍,讀到開心處我跟着歡笑,讀到坎坷處我隨着難過,讀到離別處我心酸,讀到傷心處我落淚。但在楊先生的字眼裏始終波瀾不驚,彷彿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那樣淡定、寧靜。我只想看他們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歎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懷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語調之中卻又透露出希望,不執念,認真生活,這亦不失為一種作者給予讀者的財富。讀到最後才慢慢讀懂了書開始她做的那個長達萬里的夢,原來就是現實的虛化。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用文字記錄的不僅是對至親摯愛的思念,更是一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就算幸福?讀了《我們仨》,讓我讀懂了什麼是幸福。因為正是楊絳,讓我深深的領悟到,幸福是一種不太確定的東西,因為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覺體驗的東西。在她們心中沒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態。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不管在什麼狀況下,她們都會從中尋找快樂的源泉。其實幸福的關鍵是感知能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現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楊絳的一家不論在怎樣的逆境中、不論遭受着怎樣的苦難,她們永遠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愛!因為"我們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

楊絳的一家,很好的詮釋了"情感",她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她們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們沒有所謂的愛情基礎,但是幾十年風雨歷程,攜手走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為他們的幸福所折服,為他們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對中國這個著名家庭的親情故事,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

石康説"這個家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為社會提供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趣味,一種追求"。

現代的高科技給我們提供了聯絡感情的平台,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是我們還有那份平淡真摯的情感嗎?似乎人與人之間的屏障越來越厚。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缺忽略了身邊最真實的感情!當飛機、高鐵讓我們毫無阻隔的飛越千山萬水,讓我們的生活沒有距離的時候,我們心的距離是拉近了,還是越來越遠呢?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身邊最平淡的美麗。當我們抱怨愛人不夠體貼、不夠浪漫的時候,我們是否從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沒有用心去體會這平淡中的幸福呢?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無疑給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捫心自問,生活教會了我們什麼?我們是否還是原來的樣子?面對愛人,我們做到愛他如同愛自己嗎?面對父母,我們做到像父母對我們那樣對待他們嗎?面對朋友,我們做到真誠相待嗎?我們做到問心無愧嗎?

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可以改變你的心態,可以讓你變的更加珍惜親情、愛情、友情。

近代著名詩人臧克家説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那是因為他的靈魂不朽,他的影響不朽。

這句話送給已去的楊絳先生最合適!

《我們仨》讀後感18

語言輕便流暢的文字,總是很快就會讀完了,好像是遇見一瓶清涼潔淨的水,一下子就喝完了。文章雖是讀完了,卻並不像只是喝了一杯水那樣解了渴。有一種令人感動的温暖,感慨佩服的情緒,勉人向上的動力還留在心中。

我發現一個特點,比較有文字功底的老一輩的學者老師們,往往用字更加精簡,敍説自己的故事,那些苦難只是平淡敍説,好像是別人的故事一般,而家人之間的記憶和故事則歷歷在目,饒有趣味,似乎怎麼説都不夠,總是令人感到温暖。而年紀越輕,過了無話可説的階段,對事物的渲染誇張愈是濃墨重彩。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的淚窩是太淺了,看到書裏一些情節,淚就止不住一直往出湧。人生本是一場大夢,蒼涼幾度,真的只是逝者自知,唯一可叫人不憾的,是和最愛的人相伴相守的那些時光,慶幸自己可以遇見這樣的伴侶,感謝上蒼賜予自己最好的女兒,如此,即便是一路風餐露宿,也容膝易安了。

錢鍾書先生雖是學貫中西的學者,在學習讀書方面都是楊絳先生和圓圓的老師,生活中卻是“拙手笨腳”,他在年老之後隨女兒逃避鄰居的欺負住到簡陋的學校宿舍小紅樓去,大家都在忙活,他也不肯閒着,就拙手笨腳地跑去打掃陳年積土,弄得哮喘復發。這讓我想起,妹同我講述的,二姐開車帶着大姑去接應回家為奶奶奔喪的妹,打着電話説岔了路口,二姐下車去追走過的妹妹,一回頭“老太太”大姑也跑出來了,眼睛不禁又濕了。暮年的老人,總是很容易讓我心疼和擔憂,在他們眼中我們始終是孩子,他們既看着我們一天天長大也漸漸為人父母,同事仍然為我們而擔憂。

楊絳老師始終是樂觀的,因為在生活中就是那麼淡薄無求,在生活中三人總能找到樂趣,所以書中也是俯拾即是,比如坐月子期間,錢鍾書脱離了楊絳的照顧,自己一會打翻了墨水,幾日又砸壞了枱燈,苦着臉對坐月子的楊絳説,“我做壞事了”,楊絳就説“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乃至會劃火柴做飯了,也面有得色,分外開心;生了圓圓後,全家她説“(錢鍾書)吃肉,我喝湯,圓圓吃我”;他哮喘病發,呼吸如呼嘯。我(楊絳)不知輕重,戲稱他為“呼嘯山莊”等等。文章很大一部分,也是圍繞着他們最愛的女兒圓圓(錢媛)寫的,她從小到大的很多故事,這個哭聲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外公的讀書種子,老師中的尖兵,她的可愛善良聰明孝順,對工作的鞠躬盡瘁,對人的友善,終因勞累早逝,留下親愛的媽媽,病中的爸爸,先行一步,“回到她的家”去了,怎能讓人不動容?

誰不想要這樣的一個好女兒呢?

書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無疑有他們一家愛書的品質,愛讀書,求甚解,對知識有孜孜不倦的喜愛和鑽研,對學術從不模稜兩可,在他們生活的每個階段,幾乎都沒有離開書本,即使重病,文革或者在有更好的居住條件召喚他們時,他們依然寧願守在離書本更近的地方。書籍是食糧,這一點,現在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呢?

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在忙碌,或者焦慮,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體會作者書中的快樂和辛酸。不由得,又感到這默默塵世的孤寂。

那麼多歲月和故事,是錢鍾書、楊絳先生和圓圓他們仨生命中閃光的石子,穿起了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的大城,我們都是各自城中的人,他們何以成為他們,而我又何以成為今天的我呢?它山之石,現在可以做的,唯有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一個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可以心靈安定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yzo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