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1

這次親子共讀已經實地好幾次了,學校以前就舉辦這樣的活動了。它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與家長之間有更多的交流。我很喜歡這項活動。三年多來,我看了好多本書。我的知識增長了很多,與家人溝通的也更多了,我很高興。我以前與現在實在是大不相同了,我以前的作文水平非常低,總是寫不好,想不到詞,儘管叫絞盡腦汁,由於作文分很低,讓我的名次綜上不去,可現在好了,我讀了很多明珠。讓我獲益非淺。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這三本書我以前從沒看過,我認為那些書非常無聊,因為樹皮都非常按耽誤光,大多不滿灰塵,所以併為主義。自從開展親自工讀活動,窩主一看了這些書,我終於明白了他們的美妙,這些書裏面的故事非常有趣,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把他們看了一遍又一遍。紅樓夢讓我見識了大家族中的醜惡嘴臉。三國演義讓我學習了諸葛亮的智慧。還有好多好多,説都説不完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他可以淨化人們的心靈,使人們的頭腦格外清爽。這也使我非常高興,親子共讀這項活動舉辦的太好了,它豐富了我的頭腦,他是我們與家長之間增進了聯繫更是我的寫作水平提高。想象力更豐富。

書讓我暢遊知識的海洋,讓我遨遊知識的神祕天空,它把我從無知變的淵博,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從今以後我一定好好讀書!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2

這個週末我和媽媽懷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説《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説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説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青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折磨。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隻,與一羣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瞭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意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的扔了出來,並高吼到:“我不要説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這樣的愛國者。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叔叔,為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運動健兒,為了讓五星紅旗能高高飄揚在賽場的上空,忍者傷痛,奮力拼搏……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着無數國人奮發向上。

我們從小就應該以他們為榜樣,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應體現在愛人民,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愛祖國就一定要為祖國而奮鬥,使自己具有為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他們一樣,要為祖國增光添彩!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3

“孩子心靈的滋養,情操的薰陶,知識擴展等,都必須有大量的課外閲讀來支撐”。在這一點上,我非常慶幸和感激學校為孩子們營造瞭如此好的閲讀氛圍,自主閲讀,師生共讀,親子共讀……兩年來,孩子的閲讀量陡增,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加強,這就是閲讀帶來的“潤物無聲”的過程。特別是親子閲讀,雖然識字對於兒子早已是“小菜一碟”,但他依然喜歡享受我為他讀書的過程,還必須要求我有感情的,投入的閲讀,而他就靜靜地聆聽,慢慢地進入故事的情節,隨之,或喜或憂。

除了讀書,我還受作者啟發,建議兒子從三年級開始,每天讀報,讓孩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寫作也是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文筆可以讓人受用一生。老師會安排孩子每週一篇日記,兒子的日記也常常被老師以三星、四星作為肯定。寫的過程中,家長會給予他一些框架上的指導。我一直糾結於這樣的指導到底對不對,畢竟,這樣出來的文章不能完全代表兒子的真實水平。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瞭解到了一個概念——“下水作文”。

“家長指導孩子學寫作文,就好比教練教孩子學游泳一樣,如果只在岸上給孩子講動作要領的話,孩子不見得能學會,而教練親自下到水裏,把動作展示給孩子,效果就要好得多,孩子很快就會學會游泳了。”讀到這兒,我不禁長噓一口氣,原來這樣的做法也是對的,原則是指導不能是代筆,還是要體現孩子本身的思路。另外“孩子的生花妙筆,應該來源於生活”,只有我們多多帶他感受生活,才會“下筆有神”。

孩子,讓我們共同加油!我相信,我們今天的努力,是幸運的伏筆,是當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開!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4

最近,我們和陳恩之共同讀了“電話裏的童話”這本書,這本書是“意大利”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賈尼。羅大里”的著作,他也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20xx年他被授予“國際安徒生獎”。

通過和孩子共讀,我們知道這本書講的是藥品推銷員彼安吉常年出差在外,但是他的女兒要他每晚給她講一個故事,於是,他無論身在何處,他都會在每個夜晚打電話給小女兒講故事,由於電話費的緣故,他講的故事都比較短,只有在賣出一筆藥品時,這個夜晚講的故事就會長一些,因為它講的故事生動有趣,有時就連電話總機的接線員都會為了聽他講故事而停止了所有的電話接線工作。我們被他這種深深的父愛而打動,雖然經濟的拮据會讓有些故事變的那麼短,但我們還是被每個故事的生動而深深吸引,每個故事就像餐後的水果和睡前的催眠曲一樣甘美和回味無窮。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每天我們會抽出一點時間,在午後或睡覺前來和孩子一起講讀,孩子聽得津津有味,我們講的脣齒留香,就連我們這個年齡的父母讀者都會讓裏面精彩的故事勾起未泯的童心,足以説明這本書裏的故事有多忙的精彩。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5

今天我和兒子讀了葉聖陶寫的童話《稻草人》,《稻草人》這則童話我小的時候聽過,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裏,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説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日記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那些可憐的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名漁婦帶着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生病了,咳得厲害,但她卻沒有時間照顧他,稻草人真想自己去做柴火,給孩子煮茶喝;三則是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裏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願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6

一直以為童書是兒童的專利,但當我和兒子一起看這本《一年級的小蜜瓜》時,我發現,原來一本好的童書也是能打動成年人的。這本書可以讓家長站在孩子的視角上更加真實的瞭解孩子,使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更細緻,更透徹,更有針對性。可以讓孩子的思想歷程少走彎路。這本書正好以一年級新生小蜜瓜的成長過程向我們展示新生的真實心理和心理歷程。這些充滿童趣的故事讓我重温童真,與孩子的交流變得更加愉快。

作者商曉娜保有一顆童心,將小蜜瓜純真又美好的一年級生活展現於眾。小蜜瓜儘管有那麼多天真的麻煩,尷尬,不安和煩惱,但是童年的成長是一件多麼幸福多麼美妙的事情呀。讀後不禁佩服作者如此瞭解兒童,尤其是兒童的心理。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着和大人不一樣的想法。

同時這本書也給了我很多思考。我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怎麼走進屬於他們的世界,是家長永恆的課題。儘量壓低身子,低些,再低些,和孩子平等,和孩子同視角,或許我們會和他們更近些。

一年級親子共讀讀後感7篇7

——《少年兒童百科全書》讀後感

很久沒有坐下來好好地把一本書讀完了,放寒假了,正好學校老師也提倡親子共讀,兒子也很願意和我一起讀書,這好像更加激發起他讀書的熱情了。我就和兒子一起閲讀了《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兒子一直喜歡問很多奇怪的問題,有時候我也回答不上來,正好通過這本書來解答很多我回答不了的問題。比如説到宇宙的的形成,我只會用神話故事中的傳説來跟兒子説‘宇宙是盤古開天地的時候就有的;兒子就會説媽媽又在騙人了。呵呵。這回通過看這本書終於把這個問題解答了,原來宇宙大概形成於200億年前,在一次無比壯觀的大爆炸中宇宙誕生了、宇宙形成後就再不停地運動着。,通過親子共讀不但激起了兒子讀書的熱情,對知識的渴望,也讓我找回了兒時讀書的快樂和純真。現在我們一起讀書,一起討論書中的知識,有時候又為了一個不同的見解爭得面紅耳赤。

《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這本書內容很豐富,生動活潑的文字配上精美絕倫的圖片,為孩子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奇幻世界。它解答了孩子的疑問,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慾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多讀書才能讓孩子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親子共讀讓我和孩子共同學習,互相交流,也充實了孩子的寒假生活。更讓孩子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這些好書不僅是家長的好朋友,更是孩子認知世界的好老師。有這些好書的陪伴,希望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w3jo3.html
專題